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读后感大全集_混大成人读后感精选10篇


文摘大全 2020-11-14 18:04:42 文摘大全
[摘要]《混大成人》是一本由宁浩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 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混大成人》读后感(一):好书  这 读后感

【www.anne5.com--文摘大全】

混大成人读后感精选10篇

  《混大成人》是一本由宁浩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混大成人》读后感(一):好书

  这是一本好书!书的内容丰富,有想象力,是一本很好的老师。本书说了从小时候到大人的成长过程,用一个混字,形象生动,说明他是混日子过来的。成长很区间,。

  这是一本好书!书的内容丰富,有想象力,是一本很好的老师。本书说了从小时候到大人的成长过程,用一个混字,形象生动,说明他是混日子过来的。成长很区间,。

  《混大成人》读后感(二):挺好

  刚买的书,都快要看完了。是林旭东和宁浩之间的一个访谈。有些内情,电影之外的东西,很有意思。特别是讲到疯狂的石头那一部分很多内幕和细节。这导演很能扯淡,说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远不如波兰斯基自传那么简练直接,他对自己的创作好像不是很清晰,但的确有股机灵劲。黄金大劫案怎么会拍成那样一个轻飘飘的样子呢,实在和《石头》判若两人,这实在是要反思的。。。在看这书的过程中,我的心事一直是在努力对自身的观念进行一个转变,虽然过去清高固执又狭隘的想法很顽固,我还是有些新的认识的,进入电视台或者电台或者报社也不失为另一种多彩的生活,可以接受。况且,我的电影梦在哪里都还在。

  《混大成人》读后感(三):320.15.56《混大成人》—宁浩、林旭东。

  一本谈话录。先说他自己,不安于现状,只身北上,因为家里条件好,不需要考虑万一北上不行怎么办,所以就有钱任性了一把。然后说他北上的生活,上着学拍着MV赚钱,还早早买了车、房。再然后说他的电影作品,第一部信仰与现实冲突的《香火》,草根演员、草创班子,拍出的好作品,我想是因为每个人都得面对现实与信仰的不融合,所以不需要技巧。然后是《绿草地》、《疯狂的石头》,画面风格看似迥异,实则都是本质,好风景相机再烂也不会难看,不存在丑化哪里美化哪里。在然后《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看赛车的时候就觉得导演马上要掌控不住这架马车了,果然《无人区》被禁,至于《黄金大劫案》虽然不大像宁浩的风格,但是作为缓冲之作来理解也就没什么了。总之,宁浩确实能白活,好些事儿也能说明白,但是能不能说服人就是另一码事了。

  《混大成人》读后感(四):混

  若说这题目含贬义的话那我也太自命清高了。记得在《非你莫属》当中有位时装设计师来求职,说是“就想在时尚界混”——人不就说的直白了点儿吗,就遭到波士们的一顿AOE。人家圈的事自不需要我多加批评,但我认为,凡是想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内做出卓越成就,无外乎两点——磕与混。

  展开了说,没困难时你就混。宁浩还读过鲁迅呢?吓我一跳,我说前言怎么写的白文不白,夹叙夹议,就好像一部电影有一个好片头,一下能抓住消费者——好小子,好伎俩!宁浩还学过画画,这个好多人都知道。只是前段《黄金》宣传时请出了岳敏君画了张海报,宁浩还跟人称兄道弟,令人侧目。混当然要跨界。混啥你最好也多少混张文凭,别的不少,就混大学这段你多自由啊,拍MV——朴树《COLORFUL DAYS》,当年我就注意到了。期待朴树的新作吧。

  有困难你就磕。拍片无外乎:早期没资金,中期人心浮躁,后期有傻×,磕过来就大成了。至于你说没灵感头绪,现在的中国电影和艺术沾边儿的有几何?

  这书我也是混着读,有的没的。因为这书重点是“宁浩进化史”,林旭东老师是个很好的人选。看过“陈韩林 四十年”演讲的朋友都知道,林老师几乎不太说话,这本书里很好的扮演了捧哏的角色。

  其实我最愿意说的还是本书的装帧。还得从姜文的那两本书说起:那两本书我是被价钱吓退了,记得姜文说过,就是想做两本过几十年拿出来也不寒碜的,于是乎,照着董桥的牛津版做吧,布封精装;而宁浩这本由近几年备受好评的广西师大出版的平装书,也不次于牛津的平装吧。其实,广西师大出的平装书大多比精装好。

  《混大成人》读后感(五):浩哥引发我胡思乱想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此前听说内陆移民圣地-大理最近很流行读宁浩,也听某朋友愤慨的谴责《无人区》抄袭。基于对《疯狂的石头》的好印象,于是找来读过看过。

  读书的前2/3,就觉得就是一个内心摇滚的美术生,靠拍MV起家,一路各种国际电影节奖到手软,对事物有独立见解,拍电影的时候各种执着各种拧巴,然后由《疯狂的石头》而被大众知晓并爆红。因为最近上《无人区》所以随便出本书再炒一炒。

  但书的最后一段给了我意外的收获。书的后1/3讲述的是关于《无人区》这笔电影,宁浩提到为什么会有这部电影。源自几年前在内蒙拍一部关于孩子的电影,拍摄条件异常艰苦,拍摄的场地远离人群聚居之地。牧区生活的人性格和习惯都与城市人口有所不同,为了克服自然条件而激发的类似于求生的执着和坚持,让宁浩萌发了拍一部探讨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的电影。

  据说,读书的过程都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书只是一个引子,一把钥匙。书中的内容会不经意间触及到内心,被每个人重新解读和认知。《混大成人》被我演化的好像跟原书关系不大了。

  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生活久了,往往收敛了自己的动物性,自认为是一个高尚有节操的人,忽略了对自我的修炼。所以往往一旦失去社会监督的时候,就暴露出令人发指的一面。所以,节操是需要修炼的,是要发自本心的。

  随着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人不再觉得常识,思辨和入定重要。这个世界看似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我常常觉得自己离事物的本质越来越远,对于碎片信息有过激的占有欲,面对偶尔听到的常识却有醍醐灌顶之感。也许,更多的时候我该抽身于刷不完的微博和朋友圈,花点时间了解自己性格表象对应的心智模式。

  最后,对于一个导演来说经常能拍出有趣无尿点的电影已经超越平均水平了,如果再带着一点探寻人性的发心,就值得我们点个赞了。关于抄袭,不能说我们长的像猴子就说我们抄袭猴子嘛。。。

  《混大成人》读后感(六):你介个混蛋!我们需要你!

  倘若一个国家的一切都成了主旋律,那该是值得欢喜,还是值得悲伤?

  这是一个严肃命题,严肃到,你根本就不知道说了会有怎样的“被”那什么。

  然而,作为一介屁民,我们还没有丧失掉最基本的喜好权。即便是“珊珊”和“萱萱”遍布四周,我们也还是有敞开胸怀大笑和蓄足唾液大吐的小小自由。

  对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影,我们的要求似乎越来越不像话,甚至,都到了只要是能通过审查,我们就庆幸的举杯的程度。

  可是,电影终归是电影,好坏其实不在它本身,而在于创造它的人,导演。

  而一个国家有没有好电影除了那恶心的审查制度之外,更多的,便是有没有不那么恶心的导演。或者,最低要求的,是有没有真正想拍电影的导演?

  在商业化日趋汹涌的当代电影,我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就被地铁上的无声预告片、电梯里分众传媒的斑斓片花、公交站灯箱的华丽海报所忽悠。付着最贵的票价,享受着最心痛的打盹。等到片尾曲响起,人潮汹涌的打着哈欠离场时,才发现,原来没看上去那么美。

  我们的国产片总是在努力证明着自己身上的臭味在渐渐增加,却从未真正的去加点香水。国外的电影像青春年少的香奈儿,走到哪香到哪,赚足了眼球和元宝。

  于是我们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东西总是比不过他们的东西?不管是长度还是粗度?

  好在,我们还有那么一部分导演,凭着自己的聪明,在往粪坑靠的时候,还多少让自己飘着香。兼顾商业和艺术的导演,是及格的导演。

  宁浩算是一个,因为他聪明,总是能借力使力般的打造着自己的美。

  宁浩又不算一个,因为他太聪明,以致于有时候逃不掉制度魔手的掌心。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论怎么样,它都会被记入电影史册,中国的。

  《无人区》,似乎真的无人去了,因为,它被压箱底了,不是你家的箱底。

  但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导演,哪怕是他的电影会有国外风格的影子,哪怕他的电影也缠绕着商业的臭味,哪怕他的电影,总是被压箱底。

  但那份执着的追求趣味的勇气,便是当下最值得赞许的,哪怕是要支付一百七十块钱的门票。

  即便是他在混,我们也不会说他混蛋,因为,时代需要一些混蛋。

  《混大成人》读后感(七):《混大成人》评论-3分

  我唯一见过的导演就是宁浩,那是2003年的北京,那年我大二,薛老师带着我们去实习,有天晚上,突然被薛老师叫去看一个导演的作品首映式,电影院里稀稀拉拉人不多,这部电影就是《香火》,给我还真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薛老师和宁浩是北影的同学,看完电影,我们还和宁浩一起吃饭喝酒,喝的是山西汾酒。当然,他肯定不记得我。我以为这只是外出实习的一件小事儿而已,谁知后来竟然成了大事儿,2006年,很火的一部电影《疯狂的石头》,我突然发现,这不就是三年前北京一起吃饭的那个导演嘛,到了这时,我才想起来原来他叫宁浩!

  自从这之后,宁浩的电影事业顺风顺水,每次出手,都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票房也是逐步提高,时至今日,他已经是中国青年导演当中的佼佼者。

  这本书是对话形式展开的,林旭东与宁浩的谈话。这样的方式很便捷很直观。绝大多数的问题也是读者想要去一窥堂奥的。讲述了宁浩一步步走上电影道路的艰辛和坚持,以及每一部电影在创作的前中后期的细节,最重要的是每次创作的构思和目标。

  你首先要信服一个人,才能愿意去听他讲话,才会相信他说的是对的。这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我读的还算细致,只有这样的深入阅读方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思考的良性效果,会得到很多,记住很多。能触及心灵深处的文字,都是要配以回忆的,才能追溯和重现到曾经某年某月的自己。

  我曾经也是有梦想的,可现如今一片荒芜,每当在阅读中触及到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又会勾起曾经的梦想,也会在精神世界里兴奋须臾片刻,大概在五分钟之后......梦想的热度渐凉,我又回到现实中来,继续着我平淡的朝夕。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追求安逸的俗人,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宁浩是追求理想的成功者,但这个过程中,也势必存在风险,他成了,我们认识他了!有着梦想的年轻人千千万万,可绝大多数都最终在现实里消磨殆尽了,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贴切的写照啊。

  因为这一面之缘,他让我看到了成功的真实例子,在这本书中倾听了诸多道理,记了多段笔记,慢慢消化,我也会继续支持他的每一部新作品。

  我已经连续看了十本电子书了,终于看完了一本纸质书,感觉很棒很带劲。

  《混大成人》读后感(八):宁浩:不拍以悦目为标准的电影

  《疯狂的石头》在重庆放映的时候,一名区里的干部和导演宁浩坐在一起看电影,看完忍不住说,“你给我们区拍得好脏啊。”其实不仅是这部片子,我们看《香火》、《疯狂的赛车》,以及无缘得见的未公映作品《无人区》之剧照,无不是脏与乱兼备,绝不沾高富帅的边儿。《绿草地》是个例外,内蒙草原的美是宁浩也无法抵挡的,但他已删去了许多特别漂亮的镜头,拍摄时有意破坏一下构图的美感。对宁浩而言,以悦目为标准的电影并非其喜好,“我心目中的电影,影像本身所传递和暗示的意义远远大于视觉冲击力所形成的意义。”而奇特的是,宁浩是拍MV起家的,显然,他的故事长片创作理念已与MV的手法划开截然的分割线,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混大成人:宁浩、林旭东对谈录》,给了宁浩一个畅谈的机会,讲述八十年代矿区生活背景下“赖小子”的成长史,以及如何走上电影之路与创作理念的形成。其实看宁浩,不禁让我想到贾樟柯,这两人都来自山西,生活环境也相差不多,但电影创作风格却大相径庭。如果说拍《香火》时,宁浩还是与贾樟柯比较接近的,而《疯狂的石头》之后,他迅速地走上了一条古灵精怪的商业电影之路,与贾的路数有了显明之分别。这其中的缘由,我想既有个性喜好的差异,也有代际不同的原因,毕竟,不同时代接受的影响有异,对外在世界的看法也就各具各的特点了。

  不知是无暇谈及抑或别有侧重,关于《疯狂的石头》的访谈中未提宁浩所受英国导演盖•里奇的影响,不过宁浩说自己喜欢摇滚,喜欢Pink Floyd、山羊皮、性手枪、枪花,这倒与盖•里奇的口味比较类似。看《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就知道,里面散溢着浓烈的摇滚气息。《疯狂的石头》将其技法学得惟妙惟肖,当然内里已是一种本土的土味摇滚了。宁浩很聪明,将外来的叙事手法与本土化的故事完全熔为一炉,不落痕迹。其实,我们可从中看出宁浩对商业电影内在构造的熟稔于心,也就解释了他自文艺片《香火》、《绿草地》转型《疯狂的石头》的毫无不适了。

  宁浩坦承“疯狂”系列的第二部《疯狂的赛车》“在创作上是失败的”,“它徒有技术没有灵魂,但是我今天也不拒绝这样的做法,我不排斥,虽然我可能会越来越少地选择这个做法。”这番话的直言不讳,道明了宁浩的某些创作观念(与第六代导演有极大分野),他不是一个艺术上的独赏者与坚执者,其对观众群与市场的需要是不遮遮掩掩的,必要时亦可作出创作的牺牲。或许,我们对于妥协总是感到不太爽快的,但非身处其间,却难以有资格说不费力的风凉话。

  宁浩有妥协,而更多的是坚持,他直言没有思考的东西是不能拿出来的,《无人区》迄今未能公映证明了这一点。他思考善恶与救赎,将人物放置于绝境去生存,显然是想探讨抽离出来的人性挣扎与斗争。这是作为创作者的严谨与追求,不过未免高看了总体的电影环境,以至运途多舛。《黄金大劫案》是一种补偿或说策略,宁浩转向具象的成长主题,这是一个柔化的话题,与禁忌拉开距离。这多半会引来宁浩影迷的争议,单线条叙事,凌乱杂糅,不够颠覆,不够另类,不够尖锐,不够“宁浩”,但不可否认的是,宁浩并未离开自己一以贯之的兴趣点,“欲望”。如其所说,“整体欲望在带动个体欲望,而每个人都陷在欲望这个坑里不能往前走”,这是宁浩拍商业电影的不太商业处,也是其着意所在。

  悦目不是目的,也不是标准。宁浩曾谈起日本黑泽明的一个片子,黑白的画面,并不太好看,感觉很不讲究;后来又有人翻拍,很时尚,非常漂亮。但你就是觉得后者是拙劣的模仿,因为徒有外表,并无灵魂;黑泽明的不讲究底下藏着真正讲究的逻辑,镜头的“运动和每一个东西都一定要传递导演的意图”。这是宁浩的追求,也是“混大成人”的不混之处,如果说《香火》和《绿草地》是成长之前,“疯狂”系列是采样试验,《无人区》走到如此邪恶的境地,《黄金大劫案》即是撕裂成长。至于成长的裂变之后,宁浩将走往何处,我们抱以很大的好奇与希冀。

  《混大成人》读后感(九):“疯狂”的宁浩

  “疯狂”的宁浩

  ——读宁浩和林旭东的对谈录《混大成人》

  ■禾刀

  同许多“圈外”人一样,知晓宁浩,是因为《疯狂的石头》,熟知并热爱着宁浩的作品,则是因为《疯狂的赛车》。《混大成人》的书名里不知有没有宁浩的自我调侃成分,但就宁浩掏出一本书的心窝子话来看,他的成长史确实不那么“阳光”,或者可以说,他是游走于体制内外的一个异数。

  宁浩的“本业”是画画,几乎没有至少是在学画画阶段他从没奢望过,将来有一天会与电影扯在一起。所以,当他决定离开家乡,只身奔赴北京时,依然只是因为画画。面对已经实现的稳定工作,以及家人苦口婆心地劝阻,像许多北漂族一样,宁浩还是决心不改,只身来到北京这个各类资源高度集中的特大型城市。一切如同王宝强所回想的北漂生活:睡过地下室,最穷时连饭都没得吃。然而历经凄风苦雨之后,总算看到了那一抹彩虹。

  众所周知,宁浩确立社会知名度,是因为《疯狂的石头》,但其确立艺术地位,则是因为2003年的《香火》,以及2004年的《绿草地》。至于将宁浩送进亿元票房大门的《疯狂的赛车》,宁浩却坦言,“徒有技术没有灵魂”。原本以为这只不过是宁浩的一句自谦之言,及至最新上映的《黄金大劫案》才发现,宁浩确实不太愿意炒冷饭。在这部新片里,宁浩努力抛弃了极其拿手的多线索叙述方式,而且还试图努力摆脱单纯地逗笑,树立一个别样追求的新形象。

  追求永不停歇,这便是宁浩。如果说以前的宁浩是“混”,后来宁浩的身上则散发着更多的“闯”。一开始,宁浩与同学们一起打架,看不到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入艺校继续“混造”。当他真正意识到这样混沌的人生看不到闪光点时,于是毅然决然地抛弃“铁饭碗”,在家人的反对声中独自“闯”进了北京。

  宁浩自己坦承,如果不是自己的这份坚定,当年如果留恋那份工作,今天的宁浩或许依然默默无闻,甚至一辈子很可能像原来的那些同学一样,沉淀并钉死在那样窄下的生活空间里,至少不太可能与电影发生任何关系。这并非是对别人生存状态的一种蔑视,只是生性好折腾的宁浩不甘寂寞,哪怕是吃再大的苦,冒再大的风险。像在内蒙古拍摄《绿草地》时,面对车祸、投资商撤资、演职员大批离开剧组等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时,他依然没有选择退缩。

  更主要的是,他的这种坚守里看不出“咬咬牙”这样的所谓雄心壮志,一切总是显得那般自然与平静,哪怕是在他与同事前往沙漠察看外景,突然遭遇不能熄火的破汽车突然熄火,生命陡然陷入危急之时,他的话语里依然看不到什么令人胆颤心惊地危险与沉重。

  宁浩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在不断总结中进步。从美术闯进电影圈,并很快获得成功的宁浩,除了有些还算艰苦的历练外,看不出经历太多太大的挫折。这里面兴许确实有一些人生的机遇,但也取决于宁浩的善于总结,在那些别人原本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地方,他的努力耕耘,却令人意外地结出硕果。即便是在他的“事业线”里亦如此,如处女作《香火》里有他人生的侧影,拍《绿草地》则是因为说说《香火》里还没说完的话,而《无人区》又是对《绿草地》的进一步阐述。略感遗憾的是,这部原本倍受期待的电影,至今因为送审问题,迟迟未能掀开神秘而又令人期待的面纱。

  对于已打上“疯狂”标签的宁浩而言,《无人区》的“久拖不出”,当然可以算得上他涉足电影以来的最大挫折。尽管这种挫折有些不可预料无可奈何,但对于一路“疯狂”的宁浩而言,也或是“逼”着他转型的一次被动式“机遇”。

  记得宁浩曾有过如此感叹,“一个人突然丧失安全感的时候,他就要成长,要寻找一个新的东西。这一步其实是通过某种痛苦的形式得到提升的”。这种因为被动和主动“丧失”安全感,至而被“逼”着成长的模式,几乎贯穿了宁浩的人生特别是艺术之路。有的时候,看似已然“混”得不错,但他又“疯子”似的冒得更为令人惊诧的想法。比如他一度拍MV收入不菲,但他并未因为“小富即安”,裹足不前。

  记得独立导演王笠人曾经说过,“艺术需要一些疯狂”。既然艺术如此,作为掌舵电影艺术的导演抑或概莫能外。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属于每个人的艺术舞台?人生又何尝不需要一些疯狂?当然,这种疯狂不是无厘头毫无章法式地颠狂,而是浸润在骨子里、驱使个人排除万难的那份坚韧与执着。这或许就是宁浩“混大成人”的“秘诀”所在。

  《混大成人》读后感(十):【经观书评】混成宁浩

  宁浩/口述 殷宴/整理

  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既不够现实,也不够理想。艺校毕业的时候分配到山西话剧团,干了几个月就觉得那是个温水煮青蛙的环境,无论如何都要跳出去,于是跟单位请了假来北京考大学。这个举动好像挺浪漫的,但也是因为我家庭条件好,没把我逼到特别现实的那个地步。如果家里贫困,我想我也不会走上这条路,可能就去做生意了。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开始做导演,起初拍的是MV,也是为了赚钱,很现实。看书我也不喜欢看特别“虚”的,琼瑶的、言情的那种东西,我看不下去。得有一个“根”在那儿,不然我就找不着北了。

  创作也一样。《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都是天马行空的故事、现实的细节,挺分裂的。《黄金大劫案》也是这个风格。并不是我有意要走这个路线,其实创作是一种比较本能的事,你的认识到那儿了,你就会觉得这个就是对的,别的都不对。我原先想过刻意的,但是发现就是不行,改不了。

  我的片子大都是悲喜剧。作为一个观众,我喜欢情感表达清楚、色彩明快的片子,要笑就笑要哭就哭,要不然就是双向反讽,悲喜融合在一起的,看完之后就想笑,但笑起来又觉得挺难受的。幽默其实有时候有一种悲剧色彩,是对现实的无奈,顶多有点儿嘲讽,连反抗都算不上。就像说相声和听相声,说相声的人有什么反抗可言?只是调笑罢了,这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有人说我像盖?里奇、昆汀或者科恩兄弟,其实他们跟郭德纲都是一路货色,打荒诞主义牌、解构主义牌,调笑现实。

  西方导演对我肯定有影响,但很多中国的老片子对我影响也很大,比如《活着》、《霸王别姬》、《少林寺(微博)》、《小兵张嘎》,还有《城南旧事》,多好看呀!   中国电影底子薄,技术差,我们就得拿出外国人三倍的努力才能让观众看到一半的真诚。这个真诚得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真诚地表达自我,同时也要真诚地和观众交流。文艺片不是自顾自阳春白雪就叫真诚,得让观众理解。你看《猫屎先生》,或者今年得奥斯卡的《艺术家》,虽然是文艺片,但是情节性和娱乐性很强,容易让观众接受。姜文的《让子弹飞》就比《太阳照常升起》真诚,拍摄和宣传都使了劲儿了,这个态度很重要。

  我自己底子也薄,有的时候是真不会,真着急,每次片子拍出来老觉得差一点。《黄金大劫案》我也觉得没做好,有陈词滥调的地方,这他妈确实是想得不够,很惭愧。但我至少在精力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做到真诚。如果说我的片子会有让观众感动的地方,那应该是源自于我自己的一些东西。一个作品要感动观众,首先要能感动导演自己,而且得是真感动,是每次想到都会热泪盈眶。如果连导演自己都感动不了,那就没有办法去和观众交流。

  我这个人没多大的才华,就是一个相对还算本分的人,和一个认真开饭馆的没什么太大区别。拍电影受益最大的其实是我自己。有的时候一部片子给我一些教育,有的时候是教训,但一定会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这就是拍电影的魅力。作品本身有它自己的生命,导演所能做的只是服务于它,通过导演的手把它传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认识到一些事物、道理,向真理更靠近一步。我相信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整个宇宙就包含在真理之内。

  我家里人都信佛,所以我也有敬畏之心,但我没有修行,所以还算不上信徒,没有到觉悟的境界。换句话说,我还是个小人物,不是英雄。我的电影总是以小人物为主角。那究竟什么是小人物呢?小人物是对立于英雄而言的,英雄是完整的人,小人物是不完整的人。我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三个层面的问题:欲望、情感、信仰。信仰从根本上解决两种问题:存在和方向。你如何决定你的方向,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向的终极问题其实是死亡,在憧憬方向的同时面对死亡。所以英雄必须有一个品质,就是无畏,不惧怕死亡。有的人不知道死是什么的时候不惧怕,知道了就怕了——那不是英雄,是二逼。英雄是知道死是什么,然而不惧怕,也就是看破生死。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应该看破生死,英雄是一个人人皆可达到的境界。这个世界上达到英雄境界的人其实非常之多,我看很多老年人都能以自然的态度对待死亡,人撑到这一步是幸福的。佛教讲“大无畏”,只有到了这个境界之后,人才能活得泰然,一个人的人生也就完成了,舒服了。但如果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一辈子都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充满了恐怖与纠结。小人物要么困在欲望之下,要么困在情感之下,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我现在还看不破,有的时候即使能看破,又无法饯行。没有践行,光开悟仍然算不上智慧。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回来吧,先出本书,赚点儿钱,一步步来吧。

  (实习生王佳宁亦有贡献)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6月4日号

  官网地址:http://www.eeo.com.cn/bookreview/

  小站地址:http://site.douban.com/106727/

  经济观察报-书评 微博:http://weibo.com/u/2526630955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wenzhaidaquan/359928/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 600字美文摘抄【4篇】 600字美文摘抄【4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为您推荐
  •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简·爱(JaneEyre),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孤儿,年幼时被送到舅母加抚养,过了十年被歧视、受虐待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美文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欢迎品鉴!
  •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亦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