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背后的秘密]《朗读者》背后的秘密:董卿活得有多难,舞台上的她从没告诉你


感动文章 2020-05-27 18:05:56 感动文章
[摘要]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董卿爱阅读,她在阅读中感动自己,也能把综艺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做得感动每一个观众。  十年前,倪萍对董卿说,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派去战场,你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董卿 经典美文

【www.anne5.com--感动文章】

《朗读者》背后的秘密:董卿活得有多难,舞台上的她从没告诉你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董卿爱阅读,她在阅读中感动自己,也能把综艺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做得感动每一个观众。

  十年前,倪萍对董卿说,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派去战场,你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董卿说,我知道有上场的机会,就会有离别的时刻,所以,要竭尽全力。

  十年来,董卿始终没有停止阅读,始终没有停止成长。

  书单团队的小九说,我想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书单君

  “这是你的运气,也是你的机会”

  多年以后,董卿在台下看剧本时,不知是否还记得1994年那个改变她命运的下午。

  1994年,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董卿陪一个朋友去考试,结果误打误撞自己却被意外录取。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的主持人生涯。

  真正让董卿小有名气的,是1998年她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

  这档节目花式讨巧,再加上董卿清纯的主持风格,观众很快就接受了她,董卿也在主持人这条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格局。

  1999年,因为想要更大的舞台,董卿丢掉原本炙手可热的位置,毫不犹豫地跑去了上海卫视。

  到了上海卫视之后她才发现,这是串联节目,收视率一般,最初的一腔热血换来的是无所事事。

  于是,董卿开始在家研读《红楼梦》和唐宋诗词。在往后的日子里,她会加倍感谢这段时光。

  令董卿没有想到的是,2001年,她拿到了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在几乎没有一个评委认识她的情况下,竟然全票通过。

  董卿牢牢地抓住这次机会,拼尽全力离开上海,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北京。

  终于,在2002年,董卿把路走宽,她走进了央视,主持《魅力12》。

  在董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要求她做家务、读书、长跑,全方位锻炼她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她的人生信条便是,做人一定要勤奋、刻苦才能改变命运。

  2005年,当董卿第一次站在春晚升降舞台上,说出那句“中国中央电视台”时,她大概没想到,这个舞台她一站就是13年。

  lt; 2005-2017 春节联欢晚会 董卿  >

  那一年,她32岁。

  第一次主持完春晚之后的董卿,很紧张也很兴奋。

  节目结束之后,董卿在后台问大家接下来想去干嘛。有人说爸妈在家等吃饭,有人说和男朋友一起跨年,也有人说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

  周围人群渐渐散去,最后只剩下董卿一个人。她回到自己的出租屋,拿出冰箱里的一盒速冻饺子,煮了吃。

  在后来很多年里,董卿都是这样,一个人一盒速冻饺子度过除夕夜。

  作为主持界前辈的倪萍曾对董卿说过这样一段话:

  不管你现在多孤独,多寂寞,多么没有男朋友,多么没家,多么没钱,多么没爱,多么没有温暖,都特别值得。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中央电视台这个综艺舞台上的核心,光亮最聚焦地方的主持人,这是你的运气,也是你的机会。

  这段话,董卿显然听了进去。在往后很多年里,她全心全力,为自己热爱的工作付出一切。

  lt; 2006年度金话筒奖,董卿膝盖带伤领奖  >

  她把生命中的恋爱、结婚、生子,都放在工作之后,无怨无悔。

  董卿曾经说过:我是一个一上台就会忘掉生活中所有烦恼和不如意的人,工作带给我的满足,别的东西无法替代,这种感觉持续了十几年。

  骨子里的骑士格斗精神

  在北京站稳脚跟之后,董卿一直想带父母过来一同生活,但被他们婉拒。

  她父母甚至不去现场看董卿主持节目,他们担心“到了现场会分散董卿的注意力”。

  她父母唯一一次在现场看董卿主持的节目是《中国欢乐行》,那也是董卿最后悔的一次。

  那天,董卿父母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酒店,但是他们到达时却是董卿最忙乱的时候,他们被安排坐在酒店角落的椅子里。

  忙乱中,董卿感受到母亲的眼神一直在追随着自己,但自己却没办法陪他们说说话。

  在瑟瑟寒风中,董卿的父母坐在小板凳上,听了三个小时自己不习惯的流行歌曲。在数万人瞩目的舞台上,董卿整场都没能找到父母的位置。

  节目结束后,董卿的父母提着一个塑料袋在酒店大厅等她。董卿说:“你们在这住一晚吧,我们还可以聊聊天。”

  董卿的母亲却说:“不住了,你太累了,赶紧睡觉,我跟你爸先回去了。”

  董卿的爸爸将提了几个小时的塑料袋给了她。

  董卿打开塑料袋,当她看见自己中学时用的铝制饭盒,里面有妈妈炖的阿胶,还有几个小橘子时,眼泪夺眶而出。

  一个人重复一种工作久了,加上最亲的人不在身边,难免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2012年,董卿觉得自己遭遇了职业瓶颈期。在外人看来她事业如日中天,但其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段期间,董卿过得蛮痛苦的,当有节目交到她手中时,她突然觉得自己在做无谓的消耗和重复。很多节目,董卿已经不想再做了。

  董卿说:在中央电视台安身立命16年,让我最骄傲的,是做任何事情都百分百的投入,但到2012年时,我发现自己做不到了。

  2014年主持完春晚,董卿决定让自己停下来。她想要解决心中的困惑,于是她准备离开一段时间。

  那时,董卿整晚睡不着觉,特别恐惧,她不知道这个离开的决定会给她带来什么。

  我们每个人在做重大决定之前都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太过宝贵,犯错代价过于沉重。

  董卿也不例外,她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行业竞争那么激烈,离开后再回来,万一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该怎么办?

  董卿走到现在的位置,用了快20年,没有人知道这背后她付出了什么。

  曾经在她的内心,除了工作之外一切都可以不要。但是这一刻,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母和朋友们都反对她出国,但是董卿去意已决。她要让自己完全停下来,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想清楚到底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2014年4月,董卿放下话筒,暂别央视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

  董卿没有局限于自己已有的光环和地位,而是打破舒适区去追求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她的骨子里具有骑士格斗精神,不轻易满足,不轻易放弃。

  董卿说过一句话:时间有限,要留给新鲜的东西。人活着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足够坚强,就能抵达心之所向

  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并最大限度地将事情做到极致,这是董卿一直以来坚持的目标。

  有句话说得好,能坚持的人,全世界都会为她让路。

  留学归来的董卿开始思考,国内综艺节目盛行,但除了少数能给人带来心灵震动外,大多数节目都成了流俗泥沼。

  什么样的节目才能引导文化、传播精神内涵呢?

  2015年,已为人母的董卿经过一年沉淀,在2016年她带着《中国诗词大会》回来了,2017年,她又带来了新节目《朗读者》。

  董卿说:“这两年,我哭过的次数比过去十年加起来还要多。”她口中的“这两年”,正是《朗读者》诞生的时间。

  从《朗读者》开始,董卿的身份不再是一个主持人,更是一个制作人、总导演。

  她要负责开策划会,写方案,还要立项,组建团队,寻找投资方跟合作公司。这是一个极其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她说,从小父亲对她很严苛,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自己想要什么都要努力去争取,而且会坚持到底。她的韧性和坚持,从小就刻画在骨子里。

  当有人问到董卿坚持做这份事情的初心是什么时,她说:

  我曾摇摆过,也动摇过,尤其是看着白发日益增多,身体累到想哭时,或者急到吼叫咆哮时,只是大家没有看到我这一面而已。

  我也有过很不堪那种状态,但是我从未想过要放弃,因为那是我的一份责任。

  2016年11月底,在经过无数轮疯狂的谈判之后,董卿的新节目终于敲定了赞助商。

  但临到正式录制节目时,国外的灯光师和摄影团队却不愿意来了,然而投资方却要求2017年2月18日之前必须要见到节目开播。

  那段时间,董卿整日整夜不眠不休地待在机房里。当时有记者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作为观众的我已是疲惫,台上的董卿却依然情绪饱满。那天录制节目结束,是次日早晨7点钟,这样日以继夜的熬夜状态,最长能维持两星期。”

  《朗读者》播出后,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一时之间刷爆了各大社交网络,第一期节目就在豆瓣上拿到了9.3的高分评论。

  不少重量级嘉宾在演播室里掉眼泪,很多观众也情不自禁地落泪。

  董卿也在角落里默默流泪。她说:“我以为《朗读者》会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没想到出生时,星光满天。”

  董卿就是那种台下十分努力,台上毫不费力的人。

  她曾在大年三十给设计师打电话,要求修改镶着一百多颗钻的礼服上的其中两颗小钻的位子;

  她曾在节目录制现场摔下舞台,髌骨受伤后,被送去医院前还要拿着台本和题库;

  她曾在节目录制后台,在等待间隙怕把礼服坐皱,就跪在椅子上,以保持礼服的最佳观感。

  作家毕飞宇曾说,董卿是一个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比较好的人,她在两者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而且,她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的人。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公平,不管你是男是女,只有你足够坚强,就能抵达心之所向。

  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曾有社交媒体这样点评过董卿: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传统的“知书达理”。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更是有选手直接夸赞董卿“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以诗词为心”。

  这两年,董卿火了。很多媒体都争相采访她,问她怎么看待主持人这个工作?

  她的回答是:主持人应该是文人而不是演员。

  后来,写董卿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董卿觉得很多人其实把她过于神话了。

  她一直都认为自己也是一个犯过错误的普通人,而不是媒体眼中的完人。

  董卿坦言道:其实早在2009年央视春晚上,她曾失误过。

  那是董卿在为相声《五官新说》出场报幕时,将“有请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错说成了“有请马先生的儿子马季”。

  晚会结束,当董卿知道自己的口误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因为,记住他人的名字是最基本的尊重。

  那段时间,董卿承受了来自网友和观众的各种批评。

  在元宵节晚会时,董卿恳请导演组让她面向全国观众给马东父子和观众道歉。

  祸不单行。在2010年元宵晚会上,董卿又误把欧阳修的名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里的“昼”字念成了“书”。

  剧作家魏明伦发现后第一时间通报给媒体,为董卿纠错。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指责董卿,董卿立刻向魏明伦发出了致歉信,同时也公开道歉。

  正是这些教训,让董卿每次想起都羞愧不已。此后,她更加严苛地要求自己,每次出场都会提前了解情况,照顾每一位嘉宾。

  毕飞宇是《朗读者》的嘉宾,导演组告诉他朗读前他与董卿的对话是8分钟,结果那天结束时他发现与董卿聊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董卿完全没有打断他。

  毕飞宇坦陈,自己是泪点低的人,那天的对话好几次都在想哭的情绪边缘,可是董卿却理性地不去推动他的泪点。

  后来,毕飞宇说:“我很感谢董卿,她没有把她的嘉宾推向窘境,她不会为了节目牺牲和她对话的人。”

  在董卿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不一样的惊喜。她是一个视野不囿于当下,心里装着浩瀚大海的女人。既不固步自封,也不骄傲自满。

  (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内心的浩瀚源于她庞大的阅读量,文末有一份关于自我成长的书单,读完之后让你自带光芒。)

  董卿刷新了我们对从容淡定的认知,随心所欲的淡定多么没有意思,准备到万无一失的自信才是真从容。

  美人当以书为伴侣

  把一个人活成一本书是董卿最大的魅力。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热播,凡提及董卿,我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

  董卿走到现在,除了父母给的世面,还有自己开拓出来的眼界。

  董卿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她,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就爱读书。

  在她读中学时,像《红楼梦》《基督山伯爵》《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名著,她隔三岔五就能通读一本。

  董卿自己也说,她的记忆力很好,基本上什么东西她看一遍就能记住,还能概括出自己的东西来。

  董卿说她最喜欢的作家是托尔斯泰,她说自己对俄罗斯的艺术情有独钟,因为那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民族,对苦难的描绘总是深刻而厚重。

  她喜欢读博尔赫斯的诗集,也喜欢叶赛宁的《我记得》。

  环球人物杂志曾采访过董卿关于阅读的情况,她是这么回答的:

  “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前1小时阅读,雷打不动的。很多人问我还能坚持吗,我觉得无所谓坚持不坚持,这是一个习惯。”

  在董卿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这让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的话:

  当一个人拿起一本书,他立刻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国家,或者另一个时代,讨论一个从未想过的问题。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你读过的书,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气质,未必你能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但你眼里会有诗意,心里会有星空。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董卿?回答得最好的答案是这样的:

  因为做每一件事情,她都会拼尽全力。这是人的底气,更是温情。

  她的高级来自内外兼修的智慧、岁月积淀下来的通透和无所畏惧的赤子之心。

  很多年前,白岩松采访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时问:“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依然需要古典音乐?”

  那位教授说:“因为人性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

  对于文字和阅读的需求,也是如此。

  这个道理董卿懂得,我们也知道。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董卿:惯性奔跑》,张月撰,人物,2018年8月[2]《董卿的“冒险”:不简单屈从于流泪的意愿》,高雪梅撰,瞭望东方周刊,2018第18期[3]《做个有格局的女人,有多重要?》,谧娘撰,TA说,2017年[4]《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王珏撰,人生与伴侣,2017第9期[5]《尘嚣之外的朗读者》,余驰疆撰,环球人物,2017第6期[6]《董卿的自我重启》,周甜撰,中国新闻周刊,2017第11期[7]《董卿赴美游学之谜》,青稞撰,晚报文萃,2015年第2期[8]《懂得恐惧,才会更珍惜生活》,陈敏撰,意林,2014年第11期[9]《树一样的坚韧,花一样的芬芳》,蝴蝶结撰,新青年,2013年第4期

  在职场、婚姻、生育、健康等问题上

  女性面临着不同于男性的压力与挑战

  如何像董卿一样面对问题游刃有余

  这里有一份书单

  ▼可以带给你自我成长的力量

  >>>点击即可查看<<<

  ∙ 书单君今日荐书 ∙

  《朗读者》| 董卿主编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学英语了?

  每个人都有一个学好英语的梦:

  英语成绩能好一些;可以无障碍看懂英语书和电影;和外国人流畅交流;给孩子提前辅导......

  但从小学到大学,学十几年,为什么还在原地踏步呢?

  昨天书单邀请了新东方名师杨萃先老师,给大家讲讲我们学习英语的3个重大误区。她说,学好英语其实只需要6个月。

  不背单词、不背语法、不刷题

  点击下图,查看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颠覆你的「传统英语学习法」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gandongwenzhang/328499/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合集3篇)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合集3篇)
  •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集合6篇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集合6篇
  • 让兄弟感动到哭的毕业留言集合4篇 让兄弟感动到哭的毕业留言集合4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范文(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范文(精选三篇)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感悟【四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感悟【四篇】
  •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锦集四篇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锦集四篇
  •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精选四篇)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精选四篇)
  •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2年范文(通用5篇)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2年范文(通用5篇)
为您推荐
  • 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
    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
    留言,拼音liúyán,意思是在本人不在的情况下,通过纸条或录音留下要交待的事情。还有就是在对方不在线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对其留言。无线通讯和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普遍的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留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今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
    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
    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颁奖词应写成“颁奖辞”,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把纸和笔上的文字写成了真实的文字,就好像它们即将跳出,就好像我们亲身经历过一样。这是一个我们在看到他们之后必须再次看到的领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先进事迹材料写作属于应用写作范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
    事迹,读音是shìjì,汉语词语,释义: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