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故事|图说孙子兵法经典读后感10篇


爱情故事 2020-07-01 08:08:22 爱情故事
[摘要]《图说孙子兵法》是一本由塞缪尔·B 格里菲斯著作,48 00元出版的2012-12图书,本书定价:18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 读后感

【www.anne5.com--爱情故事】

图说孙子兵法经典读后感10篇

  《图说孙子兵法》是一本由塞缪尔·B. 格里菲斯著作,48.00元出版的2012-12图书,本书定价:18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一):不是很好的版本

  1、格里菲斯只占45页的内容,除去孙子其人是否是真实历史人物考、孙子兵法版本考、战国时代介绍的三章,余下只有三章可读,孙子时代的战争、孙子论战争、孙子和毛泽东,并且内容太单薄。

  2、中华书局有一版《十一家注孙子校理--新编诸子集成》,注释就比较全了。缺憾是繁体竖排的。

  3、推荐李零的《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孙子古本研究》。

  4、《孙子兵法》虽然只有短短5000多字,但一些关键的基本概念,存在多种解释,如果不经专家解读,普通读者很容易作想当然的理解,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5、虽然有一些彩图,但也不至于这个价格啊?比如说,房龙《人类的历史》彩图版,纸质和印刷质量都好很多,也才卖50-60元。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二):战争模型的建立

  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停顿了一段时间。我在想读后感应该怎么写?或者说应该写成怎么一种“样式”?写成摘录或者写成软文肯定是无益的,那怎样写才更加有效?至少要于己有效,因为读书正是这样一种自私行为。于是,在外出路途中,我花费时间读了一些别人的读书札记,我认识到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既构成了自己的重新认识,写出来也可愉悦别人——通过结合阅读时书眉处的铅笔批注和事后的整理,这是个人与书的对话,而非一本书的精简,或者个人的推介。希望这样我最终从书中得到的不是思想,而是语境下的另一文本。

  该书的引言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并且是优秀的文章。本书对《孙子兵法》的整体呈现使用的是“原文+名家注释+编者补注”的形式。作者是否意识到他的这本书不是作为一种注释本,而是作为一种对话。他使用了一个副标题:战争的艺术,并且使用了“格里菲斯【著】”,他在各种注释和对照本之前,放置了一个篇幅的引言,构成了一种映照。

  开篇是对“作者”的分析,格里菲斯以种种方式阐述了在我国早期是没有个人出书立传的例子,并且战国时期,古风文学伪造的技巧,以一种寻找细节的方式来考证书的年代注定是失效的,如果所有的细节都是书的伪造。书中使用了这样一种考证技巧:当已说的不能作为正面证据时,未说的成为反面证据。在一个时代已经大量存在的东西,却在本书中丝毫未体现,则证明该书成文于时代以前。以此断定该书成文于公元前400到公元前320年之间。一番考究之后,眼前突然变得开阔,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结论是我们为什么不能直面文本,或者说直面作者空缺这一现状,而放弃对作者是谁的追究。这种作者死了的释然,让人想起“作者功能是法律和制度体系的产物……作者功能并不是在所有时代、所有话语中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福柯”

  在引言的描述中,春秋的战争是一种个人竞技的,仪式性的、道德范畴内的,缺乏系统性的行为,或者说称谓浪漫主义的(这是对“浪漫主义” Romanticism一词的贬义)。他们根据上天的意志,确定战争是否正义,在现在看来这是非常可笑的,他们竟认为战争是一种可以讲信义的行为,未意识到战争本身便是一种精神信仰的垮台,那真可谓是一个信仰稳定可靠的时代。

  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被改变了,格里菲斯以一种把时代与个人生活细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冒着独断的危险,阐述个人观点。

  “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晋国四卿之一智氏被立即斩首,他的家族被根除,他的头颅被适当修饰后交给了赵国的赵毋雪,赵毋雪用该头颅做盛酒的器皿。在这种不吉祥的氛围中,战国时代开始了。”(《图说孙子兵法:战争的艺术》引言p17)

  这句话是第一句话,但它停止了继续叙述的可能。这种有力稳定的、印象深刻的句式,是历史推进的不可避免性。这正是兵法诞生的背景——战国是混乱的(公元前450年到公元前300年这150年间,几乎是没有将军死在家里床上的可能的(图说孙子兵法:战争的艺术 引言p18)这一爆发性的时代,被用“乱世”来形容,这正是孙子兵法的产生背景:“兵者,国之大事”,一个处于混乱,并将长期处于混乱的前提。战国的开始,正是这样一个从个体到集体时代的过渡,从相对的稳定到混乱的过渡,集体时代更需要完善的管理学,而那种个人的、君子行为的管理学只是一种道德修养范畴内的事情。于是,战争成为指导下的努力,一种系统论,而非个人的激情。

  孙武认为战争中恒久不变的恰恰是不断的变化,这正是孙子哲学的出发点和根基。愈是乱世,愈是召唤理性的管理。这种基于混乱和需要而诞生的兵法,归根到底是一种对混乱试图统一的努力。在孙星的考证中,孙子兵法的理论基于仁爱和正义,是对战争的避免和战争人员伤亡的避免。是否孙武正是这样试图建立一种战争的模型,一劳永逸地解决战争这一课题?一种模型的建立是对一种认识的固定化,任何模型都是人们对混乱的克制,人们一方面制造混乱,一方面又憎恨混乱。是否可以引申为模型是一种对战争混乱的憎恨,或者说对时空混乱的憎恨?最后我想,孙武是否有可能热爱他们时代的混乱?而这种混乱时代的诗意也许不应该用“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一词来形容。

  2013-3-24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三):原文注文版本可作参考

  公认的“兵学宝典”《孙子兵法》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声誉,外国人也专门潜心研究,比如手上这本《图解孙子兵法》的作者塞缪尔B-格里菲斯,身份美国二战将军。成文视角: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现代革命战争为案例阐释孙子兵法思想。

  特点之一,内容庞杂。有作者观点(引言50页),有《孙子兵法》全文十三篇以简洁注释(150页),有《史记-孙子列传》译文以及《吴子兵法》译文。附录部分还收录参考书目及图片出处等。

  特点之二,外国人理解方式。因为是由二战将军的著作翻译而来,于是乍一读来,有许多违和之处。用词的不妥当,观点的偏颇以及个人随心所欲。让人深觉这本书可以作一个孙子兵法研究的参考,不可以当作严谨的学术著作。

  特点之三,也是我比较赞赏的是书中的插图,有古画有实地实景照片,器具雕塑,春秋边界图地形图等等。许多来自于国外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私人收藏品,印刷皆是精美。

  特点之四,《孙子兵法》的选本及注者较有说服力。原文选用了《宋本十家注》、《武经七书》中的《孙子》和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竹简”本三种。加上《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和李荃的注。李荃,军事题材作家,主要作品是《太白阴经》和《青囊括》。曹操亦是一军事大家,而李筌则是军事理论家,以先秦道家、前人道教学说为核心,融合法家、兵家思想构建出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比如“以权术用兵”的军事思想,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作用。比如他说,“天时不能佑无道之主,地利不能济乱亡之国;地之险易,因人而险,因人而易。”又说“地利”只是“兵之助”。等等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积极作用。

  特点之五,附录了较少见的《吴子兵法》译文。《吴子兵法》据说是战国时著名军事将领吴起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收录有四十八篇之多,只是后来都散失了,现在的《吴子》只有“图国”、“料敌”、“治兵”、“将”、“应变”、“励志”六篇。可惜本书中只有译文,没有原文,是一憾事。

  其实说了这么多,这位外国人对孙子兵法的心得体会倒是排在最未尾,且不说因为不能透彻了解而引起的各方面错漏,就是用孙子兵法解说毛泽东现代战争,都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好在,撇去这位外国将军的许多让人不适的观点,单看孙子兵法原文注文及相关内容和图录,倒是不错的选择。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四):孙吴兵法是金字招牌

  虽然可能很少人读过,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孙子兵法》。传统文学描写一个人有军事才干,公式化的来一句“其人通晓孙吴兵法”便不用再多言。如《隋唐演义》写李渊古寺月夜遇柴绍,柴绍便是在烛下读孙吴兵法,于是李渊心生爱才之意,秀宁公主的婚事遂有了着落。后来西人入侵,拿破仑与孙子兵法的段子更为国人津津乐道:拿破仑兵败后被囚孤岛,无聊之际读《孙子兵法》,大叹“早读此书,吾不败矣!”,后来这个段子的主人公又换成了德国或俄国一战中的将军。但说来说去,这些段子多少有些类似于“联合国在周---去世时降半旗”那个段子一样,经不起推敲,同样也很难透露出外国人是怎样评价《孙子兵法》的。幸好,这本《战争的艺术》可以为我们提供些许信息。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将军,参加过二战。不过遗憾的是这本书只有45页是关于他自己的看法,而这45页中,又有不少是年代考释以及对战国的介绍。“孙子兵法与毛泽东”是很好的视角,可惜没有充分展开,事实上这是一个大的选题,恐怕没个十多万字是说不明白的。更遗憾的是,不是每个外国人都能如高罗佩一般带给人惊喜。比如以孙子兵法的视角解读国共内战,却把当时左的统帅当成了李立三,这就大大削弱了说服力。

  不过,这本书仍然值得一买。因为选取的注家是曹操和李荃,这二位应该是古代最权威的孙子注者了。而且,与以前的版本相比,这本注解很简洁。以往的注本在翻译了原文后,还要扯几个案例来解读,显得有些多余。而这本则完全没有翻译。我曾三次阅读孙子兵法,第一次是高中时读山西古籍那个蓝皮地摊本,没读完第一章就读不下去了;第二次是大学时读上海古籍出的钱基博老先生的注本,虽然老先生文笔恣泻汪洋,但还是没读完第一篇;第三次就是读这本,只有文言注,极简介,反而一口气读完了。这次经验告诉我,读经典最好勇往直前直接读原文,效果反而好些。

  当然,经典阅读得反复品味才会有效果。很少人才有机会作为军事将领作战沙场,但是孙子兵法的思维可以用在商场、政坛甚至武术。黄易熟读孙子兵法,所以写《大唐双龙》才能有那样的布局,比如寇仲与徐子陵经常挂在口边的“上兵伐谋”“虚实”。又如太极拳的拳理,也多少与孙子兵法暗合。所以,无论做什么职业,多读几遍孙子兵法,对于自身战略思维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这本书还收录了市面上不常见的《吴起兵法》,可惜编者图省事,只给了译文而省略了原文。文言文一翻译成白话文,很多意蕴就丢失了,真是可惜。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五):《图说孙子兵法》札记

  一个版本不错的《孙子兵法》。这本书有几个亮点值得一读:

  1、选取的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作为底本综合《武经七书》本和《十一家注孙子》勘校,因为出土本与其他两个版本《武经七书》本与《十一家注孙子》本的一些内容稍有不同。更加接近原始《孙子兵法》的内容。

  2、抽选了《十一家注孙子》里的曹操注和李筌注,中国历史上研究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家中,曹操运用最自如,李筌理解最透彻。这两个注者的注释应该是《十一家注孙子》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也认为是所有注本里最好的。若仅仅是为了辅助理解原文内容,完全可以只看曹操和李筌的注本而略去其他注本。但与此同时,《十一家注孙子》正文内容却经历过汉代以及后世的不断修改,有些内容已与原始《孙子经法》有明显的差异。而这本书这种竹简底本与后人注释组合是完美的,既能够更加接近于阅读《孙子兵法》的原貌,又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读到军事理论大家的注释,增进了解和提高。这二者同时出现在一本书上,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3、另外的惊喜是书中附录里增加了《史记·孙子列传》全部译文以及《吴子兵法》全部译文。与孙武相比,吴起的兵法侧重阐述了《孙子兵法》没有涉及到或回避的战争中的政治影响。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就是流血的政治。如果可以两本书一起看,将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先秦时代中国战争观的整体风貌。

  书名叫《图说孙子兵法》,容易给人以错觉,以为是运用图形理解编著的孙子兵法。其实“图说”是孙子兵法加上了一些带有中国历史文化元素的图片,其图片与文字内容无关。而且大部分也与本书作者与作者所处的相关年代不符。不过照片的选择和排版还算很精美,尚在审美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这本书的内容选择上很精心,如果没有买过《孙子兵法》或者想初步了解这个古老战争艺术的朋友,或是觉得其他版本专业估计太过枯燥乏味的,这本书非常值得看一看,可以推荐为首选。不过就内容而言,虽然版本的勘校选用非常诚意,但如果已经拥有其他《孙子兵法》的人去购买,就内容而言就算买重了。另外价格有些偏贵,感觉并非是因为印刷成本和原料成本。也许是因为附加了美国人的版税才让价格有些虚高。想少花钱多办事的朋友,在买之前可以多斟酌再决定。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六):对不起我做不到

  一般来说,再烂的书我也会尽量为其找理由说好话。写作是很孤独的事,不管作品完成的时间、花费的心血如何,作者都毕竟有所付出。并且既然读了似乎就应当给予最起码的尊重——再烂也读完。

  但凡事都有底线。

  第一次触及底线,是2010年8月。我拿着一本分不清汉文帝和汉元帝的书哭笑不得,硬头皮咬牙读到56页,最终以弃读了事。而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基本上我属于就算对着某本书打瞌睡但也绝不会故意中途弃之的人。

  很幸运的是,2013年3月,第二次触及底线的欢乐事件发生了。

  这本在我阅读史中闪闪发光的书,书名是《图说孙子兵法》,副标题为《战争的艺术》。西洋人所写,大陆人翻译。

  生活在大陆的国人写《孙子兵法》都未必写得好。想当年王国维就曾公开承认,《诗经》他读不懂的十之一二,《尚书》不懂的十之有五。这样一个大家都如此坦诚,转观这位西洋人就实在有点不厚道。不过还好,西洋人总算还有点自知之明,不懂得什么叫天人合一、不懂得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干脆少说点——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嘛。于是186页的书,西洋人说了50页。剩下的就是《孙子兵法》的正文和传记及附录。

  其实我也不厚道,上次底线事件我还读了56页呢,这次西洋人的正文只有50页,我居然仍旧看不下去,看到22页的时候甚至有了想直接把它送给小外甥垫小书桌桌脚的冲动。

  ——不过,对不起我真做不到。我读不下去了。饶了我吧。

  说人的不是,总得找出理由来。再说生平难得有这种咬牙切齿哭笑不得的体验,总得紧紧抓住勿令有失。将来和朋友一起喝茶时,也可以骄傲的说:我当年也曾冲冠一怒。

  所以就开说。不完整,按页数顺序来,哪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第一页之引言说“无数的中国评论家致力于研究古典时期的文学作品”,我想我大约没理解错,作者(当然译者也有问题)言下之意就是把《孙子兵法》当成文学作品了。或者就算我理解错了,那就帮作者把《孙子兵法》偏一格,偏到兵书到一层书架去——然而也有问题,《孙子兵法》寓大道、含天地、纳将法,上可达义理而下可尽应用,整整一册都逃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整整一册都是我中华哲学智慧的结晶。喂,作者,你真的懂中国么。

  仍引第一页之引言,“左丘明关于鲁国的春秋编年史”——亲爱的译者,其实你可以直接译成《左传》。

  第四页“井田这样的社会里……他们为农场主也就是地主耕作”——其实呢,我们叫农场主和地主为贵族。我们拒绝用西洋人的逻辑修辞修改我们的历史。

  第五页“霸权统治者”——其实呢,霸道这两个字讲究多了。《孙子兵法》当中的霸主和霸道别轻易类比,就算类比也请详细类比。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字眼很小器。真的。

  仍是第五页,“春秋时期未经训练的农民不太可能掌握这些本领”——春秋时打仗是贵族的事儿,贵族是身份与荣誉的象征,士以上不种田。别改我中华历史,谢谢。

  第七页,“将军一旦被授权做军队的统帅,就不能再盲目地服从统治者的命令,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命令。这种思想完全和传统的思想不一样”——中国有一本书叫《春秋》,鲁襄公十九年,晋国有个叫士匄的人帅师侵齐,到了榖地时,听说齐侯卒,于是引兵自还。这不是我杜撰的,书上有。真的。

  第七页,“那个时候统治者沉迷于军事冒险往往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冲动,为了报复对方的轻蔑或者侮辱,或者为了收缴战利品”。其实呢,我中华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那时威慑多于会战。至于《孙子兵法》是根据“骗术”去创造假象来迷惑敌军——我想起一个笑话来,说父亲告诉儿子,这世界上99%的争端都是出于名词之争。儿子也老了后对父亲说,您说的对,而且我认为剩下的1%其实也是名词之争。当然,我不是非要争这一“骗术”的名词,但名不正则言不顺。虚实结合也好、正奇相辅也罢,都是为“大道”而服务的。请您慎重点落笔。又有“伐交”,不是单指“瓦解他的同盟”,它是破,也是立。

  第十七页:“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我不敢反驳,但请我补充。老子、庄子、孟子乃至王阳明,都是我中华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君子不器、不落言荃、和光同尘。

  第十九页:“墨子的哲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统治者中间并不是特别流行”——唔,其实墨家子弟曾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是响当当的显学。“这些君主也绝非是未开化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过教育并过着奢侈的生活”,其实我想说,骂一个人、骂一个民族、骂一个国家的次高境界是抱朴守拙,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而作者骂得太硬太刚太不合格。

  第二十页,“和门徒一起云游的学者……在这些朝廷里享乐”——唔,作者没读过中国历史,鉴定完毕。同页,“齐国……在饭馆里、音乐厅里寻求娱乐消遣,并且在赛狗、斗鸡、足球场上赌博”,作者和译者拖出去各打五百大板。“有野心的将军们并不认为叛国的行径是不正常的”——其实,我中华有句话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天下,你不懂。

  第二十二页,“这些纵横家在冗长的讨论中用‘诡辩术’俘获国王……”——其实那真不是诡辩术,难道你会认为诡辩术会稳定国际关系长达十几年几十年么?你知道谁是苏秦谁是张仪么?

  至于评分,有必要说一下:西洋作者所写内容占两分,减去一分,剩下一分纯粹为辛苦分。我中华文化部分占三分,给满分。是为四分。又,我个人觉得此书不值得入手。

  《图说孙子兵法》读后感(七):一个极好的示范

  前几年见到一项外国人的统计,该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智商比英国人的要高一些,作者所分析的原因已经忘记了,但我个人一直认为是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为国人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而这本《图说孙子兵法》(《战争的艺术》)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成语,而究其源头就是《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了这种语汇的流传之外,各种兵法的流变到现在已经衍生到各个领域,“管理兵法”“商业兵法”“教育兵法”比比皆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一方面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去油对这些宝贵的遗产知之不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子孙视之不甚惜”的缘故。

  对外国人研究的本国文化,虽然我们可以略有醋意地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不能否认“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事实。随着老子、孔子、孙子等人的思想在海外逐渐受到推崇,孔子学院近几年来在海外的红红火火,虽然有国家在背后的推动,但也令更多炎黄子孙们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但光凭一时兴起的反思并不能达成深入的认识,因为还要讲求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而本书无疑可以作为我们反思时的一个参考例证。

  作为一名经历过二战的将军,塞缪尔·B. 格里菲斯以其笃实的研究,从多方面考证了和分析了《孙子兵法》一书的作者是谁、成书年代,以及思想深度和实战价值等方面内容,其思路的深度和广度足以为我们思考传统文化提供一种范例。

  本书对《孙子兵法》的整体呈现使用的是“原文+名家注释+编者补注”的形式,这样做无疑可以体现出对原典的尊重——这一点在大量的白话译本风行的现在尤其难得——可以充分体现出作者和编者的研究态度。

  最后,提出一个令个人略感困惑的的内容。细查本书的编排,本书无疑在塞缪尔·B. 格里菲斯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上,进行了补充、校勘和补录的工作,但由于缺乏详细的说明,而可能会令读者把所有的内容都归功于塞缪尔·B. 格里菲斯将军,而忽略了编者的工作。出于对多方劳动价值的肯定与尊重,本人衷心希望在本书再版的时候,能够附上一个更具体的说明。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qingganwenzhang/334822/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小学教师师德小故事精选四篇 小学教师师德小故事精选四篇
  • 我与公司的故事征文范文汇总五篇 我与公司的故事征文范文汇总五篇
  •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五篇】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五篇】
  • 师德的小故事【汇编三篇】 师德的小故事【汇编三篇】
  •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集合5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集合5篇
  • 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故事范文四篇 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故事范文四篇
  • 部队强军故事会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汇总四篇 部队强军故事会红色故事演讲稿范文汇总四篇
  • 幼儿园讲红色故事简短小故事五篇 幼儿园讲红色故事简短小故事五篇
为您推荐
  • 微党课小故事讲稿【三篇】
    微党课小故事讲稿【三篇】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微党课小故事讲稿【三篇】,欢迎品鉴!
  • 优秀一分钟党史故事精选四篇
    优秀一分钟党史故事精选四篇
    优秀是汉语词汇,读音yōuxiù,一种客观差异,泛指人某一特质突出、好的意思。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秀一分钟党史故事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教师师德故事范文(精选六篇)
    教师师德故事范文(精选六篇)
    老师很多时候不仅仅是教育我们知识,更多的时候还充当父母一样的角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师德故事范文(精选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游戏故事观察记录范文(通用5篇)
    幼儿园游戏故事观察记录范文(通用5篇)
    幼儿园(英文 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游戏故事观察记录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关于小学德育故事案例【五篇】
    关于小学德育故事案例【五篇】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德育故事案例【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三篇】
    关于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三篇】
    班主任是指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各方面事务的专聘教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老党员的入党初心故事(合集三篇)
    老党员的入党初心故事(合集三篇)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党员的入党初心故事(合集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比较经典的党史故事范文五篇
    比较经典的党史故事范文五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较经典的党史故事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合集四篇)
    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合集四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合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关于高中班主任育人故事【五篇】
    关于高中班主任育人故事【五篇】
    班主任,是指一个班的主任,也叫做班级主任。他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高中班主任育人故事【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