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百度影音|《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10篇


文摘大全 2018-09-11 03:47:08 文摘大全
[摘要]《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是一部由Jules Janaud Fabrice Le Nezet 执导,Alain Choquet Ian Faure Lucien Momy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 观后感

【www.anne5.com--文摘大全】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10篇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是一部由Jules Janaud / Fabrice Le Nezet 执导,Alain Choquet / Ian Faure / Lucien Momy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一):另一种强迫症与迈出那一步

  另一种强迫症

  恐惧的来源总是那么不可思议。

  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充满了一些莫名的忧虑。

  虽不至于像影片中主角想象中那样恐怖、血腥。

  却更普遍、更具破坏性。

  有人总害怕自己的子女踏上歧途。于是将子女捆绑在身边。

  有人总担心爱人抛弃自己。于是疑神疑鬼,百般调查。

  有人总担心自己会被别人超过。百般阻扰陷害竞争者,以期维持自己的位置。

  这些担忧,当事人的理性思考会告诉自己,这些行为并不能实现自己的初衷。

  可是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继续。

  这亦或是另一种强迫症?是意识与潜意识在互博?

  迈出那一步

  迈出那一步,将脚落到未知的地面上,不必担心坠入深渊,通过理性战胜自己的恐惧。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二):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从短片的片头得知,这是一个从小就患有强迫症的男人。认真来说,其实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着表现不一的强迫症。比如那些事务繁忙的人,若是手机整天都没有电话打进来,一定会无意识的不断反复、并且带着些许焦躁的情绪怀疑自己的手机坏掉了……这就是一种强迫症。再或者,即使知道回家的时候已经锁好了门,还是会在每晚睡觉的时候检查一遍,才能安心睡觉,不然整夜都会辗转反侧,甚至被噩梦惊醒,这份不安全感也是一种强迫症。爱喝咖啡的人,每个清晨第一件事情就是喝上一杯咖啡,若是今天忙碌的忘了,那么可能一天都会精神萎靡,而自我归结为失去咖啡因的提神……我们心理因素到底比生理因素重要多少?

  用才华横溢、悲天悯人这两个词形容本片的导演The Mill绝不为过,他用了血腥、残暴、危险的人物臆想空间,帮助正常人去体会强迫症患者心中不为人知、不被理解的、紧张和不安的恐惧感。比如短片中那个男人,他对于“第十步”有着深深的抗拒心理,在通往“第十步”这个所谓终点的心理暗示中,他会不断幻想出种种危险境地,那些危险扑面而来,身临其境。这些臆想中的危险,正是阻碍在他心底的恐惧,也就是强迫症带来的消极影响,且一发不可收拾。

  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敞开心扉,直面自己的病症。但医生无法体会到切身实际的患者的痛苦。他们也许认为,患者如果可以放下恐惧和包袱,大胆的冲破“第十步”的心理负担,就可以彻底释放开强迫症的恐惧感。但他们不知道,也不能给予治愈的是,如何让患者开始新的生活。

  天上诸神给了潘多拉一个盒子,并叮嘱他万万不可把盒子打开,否则人类将万劫不复。但时日愈久,潘多拉的好奇心就愈加强烈。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打开盒子,那一瞬间,盒子里飞出了瘟疫、痛苦、嫉妒和仇恨……灾难就此降临人世。

  打开一个人心中的痛苦就像掀开潘多拉的黑盒子,面对真相的同时,却无法安排走向。因为那已经是一个事实,是段不可逆转的历史。在短片的结尾出,男人冲破了“第十步”的阻碍,获得了新生。心理医生如释重负,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心灵救赎。而在那个隐喻的结尾,画面又回到了男人臆想的空间,面对没有心理干扰的路程,他该如何重新适应,重新学会“走路”呢?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三):不是影评

  片中的主人公最后没有治好强迫症,因为强迫症可分行为与思维,虽然主人公最后没有了强迫行为,可是他的脑中仍然有对所走的路的臆想,强迫思维还在

  看了大家对强迫症的描述,都太主观,太个人主义,太自我中心了

  就像食物或药物的毒性不能脱离剂量来描述,强迫是否成症也不能脱离频率来断定

  反思下自己也有很多这种武断,主观,貌似有道理又站不住脚的论断

  语言的逻辑或者譬喻会使人迷恋其中,感觉自己仿佛很正确,因为你就在自己划定的圈子里,看不出自己的破绽,所以,多看多读的好处便是自破自立,破立的过程,便是循环上升的过程,感觉最近自己一直原地画圈

  譬喻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就只是看起来而已,譬喻就像个狐狸带着你走迷宫

  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别人因为自己的某个严重程度和频率都不高的偏好便说自己有强迫症,那感觉就像鲁豫对着胃炎病人说,我感觉胃痛很优雅(原句忘了)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四):我断定导演必是一个强迫症患者!!!

  这部电影是在用视觉的形式表现强迫症的极大痛苦。

  话说:能说出来的痛苦都不叫痛苦,说不出来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而强迫症恰恰就属于说不出来的痛苦范畴的。患者很难用语言去具体形象的描述出强迫症为什么那么的痛苦,或者说即使你把你的表现都说了出来,在其他人看来也不过如此,大家会说:这些情况我们也会有啊,我有时候也会这样啊。。。诸如此类的貌似能理解你的话语。

  其实不然!

  是!那些强迫症的表现是人人都会有,就想影片一开始那个背着书包的孤独小孩在跳方格,我们在走路的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比如:一步必须要夸几个格子,每一步脚尖都得才在两块格子之间的线上等等。

  但是!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人如果不这么做,也完全无所谓,或者有点点不舒服,而强迫症人是在用这种固定的仪式一样的行为去寻求安全感,他们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群体。

  为什么缺乏安全感呢?

  人在骨子里其实都是喜欢稳定、安逸,不喜欢动荡、改变的。要不人也不会从原始的洞穴、打猎生活发展到现在的安逸家庭、和平发展的社会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对待自己,对待身边的世界的模式。这个模式其实就是我们的性格,当你的性格稳定了,并且自己认可的时候,你从心底就觉得很安全,YOU CAN MASTER IT!!!这个东西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的形成的。如果我们一直按照这个模式去生存,并且打心底里接受、认可这个模式,那我估计没有人会患强迫症。

  强迫症人的痛苦就在于这里,他有自己的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慢慢变的不接受自己这套模式了,但是他们又没有新的模式建立起来,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就像影片中那个人,他的心理是这样的:我的模式就是按照我的步骤去挑格子走,但是这在别人开来会很怪异,觉得我不正常,或者说我自己也觉得这不正常,我的模式不正常,那怎么办?不知道!改变吧!按照所谓的正常人的方式去一步一步的顺着格子走!但是这不是我的方法,我很难受。那就不要变,按照我的方法去跳格子!但是这又不正常!怎么办啊*(&……%……怎么办*(%……&%¥%……&*(&%¥!想破了头也不知道怎么办!

  就这样痛苦产生了!

  影片中那些人体四分五裂的视觉影像只是在用一种视觉上极端的方法来让大家理解:强迫症人如果改变自己的模式,逼着自己按照别的方法去做,那将是一件比死还难受的事情。(心里头其实没有那种血腥的臆想,只不过是难受的要命罢了)

  哎呀,边聊天边写,写到这里突然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不好意思~~~稀里哗啦阿咪啦一,性格不是你想改,想改就能改。。。。

  继续继续,这样说吧,其实每个人都有体会,因为每个人都在慢慢的改变,想想当你无奈的按照一个你不认可的方法去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的感受吧,跟那个类似,夸张的说强迫症人每时每刻都活着那种情绪里,你说痛苦不痛苦?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未知,你除了兴奋,还有一种情绪,那将是不安!就像影片中那个男人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他也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自己的脚掌就得断掉,他因此而不安,而恐惧,而焦虑。他在医生的鼓励向继续走向未知,最后四分五裂的,无助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哦。。。。我心仪的辣个吕孩,看见我这副四分五裂的样子,还会不会喜欢我。。。没准他当时在想这个呢,哈哈)。

  对于强迫症人,面对未知也许没有兴奋,只有不安。

  影评结束的时候,男猪脚貌似走出了以前的模式,但是面对未知,他是一片茫然,没有一条路可走,但我希望他明白啥叫混沌理论(就是TM每天都得吃一碗馄饨来混日子),不不,说错了,他应该明白:未知当中孕育着希望!就想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你看我国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嘛,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路不是开辟出来的嘛!

  所以啊,强迫症的人呐,你莫悲观,莫绝望,停止幻想,勇敢行动,你就是NB NO.1!!!!

  其实我个人认为强迫症的人,都是TM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你要是得了强迫症,那么我要恭喜你,因为你有了一个发现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强大的契机了!!!!有些人一辈子也许都没有的!!!

  好吧,一直向前,死在路上是一件多么伟大又荒唐的事!人生即荒唐!(我擦,在影评的结尾,我居然蜕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者,哎,影评不是你想写,想写就能写......)

  打完收功~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五):我们曾经都是病人,也许以后还会是

  如果我说的没错的话,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是强迫症病人,或者说都有强迫症的倾向。

  电影里表现的很清楚,强迫症基本都来源于我们童年时候的一些记忆,片中的男主角在儿童时期走路的样子就是每一步必须踩在格子里,时间长了,渐渐的害怕了脚踩在格子线上的感觉,感觉踩到了线就会被分割。

  记得小时候我走路走在人行道(格子地砖样子的)的时候,也喜欢踩格子,妈妈总是告诉我,好好走路,别瞎踩。现在感觉,妈妈这种做法是对的,可那个时候总不这么认为,认为那是在强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是在玩耍,可现在看看,如果不是那样,也许我也会有如此的强迫行为了。

  想象一下我们身边的人所有的一点小怪癖,或者说就是强迫的症状,是否都与同年有关?

  有的女孩总在不停的用手捋长头发,也许在童年,她是个最爱惜自己头发的漂亮女孩,班上的男生恶作剧,把口香糖黏在她头发上,她总是捋啊捋的,但总是感觉捋不干净,可又不舍得剪去漂亮的长发,所以这些年来,口香糖已经没有了,但是捋头发的习惯养成了。。。

  也许强迫症只是一种坏习惯,童年养成的坏习惯,有些可能真的已经无法改正了,但只要不对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让他继续吧,也许这正是你自己的可爱的小性格。。。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六):强迫正常也是种强迫症

  看短片的时候一直在想,我看完这片子以后是不是出去也走不了十步了-_- 我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强迫症,只不过是轻重的区别。对于重度强迫症患者(或者说那些被重度心理疾病所困的人)的痛苦大部分人是无法体会的吧,毕竟不亲身经历是无法真正了解正在经受痛苦人的感觉的。所谓的感同身受也好,站在对方的立场也罢,都是说说而已,其实很多东西自己不经历是根本想象不到的。人的想象力实际上真的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无限。这个短片正是用一种夸张到极致的手法成功地向观看者传达了这种痛苦。而真实世界的心理医生大部分正是由于对于无法感知的痛苦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简单而粗暴的将心理咨询的目的变成了使病人变得“正常”。好比影片中的心理医生不停的对患者说,继续数,继续,而全然不顾患者心理所经历的激烈冲突,只觉得患者不数到十这项工作就不能算完,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强迫症吧。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七):强迫症患者血腥臆想后的悲哀

  人活这么大,谁没有一点强迫症呢?

  就拿我说,我上床之前,拖鞋头的方向绝对不能对着床,我会小心翼翼的把拖鞋放平放正,否则我会辗转难眠,总觉的整个晚上会有鬼压在我身上。因为小时候隔壁邻居的无良小胖说过,拖鞋头朝床,便会引鬼上床。

  再比如,我初中的同桌,他的衬衫胸口的口袋里绝对会放个指甲钳,他每次都要减到干干净净,干净到肉都要被他剪出血来。他告诉我,他小时候指甲断过一次,那种钻心的痛让他一生难忘。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心理医生用奔溃疗法来治疗他的强迫行为。患者反反复复试图冲破“第十步”的障碍,在内心中,他已经反反复复死了很多次,这种痛苦,并不是电影能够传达,也不是我们这种所谓的“正常人”能够感同身受的。

  结尾的时候,患者的内心世界一面光明,当拆掉了所有的障碍,只剩下了被阳光照得刺眼的海面,他似乎连一步都迈不出去。

  被生活所逼得了强迫症的人,又被生活所迫去试图纠正强迫症的人,这何尝不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一种悲哀呢?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八):特技有时是用来作比喻的

  这部短片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电脑特技在这里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将人体如同拼盘一般大卸八块,让嗜血迷们大呼过瘾,甚至有不少网友以为这是某部黑暗版《骇客帝国》的预告片。虽然有点喧宾夺主的嫌疑,但是这些特技影像倒是为普通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强迫症患者内心的窗子。在抽象的疾病面前,一般人很难理解当事人的感觉,就像我们明明知道病人脾气会比较暴躁,但每次他们发火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心怀怨念。知道了解是一回事,口头上天天讲换位思考,但这个是一种病,没得过,你再怎么YY,也是设身处地不出来的。而片子中,用时刻移动的街道建筑这种形式来模拟强迫症患者所遭遇的状况,让观众能在最大限度内感知他们的感受。片中的“死法”可以说也很有创意,我边看边联想到《死神来了》系列,其实短片也好大电影也罢,创意都是很重要的,至于后来是被拿来影射还是直接投入商业运作,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九):强迫症的背后深渊

  很短的片子,我一直以为我看的是预告片,赶紧找了另一个版本认真仔细重新看了一遍,直到六分多钟的时候开始出字幕,我才知道这个片子就是这么短。再想想,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已经在这几分钟内说完了,精致、精确,画面震撼生动,镜头流畅完美。看这部片子像是拿着放大镜看蚂蚁,虽然渺小容易忽视,但是枝枝末末清晰、细致,而且用想象力构造的完美、神奇让人惊叹。

  记得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关于强迫症患者的纪录片,一个面目平凡的中年男人在每隔几分钟就要走向水池,洗手、洗脸、洗毛巾、然后用那条白色的毛巾一遍遍擦自己的脸,旁边站着惶恐而忧虑的老妻。

  《犯罪心理》第四季中有一集的连环杀手就是个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他每天必须在严格固定的时间起床、洗漱、切三明治,拉门必须要拉三次才能开(不管是衣柜门、冰箱门还是车门),走在瓷砖铺的人行道上,必须要踩到砖缝的十字,还有,不停杀人,用同一种方式,甚至同一种姿势。形成这一切的背后是个黑暗的深渊:他九岁时亲眼目睹父亲将母亲杀死,父亲逃走,他在母亲的尸体前待了一天一夜,家里的摄像机无意中拍下了整个过程,在以后的二十年里,他不停地一遍一遍重看这段画面。

  强迫症是一种严重的焦虑,很典型的自我内心冲突症状。根据学习理论,“虽然强迫可以基于不同的途径习得,但是,一旦获得之后,个体便发现借助于强迫观念的一些活动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每当发生焦虑的时候,采用强迫的方式,个体的焦虑便得到了缓解,这种结果强化了个人的强迫。并且,因为这种有用的方法,成功地驱除了个体的获得性内驱力(焦虑),因而逐渐地稳定下来,成为习得性行为的一部分。”

  当精神创伤猝不及防,内心的冲突引起的焦虑(恐惧)无法解决,人们用这种强迫、重复转移和缓解焦虑,以免自己必须直面内心黑暗和绝望,以免自己走向崩溃。

  我站在悬崖边上,我的身后就是深渊,我只好背过身来,否则我会跌落到黑暗里,粉身碎骨,万劫不复。这是人本能的自我保护。

  我想,片子中的心理医生对他的治疗尚不够深入,不够彻底,医生只是引导他迈出了第十步,他在经历了内心撕裂粉碎的痛苦后不去逃避,开始面对这第十步,可是根源并没有找到,也就是说产生这种强迫症的创伤根源没有真正深刻挖掘,扎根的焦虑没有得到化解。片中开头就表明他的强迫症从少年时期就已开始,我猜想那是童年时的精神创伤,到他成人时才去看心理医生,这个创伤的根源被太深地压抑了。我还记得片中,医生步步引导,说的每句话都是一个心理医生在面对强迫症患者时必不可少的引导,医生是抽烟的,医生摁灭烟头的细节意味治疗的结束。可是一个在问诊的心理医生抽烟这个动作泄露了医生对这个问诊案例的厌倦和不耐烦。医生也许经验丰富,但他不够真诚,真诚是医生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猜想一下,导演本人也许就是个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也许他已经看过或正在看医生。

  用《犯罪心理》那一集中开头的名言作结尾,in order for the light to shine so,brightly,the darkness must be present. --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政治家、哲学家,1561-1626):光线若要万分明亮,必须射进黑暗的世界。

  :同志们写什么东西一定要注意保存,最好在记事本或word里写好再发上来。意外就像上帝,会无处不在。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影评(十):强迫症谁没有呀~

  不是很懂这个小短片。

  想记录一下自己的,看看到底有多少症状≧ω≦

  1.耳机会照着“L”和“R”的标志分左耳和右耳戴。

  (既然标明了肯定是有原因的嘛~ 虽然也不知道有啥区别╮(╯_╰)╭)

  2.手机或者手表总是要调快一些。

  (身为万年迟到大王当然是怕迟到啦,不过貌似调快了也还是经常迟,orz)

  3.清空回收站。

  4.看书看电视看电影听歌,任何时候,发现喜欢的句子都会记下来。

  (小学语文老师天天让我们摘“好词佳句”的后遗症啊〒▽〒)

  5.打电脑时有人站后面就不自在,然后会开个新页面出来(比如谷歌)乱搜或者桌面化刷新。

  (好比写日记时有人站后面一样的感觉)

  6.桌面壁纸必须一直换,幻灯播放的那种。

  (其实是因为存了很多好看的大图XD)

  7.桌面图标必须要在十个以下。

  (多了不就挡住我那些好看的壁纸了?)

  8.喜欢数字6、12、13、5以及5的倍数,讨厌4、7、8,比如14、17、18、37、38这些。

  (嗯...干什么都会尽量避开那些不喜欢的数字)

  9.跟人走路一定要走左边。

  (这个最严重了,走右边完全不行啊!好像情侣都是男的走左边呢,男左女右嘛,看来我果然很Man =口=)

  10.物品摆放必须按照自己的习惯。

  (也不是追求整齐什么的,主要是怕找不到)

  11.陌生的地方上卫生间一定要有人陪。

  (胆小,各种怕)

  12.尽量不坐电梯。

  (还是各种怕,怕遇上坏蛋逃不掉啊,围脖上乱传那个凶杀的阴影啊~ 也怕电梯出事故,更怕阿飘...)

  13.绝对不吃榴莲和鸭舌。

  (一个超臭,一个超残忍)

  话说又强迫症发作硬是写了13条-.-|||

  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应该都有一点强迫症吧。

  有人跟我说过有一点强迫症的人还蛮可爱的> <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wenzhaidaquan/287323/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 600字美文摘抄【4篇】 600字美文摘抄【4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为您推荐
  •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简·爱(JaneEyre),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孤儿,年幼时被送到舅母加抚养,过了十年被歧视、受虐待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美文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欢迎品鉴!
  •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亦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