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_《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精选10篇


文摘大全 2020-07-06 12:04:13 文摘大全
[摘要]《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是一本由顾准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 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 读后感

【www.anne5.com--文摘大全】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精选10篇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是一本由顾准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一):《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黑暗时代里的光照

  文/严杰夫

  汉娜•阿伦特曾说,“即使时代黑暗,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照明,这种照明未必来自理论和观念,而多是源于明暗不定,常常很微弱的光。这光照来自那些男男女女,来自他们的生活和著作,无论境况如何,这光始终亮着,光芒散布”。阿伦特的这句话落到中国当代史上,显然是为顾准“量身定做”。

  对于当下的大多数人,甚至是读书人来说,我们很难给顾准明确定一个身份。他曾经是一个会计学家,也是一位革命者,建国初一度是上海的财政局长,随后却被打为右派,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家。今天我们再度回顾顾准的一生贡献时,往往会说他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只是对于了解及期待了解顾准的人来说,这一历史评断显然远远不够。

  诚然,了解一个学者,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阅读他的文字。然而由于时代的关系,顾准在建国后的文字和著述留下的并不太多,那本《顾准文集》也是直到1994年才最终付梓发行。那本文集,对于理解顾准和他的思想,虽然恐怕只起到了管窥的作用,但无疑还是让大众第一次能去直面这位 “燃灯者”的心路历程。在仅400页的并不算厚实的文集中,《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应算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这个篇章不仅是最直接地触及到了顾准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对顾准一生经历最准确的概括。所以,今次光明日报社将这个部分首次以单行本的方式出版,无疑是给了我们一次重读顾准的绝佳机会。

  回顾顾准的一生,他年少在会计界成名后即投身革命,跟随了那个革命年代里狂飙的理想主义潮流,他借着会计学家的身份,实则是在用红色革命理论来救国图存,这段革命经历不仅让顾准接触到了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而且也让他在实践中体会到了革命理论的力量。建国后,顾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令自己在仕途和生活上遭遇了巨大挫折,直到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惨痛的经历并未使他消沉,反而让他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大家对革命理论的认识误区,这种反思让他最终从一位“理想主义者”彻底转变为一位“经验主义者”。于是,在《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中,我们读到了作者那个惊世骇人的发问:“某种远大的理想,以及由这种理想而引起的狂热,宗教式的狂热,不都需要从理想主义转到经验主义吗?……人,如果从这种想象力出发,固然可以完成历史的奇迹,却不能解决‘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问题。”正是在这样发人深省的提问下,顾准在1973-74那个黎明前尚最黑暗的时代里,还冷静地指出,现在我们最为需要的是“清醒地看到问题所在,知道我们已经解决了甚么,哪些没有解决,哪些是走过了头,实事求是,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客观实际”。是的,“实事求是”,正是这四个朴实的汉字,却在顾准提了5年后,才最终被真正落实到了治国理念中。

  当然,《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尽管在文体上只是一些读书笔记和随想,却并不容易读懂。一方面,作者的旁征博引和肆意挥洒包含了庞大的信息量,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恐怕很难理解其中表达的意思;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的叙述思维常常在不同的时代间跳跃,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红色革命,从古典哲学到马克思经典,他的叙述时空常常一跨数千年,其中蕴藏的说理和感情交杂在一起,彷佛是一曲节奏迅疾激昂的进行曲,读者稍不专心就很难跟上作者的叙述节奏。事实上,从希腊城邦到十月革命,从黑格尔辩证法再到马恩列思想,作者在恣意的书写中实则是在慢慢梳理并重新认识那些革命经典理论。所以,无论是希腊文明还是俄国革命,无非都是作者在借他国历史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在《辩证法和神学》一文中,作者写道,“马克思、恩格斯的眼镜,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无数种眼镜中的一种,是百花中的一花。”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意识到,作者那庞杂的信息和宏大的叙事下,归根结底就是要表达这样一个简单却在那个年代很少人能意识到的“常识”。

  顾准离开我们已经将要30年了。30年间,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中,作者那些振聋发聩的文字大多已被现实证明了,只是“娜拉出走以后怎样”这个问题依旧在当下叩问着我们,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未能对这个问题提交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我想,那些拿起《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重读的思考者们,依旧会在脑海中盘旋着这个经典的提问,依旧会被顾准那些激扬的文字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二):读《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2014年的十一,我们的祖国迎来了六十五大寿,恭贺佳节之际,如何度过假期也早早地提上了个人的议事日程。在最终拥抱七天空闲的时候,我果断地选择了陪陪家人、多读点书、做个兼职,来代替出游远行。如此一来,虽然压迫了旅行的强烈愿望,却也省却了不必要的同样可想而知的可怕拥堵。相反地,能够享受一下北京少有的道路畅通,既节约时间,心情还很舒畅。

  忆及所读书目,结束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开启了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和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所幸时间充裕,宿舍清静,顾准的书刚好看完。现在就写写读后感,一是为祖国送上晚到的祝寿,二是祭奠顾先生和他的思想。

  头好起,有个真实的想法,并把握住了,便可以下笔。接下来,就得构思、酝酿、铺就。此文不好写,正如读《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时,对其惊讶、敬佩、叹服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那宏大、深邃、隽永非此时我辈所能完全理解。犹豫再三,还是动笔吧,以为此后自我批判增添素材。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一种缘分,从来到中青上学,遇到雷老师,进而获知顾准及其著作,并坚定了阅读之心;到仿佛踏入了某种神圣的殿堂,那里装载着满屋子的知识、文化、智慧,散发着进步、向上、蓬勃的清香气息。这缘分,扩大而言,若是命运、国运、心怀家国之命运。一如顾准本人的传奇经历:少年(12岁)学会计,19岁完成第一部会计学著作,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4年;后加入共产党,踏上仕途,曾官至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等职位;再从1952年至1974病逝,艰难坎坷,历尽折磨,也在思想上焕发了新的生命。

  顾准的才华,从年少时就展露无疑,十六岁便能够上讲台讲课,尽管是会计领域,但也表现出他非凡的天赋。纵观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多是少时聪慧、天赋异禀、超出常人。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中不无基因、先天遗传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当然还有另外的环境背景、历史机遇以及与个人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灾难,是另一种救赎;重生,在死之后犹生。当个人的追求与国家、与社会、与人类相联系时,其追求就变得并不简单。国家社会人类是漫长历史的凝聚,而历史中又包含着足够长的时间,那时间便是重生力量的来源。顾准就是从这浩淼的历史之中汲取,会计学、数学、形式逻辑、哲学、经济、政治、文化,中西贯通,几乎无所不包;希腊文明、孔孟老庄、史官文化、威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大量的阅读,不知疲倦。劳改虽然使他的身躯弯下来了,但精神却站立地更加挺拔。也许,人的头脑是需要低垂的,一如累累硕果的向日葵。物质、食睡、身体,在我们追求某种精神的时候都是多余的,再强的体力劳作又能怎样!过去决定了现在,历史告诉了未来。勇敢的精神积淀出我们的信仰,那源自对某些东西的坚定认识,而这一方面是方便通达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积淀。前者是工具,后者才是源头。只要深刻地理解了现存的不合理,也就预见了将来的走向。关键是,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这种独立深刻犀利的思考实属绝无仅有的壮举;话说回来,也许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人物,他们的文字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读书若想提高自己,有一个好方法,那就是自我发问并思考解答。由此,我自问了三个问题,试图回答。在每晚从图书馆出来后,独自散步思索;在八达岭长城眺望雾气中的红叶时,聚精凝神感应;在篮球比赛的奔跑途中,也渴望再有什么灵感降临脑中······如此这般,积淀、抒发、记录在下。

  其一,一个人怎样在特殊时期创造超越本时代的思想,对未来做出精确的预见?首先地,硬性条件是不得不说的,没有这个基础,剩下的修习、长进、超越会是极低概率的撞运气。纵观古往今来,凡有所成就者,不是家庭基因无比优良、天资聪颖、少年成才,便是从青少年时期便经历了常人所无法承受、不敢想象、未曾经历的诸般苦难。而顾准这个人,便可算是天才之辈,自幼的会计才能便展露无遗。另外,似乎命运格外无情,也仿佛上苍对他情有独钟,把许多的灾难降临在他的身上,从身体的折磨、亲情的蹂躏到头脑精神意志的摧残,无不加诸其上,进行全方位的考验。由此再进一步,也是尤为关键的一步。很多很多天资很好的人便是死在了这一环节,随波逐流,淹没在人海之中。它便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也许是出于对无趣的反抗,或许仅仅被知识的奥妙所吸引,但就是要一投入便无法自拔、深深地献身其中。这一方面表现在顾准的身上,最明显的一点,莫过于在身体极度不适还要完成繁重劳动的情况下,保持着大量的阅读与深邃的思考。其速度可以达到每两天一本,这是非人类的速度,所以他最终成为了中国当代三代知识分子崇拜的偶想。最后的最后,其实就很简单了,那就交给最为言说不尽的时间,以及机缘巧合。量的积累会造就许多奇迹,顾准的思想能够从那个不寻常的年代流传下来,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发现者的坚持与功劳(首次出版经历18年的曲折),更可以说是思想本身的生命在发挥作用,那是超越时代、超越人种的全人类财富,自然能够得到有良心的人们的眷顾。

  其二,一个人需要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够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让后人持久地从中获益?我想说的是一种忘记,彻根彻底地忘记,从忘记自己的身体,忘记欲望,忘记物质,甚至忘记自己的生命。最后,它表现为一种大义凛然,一种可以让整个人类纪念的忘记,一种大地崩于前而面不变色、心不跳的视死如归精神。仿佛,只有当时的那一个人是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并且笃定地认为,丝毫不受及至整个时代的不同声音所影响。这忘记是对历史的大理解,只有对它的深厚过去有细致入微的品味与琢磨,才能够明白它的现状究竟该是什么样子。而谈及无人不在畅想的未来,在通达过去的人眼中,就无需多说什么,只因为那些已经全部蕴含在了当下的每一刻之中。也许这就是历史的迷,让一代代的人在里面绕圈圈,寻找着出路,也被出路寻找着。好在我们之中有了顾准之辈,为我们燃起了一盏灯,指明了一条路。他用自己的血、头脑和心,为一个国家的人们在浩瀚的历史之中孤寂地遨游,不仅有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文明,还有远在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异域智慧。他耐心地、也是飞速地从所能找到的书籍之中凝聚着时间的力量,从过往的一切人类精髓中汲取解现代之渴的甘露,从被别人当作谋生的所有行当中涉猎可资勘查中国病理的良方。这样的人,不被历史所记住,才是历史开的玩笑。而那些开历史倒车的人们,终究不过是显赫一时,终究如过眼云烟,终究会被埋在历史的废墟之中。

  其三,一个人的生命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说是永远不会终结,反而得到了无限的生长?这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问题,也是一个可以无限扩大的宏观课题。往小了说,你沉醉在此时此刻,浑浑噩噩,消磨时日,并不会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反而有时可能觉得人生还是挺漫长的,仿佛不会有死亡到来的那一天。往大了说,从天文学角度而言是无边无界、无远弗届的,再加入光年的概念,与整个宇宙相比,一个百岁老人的一生,该怎么形容呢,弹指一瞬也还是太长,只能用“忽略不计”来形容。要想生命不被终结看来生理意义上的追求是愚蠢的,转而在精神领域下一番功夫倒是很值得尝试。顾准就是此种的模范,他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着实超越了人性、本能和潜意识等,真正体会到了生命对于个人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降生于世,生命便伴随我们一生,它并不是让我们来吃点好吃的、天天睡懒觉、想方设法地享乐,除此而外,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都是该有独特意义的、不可复制的、应当在人类或者说地球生命的长河里占据一席之地的。否则,活与不活,貌似也没有什么区别。当且仅当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之后,才会明晓生命应当是最该被珍惜的,但同时也是最能舍弃的。因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就是那么一拼命、极勇敢地从心里放下自己的生命,便会产生奇迹。往往就是这些时刻,我们的人生才会有转折。在我看来,顾准的华丽转身正是在遭受政治灾难之后的身心折磨和与之相继的生命觉醒。

  斯人已逝,我辈感怀,愿身体安息,灵魂畅游。

  中青马院 陈晓翔 18811793942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三):《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节录

  西方传统的显著特点:来自希腊罗马的城邦国家、商业城邦。

  非历史类推:中世纪产生城市,产生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对于中国就应该是无条件适合的。中国也有资本主义萌芽,若不是历史事变意外打断,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也能生长出资本主义云云。

  资本主义并非纯粹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法权体系。中国历史上的法和刑而非权连在一起,是明君统治天下的武器。(按:法术)欧洲至少统治集团相互间身份和关系观念上认为由契约规定(Contract to Status)。而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有了市民阶级,有经济优势,发展资本主义还要有强大军力和适当规模民族国家保障经济优势。商业城邦发展不出资本主义。(按:英国的特殊性)

  唯有立足科学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可靠的民主,民主不过是方法,根本前提是进步。科学精神是哲学上多元主义。第一原因和终极目的是哲学上的一元主义和政治上权威主义的依据。

  希腊思想的神秘主义部分被哲学史上的唯理主义继承。与基督教伴生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中国有原始辩证法,然而太聪明,懒得穷根究底,发展不出有系统的辩证法——辩证法还须有真正宗教精神才发展得出来。黑格尔可以作证。黑格尔主义是哲学化了的基督教。“类”比个别事物高贵,个别事物生灭无常,而“类”永存——不是从个别事物中归纳出类,而是类概念产生出个别事物,走上绝对精神的结论。按人的思维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终极目的的绝对真理论。

  “人民当家作主”其实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的是不许一个政治集团在其执政期间变成皇帝及其宫廷,考虑的是怎样才能使人民对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的影响力量发展到最可能充分的程度。

  民主是争来的,要有笔杆子,要有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

  没有什么终极目的,只有进步。终极目的是基督教的传统,基督教的哲学部分,设定了一个“至善”的目标,共产主义是这种“至善”的实现。至善是个水涨船高,永远达不到的目标。

  历史的经验:大革命时漂移的旗帜不可少。所以理想主义虽不科学,它起作用却是科学。

  逻辑上判断总处于经验的概念,只有或然的性质而不是绝对肯定的。

  古典的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总不免赋予概念一种神秘的性质,即概念虽然来自事物,可一旦形成,其品格就高于具体事物了。既然如此,不免把“绝对”的意义赋予判断,认为一切判断都有绝对的性质。(罗素:其实在各个人头脑里,某类事物的概念,不过是他心中这类事物的最优型而已。)

  马克思按其本性是唯理主义的。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不能不是唯理主义者。黑格尔的逻辑学=辩证法=世界模式论。唯理主义者本质上不得不是神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和培根的神妙结合。反对不可知论——唯有坚持“理想”是唯物的,有根据的,绝对正确的,才心有所安,唯有坚持真就是善,才能理论与实践一致地勇往直前。这是一种道德哲学的原因,本来应该为之肃然起敬的。(按:这里作者说,我自己也是这样相信过来的。这么轻描淡写的话背后多少痛苦!)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四):要怎样才好

  1

  最早碰到顾准这个名字,是在柴女神的博客里,长长的大几千近万字,有人耐着性子写,就会有更多的人耐着性子看。一言而褒贬出,柴女神也是有些这种力量的。无形而硬朗。

  喧嚣的时代,还是会有人想扣住地面上的石子,躲避横扫而来的风暴。顾准是这样,三四十年后,柴老师也是这样。

  再后来,看到吴敬琏,看到王元化,也在更多碎片化、有心无心的阅读时,看到这个名字。

  而这时,我显然已能分清谁是顾城谁又是顾工,更不必说顾准。

  那几本书名,《希腊城邦制度》、《顾准日记》,硬邦邦的,听起来不近人。不美丽,也不想为了吸引人去改变。这正是货真价实的顾准,他书写也有种原生态的意味在。

  然而,也知道,时间久了,总是要靠些坚硬的东西,来塑造,来雕琢,来撑起精气神。

  另一种习惯是,提醒自己不要太急着去越界。再怎么说,读书无禁区,阅读无边界,可有些东西,没到了一定火候,没足够心力经历积累,翻开了也不过是浏览,是过眼云烟,是雨后水泥地,难留下什么记录。

  大一时,猛冲着去挑卡夫卡,去挑乔伊斯,实际上能看得熟赵树理,再拿起海明威就已经不错了。

  不顾惜,没收住的续集是托尔斯泰,是雨果。实际上,列文的想法就没有真明白,三流的读者偏爱的多是故事情节,是花絮,是建在这基础上的一厢拼凑,自以为理解。乐观的脸庞。单薄的思维。年轻而不自知。

  终于在张爱玲,在契科夫,在纳博科夫,在博尔赫斯前压住,文学,阅读,有时候需要的,也有敬畏。

  2

  读研时,一篇篇地看张爱玲,顺手再翻开周作人曾国藩,以为是逐渐合宜的。

  也是在毕业几年后,才摸到顾准。

  这之前,柴老师的《看见》签名版杵在柜里,已然经年。

  也提醒自己,是要降下速来,一天三五页、十页地看。看不动了就搁下,读研时大晚上硬拱卢卡奇本雅明安德森的结果还记得清,翻过去就翻过去,没记住就是没记住,没收获还真是没收获。

  扎不好马步,练不了七伤拳,打出去伤不了别人,生扯了自己理解的筋。短时期内用拗口的词汇去解释不熟悉的内容,憋屈了自己,也憋屈了意义。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黑黑的封面。白字的书名和作者名,想来是刻意为之的设计。

  好的作者,不但是讲道理,而是引着你慢慢去悟道理。好的作者,不但是写清楚历史上某人某派系的失败、原因所在,更让你感到自己的无知,在填补空白的同时,生出一种执拗的寸劲。

  柴老师的文艺风进新闻,会有这种力道。顾准,更如一套看似平平的太祖长拳,拳到处,劲风也到,不明显,但伤面。

  生活,有时就是不断发现自己之前傻逼的过程。阅读,也是这样,发现自己大段空白时让人无奈,甚至让人痛恨。

  几乎是在顾准的描述下,才第一次了解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摩西、巴比伦之囚、耶稣传教、拉撒路的抹大拉、耶和华、亚伯拉罕,很多名字之前分明是看过,却似乎从没有形成联系,孤零零的古代故事,时间久了,磨得,淡化得,也就逐渐没了印迹。

  巴比伦、亚述、古埃及、克里特、雅典、斯巴达、小亚细亚,再才是罗马、迦太基、高卢、马其顿,以及条顿骑士团、日耳曼蛮族、维京海盗、盎格鲁撒克逊,是又一个个的名词,背后附着更多情节,丰富而深隐了。

  然而,让人觉得窘迫的是,他看似浅易就理出的西方文明史,或者说西方古代史,之前我似乎无从察觉。当然顾准的水准断不止于此。而我的悲哀似乎则在于,除了狮身人面像、空中花园、雅典卫城、金字塔等一些标志建筑,除了凯撒、亚历山大、奥古斯都、尼禄等一些名字,我的西方古代史像是从亚历山大横跨三大洲的帝国,直接到了东西罗马帝国,再就是查理曼的法兰克,再稀里糊涂就是不知怎么黑暗的中世纪,被火刑干掉的布鲁诺,花甲之年还要被审判的伽利略。

  没细节支撑的历史,不能称之为历史。只有地点、人名、时间和所谓意义的历史,就做成了名词解释。这是种无边、似乎难以摆脱的困窘。

  甚至要说,我的西方古代史印象,还停留在初高中历史教材的框架。几年,十几年过去了,以为靠阅读走出许多,但思维中的墙、脑中的桩子居然还在。

  好的作者,会让人察觉到自己的无知。更好的作者,会让人沿着这种察觉到的无知去发觉更大层面的混沌,以及这混沌何以形成和持续的原因。比如龙应台,比如顾准。

  顾准之所以令人敬重,他在暗黑的六七十年代独自掘进、矢志向学固然可敬,这或许是一条原因。他当时自燃起的一豆灯火,也会引着更多后来人求学、求知、思索。

  3

  敬而远之。

  之前对顾准保持距离,没有触的原因还有一条,是看见那希腊、罗马的字眼就觉得遥远,以为是人类刚出上古时代的短暂灿烂。

  而终于明了一个现象,就是你想要理解列宁,需要知道考茨基,知道伯恩斯坦,知道马恩;想要理解马克思,需要知道费尔巴哈,知道马克斯韦伯,知道黑格尔;想要理解英美宪政,需要知道《大宪章》,知道西欧真正的封建制度,“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知道克伦威尔与光荣革命。而这一切的源头,都也要回到希腊罗马。

  不会因为有人指责过言必称希腊,就盲信,就跟着几十年前别人的旧风去厚今薄古。

  希腊的民主,罗马的法令,耶路撒冷的教。

  这一过程,是不断发现之前知识结构疏漏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之前理解错误的过程,是不断有想拍自己大腿说不过就是这样以前怎么就没绕过来的过程。

  不然,是不能真理解伊斯坦布尔,曾经的君士坦丁堡在漫长中世纪的地位,那不是一个单单的拜占庭首都就能涵盖的;也不能真理解俄罗斯人何以几百年不灭的“第三罗马”的自命。所谓的触类旁通,或许类似于这吧。

  同样的,还有不时看到的“上帝的选民”的代指,所以十年浩劫中,顾准依然敢说,你不看圣经,就不知道列宁在讲什么。

  宽阔之后,才能有深入。我始终坚持这个观点。立足一点,是打井做论文的方法,但不是真正的学问。

  真正的学问,要有实在的见识,要与作者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从骨腔里伸出枝杈来,从血沫中冒出新的叶子,才称得上确凿,虽时间转逝而不磨灭。

  也是在阅读顾准的过程中,我不时回想柴女神。去想她的坚持,认定的方向,放弃或抉择,甚至节目中的语气和用词。扣住石子的人,才能扛住命运之风的掠过,甚至摧残。

  民主好不好,它很难再坏。

  斯巴达当时强大,终究不能建构深远的影子。某人更显工具化地对待意识形态,也终导致出铺天盖地的十年浩劫。

  顾准好不好,他引出的路可以指向很远,他留下的问题可以带来更多、更丰富的也许美好。

  就像夜里拎着的一盏马灯。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五):读书摘抄

  新宗教是希腊思想的宗教化。犹太教是民族战神和征服之神的宗教,基督教从犹太教的异端发展为罗马帝国国教,宣扬爱。

  希腊思想重于研究宇宙问题。将理性、文法修辞、实在世界与“理念世界”诉诸神秘主义——一神教的上帝。这是哲学化了的上帝。史官文化只研究礼法,所以中国没有逻辑学和数学。佛教讲超脱,基督教讲原罪和救赎。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式逻辑体系—演绎法的三段论和解释现象的目的论。中世纪教权王权并存,教士与骑士文化并存,学术乃经院哲学。培根提倡实验主义—工具主义,唯理主义导致神秘主义和科学发展,史官文化则导向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 近代自然科学的实验主义、多元主义,以及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繁荣昌盛,总的来说,是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的后果。

  政权永远是阶级的政权,专制主义或僭主政治是相互斗争的阶级谁都无力克服对方时兴起的一种过渡政权,该理论不适合于中国。中国的专制政权本身就是社会斗争的一方,不是哪个阶级手里的工具。

  希腊政权演变脉络:王权(政权神授)–寡头政治(政权法授,排外封闭)–僭头政治(有钱有势的平民参与政治)–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是希腊走向民主政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产生的各个广土众民的国家只能采用王权政治来维护他们的民族同一性,他们没有条件实行希腊式的直接民主,也还不懂得代议制民主。

  海上文明由城邦建国,政制为贵族政制,陆地文明由部落建国,政制为专制。

  骑士文明起源于日耳曼民族。 欧洲近代封建制度,渊源于查理曼大帝及其前的墨洛温琴法兰克王国。世俗政权分散化而教权集中化。骑士是战争和最下层经济生活的主角。

  马蹬技术使骑士成为享有土地财产的阶层,并决定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形态。如果官僚体系发达起来骑士阶层不可能出现。11世纪诺曼的威廉使用马蹬技术征服了英国。兵制本身是一种上层建筑。不同的兵制,不仅取决于生产力水平,也取决于政制和意识形态。 相同的生产力,因为兵制不同,而有西欧的封建制和中国的专制主义。西方中世纪因为宗教权威而无法形成世俗专制主义。

  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商业本位的意识形态、法权体系、民族国家力量对商业城市的保护扶植、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合理经营、清教精神。王朝本位的国家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中国从来没有产生过商业本位的政治实体 。旧资本主义以资本增殖(殖民地)为生命线,新资本主义以科学技术为生命线。

  希腊思想是工商业城邦文化的产物,是贵族思想而非王族思想:格物的分类学,数理神秘主义(后被唯理主义替代),静观出神主义,实行原始民主等。培根提倡实验和归纳法。

  中国,除了伦常礼教,没有学问,要逃避王权,只好走老庄禅佛一路。 基督教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 政治权威的平民化,却不比驱逐宗教精神更容易。

  希腊城邦民主是贵族政治,经历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后衰败,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灭亡,文化是希腊思想和东方专制主义混合物。罗马城邦模仿希腊思想,战胜迦太基后逐步从共和国变成帝国。罗马因蛮族入侵灭亡,日耳曼实行孟德斯鸠的等级君主制,君王与诸侯是契约关系。军队是封建骑士。中世纪西方城市是向封建主赎买回自由民身份的农奴以“公社”的政治形式进行自治的自治体。一些意图建立民族国家的君王用等级会议、与城市结盟等方式削弱诸侯,成为议会制度产生和英法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议会是在等级君主制的根子上长出来的。议会的演进史,从等级封建制的契约关系演变到民主政治,又从民主政治演进到不同于城邦直接民主的代议政治。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取得了全部政权,王室不过是傀儡。直到1832年以前,英国议会实际上是贵族把持的。 法国大革命初期的议会,是英国式的。到国民公会—公安委员会时期,国民公会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它是古罗马式的、由代表组成的直接民主机构了。 黑格尔主义其实是哲学化了的基督教。

  在“法术势”三者之中,韩非的贡献在术势两者,也许势还是他的创造发明,他的术是君主充分运用势的术。利害关系说与与君主中心说, 是韩非思想的两个中心。

  归纳法以经验为根据。就已有证据一检验,至于未经验到的,只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来推测,其可靠性更小。判断总是属于经验的概括,总只有或然的性质,而不是绝对肯定的。

  黑格尔的逻辑学=辩证法=世界模式论

  自然科学早已超出了形而上学的范围。自然科学早已从发生发展,亦即从自然史方面去研究自然了。西方科学技术的猛烈发展,是因为不存在辩证法的教条之故。唯理主义的理性推理(Reason)是人的一种心里能力。你怎样才能够唯理主义而不唯心主义呢? 从经验的主观性达到否定客观世界,这是佛家唯识论所走的路。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读后感(六):欧洲骑士文明与中国乡绅社会,古希腊研究宇宙与孔儒局限于政治哲学

  一、开篇顾准比较古希腊和古中国文明之透彻令人无比欣喜:希腊哲人研究政治如理想国但首先是看重思考宇宙问题,他们不断发展数学来理解宇宙,他们提高文法诡辩来说明宇宙奥秘,西方因此发展出科学技术;而中国史官文化里的数学和文化一向屈从于政治权威,始终没有从中独立出来,最多发展出政治哲学,科学和自然的发展断无立锥之地.....顾准如此寥寥数语道出,古希腊哲人和孔儒哲学,范畴大小和思想高下立见.......相见恨晚…….......二、顾准此书中关于中世纪骑士文明的概念读后醍醐灌顶,是理解欧洲封建君主制的关键,君主王通过分封土地-各种爵位-最底层为骑士,农奴附属于骑士及其庄园,爵位和骑士为王而战是拥有土地资产的唯一理由,因此欧洲西方贵族都是出征的以此为荣是其立身之本。君主-爵位-骑士三位一体的骑士文明与跨国界的教士文明组成了欧洲社会,二者并驾齐驱。反观中国封建帝制,皇帝-中高层为数不多的官僚体制-体制外文人及基层乡绅之众,共同收取农民人头税或土地税,这构成我们帝国运行的驱动力。中国帝制科举制将所有文人学者收入囊中,封建中国是没有宗教势力上升空间的,宗教服务于帝制。中世纪的封建欧洲时代,教士文明掌控文化和科技,骑士文明只剩野蛮和世俗,负责勇武忠诚,直到宗教革命后此种情况才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欧洲宗教势力极强,世俗力量经过发现新大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300年才翻身。中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格局,科举制度在中国剥夺了宗教的文化特权,宗教从未在中国具有领导力,最强者得以充当统治工具,次者被灭。因此当今中国,宗教仍然必须是中国化的宗教,梵蒂冈不服也不行,源头和环境完全不同,二十个世纪不是白过的........ .....顾准:无论天赋聪明才智还是道德文章都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说得好。尤其是在那样的年代1915-1975,语言极简阐述平白而透彻,至高文人!期待顾准文集已久!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wenzhaidaquan/335735/

相关阅读
  •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 600字美文摘抄【4篇】 600字美文摘抄【4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为您推荐
  •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简·爱(JaneEyre),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孤儿,年幼时被送到舅母加抚养,过了十年被歧视、受虐待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美文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欢迎品鉴!
  •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亦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