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知识与爱情》的读后感10篇


文摘大全 2020-08-10 18:04:32 文摘大全
[摘要]《知识与爱情》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 80,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一): 读后感

【www.anne5.com--文摘大全】

《知识与爱情》的读后感10篇

  《知识与爱情》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一):答案在风中飘荡

  只有选择,没有对错。

  读完之后的感觉是,这和黑塞的其他作品有点相似,都是流浪,寻找与矛盾的主题。荒原狼里感性与理性的纠葛,黑塞善于将两个矛盾的面剖开,一分为二,创造出两个独立的对立的个体来,从他们既依存又挣脱的关系中展开这矛盾的过程和空间,整部小说像是一个人的内心搏动的维度。

  这部中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一体,是对峙,是扩充,是拉到极限之后又弹回来的探索。一个“我”渴望冒险,未知,自由,无序,引导的力量是母亲的形象,是未知的召唤,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公式和真理,直到这种力量带领自己走完这一生,也从一个反方向明晓了知识的意义,也不会再有选择的痛苦和机会。两种内心挣扎,扩张到最大化,他们互相爱慕,互相尊敬,又彼此独立,挣脱。

  人性中的恶与不完美,是真实的,每个人不可开脱,而渴望完美。我们经历了人性中种种残缺与破碎,但不忘用知识记录这些罪恶。

  在两者之间,都会徘徊,迷失,寻找,戈特孟会沉迷女色,会杀人,为了偷情被处以绞刑,最后又想杀死神父逃生,然而他又善良,纯粹,单纯的只是个不顾一切寻找母亲的孩子,为了这个梦想,他忍饥受冻,历经所有沧桑险恶,所有力气用来寻找,他爱女人,因为他爱母亲,他没有见过母亲,因此,他爱所有女人。这不是一个故事,而都是哲学的思考,生命与死亡,快乐与虚无,理智与感情,罪恶与美丽,纯洁与堕落,现实与理形,那齐士与戈特孟,知识与爱情……

  是不是我们身体里戈特孟的一部分,也是爱着那齐士的一部分。突然想到那句话“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惭愧”。这句话既是恶,又是救赎。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二):修道院之恋,那齐士一眼看穿戈特孟是双性恋?

  好啦标题是搞笑的,但是这部真的是关于同性之爱。

  我认为的黑塞不是禁欲的,反而颇有些嬉皮的影子。他反战,热爱和平与自然,痴迷于东方文化的神秘,这样的黑塞大概也是支持身体解放的,他对性的态度应该是宽容的,探索性的。黑塞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有过青春时期放荡的体验(比如悉达多和辛克莱),《知识与爱情》中戈特孟流浪的故事甚至让人不自觉想起《十日谈》,并且两者的相似性在我看来是极其明显的。身体的探索不是罪过,而恰恰是升华心灵的一种途径,身体可以享乐,但爱着同性的心灵却始终控制着身体望而却步,因为害怕伤害而远离,最后才兜兜转转回到起点。因此黑塞的故事在合上书本回想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迷惑人心的纯洁,心灵的爱在控制身体的爱,这才是使得他的作品看起来有些禁欲的原因。 《知识与爱情》就是一个在同性之爱与异性之性之间彷徨的故事。戈特孟与那齐士互相吸引着,但矛盾就在于二人有着本质的区别,那齐士是柏拉图式的,而戈特孟作为一个血气方刚面容姣好的年轻人,是憧憬身体之爱甚至是双性恋的。戈特孟的“母亲”这一意向就象征着异性恋的博爱,可以是同情,可以是身体上的抚慰,是通过爱的给予与回收才能实现个人意义的天性。敏感的那齐士一眼便将戈特孟的这种特性洞穿了,他虽然也爱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却不可能对自己的事业做出任何的让步。这份爱甚至让他恼怒,认为这种爱是一种障碍,“没有人比你要求我的更多了”他说。骄傲的他出于恐惧或者是对这种不由自主的爱情的反感必须要将戈特孟推远,因此才不断地以“母亲”为由旁敲侧击。他也深知是无法将这位少年锁在身边的,戈特孟的爱还需要历练。所以当戈特孟在村子里对身体的渴望复苏之后,这种分别也是必然的了。 接下来就是戈特孟种种放荡的体验了。为什么明明两个主角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戈特孟的描写却远远多于那齐士呢?为什么黑塞只字不提那齐士在修道院的生活而专注于戈特孟的游历呢?因为两者的爱是不对等的,那齐士已然成熟等在原地,而戈特孟的爱重在成长的过程。这种爱的成长与加深的证据就是戈特孟对那齐士愈加深刻的想念,那是他在欢爱过后脑海中浮现出的脸,是他雕刻的灵感与原动力,是他感悟生死之时唯一的牵绊。 在那些《十日谈》的故事之后,便是回归到那熟悉的修道院,是意料之中的物是人非与意料之外的情感流露。戈特孟或许不知道那齐士为他苦苦向伯爵求情,但他高兴的是,那个不记得任何牲口与修道院的杂事的骄傲的高高在上的那齐士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小马在七八年前逝去,并也为此而心痛。

  写到这里,这份纯洁的爱不再多说也很强烈地跃然纸上了。最后,再回顾一下戈特孟的表白,“那齐士,我一生中的一半是在对你求爱的,我知道你也喜欢我,可是我从不希望你会把这件事告诉我,因为你是个高傲的人。现在你对我说了,在这一瞬间我什么都没有了,流浪与自由,世界与女人都舍我远去了。我要因此而感谢你。”

  戈特孟在死前强烈地想起母亲的幻象,并与那齐士分享了关于母亲的种种幻想,身体的爱与心灵的爱不断冲突融为一体。最后,“母亲死去了”,心灵之爱见证了戈特孟生命的终结,也见证了那齐士的陪伴,奉献与牺牲。 不知不觉为了这个gay里gay气的故事瞎写了这么多。真的好爱黑塞,爱他美丽纯洁细腻的故事,爱他笔下真诚的动人的同性之爱。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三):参悟、践悟

  那齐士和戈特孟。理论和实践。压抑和放纵。反思和觉悟。抗拒与顺从。看似殊途同归,结局却令人唏嘘。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却没法死去。没有爱的人,如何能真正的了解人生呢?压抑着自己,还是放肆去爱呢?

  不过静下来细细思考,文学作品中多少都是过于极端的人物设定,无论是潜心悟道的那齐士,还是放纵声色的戈特孟,平凡如我们那里有得如此选择,漂泊在这尘世,更多的是如倪克劳一般的朴实之人。做一个安享岁月消逝,最终不留痕迹的一个人啊。留恋过知识的丰满,也体验过情色的诱惑。中庸即可。

  可人啊,很难学会满足,似乎太过平静的生活下,总是埋藏着风暴。毕竟肾上腺素给予的兴奋,安逸状态下很难得。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四):笔记

  知识与爱情(黑塞作品09) 赫尔曼·黑塞 第17章 null 对他来说,这些技巧上的快乐,由于名誉心或好玩而制作出来的东西,却是悲哀与可耻的。 第18章 null 在住处的附近,凡事都那样容易而方便,甚至爱情也不例外。他已经受够了,突然唾弃这些了,这里的生活已失去意义,形同没有骨髓的骨头。 第20章 null 但是立在这里就是象征人类的生活是平静的,沉默的。 第23章 null 这样说来,你是因为发觉这世界被死亡与恐怖包围,所以才逃进快乐里去。但快乐是不经久的,一下又会把你赶到荒野里去的。 你承认人生是处在混乱的、痛苦的战场里,承认创造的精神是存在于这种无穷的与无意义的肉体的死亡舞蹈中。 他的生活过得多么杂碎与没有成就,虽然是幅美丽的图画,可是却成了无数的碎片,没有价值,也没有爱 第24章 null 没有想象又怎么能思考呢!但思考与想象是毫无关系的。思考不是想象,而是概念与公式。在形象停止活动的地方,正是哲学开始的所在。 这是说你会变成神秘的思想家,说话粗暴,不离表象,所以不是思想家。你是隐秘的艺术家:是没有诗的诗人,没有画笔的画家,没有声音的音乐家。这些艺术家有着丰盈的才能,高贵的精神,但他们都是不幸的人,没有一个例外 我们都只是暂时的,成长的,没有完全性与完全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将潜在力化为行为,从可能性向现实迈进时,把一部分加入真的存在,以求能有一成相似于那完全的与神的东西,这就是实现自己 如果与那齐士相比,戈特孟差在没有信心的思想。 第25章 null 不过此刻我到哪里去,我想都不会有多少快乐的。你会耻笑我的,我难于别离,真讨厌这种恋恋不舍的脾气 这个执拗的孩子又想去克服困难,再度与各种经验奋斗,这倒是令那齐士喜欢的事情 来自微信读书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五):市场上的鱼——读《知识与爱情》

  2015年3月12日,我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被书名所吸引。其实书名也有音译叫《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Narziß und Goldmund)。虽然三联的这套书的装帧还不错,但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宣城翻译的这本书。译者严重不负责任,文中错误很多,连最基本的标点符号都没注意。黑塞语言如行云流水,译者幸赖此,这本书才具有些许可读性。再就是德语名的翻译问题,译者真的不知道外文人名和地名都有约定俗成的译名吗,还是译者本来就不懂外语。一个“纳齐士”听起来就显得生硬,而“戈特孟”完全不符合德语发音,“Goldmund”发音更接近于“戈特蒙德”。

  黑塞的书早有耳闻。之前只读过黑塞的诗,一次偶然谈到黑塞的Im Nebel,不小心点燃了想读黑塞的书的欲火。恰巧,友人不远千里寄来了《荒原狼》和《孤独者之歌》。已经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

  故事的情节我读的很快,因为对这样的情节并无兴趣,倒是有些写Narziß 所见到的景与所梦到的形象特别留意。至于Narziß和Goldmund的对话,并未出我的意料,关于理型,关于美本身,关于女人,熟悉柏拉图的观点的人都可以读得懂。Goldmund的流浪就是追寻美,追寻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的历程。圣母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就是美的理型,而Lise、Lydia、Julie、Lisbeth、Agnes不过是这个形象不同侧面的反映。一化为多,最后在塑像时,多又化为一。这就是艺术家Goldmund所经历的美的历程。

  作为知识的化身的Narziß则只能让人敬而远之,无法喜爱。Narziß终生在修道院,在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著作中追求知识。Narziß沉浸于抽象的思考,拒绝俗世的一切体验甚至爱情。

  两个人不同的路,都是为了实现自我,都是浮士德之路。类似于歌德所说的,“理论往往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Narziß走的是灰色的路,而Goldmund选择了常青的生命。

  全书除了这个主题之外,我印象最深的是Goldmund在市场上注视着鱼的场景。

  第一次是在Goldmund刚拜访Niklaus师傅时。

  第二天,戈特孟并不想去工场,一如那些不愉快的日子一样,在城里闲逛,看主妇与女仆们上菜市场。他在鱼市场的喷泉旁逗留,注视着鱼贩与那些粗暴的女人在夸张地叫卖着货物的声音,鱼贩们把银白色的鱼从桶里抓出来,卖给顾客。鱼张着痛苦的嘴,不安地睁着金黄色的眼,有的静静地等死,有的蹦蹦跳跳,绝望地挣扎。他有时对这些鱼寄予同情,对人顿生悲愤:人为什么这样愚蠢、野蛮而没有思想?

  第二次是在Goldmund回到Niklaus师傅所在的城市的时候。

  他去鱼市场,这里有一间他以前住过的房子,在喷泉旁有几个卖活鱼的女人。像以前一样,他盯着圆桶里光泽美丽的鱼,油然而生同情之心,不觉对卖主与买主生起气来,他记得很久以前的一个清晨也曾在这里走来走去,同情和悲伤地看着鱼,但已事隔多年,光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此情此景令他心中有着无限的悲痛。

  Goldmund与市场上的鱼,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生活的场景,确实一颗追求美的心灵与一颗求生的意志的相遇,终究,追求美的心发现自己也会屈服于这求生的意志。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六):感情认同法

  161117

  从没有哪个作家能这么高频地让我产生感情认同。一直以来,我都把《荒原狼》其中一段对友谊的描写摘在笔记本上,因为它已经不能更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内心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这种看法或者感官,抑或只是飘然于脑海的抽象的念头,或者曾被自己用语言试图描绘,却竟然不如别人的文字更为贴切。只有在这种比较下,才知道什么是“写得好”。

  看完《在轮下》后,以为上述感觉和反映只是一种“偶然”。看到第三本,也就是《知识与爱情》的时候,才真正认同,原来黑塞正是描绘感官的高手。这种同类感根本不是偶然,而正是黑塞对人心人性细腻把握的证据。尤其是当设这本书并非好的译本时,更加深了这个念头——单词、句式是很重要,但翻译的好坏似乎并不太能影响到黑塞所想传达的感官,这太厉害了!(我要认真想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儿,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用语模糊,类比较多,会显得比较印象派)

  “为了这一夜所体验到的幸福,为了要让这美妙的女人喜悦,就需要用他全部的生活体验,所有从女人那里学来的,所有的流浪与窘迫,所有雪夜里的徒步行进,还有与动植物——花、树木、水、鱼与蝴蝶的友谊与信赖。甚至还需要在快乐与危险中的敏锐感觉,失去故乡与多年来在心中孕育的想象世界。”

  ending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七):理性与感性

  浮士德高喊道:“两个灵魂藏在我的心中。”这俩个灵魂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求——知识与爱情。黑塞在《知识与爱情》中,通过叙述孜孜不倦求知的那齐士和一生追求感官享受的戈特孟的故事,描述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两个灵魂—— 知识与爱互相抗争与吸引的过程。

  那齐士是神学院的老师,一直呆在神学院,研究各种知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知识,因为不断的求知,他变成一个特别理性和淡定的人,对人和事都保持着客观的感情,不会热情也不会冷淡,对每个人表现出的感情都是一样的。戈特孟则正好相反,他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的人,进入神学院学习的时候认识了那齐士,他们一个追求知识,一个追求爱,一个理性,一个感性。正是这种互补让他们彼此吸引。后来戈特孟离开神学院,开始了自己追求感官享受的流浪之旅,一路上他和很多女人做爱,可是他真正爱上的女人却屈指可数。流浪到最后,他开始迷失,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后来因为和总督的情人偷情,戈特孟被抓进监狱,是那齐士救了他。之后他跟随那齐士回到神学院,开始用雕刻来表现自己这一生……

  这是俩个完全不同的人,用那齐士自己的话说:“你们是母系的人,生活是充实的,富有爱的力量与体验;我们这种属于精神的人,虽然常常领导与支配你们,但我们的生活却是贫乏的。你们的生活是果实的汁,是爱的田园,是美丽的艺术王国。你们的故乡是土地,我们的故乡是理想。你们的危险是溺死在感觉的世界里,我们的危险是窒息于稀薄的空气中。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睡在母亲的怀里,我醒在荒野里。阳光照着我,而星月辉映着你。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男……”

  那齐士羡慕戈特孟丰富的感官和跟随内心流浪的勇敢,而戈特孟则羡慕那齐士的沉着和淡定。那齐士代表着父系的理性,而戈特孟则代表着母系的感性。这是一场感性与理性的追逐。结果是感性的戈特孟最终回到理性的那齐士身边,而理性的那齐士则始终羡慕着感性的戈特孟。

  因为是女性,特别理解感性对一个人是怎样的存在 。因为感性,所以容易想的多,或许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可是压根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一生都在研究心理学的弗洛伊德感慨:“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仍然不知道女人到底想要什么。”我想不只是弗洛伊德不知道女人想要什么,连女性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就像一直追求感官享受的戈特孟,一直走在流浪的路上,和各种人做爱,却始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寻找的是什么,因为不知道,所以一直流浪。直到最后,把自己一生的收获,都表现在雕刻这种艺术当中。

  相反,理性的人,大多是男性,他们会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像那齐士,从他进入神学院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一直呆在这里,从教士到高级教士到院长,他始终避免自己陷入世俗的感官享乐,而他也真的是这样做的。一生献给知识,无欲无求。这样的人生难免让人觉得无聊。可是如果自己喜欢,自己不觉得无聊,完全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

  黑塞在小说中描写的是俩个完全极端的人,一个纯理性,一个纯感性。可是现实世界,我们都是理性和感性交织的,只是俩者所占比例不同而已。因为一度觉得自己太感性,所以看各种训练思维的书,从尼采到叔本华,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国富论》,其实看这种书真的对思维有帮助,能让你客观而理性的思考问题。所以朋友曾一度说我是个理性的人。不过那只是一时的表现,大部分时候,我还是一个感性的人。说到感性,总是容易和多愁善感联系起来,而我本能的讨厌这个词,总觉得多愁善感就是无病呻吟。很多时候,为了避免给别人多愁善感的印象,很少发一些感慨,怕别人说文艺,也很少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后来慢慢的开始正确的认识自己,才发现,感性没有什么不好。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感性的,只是我们隐藏起自己的感性不让别人发现。感性是天生的,跟着感觉走,正确的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相反,理性则是后天习得的,需要锻炼而来的思维习惯。半夜醒来,拿起手机上微信,看到一个朋友在新年当晚凌晨三点发的动态,很诚挚的感慨,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心,对朋友的牵挂。当时看了想给他评价,可是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放下手机。等第二天再上微信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把这条动态删了。我想他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看到他这么感性的一面。我们总是习惯隐藏真实的自己,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没有感情的人,客观,理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是一个正常人,和大家一样的正常人。

  我觉得生活最好的状态就是真实,真实的表达,真实的生活,不要虚假和掩饰,而感性正是通往真实生活的桥梁。因为感性,可以更多的领略情绪的变化。纪德说生活就是要体验不同的感觉。我相信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是感性的,他们能从自然中,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吸收力量,找到灵感。这种人同理心比较强,对别人的感觉容易感同身受。所以最后当戈特孟投身于雕刻的时候,他能把很多女人的情绪—兴奋、沮丧、痛苦、欢愉都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因为他了解她们的感受。

  以前有人说太理性的人是不会爱上一个人的。对于这句话,我完全赞同。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欲望和梦想都是感官的东西。太理性的人,追求的是现实的东西,很难真正理解这种感官的追求。这也是为何那齐士羡慕戈特孟,自己却没有过戈特孟一样的生活,因为在他心里,这样的生活终究抵不过理性的思想生活。太理性的人,身上缺少一种柔情,这就是杨澜和柴静的区别。杨澜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因为理性而智慧,你会喜欢她的圆滑,喜欢她的智慧,但你很少被她感动。相反柴静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虽然她的文章写的理性,可是她的感觉太丰富,所以你总会在某个瞬间被她感动到哭。她感性又真实,总会触动你内心感性的部分。看过《看见》,我想大部分人都能从书中找到触动自己心灵的东西。这就是感性的力量。

  可是太感性也是不好的,如果太感性,容易分不清主观和客观。这时候就需要多点理性。理性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我们后天刻意培养的。放纵你的感觉,让它肆意的体会喜怒哀乐,肆意的享受爱与被爱。然后用理性的思维去和别人相处。这样就是最好的。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八):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精神,抗争与吸引

  读黑塞的《知识与爱情》时,我的脑海中不停地浮现出很多曾经读过的故事。

  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看过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七月与安生是女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体两面,其实是同一个人。那么,那齐士与戈特孟也是男生的一体两面,是同一个人。

  我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什么是你内心的诉求,你能为之放弃多少?

  我想起了《霍乱时期的爱情》,那个家伙睡了无数的女人,年老了回到初恋情人身边,发自内心地说:“我一直为你保留着童贞。” 戈特孟正相反,他睡一个就发自内心地爱一个,然后一转身就去睡下一个。

  我想起了《穆斯林的葬礼》,戈特孟遇到木雕时震颤心灵的豁然开朗,与韩子奇遇到玉刻时如出一辙。艺术啊,都得是天赋经过混沌的探寻被瞬间开启后才能产生!

  我想起了《白鹿原》中的黑娃,浪子回头后的顿悟,如同《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

  我想起了《一个人的朝圣》,为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执念不停地流浪。

  性与死亡,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什么是生命之母(夏娃)?如何才能看到她?那必定是经历了无数的性,又经历了无数的死。

  这是一本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小说。我读前半部的时候,觉得无它,不过是一本浪子寻找生命的书罢了;渐觉乏味之时,它却开始渐次深刻了;当你以为浪子终得顿悟之时,主人公的生命却逝去了;戈特孟心中一直念着那母亲(夏娃)的雕像,但到最后,你却发现“它”并没有产生,因为“母亲不愿意我把她的秘密显露出来,她宁愿我死……”

  《知识与爱情》,全书旨在对生命、对世界的探究,充满哲学的思辨。我读到好多处,很怕它像《狼图腾》那样,最后来一大段长篇大论,还好,它每每点到为止了。

  它到底想讲什么?书中没有明确的阐述,我也讲不太清楚,但翻完最后一页,我似乎懂了。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九):【摘抄】宣诚与杨武能的译文对比

  部分段落摘抄。个人认为宣诚的译文更克制,偏向“纳尔齐斯”风,杨武能的更温和暖人,偏向“歌尔德蒙”风。这导致了两个译本各有所长——宣诚译本中概念性的文字可读性很高;杨武能译本中的人物更招人爱(尤其是译出了个克制却非常温柔的纳尔齐斯)。挑出几处文字进行二者译文对比,来直观感受下吧!

  以下A代表宣诚的《知识与爱情》译文,B代表杨武能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译文。

  一

  【A】在僧侣与学生群中,总是有笃信与冷淡的人,有节食与肥胖的人,他们之中总有许多人日后在这里生活与死亡,也总有些虽被同时代的人遗忘,却成为千古的传奇人物。

  【B】在它众多的修士和学生中间,在这些虔诚,或者冷淡,或者吃斋,或者肥胖的人中间,在这些留在修道院中生活一辈子的人中间,任何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两个特殊人物,大家要么爱他,要么怕他,他显得出类拔萃,叫大家久久惦念,虽然同时代的其他人早已被遗忘。

  二

  【A】他们虽然友情很好,却彼此疏远得像张紧绷的弓。一个是明眼人,一个是盲从者,就这样齐头并进;盲从的人对自己的眩惑一无所知,只有盲从才是自己的救星。

  【B】友谊尽管深厚,两人的距离仍然太远,中间还隔着一条很深的鸿沟。犹如两个并排走着的人,一个视力很好,一个却是瞎子;然而瞎子对自己的失明全无所知,这只有对他本身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三 歌尔德蒙说:

  【A】譬如你说你我之间有着绝大不同,我就觉得你所谓的不同,无非是就你所热衷的那些事情来判断而已。

  【B】当你谈到什么重大差别的时候,比如说你与我之间存在的差别吧,我总觉得这个差别不是别的,仅仅是你那热衷于寻找差别的怪癖而已!

  四

  前文(杨武能译文版):他走到院子里,坐在水槽上,看着泉水从一根管子里涌出来,不断注入一个颇深的石坑里,水在掉下时在坑中激起小小的浪花,带着一串气泡儿窜下坑底,然后又变成一粒粒白色的珍珠般的东西浮了上来。在清幽的水面上,他看见自己的倒影,心中就想这个歌尔德蒙早已不是修道院的歌尔德蒙,或者丽迪娅心中的歌尔德蒙,而且,他甚至也不再是森林里的歌尔德蒙啦。

  【A】他想,我也和任何人一样,缓流而去,不断地蜕变,最后归于消灭,反不如艺术家创作的人像,是永恒不变的生命。

  【B】他想到,他的生命和每一个人一样都在不断地流逝、变化以至终于消灭,可一个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呢,却将持久不变地存在下去。

  五

  【A】艺术的最高要求之所以始终没有实现,主要是因为它们缺少了神秘。神秘是梦与最高艺术作品的共同特色。

  【B】它们都令人大失所望,因为它们唤起了人们对最崇高的事物的追求而不能予以满足,因为它们缺少一点主要的特征:神秘。而最杰出的艺术品与梦境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神秘。

  六 歌尔德蒙说:

  【A】据我看来,人生只是从这愚者的把戏与死亡的舞蹈中所留下和延续的,而这就是所谓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也会消失,会被烧掉,破坏或摧毁的。但艺术作品总比某些人的生命长些,而形成瞬间的彼岸,一个有形的与神圣的平静王国。所以,我觉得参与艺术工作是好的,是颇以为慰的,因为这几乎是把刹那化为永恒的工作。

  【B】我看见,在人生的愚人游戏和死之舞中,遗留下来长久不衰的有一件东西:艺术品。尽管它们也可能在什么时候消失,或被烧毁,或者朽坏,或遭打碎;可是,它们毕竟比几代人的生命要长,能在须臾的彼岸,以形象构成一个无声的神圣王国。能参与这样一个王国的建造,我觉得是一件美好的、堪称欣慰的事,因为这已差不多化无常为永恒了啊。

  七 纳尔齐斯说:

  【A】思想家借着理论来认识与表现世界的本质,但他知道我们的智力与他的工具,也就是理论,都是不完全的东西——一个聪明的艺术家同样也能明白,他的画笔和凿子绝不可能把天使和圣人光辉而完美的本质表现出来。可是思想家也罢,艺术家也罢——还沿用他们的方法。他们不能也不会用其他的方法,因为人们寻求以自然赋予的才能来实现自己,并且作为他最高的与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以前时常对你说:不要想模仿思想家或禁欲主义者,而是要成为你自己,实现你自己啊!

  【B】思想家力图通过逻辑去认识和表现世界的本质。他知道,我们的理智及其工具逻辑是一些不完善的手段——正如一位聪明的艺术家也清楚了解,他的画笔或雕刀是永远不能把天使或圣者的光辉本质完满地表现出来的。但尽管如此,思想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却仍以各自的方式在努力着。因为他们不能不这样做,非这样做不可。因为一个人只有尽其天赋之所能去努力实现自己,才能做他可以做的最崇高和唯一有意义的事。所以过去我一再告诉你:别模仿那些思想家或苦修者,要走自己的路,努力实现你自己吧!

  《知识与爱情》读后感(十):生活轨道

  读了黑塞的荒原狼,读书随感,知识与爱情和悉达多,主人公之间彼此相像,也许,我想,都是黑塞

  虽然译者序上提到黑塞当然是那齐士,但看了简介觉得他总归、总归是以戈特孟的身份出走的,一个修道院出来的学生,非常聪明的学生,发现知识是永无止境的,但如悉达多,开始想象如果这些都不是重要因素,如果这些人们不能发现最重要的真理,那又有什么意义。那齐士那么相信自己的道路,他会是退学的黑塞吗,的确,黑塞承受骄傲,但也可以看到黑塞并没有终其一生进行思想,他也是艺术家,他进行创造,他没有试图用他的思想解释一切,也许在辍学后也深深感到知识的局限性。如果这样,那他也一定不是戈特孟,因为他具有丰沛的爱的能力,他更多地想象和创造,而不是像黑塞一样思考。当然也不是非得分出哪一个更像黑塞,它们只是黑塞内心的不同方面吧。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使命感:好像天上的星星,没有任何风能到达他们身边。这样地明晰方向,这样地自信。

  之前很多次听过荒原狼里的一句话“因为我和你一样,一样不能爱人不能爱自己,不能严肃地对待生活,生活中总有些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极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不能爱人我理解也这样感到,而不能严肃地对待生活我理解的是与人们相容的困难,而这也许来自他的骄傲,比如那齐士在戈特孟死前向他吐露心迹:自己尊重人们只是出于习惯,也许内心里也许他更多的是不屑。他和戈特孟的友谊,就好像日与月,海与陆本身,他们的责任是相互看见,相互取长补短。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男。

  悉达多和那齐士还有戈特孟都是很美的少年。悉达多、那齐士连同荒原狼都是不能爱人的人,处于一些原因他们和世俗不能相容。不论是那齐士还是悉达多都具有很棒的天赋,那齐士善于思考,悉达多善于思索、斋戒和等待。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骄傲于自己的思想,思索的能力。有时是通过知识与爱情的相恋,有时是通过相当的沉沦堕落,不知怎么的,主人公总是到故事最后才看破或者有一点点看清意义。而黑塞几篇小说实际上似乎意义相同——通过使自己的灵魂重新包括万物重新到达永恒以及看到时间的脆弱和不实。

  没有人——按照他的说法——能够免于生活的玷污,免于饮啜生活的苦酒。无人能够免于这条道路。他需要最卑劣的悲观失望,一边学会抗拒,学会爱世俗世界,不再使任何人对他寄予期望,拿他和假想的世界作比较,把他想象成某种完人。而他自己对世俗世界则是听其自然,还它的本来面目,他愿意爱这个世界,更愿意隶属于它。这样的结果恰恰只有大限将至之人才能敢于承认——一切只需要得到我的允诺,我的认可,我的亲切承认就行。

  可是、可是,我可没那么容易甘心啊,我哪里有那么容易甘心,我的骄傲哪里有那么容易被压倒,不是河底的一声“唵”能够唤醒的。我恐怕:我是求索的人,是看不见答案的人,是聋子,是盲人。

  悉达多、荒原狼最后都向奇特的女人寻找爱情,要求向世俗学习:荒原狼向往英雄式的牺牲,被赫尔米娜吸引;悉达多也想要和名妓学习爱情,他经历了一切荒淫和虚度。戈特孟不一样,他虽然自我怀疑,但是他承担所有后果,他享受自己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一生得到的和参禅一生并无二致。

  黑塞心中的不朽之人好像永远不受外界的干扰,永远是笑脸,穿过太空清冷的爽朗的笑。

  关于黑塞,还想说的是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抵触。他提到哈里哈勒尔的精神疾患——是时代中有才华的个体患有的、尼采一般的、牺牲式的,是先于同时代人的——有些人注定要把人类生活的所有痛苦都当成个人的地狱来承受。他抵触收音机,抵触这种失真了的音乐。这当然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的,但他不一样——每个时代都有适应的温顺和强悍

  事情总是这样:永远不能完全沉醉于生活的人,心中期待着答案,等待着真理。确信身边的所有人也没有答案,心中惊恐不能寐,对着黑夜,是急躁的、求索者的眼睛。终于繁华落尽,空气清冷结霜,在极致的黑暗里摸到世界的原点

  很向往悉达多那样的生活:思索、等待、斋戒、倾听河流、倾听土地;也向往遇见那齐士一样清醒的人,爱慕他一生,即使仅是远望;想要像哈里哈勒尔一样在那样的时代孤独孤傲。觉得很美,如果能够远离成功学一阵子是不是要轻松很多。然而在现在的生活里麻痹,进入那个时代我又如何守住自己,但总归对时间慢慢的流逝有一种期待吧,希望静静地看答案一点点展开。小的时候总是很开心地看自己又掌握了一种看待生活看待自己的方式,后来便有好像永远无法完成的推翻,永远不能得到的终极。自己虽然总是不断地进行一些像是虚度光阴的活动,但对于这个世界总是不能完全融入,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我骄傲,又喜欢冷眼旁观;我谦卑,尽管只是出于习惯。

  话语本身不是完善的,小爷今晚第一次敲书评,没有什么条理。啦啦啦,而且面对电脑总是没什么话说,不过也算有了一点经验吧。几乎没怎么提到知识与爱情。是很浮躁的心情啦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wenzhaidaquan/342062/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 600字美文摘抄【4篇】 600字美文摘抄【4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为您推荐
  •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简·爱(JaneEyre),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孤儿,年幼时被送到舅母加抚养,过了十年被歧视、受虐待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美文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欢迎品鉴!
  •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亦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