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胡同读后感|胡同的故事读后感10篇


爱情故事 2020-09-14 12:05:20 爱情故事
[摘要]《胡同的故事》是一本由冰心 季羡林 汪曾祺 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 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同的故事》读 读后感

【www.anne5.com--爱情故事】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10篇

  《胡同的故事》是一本由冰心 季羡林 汪曾祺 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一):胡同的味儿,人们的趣儿

  友人不久前从北京回来,说到北京人几乎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她想象那里的人,应该是即使不浓妆艳抹、服饰时尚,也要轻妆雅丽。但是不知是因为在大学城,还是那里的人就是着装普通,广场拖着拖鞋的人也不少。她说只有到了比较繁华的地方,才看到化妆女子更多。与电视上,大有不同。

  但是我想那才是曾经老北京留下的真实且常态。如《胡同的故事》里汪曾祺在《古都的残梦》文中写到:

他们安分守己,服服帖帖。老北京人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真是老北京人的非常精粹的人生哲学。永远不烦躁,不起急,什么事都“忍”着。胡同居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蒸一屉窝头,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来一碟臭豆腐,一块大腌萝卜,足矣。

  不急不躁,“当了一辈子的顺民”,顺其自然,多么简单的生活。如果随着物质提升,层楼摩天,胡同消失,人也过得急躁且繁琐,这样老北京的韵味消失了,才是一大悲哀。

  胡同作为人们衣食住行里”住“的一部分,既是人们生存下来的不可或缺的载体,更是与人或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的寄托园。就像大家写南方的巷,上海的弄堂一样,老北京的胡同也不例外。

  《胡同的故事》精选了四十多位文人关于胡同的散文。这些作家中,有在胡同中居住了数十 年,有的却只是于胡同中短暂居住,但他们都愿意,都想把胡同写下来,而散文是传达感情的直接方式,可见胡同的魅力极大,也体现了老北京的灵魂深深影响过众人。

  拿到书时,看到后面的”睡不着眯着“,我不禁好奇,为什么会以这几个字印在大大的封面上。看了汪曾祺的话才明白,原来那是老北京人的哲学,也是吸引大家热爱北京的学问,就是居住不久的文人也会对胡同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愫,给人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就像王辛笛说到:“大凡在北京住过的人,一旦离开了,就总会不断惦念着它,惦念那里大大小小的胡同,以及那一扇扇门开向胡同的四合院。”住的久的人离开了,更是想念,萧乾诉说:“ 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

  因为胡同,有北京人乐呵呵的家庭状态,还有一个个真诚朴素的人。所以有了很多文人们有趣又值得纪念的故事。例如王辛笛与友人因胡同以诗传情 ,表达友谊。韦君宜与人谈论关于胡同的名字。冯牧,感受胡同人的热心与温暖并开启了人生旅途。

  北京的胡同还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不但有贵族的宅院,更因有了很多名人的故事而更加有深韵。赵丽宏给我们讲诉了《胡同和国画》,看齐白石和齐秉声作画;艺术家黄宗江则在大杂院上演红楼大戏,如痴如醉。高洪波直接就说:“没有胡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塌了半边天。”可见胡同的影响,又是深远的。

  老北京下的胡同生活,充满着味儿,高洪波觉得说不清:“可以是浓郁的人情味儿,也可以是淡然的平民百姓味儿,有时还带着点不管不顾的市井江湖味儿。”

  胡同的情趣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总是特别的,当代诗人邵燕祥说:“我是老北京,我深知不管是春秋佳日,还是长夏的晨昏,冬天的傍晚,在北京的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热闹或僻静的胡同里,独自走一走,是别有一种情趣的。”

  一位位文人、艺术家笔下的胡同,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怀,那就是怀念与享受。以前的胡同很长,很深,在那儿,越待越有趣儿;现在的胡同,即使不在,却越想越有味儿。一个个故事写下来,经人不断传阅,那种趣儿、味儿,生生息息,如酒愈加醇厚浓郁。而这本《胡同的故事》也显得更加有厚度,值得反复品读。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二):胡同,北京最有京味儿的地方

  现代城市快速发展,高楼大厦日新月异,但每座城市都依然保留了一些自己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比如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这些城市特有的建筑,就是这座城市最有特色、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了。

  去一座城市旅行也好、居住也罢,想要快速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认识这座城市里的风土民情,最不可错过的就是这些城市保留下来的历史性建筑了。

  刚来北京的几年,我对胡同就异常感兴趣,平日里出去玩,南锣鼓巷、烟袋斜街、东交民巷都是首选,有些地方去了不只一次。而若是朋友来北京,请客吃饭,也会首选胡同附近的餐厅。比如帽儿胡同、金鱼胡同、八大胡同等等,只要你留心,会发现在这座科技化的城市里,还藏了一些颇具北京老城特色的胡同。

  在北京居住时间越久,越发爱这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于是看到《胡同的故事》时,立马想要入手,一方面希望透过一些文学大家的视觉去看北京胡同,另一方面,也希望从中能够获得一些我不曾见识过的北京,好在未来聊起这座深爱之城时,有更多内容可谈。

  胡同从建立到今天,已经有八百余年历史,若你常去逛胡同,会发现很多百年老店,而胡同,也是北京城的特色,是连接过去与今天的一座桥梁,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看《胡同的故事》之前,我曾读过很多生活在北京作家的书,但大多是他们一个人的故事,而这本书中涵盖了四十多位作家,他们有些是长居北京,有些只是短暂停留,但他们对北京胡同的认识和记忆,却像一个万花筒一般,向读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北京城。

  个人建议,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你可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北京胡同去转转,而后再来阅读,会有极为强烈的代入感,仿佛你曾在那个胡同生活过,也曾在那里与胡同里的人交谈过。

  每位作家笔下的胡同、胡同里的事儿都不同。

  萧乾笔下的胡同是灵动的,他的作品里更多呈现的是胡同里的童年趣事。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作为穷人家孩子的他,做了一个简单的风筝,当风筝飞上天空,他写道:“小心坎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这句话着实感动了我,是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童年,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单纯、幸福的快乐。

  汪曾祺可以说是一位超级可爱的作家了,他笔下的文字很多都诙谐有趣,常常读着就能笑出声来。

  比如他的作品中写道,北京城是四方的,于是大家都习惯性的用东南西北去描述方位,即便是老头老太太一起睡觉,觉得拥挤,给对方说的也不是你往那边去点,而是你往南边去一点!

  比如他说胡同名字的来源,很多来自胡同里的人和事。“石老娘胡同,是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个接生婆;大哑巴胡同,是因为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哑巴;齐白石住过的百花深处,则比较个别,不叫胡同而是有一个雅致的名字,但走进去,其实是一个公共厕所!”

  比如他还写道:老北京人有几句老话,叫做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几句话可谓是总结出了北京人的生活哲学。什么是都不着急,永远不烦不燥。

  书中有不少大作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冰心、季羡林、史铁生、汪曾祺等人,还有一些是不曾读过,但文字却也颇有一番韵味的作家,不论是谁,写出的或长或短的关于北京胡同的记忆,都从不同角度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这些作家都有着一股魔力,他们笔下的胡同,仿佛如同电影画面一般,生动鲜活的出现在脑海里,让从未了解过北京的人,对胡同有了更直观的印象,也会让已经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更觉得这个城市可爱、滋生出更多的热爱之情。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三):胡同深深深几许,旧日时光不再来

  世界上大多数知名的城市,都有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如同香榭丽舍大道是巴黎的名片,兰布拉大道是巴塞罗那的名片,百老汇是纽约的名片,南京路是上海的名片。

  那么,北京的名片呢?是巍巍旧皇城,还是蜿蜒的长城?是庄严的天安门广场,还是那千万条数不清的小小胡同?

  如果说故宫是北京的名片,想必无人会反驳,毕竟它作为中国最后两朝封建帝王的居住之所和旧中国权力的中心,已在此地屹立六百余年。

  而胡同,尽管它不像故宫那样拥有“皇室贵胄”的血脉,但它却是北京的灵魂,更是京味文化的代表。有人甚至称北京的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

  何谓“胡同”?

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意为水井。在历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巷的代称,由此产生了胡同一词。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北京的胡同有多少?有句老话说:“大胡同三千六,小的多如牛毛。”如果把北京比喻成一个人,那这些大大小小的胡同,就如同人身上的毛细血管一样,多得数不清。而世世代代的老北京人,就是在这样的胡同里繁衍、生存,上演着属于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确切来说是四川人),我没有在北京生活过,而只是随着大流去过北京两次旅游。而这两次旅游,都只是走马观花地到北京那些热门的景点数了数人头,譬如故宫、天坛、颐和园、雍和宫之类,所经之地唯一能称得上胡同的,就是前门大栅栏和南锣鼓巷。但那两个地方如今都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商业景点,整日游人如织,早已看不到昔日胡同生活的影子了。

  无缘得见,于是就更为向往。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胡同的故事》。

《胡同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合集,书中收录了四十多位中国近现代著名作家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这些作家中,有些是生于胡同长于胡同的“老北京”,如萧乾、冯牧、黄宗江等,也有如季羡林、王辛笛、菡子一般只是在胡同中短暂居住的人。尽管他们在京居住的时间长短不一,经历也不尽相似,但他们都对北京的胡同和胡同里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有了他们的文字,我们才可以领略到昔日胡同生活的别样风情。

  对萧乾先生而言,胡同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起点,即使他后来漂泊海外,每每思乡,念的也不过是北京某个小小的胡同角落。他坦言:“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萦绕着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季羡林先生则用俏皮的口吻写道:“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即使这些小胡同在如今已日渐消失,但他的心中,会永远给小胡同们留一个位置。

  对肖复兴先生来说,自己的童年和一条名叫“墙缝胡同”的小胡同紧密相连。那是一条非常狭窄的小胡同,仅仅容得下一个人走,所以称它为“墙缝胡同”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这条小胡同,尽管并不出名,也没有被任何研究胡同的书籍收录,但它却留下了肖复兴先生童年的足迹和记忆。

  读着他们笔下的故事,我也忍不住想要去胡同住上一段日子,体会一下胡同生活的别样滋味。只是,这些让人怀念的旧日时光都已远去,不复重来。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信乐团那首著名的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里唱的“百花深处”竟然是一条胡同的名字。王捷南先生在书中讲述了这条胡同名字的来源: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北京新街口以南小巷深处,买地辟园,精心栽种多种花卉,从此这里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并得名为“百花深处”。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地方变成了一条胡同,哪个花园已没有了,而“百花深处”这美丽的名字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北京有那么多的胡同,想必每一条胡同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吧。希望未来有一天,在胡同彻底消失之前,我能有机会去北京,做一回“胡同串子”,去探寻一下那些胡同背后的故事。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四):不同人眼中的北京胡同

  小时候,我爸老说我是要来的。他说我亲爸亲妈都在北京呢,等我长大了就把我还回北京去。我当然不信。可后来看到很多电视剧里都给别人家养孩子,我竟傻乎乎地信了。

  我小时候比电视里的那些孩子懂事多了,我相信亲生父母放弃我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只要他们还找我还要我,我一定不会斥责他们为什么。一想到别处还有一套爹妈,我竟觉得那是一件幸事。

  也许从那时候起,北京就在我心里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一提到北京总感觉有一种细细的牵引。

  之所以说起北京,是因为看了《胡同的故事》,这本书讲的全是北京的胡同。北京于我一直有种由来已久的亲切,我喜欢北京,喜欢与北京有关的故事。

  其实别处也是有胡同的,只是没什么特点,也就不成气候。北京的胡同因为数量之多名字之奇历史悠久,独成一派,成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胡同的故事》并不叫《北京的胡同》,说的却全都是北京的胡同。

  书的设计很简单,白底黑字,里面是深海一样的蓝,让人想起民国时期清纯的女学生。书中选取了冰心、季羡林、史铁生等四十多位作家与北京胡同有关的故事,他们有的在那里住了很多年,有的只是偶尔住了几天。无论时间长短,只要跟北京胡同有过交集,就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小故事、小感觉。

  也许是他们太急于倾诉了,竟连目录都没有,我还以为在看前言,却发现早已进入主题。

  胡同两个字过去写作“衚衕”,还挺形象的。北京的胡同何其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名字也非常有趣,什么耳朵眼儿胡同啊,芝麻胡同啊,半截胡同,墙缝儿胡同,哑巴胡同都很有意思,想必当初也各有自己的典故。我跟孩子去北京的时候,孩子就特别热衷于找站牌上或路标上哪个地名奇特好玩儿。

  有一些名字后来做了修改,比如小羊尾巴改叫小羊宜宾,冰渣儿胡同改叫冰盏胡同,立马文雅知性多了。

  还有一个美丽的令人神往的名字,仿佛给人以指引,叫“百花深处”。我一看到这四个字就仿佛听到了远处渺茫的歌声:在那百花的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可是,百花深处没有花,进了胡同竟是一个公共厕所!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文章了,现在一定变化很大吧。

  其实北京去过很多回了,却没有正经转过那些胡同。因为孩子总向往“繁华”,他不愿意穿街走巷。不过南锣鼓巷倒是去过的,那里古朴又热闹。尤其一些特色店铺,也是极力地展现过去的风貌。有吹糖人的,有手工制陶的,还有做银饰的,戴着围腰就坐在门口锤呀敲呀。

  主道旁边的小胡同就狭窄多了,勾起了我的回忆。我的童年也有胡同呀,当然不是青砖,多是土墙啦,最多是红砖。那可是玩捉迷藏的圣地,一群孩子成天疯跑,不过撞到人也是常有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

  高洪波把北京的胡同比做北京的毛细血管,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如果空中俯看,那宽宽窄窄、直直弯弯的大胡同小胡同,可不就是北京的毛细血管嘛。它们四通八达,没有到不了的地方。陈祖芬这样说:“遇上大街堵车,出租一头扎进胡同群落,三下几下就从天知道那个口子里吱溜出来了。”这一看就是偶尔来的,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早就司空见惯,才不会奇怪。我就特别喜欢看这样的文字,一个初来乍到的人,特别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把很平常的事都说得特别有意思。

  梁晓声在他的文章中祈祝北京的平民百姓,还是早早地搬出拥挤的胡同住进高楼吧。但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尤其是那些上点年纪的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胡同里记载着他们的足迹,他们的欢笑与泪水,那是他们的整个人生啊。怎么舍得离开呢?那些消失了的胡同,之前一定有人为它们的留存奋力抗争过吧!

  邓云乡这样写道:“只要胡同存在一天,它便是个有机体,有生命、有感情,它会思念远人,远人也会思念它。一旦推土机来,轰隆隆地一推两推,它便消失在瓦砾堆中了,代替的是平整的土地,几十层的高楼,压着的则是胡同的生命,几百年的历史。时代是那样不停地前进,又是那样坦率地无情........”

  很多胡同消失了,也有很多依然在。影视剧里也常常能见到大胡同小胡同,四合院啥的。今天是这样一拨人,明天又是那样一拨人,都在讲着自己的故事。

图片选自网络

  如果你也愿意了解北京的胡同,就看看《胡同的故事》吧。这是一本温暖的书,一本充满回忆和思念的书。

  《胡同的故事》读后感(五):这里是北京:每一条胡同就是一个故事

  去北京旅游,除去看故宫,登长城,胡同是必然要逛的。近年来北京最热闹的胡同区就属于南锣鼓巷了,也是最时尚的胡同区,没事时来这里逛逛小店,吃碗奶酪,再找家小店坐坐或者寻个特色小餐馆大吃一顿,真不是一般的惬意。

  南锣鼓巷是一条长800米的胡同,以其为中心的胡同区,是至今为止北京保存最完整的,元大都时期的老胡同格局。从南至北,这条胡同的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八条胡同,胡里的深宅大院无一处不能讲出段历史或是故事来。

  北京这些年发展很快,很多胡同消失了,许多人搬进高楼大厦,住上宽敞的公寓,甚至拥有私家别墅,但是胡同文化的仍在传承着。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

  一

  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胡同是北京特有的。胡同的繁体字是“衚衕”。为什么叫作“胡同”?说法不一。多数学者以为是蒙古话,意思是水井。

  历史上的北京,民间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说法。元《桥津志》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明朝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清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显示,清朝时北京有街巷胡同2076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978条;1944年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北京共有3200条胡同;1949年的统计显示北京城区有名字的街巷6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而习惯上,人们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统称为胡同。

  二

  有人说,中国最洋气和最传统的建筑物都在北京。当然不光是房子,还有观念、文学、艺术、民风……说到底,还是人。

  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

  胡同一般都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买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是亲切融洽的邻里关系。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只有身处其中才有最深体会。

  北京人得天独厚,生活在全国的文化中心。有趣的是,大部分北京人又住在小胡同里,创造和维系着深厚的胡同文化。前辈作家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龙须沟》都植根于胡同文化。

  三

  想要更加的了解北京的胡同,解读胡同里的文化,那么就可以打开手中的这本书——《胡同的故事》。

  本书精选四十余位著名作家的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例如季羡林、汪曾祺、赵大年、冰心等人,有的在胡同中居住了数十年,有的则只是于胡同中短暂居住,对胡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情。他们对胡同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情,每篇文章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述北京的胡同生活。在他们笔下,北京的胡同生活各具风情。

  对季羡林先生来说,他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他,他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曾在六十多年前,季先生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 “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他却甘之若饴。而后他在欧洲待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故都。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与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因为地跨两个胡同,所以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如入迷宫,不辨东西。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对于《皇城根》作者赵大年先生来说,胡同文化和它浓郁的京华韵味,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将会长期保存在文学艺术和人们的心里。“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不论从哪条胡同里,要请出几位书画家、名角、票友、 学者、教授,或者部长、将军,都不困难。这里乃藏龙卧虎之地。他在创作《皇城根》的时候,就以北京的胡同为基调,因为对于他,每逢散步或骑车钻进小胡同,他都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楼大厦从胡同中拔地而起,摧枯拉朽般的力量将承载过人间冷暖的古老的胡同,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一点点甚至从北京抹去。曾静默在北京一隅上百年的古老胡同,如今大多不复存在,在斑驳的光影中也许已成为北京人记忆深处的碎片和情怀。《胡同的故事》给予我们这些古老胡同文化的延续……我要为北京的胡同,送上深深的、真挚的、长久的祝福,也愿喜爱北京胡同的人们,用心来感受《胡同的故事》。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qingganwenzhang/348332/

相关阅读
  •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3篇】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3篇】
  • 哄睡长篇故事300字集合6篇 哄睡长篇故事300字集合6篇
  • 党史故事人物事迹【5篇】 党史故事人物事迹【5篇】
  •  2023廉洁故事 集合5篇 2023廉洁故事 集合5篇
  • 抗疫一线感人小故事100字汇编3篇 抗疫一线感人小故事100字汇编3篇
  • 红色经典小故事1-2分钟锦集四篇 红色经典小故事1-2分钟锦集四篇
  •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汇编3篇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汇编3篇
  • 声东击西联想故事(锦集5篇) 声东击西联想故事(锦集5篇)
为您推荐
  • 赵一曼故事演讲稿三分钟【3篇】
    赵一曼故事演讲稿三分钟【3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赵一曼故事演讲稿三分钟【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关于红色经典故事【五篇】
    关于红色经典故事【五篇】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红色经典故事【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观后感(锦集3篇)
    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观后感(锦集3篇)
    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心向党强军故事会观后感(锦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讲党史故事演讲稿锦集四篇
    讲党史故事演讲稿锦集四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讲党史故事演讲稿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赵一曼故事感人演讲稿【三篇】
    关于赵一曼故事感人演讲稿【三篇】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赵一曼故事感人演讲稿【三篇】,欢迎品鉴!
  • 强军故事会演讲稿(合集四篇)
    强军故事会演讲稿(合集四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强军故事会演讲稿(合集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部队强军故事会汇编3篇
    部队强军故事会汇编3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队强军故事会汇编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酒店前台暖心服务案例小故事(合集5篇)
    酒店前台暖心服务案例小故事(合集5篇)
    酒店(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旅社、商旅、客店、客栈,中国作饭店、酒店等,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作酒店)其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的空间的商业机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店前台暖心服务案例小故事(合集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教育故事小学教师范文三篇
    教育故事小学教师范文三篇
    教育、科学、艺术皆属广义的文化,而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故事小学教师范文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演讲稿范文(精选4篇)
    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演讲稿范文(精选4篇)
    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讲好中国故事英语演讲稿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