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跟着他去远行】《远行他方》经典影评10篇


哲理句子 2021-04-04 18:04:39 哲理句子
[摘要]《远行他方》是一部由贝特朗·布里叶执导,热拉尔·德帕迪约 帕特里克·迪瓦尔 缪缪主演的一部喜剧 犯罪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行 观后感

【www.anne5.com--哲理句子】

《远行他方》经典影评10篇

  《远行他方》是一部由贝特朗·布里叶执导,热拉尔·德帕迪约 / 帕特里克·迪瓦尔 / 缪缪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行他方》影评(一):我的收看簿:《圆舞曲女郎》

  两个恶棍在某次逃亡的过程中邂逅了一名年轻妓女。这个姑娘长得很漂亮,可惜是个性冷淡,于是这对好基友不堪忍受同她H时的毫无乐趣,就抛下她再度踏上猎艳征程。结果他们在征程中遇到了比较诡异的事情,就再次回到那个妓女身边,不久妓女的性冷淡治好了,于是三个人从此维持着这样的关系直到最后。人物比较渣,但是故事还算有趣,女主角的样子很不错,而且挺好玩的,性冷淡刚刚治好的那个桥段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

  《远行他方》影评(二):兩個可愛的賊

  兩個做小偷的活寶和一個從未高潮過的女孩因為在偷一輛車時相遇,在強姦女孩的過程中發現女孩沒有高潮,女孩也第一次知道自己沒有高潮,以後即使嘗試3P也木有用,大家都認定女孩是冷魚。後來來了一個處男,居然把高潮的事兒搞定了,可這時兩個活寶參與的殺人案被發現了,活寶要趕女孩走,女孩說,我才得到高潮為什麼要離開你們?三人繼續趕路,一路上fuck。沒有錢就偷,看起來永遠不會缺錢。

  第一次在電影裏遇見這麽可愛的小偷。我想他們之所以可愛,主要因為他們身上呈現出來的自由,無拘無束,天真開朗,最重要的,不裝B,這讓他們經常顯得憨憨的,傻傻的。最神奇的,這種種萌態竟然把他們偷竊,槍擊的惡完全掩飾了,我絲毫感受不到那種惡,最後竟然在心裡嚮往起這種生活來了。

  但很快我想起密爾對自由的定義,他們的自由是以傷害他人為基礎的,因此是不被允許的。唉,看來我一輩子就只能這樣不自由了。囧!!!

  《远行他方》影评(三):决定好好学法文

  能看到这部74年的法国片,感到真是很幸运,已经重复看了好几遍.那种背叛,无法无天,还有无耻下流的幽默深深的吸引了我.

  Miou Miou is so beautiful in this movie, can believe she was having her baby daughter born in the same year with Patrick Dewaere, who was dead 8 years later.

  Well, back to the movie. it"s a wonderful movie, the one and only, I don"t want to tell much about the content, but I think after this, I officially fall in love with the French movies in the 70s and 80s.

  I really need to learn more French hardly, and for your guys: try everything you can to get this movie, and watch it, watch it, watch it.

  《远行他方》影评(四):年轻的大腿

  垮掉的一代。嬉皮士。在路上。可能是这部影片的关键词。

  两个年轻人。穿着紧绷绷的牛仔裤和衬衣在街道上的画面反复地出现。他们总在问: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跑?(被追?)

  他们分享一切。

  享受着年轻的大腿给他们的青春带来的无限快乐。

  影片以公路电影的形式串联起一个法国式的故事和人物情怀。

  在整个路途中,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共产主义生活——开抢来的车子直到汽油弹光之后再抢下一部车。伙伴们一个个加入,从性冷淡的按摩女郎,到两人为了逃避性冷淡而故意结识的出狱中年大妈,到用手枪插入阴部而自杀的出狱中年大妈的儿子,到他们入住的海滨别墅的主人的女儿。所有的伙伴都和他们在车上度过了一段段快乐的生活,最终得到了他们企图得到的,全新的。

  性冷淡女郎得到了高潮。

  中年大妈得到了关爱,并挈带关爱走向死亡。

  出狱的儿子终于报复了曾让他自杀的监狱长。

  被禁锢的中产阶级少女得到了第一次性爱。

  如果放下伦理观念,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具有仪式感和美感。

  镜头缓慢而具有张力,充分发掘了人体的美丽和运动的快感。

  他们的人生可以就这样一直开到车没有油,然后再去找一辆车。

  这种行为模式本身就具有了意义。

  话说回来,这三个年轻人是彻彻底底的流浪汉。

  《远行他方》影评(五):至上青春

  回到家正好撞上室友在看这部电影。一片茫然、毫无期待地,拎了罐啤酒加入进来。

  看到的第一个镜头是Depardieu在发廊门口准备闲晃,“他现在变得很大只”,室友说。“想不到他年轻的时候这么美型男!”

  两个溢满青春的身体穿着70s最时兴的喇叭裤和紧身背心,徜徉在人烟稀少的法国大街小镇。他们似乎没有眼下中国青年的急功近利以及忧心忡忡。不要误会,他们当然不少物质的需求;实际上,他们的要求是纯粹身体的、物质的。然而正是这份纯粹,似乎使得他们的行为动机富有形而上的精神性。对,因为他们的需求完全是为了满足眼下那一秒钟的身体欲望:累了,就抢车子继续前行;饿了,就抢钱买食物果腹;想要女人,就在街上诱一个回来。

  毫不接受任何即成规范和道德约束的行为,虽然让他们整日担心牢狱之灾,但在时空的滤镜下看来,反而显得无比大方、高贵。人类文明当然是建立在对于自身欲望本能的控制性满足上,但亦正是这份遮掩,源源不断地衍生出虚伪、欺骗、猥琐、不堪。

  生活在放荡自由的境地里,无需忧心用生命时间来交换金钱与物质所需,这不岂是天堂的标准?然而利己之事常有损于人,因此社会中才衍生出条条框框,将利害关系保持平衡。由此推断,天堂的存在本身即是悖论。任何个体的幸福,都是建立在另一个体或群体的痛苦之上。也许这是针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所言?这又牵扯到“足够”这一相对概念。╮(╯▽╰)╭知识太少,想得太多。

  《远行他方》影评(六):那辆车

  很神奇的一部电影。看电影时,从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主角一直到后面觉得这两个家伙真可爱……

  很小很小的两个“混混”,可能唯一和混混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到处流浪。不过本质上应该还是混混,从大鼻子和超市经理的交谈看他们盘踞在那地方很久了,只是因为后来偷车的事才开始了逃亡。

  之际得梳理一下剧情:

  猥亵抢劫老女人-只抢到3块钱被追打-偷车狂飙-送回去时被发现用枪指住,逃跑小胡子中枪,大鼻子绑架了女孩抢了车-修理厂换车,留下女孩去诊所-缝了蛋抢了诊所-回到修理厂,女孩的无性欲,小胡子的报复计划锯车轴-放回女孩,超市和经理斗嘴最后偷走推车-路边吃东西遇到警察逃走-偷自行车-偷小汽车-铁道口被拦住看到警察跳上火车-纠缠哺乳少妇,唤醒她情欲,小胡子发现他不能勃起-火车站发现警察逃走-另一列火车到了海边度假地-闯进一间没人的别墅暧昧GAY戏-抢了摩托回去找女孩-索然无味的性爱-盗窃女孩工作的理发店扔下扬长而去-保龄球馆被讥笑-找真正的女人在监狱门口-缠上让阿姨买衣服吃东西海边酒店开房-让阿姨的自杀-跑回女孩那,翻信-接让阿姨的儿子,女孩找到了高潮-儿子的复仇,逃跑-唤醒性欲的女孩和他们一起逃亡,抢车-遇到中产一家,竟然是海边别墅的主人-抢车,带走女儿-性爱,逃亡。

  电影让人看下去的动力似乎是看看这两个家伙还能干出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这中间又充满了滑稽和情色。总结下来,俩人干的最坏的坏事似乎就是针对女人。开始猥亵老女人,后面绑架女孩,再后面火车上猥亵少妇,后面纠缠刚出狱的阿姨……不过除了第一个女人,其他的都接受了他们。

  让阿姨的死突然让他们的行为变得神圣了……两个人的荒唐像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抗。最后的少女杰奎琳和父母的反目稍微显得有点直白……她的话好像多了一点。但杰奎琳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设计很喜欢。

  还有最后那辆车。看起来,那辆车就是他们一开始动过手脚的那辆。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想暗示什么……最后三个人一起开在山路上时总是担心车子突然飞下山去……那样的结尾看起来像是一个必然的走向。但那样这故事的结尾就让人失望了。不过,导演什么都没说,甚至没有暗示那是同一辆车,就让他们一直那么开着……好神奇!在惴惴不安中电影突然就这么结束了。

  电影镜头超喜欢!堪称是简洁的模范!真是值得反复拉片的电影!

  《远行他方》影评(七):《圆舞曲女郎》——嬉皮士的狂欢

  大多数人对无恶不作的流氓既痛恨又躲避。实在躲开不了就自认倒霉。这是大众心态。

  而这电影里的两个家伙却让你恨到上瘾。恨到想和他们连体作恶。恨到自己也“爽”了进去。至少影片里的女人们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六十年代起那场席卷西方的性解放运动孳生了大批的嬉皮士:喇叭裤,长头发,迪斯高你是否还记得。滥交,反道德你是否听说过。

  真的感觉导演在享受嬉皮年代的狂欢。真的感觉演员在享受堕落的快感。真的感觉观者在不可思议的镜像中,下意识的在羡慕那些无耻行径!

  无从知道这两个家伙是发小,还是蹲牢时苟合上的。反正整部电影所有的抢,淫,偷他们都形影不离。甚至每次遇见女人也同欲同灭。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电影里的女人们从开始的惊吓到后来的合污竟然这么心甘和带感。

  那导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或许就用影像展示那年代沦丧的风潮。如果真是这样,也未尝不可。法国文学中就有自然主义的全盛时期,左拉,莫泊桑们只铺展故事抖出事实,诊断和下药那是政府和社会该去做的事情。

  ——影片中那两个家伙永远在公路上奔跑,而奔跑中又不忘偷抢作恶。

  第一分钟导演就在抓你眼球:风大的街上,一个胖妇人购物回家,德帕迪约(大鼻子情圣的饰演者)硕大的身躯蜷缩着坐在超市的购物车上,他的同伙滑稽后推。胖妇人越惊慌疾跑,追随的流氓越欢快调戏。当接近时,左右各一手抓了把胖妇人的臀部。而此时配的音乐竟然是俏皮中略带哀伤的小提琴曲。这让我马上联想起[发条橙]里那无赖做恶时贝多芬的音乐协伴~~

  当被众市民一路狂追跳上一辆开驶的列车时,发现一节空旷的车厢一个少妇正在哺乳着婴儿。这两个无耻的家伙竟然左右夹击而坐,对少妇提着狗血的要求。他们的下流直接了当。用现在的话来说:爱咋滴就咋滴!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女人退避无望后,放下哺乳的婴儿在空荡的车厢里三人同欢。而到站下车时,对着前来迎接的丈夫温柔如往昔。

  另一次在海边,烧烤而吃的一家三口看见自己未熄火的车被这两个流氓即将开走时,青春叛逆的女儿竟然当场协助两个无赖和父母反目。而且就此决绝地抛家跟随。她年少反叛的心似找到了组织?!

  一路野马狂奔的两个恶棍放纵着自己的行为。荒诞不经的情节充斥屏幕。然就是这样的嬉皮流氓却时时激发人们的欢喜。

  不单是他们的造型,更多的是人心中都有肆意妄为的渴念。而这影片作为驾在观者心深处的桥梁,让人们有种野的冲动。反价值观的狂喜!

  正如黑帮题材这么多人喜爱一样:男人的流氓情结,女人的强悍崇拜!

  这种难以置信的肆意放纵贯穿全剧且喜感连场。而以通常的观点,这所有的行为无耻到极点。以通常的认知,这所有的邪念不可饶恕!而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风潮下,这些匪夷所思的情节刻着它时代背景的烙印。

  总之,这电影呈现出来的“爽”涉及的不单是人性方面的,更有社会性的!

  影片在接近尾声时,安排了个始料未及的突变。我想,这正是影片浓重而警示的一笔:一个才出监狱的老女人,遇上这两个家伙后,用她更老辣更淡定的做派俘虏了这两个年轻人。

  经历了三人乱欲后,看着熟睡在床上的两个年轻身体,她悄然的走到镜子前,从包里掏出手枪,在另一个房间,另一张床上对着自己的下体扣动扳机。。。。。。

  这个身经磨砺的老女人长年的监狱关押心本已麻木,当自由来临时,当两个年轻的身体又唤醒她的滚烫后,她感触着这最后的欲情。当可怕的空洞袭来时,她似看见了自己的从前。她知道,极端的堕落只会带来更毁灭的后果。在极欲后的温度还留,在人性尚存时,该结束了!

  我们不清楚,这老女人的自溢是否敲击醒两颗肆无忌惮的心,如果做到,她的死,是值得的!

  看这影片时,几次想起另一部著名的电影[发条橙]。都是十恶不赦的流氓。一个被国家机器压制着他的暴力,用实验摧毁着他的本能。

  而这一对,用黑色幽默叙述着最后的挽歌。那什么才能拯救呢?留给观者。

  电影结束时在想:时代在变,风潮在不一样,可有的现象远未去除。朋克是划时代的,堕落总有人去深陷。

  电影或许会在瞬间让你警醒,可真正拔出需要社会系统性的改善![完]

  《远行他方》影评(八):自由就是抢钱、抢车、抢woman

  来造作 趁年轻

  一个热爱生活的电影人,应该怎样赞美生活?贝特朗·布里叶在《远行他方》里给出了证明,那就是:毫无固定关系和道德约束的性。

  这部让“怪才”布里叶跻身法国重要导演之列的作品,尽管有着他一以贯之的“性冲击”,和对社会主流及非主流不由分说的嘲讽揶揄,但撇开码字民工们惯于赋“性爱”以“意义”的恶心夸耀,这部电影从内到外都洋溢着对“生活多美好”的赞叹,而这美好,就是无处不在的情欲,以及随时随地的造作。

  把性抽离出生活,再转化出意义的人,不仅容易性焦虑,还有可能性无能,因为他们对性的思考,多于对性的执行。真正拿捏到性爱之乐的人,既不是《远行他方》里尚未知晓性高潮是何感的缪缪,也不是电影外撸完管就说中心思想的码农,而是电影里一路求艳遇又一路撒种子的德帕迪约和迪瓦尔。这两个原本盘踞在超市门口游手好闲的嬉皮士,看似因为开枪打人而被迫逃亡,却在远行他方的路途里,从16岁少女玩弄到60岁老太——这俩混球的经历,分明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心花路放》,只不过是成功版的。

  很明显,布里叶是个满脑精虫都在蠕动的怪老头,除了他,还真没见过几个导演能把把一路上偷抢拐骗嫖的故事,赞美得如此欲火撩人的(尤其在“天朝”),更别说能把让娜·莫罗、伊莎贝尔·于佩尔、布丽吉特·佛西和缪缪这些性感女人送到男人裆下,却丝毫不会让人产生嫉妒情绪的功力了。且不提缪缪从不知性高潮为何物到一路求高潮的转变,就说在火车上坦胸露乳的布丽吉特·佛西,她从最开始被调戏非礼时的羞耻,到被撩拨后送上饱含乳汁的奶子——与其说布里叶是在对初为人母的少妇的性饥渴进行现场直播,不如说他在再现性爱之于人类重要程度: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性欲望的随时随地。

  但正如每场性爱狂欢背后都是身体虚脱,迪瓦尔无法勃起的下体,和布罗利吉特到站后的惶恐,直接将一场互取所需的皮肉关系流产了,而代之以的,却是她那个所谓官军丈夫的瘦弱身体和热吻。赞美生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尽可能地展现它的不尽如人意;而第二要以,就是关注失意之后人心欲望的持续升级,于是就有了整部电影最完整性爱套路:德帕迪约先是用钞票俘获法国女神让娜·莫罗年届五十的松垂身躯,再用性爱帮她找回身为女人的荣耀,所以当她从两个鲜嫩健美的身体里坐起来,就把手枪塞进下体,让子弹穿过子宫,以此证明即便绝经十年,她依旧拥有征服男人的资本。

  为什么要(假装)高潮?

  所以说,布里叶镜头下的性,源于赞美生活,却又不止于此。除了已经说的布丽吉特和让娜·莫罗,更典型的是缪缪扮演的妓女,和她前后反差极大的经历。在德帕迪约和迪瓦尔决定与雅克对缪缪实行共产主义之前,缪缪一直都是性冷淡,德帕迪约和迪瓦尔也致力于把她操出性高潮,但是越努力,却发现自己越无能。死命都操都干不出的性快感,是对德帕迪约与迪瓦尔无政府主义生活方式的嘲讽,他们越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就越在缪缪身上得不到存在的证明,无论是迪瓦尔那种笨拙的,还是大鼻子自诩聪明的,都在缪缪死尸般的性行为里荡然无存。

  当然,或许布里叶在这里有更单纯的念想,比如“你永远都不能教一个女人假装性高潮”,就像“你永远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后者是他对唤醒主体毫无兴趣,前者是她的确没有高潮体验。造成这一讽刺结果的,正是趴在她身上吭哧吭哧横冲直撞的傻屌们。如果是这样,很容易让人把这段内容,拿来与《当哈利遇见莎莉》里,莎莉在餐厅假装高潮那段相提并论。两相比对不难发现:相较于男人,女人才更加热爱生活——尽管男性无法在为女人提供绝对优质的性体验,但只要她知道以及愿意,男人就能在“我器大活好”的错觉里,一辈子都三分钟内射。

  这也是布里叶鸡贼的地方:他让缪缪在雅克身上体验到高潮,自此打通神督二脉,不仅明白了迪瓦尔所说的抽搐、呻吟和翻白眼意味着什么,甚至像德帕迪约教的那样,开始随时随地索爱造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每次打开双腿后的嗯嗯啊啊,是否真的意味着她达到了高潮?要知道,与雅克初体验那回,她可是叫得吓跑了德帕迪约钩里的鱼。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促使缪缪发生转变的关键事件,是德帕迪约和迪瓦尔邀请雅克加入他们的生活共享主义计划(其实就是共产主义)。从出发点看,这俩傻哥们绝对带着诚意邀请雅克入伙,谁知道缪缪杀猪似的呻吟,却成功激起俩人心底的嫉妒,最终使共享(产)主义泡汤——在这之前,倘若没明白布里叶“赋性以道”的小心思,那此处对共享(产)主义的性的否定,就是中国观众切入这部电影主题的最佳点:再美好的政治和生活方式诉求,都得遵循人性底部的基本色调,比如德帕迪约在这里的心理活动:“我可以把老婆给你睡,但你不能比我让她更爽”。

  又当然,或许布里叶在这里没有像单纯针对某种政治诉求,而是他在同情嬉皮士生活不被理解一面的同时,揭露他们的空虚无聊和贫乏堕落。就像布里叶说的:这表面上看是一部怪诞的电影,但实际上这是一部彻底颠倒道德标准的片子,不过表现得比较委婉且具有魅力。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所有的道德价值都被颠倒了,所有的道德传统都被抛到了一边。人物的思想状态正处于一种极端混乱的时期,今天你也许还不会把妻子当作礼物送给别人,但也许将来你就可以做到了。

  《远行他方》影评(九):青春·放荡·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杰克·凯鲁亚克

  《圆舞曲女郎》这部诞生于1974年的影片,很自然的会让人去怀想发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垮掉派运动。导演贝特朗·布里耶生于1939年,那一场浩浩荡荡沿袭深远的自由运动,必定在他的内心世界掀起了巨大浪潮。从小说到电影,布里耶倾情投入了无比的创作热情,该片的大放异彩和他的一举成名自在情理之中。同时它也成全了德帕迪约和帕特里克·迪瓦尔的巨星之路。

  在我的印象里,影片大段的情色场面之外,让·克罗德和皮埃尔一直在路上。或撒腿狂奔,或飞车疾驰,路边的景物高速退去;而身后经常出现的追逐者,挥舞着胳膊和趁手的家伙,连同冒着浓烟的怒火,被远远的抛在后面。虽然有成功逃脱的喜悦和狂欢,但他们性感的喇叭裤和狂野长发遮挡不住的,是成熟面孔之下依然埋藏着《四百击》里跑向海滩的小男孩一转头时,那透骨的迷茫。

  影片没有交代两个人为何成为嬉皮,反思一下似乎也不必了。存在主义的先知说:人的最大自由是他拥有选择的权利。让·克罗德和皮埃尔只是对人生做出如是选择,而已。因为他们选择了,他们也必将背负起选择的代价。青春作伴的年龄,梦想死去,以奔跑的形式在路上释放自己的生命,无人喝彩的生命烟花就那样任它散去,不疼痛,也不惋惜。时间流逝的声音,成为了他们奔跑时响在脑际的韵律。对于价值虚无者,归宿永远在前方。

  他们抢劫,盗窃,放纵情欲,以此来缓解生命的死寂。因为那些都已经成为了他们还活着的明证,价值二字早已经被他们七颠八倒的抛进了生命的死角。他们要回归到极度自我和极度享乐,其实质最终是要回归到本性无忌的自然。但毕竟,做自然人只不过是一个梦想,因为无法摆脱的社会属性,最终带来的生存问题,将直接导致他们干起不劳而获的勾当。我很庆幸,导演没有刻意的背负着所谓人间正途的道义,这使影片摆脱了让人不厌其烦的说教。直击生存状态永远是这类黑色现实片的最佳表述方法。但,任何表述都将毋庸置疑的带有倾向性,本片明显偏向于主人公,那是一种同情的肯定。我只觉得,要站在道德的对立面,需要的不仅仅是表达的欲望,还更需要有表达的勇气。

  对情欲的追逐,是影片对两个主人公的主要诠释。影片开始,让·克罗德和皮埃尔对一个女人穷追不舍,最后在洗劫女人的同时毫不客气的对她进行了身体猥亵。这实际上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为两个人定下了生存的基调,金钱和女人无一可失。并且明显的对女人的需求被处理成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他们很有建设性的为一个性冷淡的女人做唤起的工作,他们很主动的在火车上勾引起一个独居很久的女人的热情,他们很执着的去女子监狱门口守候出狱的老女人并对她嘘寒问暖,他们很激动的抓着一条少女内裤拼命的狂嗅大谈新鲜女人的味道。这大肆铺张的放荡背后,其实是一种对暂时归宿的流连忘返,甚至有一点异性崇拜的意味。在他们送性冷淡的按摩女回家时,两个人要求抚摸女人性器的液体,这可算是创作者的神来之笔,两个人专注而孩子气,自然而不乖张,如此彻底纯粹的放荡看起来却一点也不淫秽。

  影片有两处情节看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一是出狱的老女人得到两个年轻人的抚慰,在与二人露水激情之后,举枪自杀;另一处是性冷淡的女人,与老女人的儿子做爱时突然找到了感觉,快慰的惊叫声致使两个主人公瞠目结舌。这两处无疑都处理得很是怪异。老女人自杀的方式,是跪在那里,枪击下体,这更像一个刻意营造出来的死亡仪式。面对两个青年男子的明目张胆的温情,这成为了她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量,在欢愉过后,她对年华不再的怨悔,对激情时刻的迷醉,对依稀前路的绝望,致使她带着极强的性意味,以死亡的形式永远将这一段留存在生命的深处。而性冷淡女人的苏醒,来自于她对自我的认识的转变,从一个接受的个体,变成一个参与者,这使她拥有了获得快乐的权利。对两个男主人公来说,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巨大的讽刺和嘲弄,这也是他们把喋喋不休诉说快意的女人一遍遍扔下水塘的原因。而这场变故最终使女人在两个男人要走上逃亡之路时坚定执迷的相依相伴。可以说,让·克罗德和皮埃尔以他们对女性的无比热情给了两个女人不同的新生,只是她们的处理方式不同导致运命相异罢了。

  影片的摄影呈现出来的画面很有力度,比如两个人的奔跑处理,或者汽车飞驰,经常摄影机高速倒退,人或车向摄影机猛冲,再比如情色场面经常同时有三个以上的人,摄影机逼近主体,画面被支撑的很饱满。音乐委婉而迷离,不露一丝疯狂的痕迹,有时候极尽调皮。演员表演上,大鼻子的德帕迪约和迪瓦尔将一对活宝一样的嬉皮刻画的非常成功,但从表现上看,迪瓦尔更好一点,德帕迪约的角色设定略显古板和乖戾,而迪瓦尔的角色更契合整部影片的基调,比如迪瓦尔因为偷车命根子旁边中枪后,那一大段歇斯底里的,要改装偷来的汽车据为己有的精彩狂妄的演说,的确使人物鲜活异常。

  整部影片的讲述一直在轻松中行进,典型的黑色喜剧背景下的生存悲歌。导演在情节处理上显然有他回避的东西。比如嬉皮生活中暴力杀戮,毒品,甚至连同性恋在片中也被非常隐讳的讲述方法一代而过。导演把这些比较极端的行为从主人公身上剥离,对于表现他的同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导演的这种处理,使主人公都变得可爱起来。最后的结局设置,也没有相当悲惨的将他们推上死路,依然是在路上,让他们去狂奔。这无疑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他们终将如何面对逃亡路上风风雨雨,会不会自我转变,都留给人们去思考。只是一场无所顾忌的疯狂之后,他们迷茫的带着年轻的身体,放荡的激情,又上路了。

  《远行他方》影评(十):浓郁的荷尔蒙和边缘的边缘(陈卫)

  浓郁的荷尔蒙和边缘的边缘

  文/陈 卫

  我们不知道要在无知之中错过多少精彩。这个世界众说纷纭广为流传的,永远是那些正在“流行”的“热点”,例如王家卫和他的《花样年华》,库布里克和他的《发条橙》,丹尼•博伊尔和他的《迷幻列车》,希区柯克和他的悬念,或者戈达尔和他的《筋疲力尽》。另一些优秀的作品,只要它们没有构成“流传热点”,便无人问津。它们被我们发现,在此起彼伏的“流行”之中显得多么偶然。于是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永远没有可以省力和疏忽的时候,我们必须永远无视那些封面上这个大奖那个大奖的桂冠,无视那些“四颗星”、“五颗星”蛊惑人心的标记,也必须无视那些耸人听闻的广告语和头衔;相反,我们必须经常着意解除那些庸俗无比的片名给我们带来的反感,和艳丽花哨、有下流的色情和恶俗的枪战之嫌的封面图像的猜测。贝特朗•布利埃(Bertrand Blier),这位极其优秀的法国导演,和他不多的能够在国内市场找到的两三部影片,只有通过这种辛苦的偶然,才能走进我们业已拥挤的视野,震撼我们被众多“热点”刺激得逐渐麻木的心。

  对于这位生于1939年的导演的详细情况,我们所知也极其稀少。手头仅有的资料也就是DVD《圆舞曲女郎》片头附加内容里的介绍,而那还是日文,尚待请人翻译。我只知道他的《圆舞曲女郎》拍于1973年,那一年他34岁,他片中的人物一个是25岁,一个是23岁。让•克洛德和皮埃尔,这两个小伙子,赤条条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如入无人之境。他们身上洋溢着过盛的荷尔蒙所致的浑厚而粗野的力量。他们在车水马龙的街道和空旷无人的新兴城市里大步流星,长发随着他们的步伐上下跃动。他们目的单纯,每次义无返顾行色匆匆的奔波,只是为了解决当下急切的需要:缺钱抢钱;缺女人追女人;需要换换行走的口味、休息一下辛苦的双腿时就抢汽车;被人追到穷途末路就爬火车,随之来到另一座城市;需要休憩时就闯入空室,握着乳罩杯体的大小猜测随父母外出度假的女孩的年龄。到手的美女,要苛求她的性冷淡;在空旷的列车车厢里跟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调情,有着无穷的乐趣;大把的钞票反正是抢劫所得,出手时也如流水,无须珍惜;邀请美女打过保龄球之后提出上床的要求遭到她们的拒绝时,他们也不强求,只是大骂她们不正常;在想象力即将枯竭、生活的刺激即将全然消失之际,他们想到了去勾引一位刚刚出狱的女囚。

  跟所有表现“青春力量”的同类影片——例如《发条橙》和《迷幻列车》比起来,《圆舞曲女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然、轻松。贝特朗•布利埃没有库布里克那么多需要强加给这类题材之上的沉重负担,他不需要批判,不需要反思,更无意通过“青春”题材暗示什么“社会”、“道德”或者“政治”问题,他要表现的就是自然的真实景况,他体现的是一种客观的宇宙规律。生活的激情和生活的欲念,是贝特朗•布利埃认为惟一重要的事物,当青春激情、强烈的生活欲念失去之时,也就是死亡降临之日。他影片中的人物,本身没有善恶,也不能轻易地以“善恶”的“道德是非”观念加以评判。他们就是很正常的人,很正常的青春人,很正常的青春人所具有的很正常的欲望,只是大多数青春人在他们的青春期没有将他们的欲望付诸行动而已。因此贝特朗•布利埃始终并不让他的人物设置在现实处境中被追杀得无路可逃的境地,他的目的不在体现现实社会的矛盾。他的人物如鱼得水,在润滑流畅的行进之中处于轻微失衡的危险状态,而这份危险也仅仅出于无法知晓他们接下来的前景的担忧,而非现实世界对他们可能带来的伤害。

  表现“青春力量”题材的电影,非常容易激起导演“更大主题”的“附加欲”,而一旦将这些“更大主题”附加到“青春力量”之上,导演无法不刻意夸张,以直奔自己的“真正主题”,从而忽视对“青春力量”本身真实自然而富有意味的细节的捕捉。《发条橙》就是这样的典范;《圆舞曲女郎》与它们的区别,也正在于此。贝特朗•布利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化边缘为正常,他的目的不在“边缘”,他的目的是无人做到的“边缘的真实”,他走在边缘的边缘。这在他的另一部国内市场能够收到的《浪得过火》中得到了同样的证明。妓女,流浪汉,似乎都是“另类”或“边缘”的标志,然而他能做到以震撼的方式,改变自以为已经习惯“另类思维”的我们概念中的妓女和流浪汉形象,他这种点石成金的功力,却也许由于他把大量“不道德”的细节刻画得过于真实而遭到众多影评人的拒绝。自以为是的眼睛们,其实忍受不了真正的真实。

  无法知道这部电影为何取名“圆舞曲女郎”,因为影片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以及这个人物的暗示。不过贝特朗•布利埃给自己的电影取再怎么过火的名字都不算过分。如果他早知道自己的电影会被大多数电影节所拒绝,那他为自己的电影取一个过火的名字以争取票房,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从他最新于1994年55岁拍摄的《浪得过火》可以看出,他的梦想和激情尚未终止,他需要现实的物质基础使它们得以延续。

  《圆舞曲女郎》充满着自然旷野上清新的气息,人物总有种春风扑面的感觉,就像蒙克画中的人物,几乎可以大踏步地从画面上走下银幕。贝特朗•布利埃的影片一向充满张力,但他跟那种通过玩形式主义的“实验”使观众获得震惊的导演有着天壤之别,跟后者比起来,他的电影似乎“很正常”,然而正是这种表象上的“很正常”,以及他自然流畅的叙事,和他着力于人物形象的生活态度、人物的性格、情节本身的魅力等作为一件艺术品必需的实质内容,他的电影给观众的震撼才更为内在。

  在《圆舞曲女郎》的最后,让•克洛德开着用抢来的车换来的新车,带着皮埃尔和他们的公用情人玛丽叶,在山崖边缘扭曲的公路上狂奔,每一次转弯都撕扯着观众的心,背景音乐貌似轻松欢快的男女合唱,似乎又像一首青春的挽歌,我们看着他们的车无法遏止地向前流滑,一面感受着速度的飞扬,一面感受着青春失衡所特有的美妙的危险。

  2001/9/22。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zheliwenzhang/373654/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关于描写春天来了句子六篇 关于描写春天来了句子六篇
  • 描写春天美景的短句子【四篇】 描写春天美景的短句子【四篇】
  • 关于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五篇】 关于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五篇】
  • 形容四月的句子唯美范文(精选3篇) 形容四月的句子唯美范文(精选3篇)
  • 的适合夏天的文案句子集合5篇 的适合夏天的文案句子集合5篇
  • 赞美四月的优美句子范文(精选四篇) 赞美四月的优美句子范文(精选四篇)
  • 四月的优美句子励志锦集四篇 四月的优美句子励志锦集四篇
  • 春天来了的优美句子10字(通用4篇) 春天来了的优美句子10字(通用4篇)
为您推荐
  • 主持人必备话术经典句子(合集七篇)
    主持人必备话术经典句子(合集七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持人必备话术经典句子(合集七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点评文章的万能句子范文(精选3篇)
    点评文章的万能句子范文(精选3篇)
    英语(英文: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支,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点评文章的万能句子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一段话精选四篇
    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一段话精选四篇
    With the wonder of your love, the sun above always shines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一段话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不为情所困的经典句子范文(通用4篇)
    不为情所困的经典句子范文(通用4篇)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为情所困的经典句子范文(通用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句子【汇编六篇】
    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句子【汇编六篇】
    自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ìháo,是指自己感到光荣,成就,值得具备成就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句子【汇编六篇】,欢迎品鉴!
  • 四月的优美句子大全2022(合集5篇)
    四月的优美句子大全2022(合集5篇)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月的优美句子大全2022(合集5篇),
  • 民主生活会互相批评意见的句子三篇
    民主生活会互相批评意见的句子三篇
    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或党小组以交流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主生活会互相批评意见的句子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骂背后玩心计人的句子范文四篇
    骂背后玩心计人的句子范文四篇
    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太好了,那个人反而会将对你的真心践踏,朋友之间亦是如此。人与人之间本应该天真一点,却非要玩弄心眼,说什么天长地久,人性就是这么残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骂背后玩心计人的句子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分手后撕心裂肺的句子【5篇】
    分手后撕心裂肺的句子【5篇】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手后撕心裂肺的句子【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句子精选5篇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句子精选5篇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句子精选5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