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图鉴 读后感]控制自然读后感精选10篇


文摘大全 2020-04-05 12:47:37 文摘大全
[摘要]《控制自然》是一本由约翰•麦克菲 (John McPhee)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 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 读后感

【www.anne5.com--文摘大全】

控制自然读后感精选10篇

  《控制自然》是一本由约翰•麦克菲 (John McPhee)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制自然》读后感(一):杀气腾腾爱自然

  《杀气腾腾爱自然》是我写的书评的题目。

  我当然不会发表在这里啦。【写一段书评的目的只是为了炫耀我读过没错】

  想看关于书的内容就不要再看下去了。我没打算写那个。

  -------------------

  我讨厌读书。

  这事还得从初中那个巨大的,水族馆般宁静幽雅的图书馆说起。

  就像研究生的时候曾经迷恋过一阵子刘小枫一样,初中的时候我也曾经迷恋过一阵子余秋雨。那个年代,本科生都在谈论米兰昆德拉,高中生都在谈论恩雅。我经常贼眉鼠眼地,躲着各种可能认识我的同学和老师,贴着墙角,垂着头,一路小跑过三段十四级扁平的楼梯,直到推开图书馆乳白色的木门才站定下来,收起一路张皇看一眼幽深而明亮的走廊,然后像一个初次检阅国民的公主一样停顿一下,慢慢朝阅览室走去。

  那个时候,我喜欢故事会,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秦文君;不喜欢方兴的青春文学,不喜欢勒布朗的亚森罗平。

  每年,老师发下兴趣课的单子,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到开课的时候,我早就忘了自己选过什么课,茫然地看着同学们像海里的沙丁鱼群一样在下课的瞬间散开,无影无踪。那个时候的我像一棵徒长的豆芽,在这个似乎每个人都明了却对我一片黑暗的世界里,朝着有光的地方升高升高。

  于是我就在干净明亮的阅览室里度过了无数个,至今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下午。至今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还有公司的内部邮件系统,各种通知、表格、一夫一妻制、电话机、政府和正在跟我说话的这个人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这个无序的世界,这个黑暗的只能徒长无法开花的世界,那扇乳白色的小木门曾经透出过一种扭曲的,寡淡的光。

  天堂颜色的光。

  所有的故事,就像我最早学会的英语歌Yesterday Once More里所有的老歌一样,五彩斑斓地述说一种坐标,一种模糊的定位方式,告诉我世界的模样,告诉我在黑暗中如何找到自己。

  我花3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它当然,和其他所有书一样,是关于人类、世界和自己的。

  只是今天,我已经学会了如何用“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把它拆开、揉碎、过滤出重点、分析其结构、以各种主义译解和曲解。

  当人站在自然的对面时,当人站在宇宙的中心时,当人站在一切之中与一切毫无分别时。

  这棵徒长的豆芽,学会辨识各种假托和人造的阳光,学会信仰、希望和爱,学会欣赏和了解人之子深刻的努力和悲哀。

  还是没能学会靠光合作用长出半片叶子来。

  igh.

  《控制自然》读后感(二):何伟序:我的老师麦克菲

  我的老师麦克菲

  何伟(Peter Hessler)

  作家,《纽约客》特约撰稿人

  郭筝 译

  1991年春,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三年级,选了约翰•麦克菲先生的非虚构写作课。那时我主修英语,正在上美国大学中很常见的创意写作课,而对新闻报道或非虚构写作毫无兴趣。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我对写小说充满浪漫想象,希望追随海明威(Hemingway)、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康拉德(Conrad)等作家的脚步成为小说家。

  但是,麦克菲的课在普林斯顿非常有名。他是《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开课不多:三年两次,每年一学期。每次开课都有上百人申请,但是仅招收14名学生。申请程序很简单,你提交一篇非虚构类作品,再附信说明想上这门课的缘由。过去的成绩或经历并不重要,有没有在校报的工作经历也没有影响。我申请时还从没发表过新闻报道,但入选了。

  结果,这是我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门课。这门课没有成绩,因为麦克菲不给学生打分——他认为分数对年轻作者毫无用处。对他来说,把文章写好的冲动就是足够的动力,没有必要给创造性工作划分等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评判学生的作品。每周我都要交一篇文章,他的批阅之深入细致是我前所未见的。他用铅笔做批注,字迹细小,有明显的左撇子风格;他会划掉一些单词,圈出需要调整结构的段落。在页边空白处,也有他大段的批语。要是句子写得不好,旁边会有:You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this.(你可不能用这个造出真丝袋来) 。如果哪句话里形容词和从句过多,他会指出:This could be said with several pebbles removed from the mouth.(你可以把嘴巴里的小石子吐出来再说。)

  有一篇文章,我在两句话里四次提到主角名字,麦克菲点评到:“人名响得跟马蹄似的呢。不妨多用代名词。”有时他也会直截了当:“重复多得烦人。”还有的评论非常简短:“自作聪明。”

  当然也不乏表扬:“就是这样”、“哇”或是“这段精彩”。

  我意识到,一个人有可能写得极好同时又很糟糕。最好的作者未必最有天赋,但都知道到自己的弱点并努力改进。课到最后,我明白了非虚构写作,如同小说创作一样,既要呕心沥血,又要激扬文字。此后不到一年,我就开始发表新闻报道,再未回头——成为小说家的梦想被置之脑后。

  这种转变,在麦克菲的班上发生过很多次。他教过的学生已出版了两百多本书,其中很多是像我一样从虚构转向了非虚构写作。他的学生甚至有一个专属名称——麦微子(McPhinos) 。

  对很多人而言,这门课持续终生。美国的师生关系与中国不同,后者的儒家思想和教育传统赋予教师神圣色彩。但约翰•麦克菲之于我更像是中国式的老师。大学时他是我的老师,毕业后依然指导我,现在还是如此。从普林斯顿毕业后,我们仍联系紧密,有时我还去他家探望。我的事业几次遇到困难,他都给予我建议。九十年代中期,我从牛津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当时非常想加入和平队去中国。这个决定听起来挺吓人的,我一句中文都不会说,每个月只有120美元;在美国的话,我可以有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我觉得去中国小镇教书的挑战能帮助我成长,也有益写作。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于是去新泽西时,我找麦克菲谈了谈。他说:“我觉得你应该去,听起来就是个很好的想法。”

  到中国后我仍与麦克菲保持通信。我在涪陵教英语,这是长江边的一个小城,那时还显得很偏远,也没有网络。但我们互通书信,还打过几次电话。我向他讲述涪陵的生活,还有那些出色的学生,告诉他在中国的小城里生活的感觉,这里的人充满好奇、十分友善,只是有时会叫我“洋鬼子”。麦克菲也会在信中谈他的工作。当时他正在写一本关于美洲西鲱的书,那是一种生活在美国东北部的鱼。他正是因这类题材而出名,总能把这些晦涩的主题写得引人入胜。他写过瑞士军队,写过苏格兰内赫布里底群岛的一个岛屿,还有新泽西州的森林。还有本书名字非常简洁——橘子,这就是主题了——整本书就讲这种水果。这本书写于46年前,如今在美国依然不断再版。

  麦克菲来信说长江里有一种鱼与美洲西鲱有亲缘关系,问我能否帮他查到更多的资料。这也是他典型的行事风格:事必深究。这次,我成了他的助手。我约同事去了涪陵师专的图书馆,花了好几个小时查阅生物图书,最后终于找到了他提到的那种鱼。我复印了相关内容寄往新泽西州。几年后《元勋鱼》(The Founding Fish)出版,这是麦克菲的第29本书。

  1998年1月,离我离开涪陵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我爱上了这里的生活,无法想象还要离开;我感到中国将成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一次不知该何去何从。我给约翰•麦克菲写信寻求建议,他给我回了一封千字长信,最后他写到:

  涪陵就是故事本身。涪陵是一本书。

  我觉得你应该定下心来写一本书,刻不容缓,要么从这个暑假开始,要么等你的两年服务期一结束就开始,就写你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已经在你脑中,呼之欲出……带你的读者认识涪陵,认识中国,认识长江,知道什么是洋鬼子……

  在涪陵这个质朴的小城,这个我与外界几乎隔绝了两年的地方,这封信改变了我的人生。收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还能写本关于涪陵的书。谁会关心一个中国内地默默无闻的小城?怎么会有人想了解我那些学生,那些贫困的四川农家子弟?像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怎么能写书呢?但有了老师的建议,写书突然显得顺理成章。涪陵并非无足轻重;我的学生也很重要;而我正是能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如果约翰•麦克菲可以为橘子和鱼写书,那我也可以写写世界上最雄伟的大河旁这座迷人的小城!不出一个星期,我就开始构思这本书,梳理自己的日记,设计篇章结构。在涪陵剩下的日子里,我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然后返回密苏里州的父母家开始写作。完成草稿用了四个月时间,将近15年过去了,在美国、英国甚至中国,还有人在读这本书。如果没有约翰•麦克菲的鼓励,就不会有《江城》(River Town)。

  * * *

  麦克菲的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经历。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远不只这门非虚构写作课程。回顾这半个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也许我们会发现最突出也最具活力的就是记叙性非虚构作品。早在1970年代,人们就察觉到这一领域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1973年,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出版了选集《新新闻》(The New Journalism),向美国杰出的非虚构作家致敬。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琼•狄迪恩(Joan Didion)、 盖伊•塔利斯(Gay Talese)、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亨特•S•汤普森(Hunter S. Thompson)的作品均在其列。沃尔夫选集中只选了很少数的作品,事实上,这种体裁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40、50和60年代,约瑟夫•米切尔(Joseph Mitchell)等伟大的开拓者已有重要作品发表。一些美国杂志也以关注非虚构作品知名,特别是《纽约客》。

  但这种体裁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名称。一些人称之为“记叙性非虚构作品”“创意非虚构作品”“文学类非虚构作品”或是“长篇新闻报道”。“非虚构”以否定的形式下定义,本身就是个奇怪的词。我曾为《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采访麦克菲,问他想怎么称呼这类作品。他说:“我更愿意叫它事实性写作,其他叫法都有不足。‘虚构’也不例外,这是个奇怪的名字,没有任何意义,它的拉丁词根是facere,只是表明‘写了’或‘要写’的意思……说到底,‘非虚构’就像说‘非西柚早餐’。这没有任何意义。你说早餐吃的不是西柚;并不能让你更了解这顿早餐。”

  他想强调的是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几十年来——事实上,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类作品在美国愈加受人重视。原因何在?你可能会想到美国实用主义盛行、美国人强调真相,或是社会体制重视新闻业。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市场。美国是个大国,读者众多,能支撑得起《纽约客》这样周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杂志。但在英国、在欧洲,这就不可能,因为欧洲国家一般较小,市场因语言隔阂而分散。在英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没有杂志能与《纽约客》相提并论。那里也有很多了不起的记者,但他们无法像在美国发展得那么集中。

  在美国记叙性非虚构作家这个群体中,约翰•麦克菲尤为突出。他的影响十分显著——几乎所有真正的美国非虚构作家都会告诉你,他们读过麦克菲的作品而且从中受益。《新新闻》收录的是那些关注流行话题、更为闪耀的作家,麦克菲不在其列。他的力量恰在于平静而不张扬的坚持。自1965年第一本书面世以来,他一直笔耕不辍,一个又一个作品,一本又一本书,目前已有31本。这些书大多篇幅不长、精雕细琢、题材独特、不落俗套。

  他的作品以结构严谨著称,几代年轻作家都学习过他谋篇布局的方法。他对工匠和不寻常的人情有独钟。《树皮独木舟生存记》(The Survival of the Bark Canoe)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处境艰难的缅因州匠人,他像几百年前的印第安人一样手工造船。此外,麦克菲还写过原子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几部关于运动员的作品也非常棒:篮球运动员、政治人物比尔•布拉德利(Bill Bradley),网球冠军、热心民权运动的亚瑟•阿什(Arthur Ashe)。他的一本地质学杰作获得了普利策奖,其他很多重要作品都是环境保护和自然方面的。

  很少有图书馆会把麦克菲的书集中在一处,因为作品跨度极大,读者常常会惊讶于他的兴趣之广泛。但他说这都是顺其自然而来。我为《巴黎评论》采访他时,他说:“如果把我发表在《纽约客》上的文章列一个目录,会发现超过90%的题材都与我的少年时代有关。我写过三种运动,都是高中时参加过的。很多环境、自然方面的书,则源自佛蒙特州的基威丁露营地。我在那里度过了13个夏天,开始是露营,后来做指导老师。整个夏天,我都坐着独木舟或是背包旅行,呆在森林里,睡在地上。”

  鉴于麦克菲对环境有极大的热忱,《控制自然》成为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再合适不过。这本书于1989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但到今天仍未过时——相反,随着时势变迁,它与我们的关系愈加密切。书中有一章描写了新奥尔良,这个地区有大半已经在海平面以下,因系列防洪工程得以幸存,麦克菲在书里记录了他与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谈话,他们警告说将有一场大灾难——一场暴风雨最终会横扫新奥尔良,摧毁堤坝。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使预言成真。在那场灾难中,很多人提到了麦克菲的书,人们至今依然认真地阅读着。

  中国,当然也是一个有很多大坝和工程项目的国家。与麦克菲通信讨论鱼和涪陵的时候,我就常常想起《控制自然》和三峡大坝。我意识到中国面临的挑战与美国相似——两个国家都有巨大的资源需求,都雄心勃勃地要控制自然,而且颇为自信。很难说这种做法是否可持续。麦克菲细致地描述了人与自然发生冲突的情形,中国读者也会像美国读者一样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更希望中国作家能像美国作家一样,从麦克菲详尽的研究、严谨的结构和优雅的措辞中得到启示。过去几年里,我察觉到中国人也开始关注记叙性非虚构作品。每次与中国的记者、作家交流,他们的问题都让我印象深刻——显然他们正在非常严肃地思考自己的专业。当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都给作家带来重重困难,但也有一些益处。如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地方能像中国一样让人着迷,这里绝对不缺乏写作素材。而且,中国也有美国那样巨大的市场:大量有文化素养的读者。我希望,中国这一代记叙性非虚构作家能写出好的作品,帮助读者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国家。

  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约翰•麦克菲的作品译到中国来。这是第一本,还有30本待出,而且他还在继续写作。82岁高龄的麦克菲依然在普林斯顿任教。我离开他的课堂已有20多年,但那段经历仍然影响着我的写作生涯。于我而言,他一直是我中国式的老师。很荣幸能向中国读者介绍约翰•麦克菲。

  《控制自然》读后感(三):高建国序:小自然和大控制

  小自然和大控制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暨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最近几年,国内外都自然灾害频发,从雨雪冰冻到地震、泥石流、海啸,还有这本《控制自然》里重点描述的火山喷发,都曾造成人员和经济损失无数。

  地球到底怎么啦?有人戏说:“地球处于震动状态”。地震震源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地下,海啸发生在大海深处,人类有可能控制它们吗?似乎很困难。

  自己把握“小自然”

  人们会把身边的天气说成“小气候”,每天穿衣就是适应小气候,天冷加衣,天热脱衣。地震中也有“小气候”。2010年玉树地震时,很多房屋倒塌,但也有一座安然无恙,它是2009年青海省农业厅帮助当地农民修建的抗震安居工程,耗资三万。可是这家居民嫌房屋小,只有十来平方米,于是请施工队另外修了一幢耗资20万的二层楼房,楼房在地震时根本不抗震,化为废墟。这件事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人有可能控制得了自然,但也只是身边的“小自然”。归根结底得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能够适应自然。

  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教训比比皆是。

  2010年8月,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盐井村文家沟大雨引发了泥石流,379户农房被毁。清平乡下辖共5个村,附近有文家沟、银杏沟、蔺家沟等多条沟渠,村子大多依沟口而建,那些刚刚建成不久就被毁的别墅式建筑就纷纷立在沟口附近。

  事实上,就在2年前的汶川地震时,这里也是重灾区。地震后国土资源部派出大批地质人员勘查灾后地质状况,给居民提供图纸,标明哪些地方可以修房屋,哪些地方不可以修房屋。这些村子的沟口就是“老虎口”,是绝对不允许建房的。因为汶川地震初期的地质灾害是以崩塌滑坡为主,而震后若干年(有专家指出活跃期在100年内)是以泥石流为主了,山洪携带着大量的泥石滚滚而下,沿着山沟出山,这些新修的别墅群挡住出路,正撞在枪口上。但援助这些别墅区的外省修建人员完全没有风险意识,于是在重灾之后一年多,又一次遭灾。

  从灾害中学习防灾

  人类的防灾减灾知识并不是先天具备的,大部分经验来自于受灾过程,能从旁人受灾中得到教益,改正过去做的不足,是更聪明的做法。国家对防灾减灾法律的修订经验也据此习得。汶川地震2个月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工地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公告》,里面就提到: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建筑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这种从灾害中迅速学习的典型案例是汶川地震后美国人的行动。2008年11月13日,大约500万美国南加州居民参加了全美规模最大的地震演习,设计震级为7.8级,假定震中为南加州圣安德烈亚斯(San Andreas)断层,有数千消防员、警察、及其他紧急事件反应部队和单位,参与这场为期一周模拟演习,它将帮助南加居民做好防震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洛杉矶大地震。这里就是《控制自然》书中写到的泥石流高发区,虽然上个世纪初洛杉矶已经有了专门的防洪署,但它们的角色也很尴尬,居民不了解他们的职责,并不配合,防灾工作难做。但是现在城市居民也意识到了自然的风险,2010年时至少有780万民众参加的大规模防震演习。据地质学家预测,在30年内加州遭遇破坏性强的大地震的可能性达到99%。这本书中作者发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人们如今都已经清楚意识到了,所以才会有美国现代城市的规模庞大的地震演习。

  虽然我国教育部从2006年就开始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每个学期要针对对洪水地震火灾进行一次演练,但2007年全国只有70多个学校进行过一两次,只占60多万所学校的万分之一。汶川地震以后,全国有17755所学校进行防灾演练,2008年全国学校地震演练次数是2007年的254倍。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汶川地震后第4天,即5月16日,据媒体报道,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日本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日本的学校可是抗震的“第一避难所”。

  我的夫人在东京曾注意到工人在修补马路上的小洞的场景。他们先用工具挖出碎石,再加上填料,最后铺上沥青。施工时不影响正常交通,一旁立上旗杆,表明正在施工。而我们城市的修马路,经常采取断路的方式,让行人和车辆很不方便。马路的修缮和危房改造虽然不比大灾,但也充分体现了防灾方式和救灾方式的差距差异。

  防与救

  我国东汉荀悦编著的《申鉴•杂言》中说:“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为之防,发而止之为之救,行而责之为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番话把“防灾”、“救灾”和“借鉴”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特别强调了“防”的重要性。

  防灾既有技术上的差异,更有观念上的差异。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应急办公室,只强调了“救”,忽视了“防”。国家行政学院成立“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培养出的干部只会“救”,不会“防”。

  准确预测和预报是防之首。但如今的预测准确率并不高。国际上巨灾预测方面仍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而目前我国各部门对灾害预测,基本上是按照西方传统的、单学科的方法进行的,预测巨灾很难。而且我国常规预测都是用中小灾害统计方法取得的,用此来预测重大灾害成功率极低。所以我们必须采用自主创新信息预测等新方法解决此问题。

  过去浙江省沿海农民有“半年种田,半年修塘”传统,现在则是农民出外打工,没有劳动力,浙江省海塘破损严重。1997年10月,浙江省委决定把浙东海塘作为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只用了二年多时间,1020公里高标准海塘巍然矗立于浙江沿海。从此以后,台风很少肆虐,2000年浙江省共遭受5次台风的影响,两次死亡人数不超过5人,三次零死亡。在新修后的海塘保护下,沿海的土地也大为增值。这是现代城市面临自然时的有效防御措施。

  西方国家强调应急,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建设,在防灾上投入很多,做足了功课。就像本书所介绍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防洪工程,是年复一年在坚守,他们会听取沿岸居民的意见,协调各方需求。洛杉矶防洪署一百年来也不敢懈怠地向广大居民告知泥石流情况。

  我国从2004年开始建设应急体制,但在防灾建设上缺憾太多,目前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了。任何一次灾害都是有其原因的,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原因。我们已经有了太多这样的教训。希望本书的读者们,不管是作为防灾救灾人员,还是作为普通的居民,都多学习一些基本的风险意识和防治意识,远离想当然。

  《控制自然》读后感(四):自然真能控制吗

  本书由三个长篇报道组成,作者分别讨论了泥石流、洪水和火山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巨大灾难,而这一切的背后原因源于人类自己,是我们不断蚕食着自然与城市的边界,我们明知道在山脚下建房很危险,但谁也不愿搬家,我们坚信投入巨大的护堤会阻挡灾难,人人都相信自然是可以控制的。

  本书的优点在于没有执着于学理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很容易越谈越空洞的话题,保护者有一套逻辑,开拓者有另一套逻辑,两者根本统一不起来,因为开拓者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这驱动他们不断编造新的借口。总之,当下就是对的,符合自己愿望就是对的,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呢?

  太多的悲剧源于主动的不觉醒,蝇头小利就可以让人类变成无理性的动物。

  麦克菲善于讲故事,他笔下不只有一方面意见,他记录了多元的声音,这些记录甚至颇有隐喻味道——泥石流源于山体的高度粉碎化,而我们的社会不同样在高度碎片化吗?当共识消解时,我们的信仰早已被精神泥石流夷平,那么,我们又如何对抗真正的泥石流?

  作者没有直接讨论控制自然的话题,但触目惊心的记录让我们不能不去检讨:如果我们真的控制了自然,自然就将因此丧失自由,那么,这样的自然又有什么意义?

  《控制自然》读后感(五):李泽椿序:我们所处的现实

  我们所处的现实

  李泽椿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然到底能不能为人所控制呢?

  或者说,人与自然,以什么样的方式共处才合适呢?

  《控制自然》这本书选取三个地区来讲述人们与不同自然灾害(泥石流、洪水、火山喷发)抗争的过程,以生动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情景重现、客观观察来记录,或是摘录真实人物的叙述,从不同人群、不同视角、不同目的阐述了灾害发生的过程和人们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事实,揭示许多自然规律和各种防灾抗灾方法和想法,实际上是给读者展示了如何了解规律来应对自然灾害,不仅科普,还让读者经历各种临灾态度和观点的冲击,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所身处的现实

  美国人民以复杂而积极的心态面对着那些困难。我们呢?

  我国也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各种类型的灾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都有,还会衍生其他灾害,如强降水引发泥石流、洪水等,并且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会不断地反复出现。

  2010年8月7日凌晨,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泥石流径直穿过村庄和县城,摧毁沿途楼房,直奔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河水水位迅速上升10m,淹没大半个县城长达一个月,造成1481人死亡、284人失踪,22000多人无家可归。

  自清朝以来,这个地方就多次发生泥石流,民国以后大概每12年就爆发一次。舟曲县城背面山区地势险峻,沟谷呈深“V”型,河坝区植被覆盖度低、岩石大面积裸露,历史上经过多次地震影响,沟谷多处出现岩石土体形成堆积坝,堵塞沟道,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而8月7日这一天,舟曲出现40分钟超过90mm的强降雨,是舟曲县建站以来的最大降雨强度。如此大的降雨迅速汇流,在沟谷形成山洪泥石流,层层击溃堆积坝和人工防沙坝,袭击下游居民区。从自然的角度看,舟曲泥石流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必然要承担这样的风险。

  而人类活动也可能加剧这一进程,比如,当地过度地开发采矿和森林开采、对地质灾害治理落后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缺乏足够现代化灾害监测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足以发现短时局地突发强降雨系统和有力的辅助预警条件,县城人口密度大,在大灾面前更容易造成人数众多的伤亡。

  就在这一场泥石流发生后4天,四川绵竹市清平乡沿绵远河近3公里沿岸10余条冲沟同时暴发山洪泥石流,比舟曲泥石流规模还要大,是国内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379户民房及学校、派出所等公共设施被泥石流掩埋,600多户民房进水,300余亩良田被毁。

  但这次由于监测预警及时,政府应急预案启动坚决,共5000余人成功临灾避险,仅造成很少的人员伤亡,极大地避免了群死群伤和财产损失。

  两次泥石流灾害,截然不同民众存活率,同是天灾,有所作为就能有机会挽救更多人的性命,这正是各级政府和防灾减灾科技工作者的目的。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各级政府经常组织应急演练,针对实际地形地貌以及灾害点来设计撤离路线、快速逃生方法等等,让每个居民在灾难来临时能做出快速反应。绵竹市清平乡就组织了多次应急演练,受灾群众在遭遇“8•13”特大山洪泥石流袭击的危急关头就是顺着平时演练过的逃生路线,朝安全地方转移因而躲过泥石流的。

  2000年有学者做过统计,全国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在15亿~20亿元以上,死亡百余人。从2003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启动全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并带动地方联合开展预报预警合作。十年来,已有30个省(区、市)的1741个县(市、区)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基本覆盖全部山地丘陵县,基本建立了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就在我们平平淡淡地生活着的时候,这个防治体系已经为了我们预报了几千起自然灾害,让更多人有了风险意识,也成功避免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不过,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总体来说,仍然非常薄弱,还需要通过持续努力,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理顺和落实各项保障机制。

  我们怎么保护自己?

  在现今的生活环境中,自然灾害风险总是存在的,但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性遗忘、忽略了这些风险,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洪水高风险区。即使生活在现代化都市,一场大暴雨,一场飓风,一场大雪,就足以让脆弱的城市不堪负重。现代科技尚不能完全掌握复杂的规律,或人为地阻止灾害,但是可以通过科学深入灾害研究、找到演变规律,作出一定的预报与预警,政府加强防御措施和组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灾害造成的破坏。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虽然已经过去,但倾盆的大雨、惨重的伤亡和损失依旧让人惊心。那天是星期天,很多人在家休息,午间开始市区雨势就很大,地面很快积起水来,没过了脚踝。虽然天气预报提前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但是降雨急、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是始料未及的。到了下午14时,雨势持续,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黄色;傍晚18时30分再次升级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当时每小时普遍降雨40~80毫米,局地出现每小时100毫米的强降雨,事后统计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215毫米,全市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河北镇,达460毫米,突破气象历史记录(1951年以来完整气象记录)。

  在气象局值班的同志傍晚下班开车回城北,幸好安全到家。第二天得知积水没过汽车,淹死了人,郊区还发生洪水,直称后怕,当时只觉得雨虽然很大,视野也不清楚,但路况还行,慢点开应该没问题。生活在北京的人,对北京的城市建设还是比较信任的,很多人觉得下个雨开车没什么。但这次出现了极端降雨,引发了灾害,触动了全城人民的心。电视上、网络上开始教导如何保证下雨行车安全,遇到积水路段要慢行,注意观察,车上备好安全锤等等,这些安全自救知识很好,给很多人心里都上了根弦,补了一课,一时之间,安全锤都脱销了。北京这次雨太大太急,美国要是遇到这样大的雨也受不了,唯一庆幸的是暴雨发生在休息日,要赶上工作日,全城堵车,损失就更大了。另外市政府也尽可能组织更多的力量来抗灾救灾,紧急组织人员转移,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56933人,其中房山区转移20990人。

  荀子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面对自然灾害,防范应该放在第一位,依靠科技,预防为主,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民众自己也要加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尤为重要。通过有效广泛的科普宣传,居民能够清楚所居住的环境可能面临怎样的自然灾害、如何有效避灾、如何自救,保护自然环境增强环境抗灾能力,灾害风险科普宣传范围越大,受益群体就越广,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程度越深,越有利于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人类其实一直在自然的控制当中,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

  美国防灾减灾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借鉴,其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对读者都是一种财富,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些自然灾害风险意识,多些准备和应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自然法则,引导自然,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甚至有一击之力。

  这本书的出版将会极大地提高人们对地质灾害、洪水等灾害的认识和如何在第一时间应对灾害的发生,也将促进基层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预防灾害,造福百姓。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wenzhaidaquan/322954/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初中生优秀短文摘抄集合4篇
  •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两百字美文摘抄汇编4篇
  •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英语美文摘抄50字范文(精选5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50字【三篇】
  • 600字美文摘抄【4篇】 600字美文摘抄【4篇】
  •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英语美文摘抄小短文精选三篇
  •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美文摘抄800字集合4篇
  •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小学作文摘杨梅【二十一篇】
为您推荐
  •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
    简·爱(JaneEyre),是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孤儿,年幼时被送到舅母加抚养,过了十年被歧视、受虐待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文摘抄加批注(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作文摘抄精选十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日报美文摘抄800字【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
    美文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美文摘抄范文(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的文言文摘抄【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美哲理散文摘抄(锦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800字美文摘抄锦集五篇,欢迎品鉴!
  •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一件事作文摘选(合集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亦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短文摘抄(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