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故事读后感|曹操读后感10篇


爱情故事 2020-05-27 18:05:56 爱情故事
[摘要]《曹操》是一本由伊沙著作,北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340图书,本书定价:34 80元,页数:201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曹操》读后感(一):阿瞒的一生 读后感

【www.anne5.com--爱情故事】

曹操读后感10篇

  《曹操》是一本由伊沙著作,北京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340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201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曹操》读后感(一):阿瞒的一生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创造了三国鼎立的神话,更是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本书就是以第一人称诉说了曹操一生的传奇。

  曹操,有人说的枭雄有人说他奸雄,甚至在京剧脸谱里面都有着一席之地。如今距离三国时期已经过了很久,很多的东西已不好再去考证,但是历史上却留下了很多的史书和名人名言来记叙关于曹操的一生,比如耳熟能详的像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比如有诗歌: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再如:天地间,人为贵。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除了文学的方面,他一生的传奇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话说曹操看到三英站吕布后对关羽是大为赞赏,极力的想收归自己的部下,成为自己的德意爱将。于是有了关羽落魄后的曹操相助,送官送美女送财物,为了留住关羽而想尽了办法,可惜关羽只忠于刘备一生,接受的也只有传说中的宝马:赤兔马。也是因为曹操对关羽的厚爱,更是有了曹操兵败华容道后关羽的放行。正所谓有因必有果,善恶终有报。曹操的远见真真比一般人厉害很多。他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后留给的世人的评价就留给世人去说了。

  对于曹操,本人是很欣赏的。当冲着曹操的大名而收到这本书时,是相当欣喜,仿若真的历史英雄走到面前一样,不过当翻开后却有些失望了。作者用第一称的写法写出了曹操的一生,也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和我们一般的人物。有时审时度势有时不听人言。而直朴话的写法让整个故事少了丰润的色彩,更有着现代流行的话:你装你的B,我牛我的B等,让一个纯历史的人物到成了市井混混般了。如我说京剧里面曹操称为白脸,表示一个人物的奸诈。那么作者在为读者对于真真假假的故事一一厘清的时候,更是该写出人物的特色,写出自己文笔的特色。

  文章从曹操被叫着阿瞒开始,到曹操死前仿若又听见妈妈叫着自己的小名:阿瞒,也到是就这样的写就了阿瞒的一生。那些以讹传讹、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事情在作者一一澄清时候,也就不再是考据历史对错问题。我们知道,这就是那个叫阿瞒的传奇人物所经历的动荡岁月。

  《曹操》读后感(二):有关曹操——英雄情结式的呈现

  曹操,文武双全,兼军事家政治家,还培养了两个名扬千古的儿子,在中国的历史中,却始终是个反面角色。相反,刘备,文武军事政治样样不及曹操,就一个儿子,不过只成全了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倒受到中华民族的大力歌颂。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还真不能让我苟同,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为曹操翻案的说法我都欢迎。

  无论从凡人看英雄的角度,抑或女人看男人的角度,我都喜欢曹操。即便如此,书中有些为曹操翻案的情节,我也只能当桥段来理解,先人那些板上定钉的结论影响实在深哦。譬如,曹操在刺杀董卓未果,逃亡家乡途中,将收留自己的朋友一家杀死,在本书中,以一个用滥了的镜头:曹操偷听到这家母子俩要告发自己的对话,为自保才杀人。以此为曹操开脱,很难叫人信服。至于曹操回到家中,屡屡为此作噩梦,叫“救命、救命”之类的,也尽落俗套。

  但是,瑕不掩瑜,总体而言,本书作者对曹操的研究狠下了功夫,作品也是以小说的面目出现,并非曹操传,允许发挥想象。有些想象也合情合理,如历史书中有说曹操故意令“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以“乱其君臣之礼”,书中的描写是,曹操给了他们三间居室,但关公不放心,将床搬出来,放在俩嫂门前,睡了一夜。这样的安排比较切合曹操与关羽的个性。

  书中不少为曹操的代言,也像极了这个人物,如“文章再大也小,土地再小也大,与军国大事相比,个人性情文章就该提得起放得下!”这话也只有曹操这样通贯文、武、治国的大家才有资格说。

  作为小说,免不了八卦。譬如有关貂蝉,这个大美女事迹不多,但任何一本说到三国的书都缺不了她。在本书中,曹操安顿吕布家眷与自己同返许昌时,见到了貂蝉,曹操是“暗中默默咽下口水”,以高度自律渡过了美人关。

  本书以曹操为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来呈现这个人物。作者加入了不少现代的语言戏言,每每看得我忍俊不禁,但也没豁边,不过分,基本的史实还是尊重历史的,只是表现手段的变化。就像以摇滚的方式来演绎古典歌曲,妥与否,各取各的喜好。

  《曹操》

  《曹操》读后感(三):奸雄的告白

  曹操,应该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为复杂、褒贬最为激烈、所受非议最多、也最为知名的历史人物之一,但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他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评价,以及他在京剧中白脸奸臣的扮相,都使他千百年来一直以奸险狡诈的乱臣贼子、坏事做绝的罪魁祸首这样的反面形像出现在普罗大众茶余饭后的谈笑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一切全都要拜罗贯中老先生对他入木三分的刻画所赐,也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

  但公平而论,他对于曹操的评价,是基于传统儒家价值和正统皇权史观的,是有失偏颇的,过分的夸大了其性格中奸的、诈的一面。所以,多少年来也一直有人欣赏他、敬佩他,想要为他翻案,恢复名誉,以树立他的正面形像,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曹操形像的塑造真是太深入人心了,这些声音全都被淹没了。

  这次,当代著名诗人、实力派作家、评论家、编选家、翻译家伊沙又来做这样的尝试。

  与过去人们习惯于从历史典籍中寻找曹操性格中“雄”的证据,突出其雄才大略、豪迈大度的一面,进而确立其政治家、军事家、大英雄、大文豪的地位,肯定其历史贡献这样的方式不同,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以曹操自述的口吻来讲述自己的一生,用曹操自己的眼光来评价自己的一生。

  他让曹操从自己被人唤作“阿瞒”的少年时光讲起,带着读者重新走回历史现场,沿着自己的生命足迹,用文学化的语言对其一生的功业娓娓道来,生动而形象。特别是对斩杀吕伯奢、割发断首、杀掉杨修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为其奸诈证据的情节作了重点的描述,让曹操自己来剖白心迹,展露心声,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书中还让曹操玩起了穿越,以表达对罗贯中污名化自己的愤怒,也意图洗掉泼在他身上的脏水。

  但是,冰冻一尺非一尺之寒。曹操的反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脸谱化了。所以,他这样的告白注定是要失败的,无法取得世人的谅解。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所作所为和价值标准与传统儒家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即使是在传统价值体系已经崩塌的今天,伊沙借曹操之口所作的这番现代感十足的告白颇有些为自己辩解和开脱的意味,给人的感觉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再加之曹操的公众形象和传统信誉不佳,其话的可信度就更要打折扣,必然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服众。

  事实上,很多传记作者都试图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以解释其行为的动机和所思所想。伊沙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去猜度一千多年前一个古人的所思所想已非易事,更何况这个古人还是性格超级复杂、有大奸大雄之称的曹操呢?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伊沙所做的,虽然基本依据史实,但也只是刻画了一个他所理解的、想象的曹操,包括他虚构出来的那些个场景,而非真实的历史,也并不是真的就是曹操当年的所思所想。所以,他这本书就只能是历史小说,而不是学术专著。

  当然,理清曹操的一生,弄清楚他的作为、动机、成功,以及历史贡献,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正确评价人物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肯定能够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虽然,伊沙让曹操所作的这番告白,显然不可能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但是伊沙的文字很有现代感和可读性,确实挺能吸引人的。在娱乐之余还能够重温一些历史的细节,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曹操》读后感(四):枭雄之孤魂 坦荡之丈夫 ——《曹操》,演义之外 人说三国

  枭雄之孤魂 坦荡之丈夫

  ——《曹操》,演义之外 人说三国

  有些人注定是要成为英雄的。

  哪个人小时候没有听过三国魏蜀吴的故事:上下五千年里面的风云际会、连环画中的刀光剑影、电视剧里面的人物风骚、说书先生口中的起伏跌宕,红脸的关羽忠义胆、黑脸的张飞怒目张、仁德称刘备、智谋唯孔明,一部《三国演义》是多少尚且幼年的少儿郎曾经痴迷的幻想。

  我们对于三国时的历史,大底都是从罗贯中笔下的这些人物开始的。而在这些充满了正义和标杆意味的人背后,自然注定免不了要放上同样强势和厉害的人物作为对打奥特曼的小怪兽,不然怎么显得智勇无敌、决胜千里之外的超人的天命呢?于是有孙权,有周瑜,有吕布,有董卓……而他们这堆“破坏者联盟”里面的终极大BOSS,就该是曹操了吧。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纷乱的年代,他从舆论与道德的低洼地带爬起来,凭借自己的实力,就这样走到了我们的面前,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白脸的形象。即便人说成精为奸邪,但是也是奸邪之上的英雄。一个太监的“干孙子”,最终成为人人不得不佩服的主宰时代风云的一方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各方势力平衡和斗争,不得不说,曹操不太可能是那个在罗贯中笔下篡权夺位谋划多年的跳梁小丑,那么到底曹操该是什么样子呢?

  伊沙的小说《曹操》是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去解答的。

  “天地间,人为贵。”他故事里面的曹操,是个审时度势并且能够把握风潮的一代能臣,他能够力挺朝纲,扶起那个只知享乐的天子,把一方水土治理得井井有条。

  “从因果报应上说,病入膏肓,却杀死良医,我也就该死了,一点都不冤!”他是当得起承认自己不足和过失的真正的坦荡的男儿。

  他重情义,将关羽视为真英雄与战神待之;他也曾偏执,一意找出准备毒害自己的凶手,残忍地在众臣面前,虐杀疑犯;他被人伤,也伤害别人,却也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天生的坏人。他身上其实本无什么政治优势,没有远到离谱的刘家血统,也没有皇亲国戚的身份,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官的儿子,而与宦官之间的那点联系,也让他注定是史官笔下不会放过的“小人”。

  他内心是委屈的,因为这些委屈而自卑,因而当他拥有权势和能力的时候,他就对那些凭借血统和人言口舌资本说话的伪君子感到不屑,他是真有能力,也是真的因为这些能力而被伤害。

  如果要他自己回顾他的一生,他的灵魂会说什么呢?

  “千百年来,乡民们还在争相编排我的段子,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搞得我也真假莫辨,不置可否。”

  “现在——请允许我试着——为尔一一厘清!”

  《曹操》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在基于史实的同时,也做了有选择的根据曹操视角的辩驳,在描述了一代霸王的跌宕人生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画出一个“枭雄之孤魂、坦荡之丈夫”的形象。抛开“汉家正统”的观点,曹操为人、为官,待君王、待下属,处家人、处知己……

  演义之外,人说三国。

  y 林怿

  2013年5月11日23:19:45

  写于履坦巷19#

  《曹操》读后感(五):曹操也怕偏见

  以曹操在文学、政治、军事上的造诣,应该成为被讴歌的对象。不幸的是曹操有一个没长“鸡鸡”的祖父曹腾,再加之留有“挟天子以令天下”历史性案底,最终被罗贯中先生“相中”,经文学化的二次加工,居然成了大奸臣系列的样板人物。这大概是伊沙要在《曹操》一书之中所要表达的观点,只不过伊沙称罗贯中为“酸儒”,多次批评罗贯中描写观点是迂腐的书生之见,反而突出了《三国演义》在中国社会所具有的影响力的肯定,以及对曹操造成的“伤害”。

  假如曹操的祖父曹腾长着“鸡鸡”,罗贯中先生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二次诠释而“打倒”宦官,也轮不到曹操倒霉。更何况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还杖杀了大宦官蹇硕的叔叔蹇图,也算有打击宦官势力的光荣历史。

  假如曹操能一统江山,登上皇帝的宝座,要选此类大奸之徒,也轮不上曹操。即使要选,至少还有后来的隋文帝可以作陪,不至于一个人戴着奸臣高帽,让帝王家的忠臣孝子们拉出来游街。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曹操更不能通过假设,清除对自己不利的杂物。虽然他可以完成历史交于他的任务,但是他无力改变后人对自己的偏见。伊沙想在《曹操》一书之中,借曹操之口消除人们的偏见。也许,作者只是想帮自己崇拜的历史人物走出偏见的泥潭,但是以曹操务实的作风,断然不会把精力浪费用在口舌之争——其实,这也是伊沙本人对曹操的看法。

  常人对英雄的偏见,应该由懂英雄人来化解。曹操是幸运的,他终究还是遇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知音。此人就是曾感叹“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毛泽东。

  在军事、政治、文学等方面有着非凡才华的毛泽东曾多次公开称赞曹操,甚至还写过这样的书法手迹:“天下英雄,惟史君与操耳。”如今,很多人总想找到毛泽东称赞曹操的原因。其实,这更多是英雄相惜的真情流露。毛泽东再伟大,他也是凡人,也拥有人的感情,对自己欣赏的英雄赞扬几句,未必就有什么特殊的政治目的。

  毛泽东对曹操的欣赏,打开了人们对曹操存在偏见的缺口,只是这还不足以改变大众的看法。。而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变得开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为理性而多元,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于过去。重新解读曹操变成一个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系列讲座,对改变曹操在大众心目的形象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其实,伊沙所著《曹操》也算是此风催生的文学作品,但叙事手法太过单一,只有一个“我”在那里讲,采用的语言基本属于时下最流行的大白话,阅读起来基本不存在难度,属于一般的通俗读物。

  《曹操》读后感(六):备受争议的人物——曹操

  曹操,三国里的“乱世之奸雄”,奸诈,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多霸气的话。可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不过因为《三国演义》太为著名,曹操的负面影响更广一些。不过很多人都很敬佩曹操的,我也是其中一人,乱世英雄。也许三国中对曹操的贬低,更让这样一群人为曹操鸣不平,于是伊沙写下了《曹操》这部小说吧!

  《曹操》这部小说,伊沙彻底颠覆了罗贯中《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形象,而且还不时地对罗氏进行正面攻击,讲述他在三国中对真实事实的扭曲。《三国志》我没读过,知道《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创作的小说。是不是《曹操》也是根据《三国志》而创编的这个人物呢?

  本书以第一人称著述,从阿满小时候写起,写了他一点点成为时事英雄,最终成就霸业,一直到安然离去。毕竟是一部小说,看出作者对曹操研究得很是透彻,从他的为人,从他的爱财,从他的大气,当然也写出他的好色,写出他的自私,但作为一节凡夫俗子,谁都不能免俗,即使是人上人的曹操。

  这部书中很多历史故事在三国中都有,比如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亡途中,杀死的一家三口,比如他与刘备的煮酒论英雄,比如他收留关羽但却准许他离去投奔刘备……读着这些熟悉的故事,看着每一章节后他对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批判,有时候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毕竟为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敢于批判不能不说也是一种胆量。

  再看作者的语言特色,有很现在流行的词语在里面,到让读者读起来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过也会产生质疑,作者是故意用种类词语的吗?比如傻B,比如说他从小和袁绍经常“泡”在一起,你装你的B,我牛我的B等,让一个纯历史的人物到成了市井混混般了。感觉作者有些“痞”,小说毕竟是小说,作者原意用何种语言风格来定位,这个我们不能左右,权当看热闹罢了。

  忽然想到电视剧《宫》,一个穿越剧。很多人不明就里,认为这历史就是这样的了,我想说的是,历史的真实性在小说中或许有一些影子,但绝不会是真实的,读小说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历史了。《曹操》这本书同样如此,历史的真实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差别会很大的。作者能够写下这样一部小说来也的确不简单。

  《曹操》读后感(七):大写的曹操

  大写的曹操

  -----读伊沙小说《曹操》书评

  作为一个写作的家伙,除了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文人骚客之外,从古到今我最喜欢的人物里就有曹操,另外还有秦嬴政。曹操本人身上的复杂和深刻,除了另外一个不便在此提及的家伙之外,我想不出来第三个人了。然而,那个人我却不大喜欢,我知道这有点不对,不讲道理,一如刘邦,我也不喜欢,但是我知道如果他们没有特别的人格魅力,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追随他,打天下,夺霸业。所以不喜欢归不喜欢,但是对其身上复杂的人性我自己却充满了兴趣。

  而曹操也是这样的人物。

  当伊沙说他要写曹操的时候,我心里暗暗叫道,这可是一个大难题,一个最难写的人物,要写好没那么容易,因为其之复杂之深刻。可是当伊沙在微博连载初稿,看到第三章第四章的时候,我知道作为作者,伊沙已经把曹操吃掉了吃透了,甚至已经化为他自己身上的精气神,因为曹操首先是个大诗人,而伊沙也是个大诗人。

  而大诗人与大诗人之间是心息相通的。

  也正因为这一点,伊沙找到了曹操身上最重要的点,如果没弄通这一点,想要写好曹操那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写过曹操,却从没把曹操写好过,而却只有伊沙一个人抓到了这个点,这个点抓到了,至于其余的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奸雄,我原来一直奇怪,一个勤政爱民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奸雄,怎么可能说出“宁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这样狗屁的话来(说句题外话,咱们祖先怎么可能说出“无毒不丈夫”这样混账的话来,我一直以为应是“无度不丈夫”)。还有如果曹操少年是一个无赖,怎么可能突然有一天想要成就大业。这里嘛,自然是罗贯中的问题,大家对曹操的印象大部分都是来自他的《三国演义》,一如他的老师施耐庵,写着水浒却想着招安,标准的犬儒主义心理作祟。

  在我以为,写曹操还有几个难点,一杀黄伯,为什么曹操会杀掉自己的救命恩人,到底是什么造成的,要写得合理合性不大容易;二刘备,因为刘备是曹操的敌人,怎么写好他眼中的敌人,这肯定也是个难度;三千里走单骑,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纵敌自去放虎归山;四是横槊赋诗、斩杨修、梦中杀人、赐死华佗,这些都是人们加给他奸雄称号的依据,可是谁又真的想过,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然而这些,在伊沙的笔下都得到了合理的阐释,并且做出了更高级的人性解读。

  在伊沙笔下,曹操才是一个大诗人、一个大军事家、一个大政治家,何以大,为什么会大,而不是相反,这也才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我们的老祖先曹操。我曾经在一首诗里写到,“要操,那就曹操”,我隐隐约约感到其大,而伊沙用笔写出了其人的大,而这就是其人格魅力所在,伟力之所在。

  说实话,在拿到书之前,我已经把伊沙所写的《曹操》读过两遍了,一是他在微博初稿连载的时候,一是在微博定稿连载的时候,而现在又把纸版书拿在手中看的感觉更好,请相信我,看阴谋勾当,那你就去看《三国演义》,如果想看曹操的人格魅力和人性,那就请看伊沙所写的这本《曹操》。

  《曹操》读后感(八):曹操自述

  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当作白脸的奸臣,但在正史的记载中,却完全没有这回事,他的雄才大略,甚至可以媲美秦皇汉武,他的文采,不输于任何一个帝王。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

  这本书以曹操第一人称自述,叙述少年时期调皮快乐生活,青年时的锋芒初露以及此后的刺杀董卓、官渡之战、平定河北辽东、赤壁大败、收复长安等一系列的名垂史册的大事件,最后终成霸业,直至平静离世。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去表现他的平常人生,通过叙述的方式和大篇内心活动的铺展开了曹操的重要人生事件,读起来很轻松,没有史料的乏味生硬。

  在乱世中,他是当世一枭雄,在太平年代,他是一个治世能臣,在文学史外,他是一个大文豪,生活上,他也不失为一个教子有方的好父亲。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当世英才。他所说的人生三大快事:与众将杀敌,与佳人欢爱,与曹植对诗,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一个率真、有血性的鲜明形象。他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嘱,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家务事,真乃“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易中天曾评述历史的三种形象,第一种是史书上,主要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第二种就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形象,如《三国演义》,第三种就是民间传说,即每个人个人心目中的历史人物的形象,曹操作为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有人认为是奸贼、是奸雄或是英雄,这也就不足奇,或许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作为文学形象的奸贼曹操两千年来深入人心,虽不时有人为此不平,为其翻案,但终究未能挽转其奸贼小人形象。同为诗人,作者彰显曹操诗人本色,为其正名,一再揭穿《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一味歪曲抹黑。作者以其新颖的视角,开放的历史观,风趣的语言特色,紧随正史,援引其诗文,用诗人的笔触,把一个性格复杂、中国历史上倍受争议的曹操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曹操》读后感(九):曹操的诗化表达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有关曹操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络绎不绝。世人之所以会对曹操有复杂的看法,一方面是因为他纵横江湖风云一世,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所谓的无毒不丈夫的做法让人觉得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但真正走入曹操内心世界的人却并不多。因为魏国最终被晋国取代,曹操也失去了成为君王的机会,只能以枭雄的名义在历史中存在。但是从历史公平的看,曹操之所以会是这么一个形象完全是因为他的后代不够争取,在阴毒和野心上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十分之多,却没有谁的形象比他更不合理。

  古往今来试图给曹操翻案的人可谓多矣,但很多人是从现代史观或者戏说的角度出发,将焦点集中在曹操的几次有争议的举动上。但是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曹操是一个诗人,是一个心雄万夫有着通天达地才能的诗人。因此曹操的行为不单有着实用主义的一面,也有着浪漫主义的一面。真正回归曹操的内心,就会发现他是一个没有富二代官二代背景但又有着奋斗雄心和斗志一个人物。在汉朝末年的乱世春秋中,曹操一方面想成就自己的大视野匡扶汉世,一方面自己的欲望又不断的溢出希望能够取豪强而代之。曹操的一生是难以定义的一生,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像在走钢丝,在道德和野心的天平中徘徊。因此读完这本书,我们也应该对曹操有更多的理解。

  伊沙的这本书没有尝试脸谱化曹操,而是试图在已经被历史风干了的曹操故事中寻找到曹操的灵魂。因此书中试图用诗化的语言将曹操当时的情感还原,将一个乱世中打天下的灵魂和盘托出。其中对曹操的情感变化历程着墨很多,让读者随着曹操的心态变化而变化。虽然基本的叙述线索是按照时间来排列,但是一条曹操的心理线也清楚的排列在书中。曹操的成功作者感同身受,曹操的不足之处作者也丝毫没有隐晦。

  中国人惯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对于曹操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并不是能够简单说清楚的。让我们在历史中对曹操敬上一杯酒,用这本书重温曹操这个人物的悲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现代化之余不失诗歌的灵动和风雅,没有染上现在历史书一味戏说的毛病,看起来让人感觉像喝酒一样,十分酣畅淋漓。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qingganwenzhang/328463/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高中精选六篇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高中精选六篇
  • 体育教学故事范文四篇 体育教学故事范文四篇
  • 我身边的清廉故事三篇 我身边的清廉故事三篇
  •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范文三篇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范文三篇
  •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汇编4篇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汇编4篇
  • 学沂蒙精神讲红色故事范文(通用5篇) 学沂蒙精神讲红色故事范文(通用5篇)
  •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3分钟【汇编五篇】 小萝卜头的故事演讲稿3分钟【汇编五篇】
  • 小学生民族团结小故事汇编4篇 小学生民族团结小故事汇编4篇
为您推荐
  • 关于党史故事100讲建党篇观后感【四篇】
    关于党史故事100讲建党篇观后感【四篇】
    《党史故事100讲》以党的90多年发展历程为顺序,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全景回顾党的伟大历史和辉煌成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党史故事100讲建党篇观后感【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党的故事我来讲演讲稿(合集5篇)
    党的故事我来讲演讲稿(合集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党的故事我来讲演讲稿(合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党史故事演讲稿精选三篇
    党史故事演讲稿精选三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史故事演讲稿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红色经典故事精选5篇
    红色经典故事精选5篇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色经典故事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小学教师师德小故事精选四篇
    小学教师师德小故事精选四篇
    师德是什么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师德小故事精选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我与公司的故事征文范文汇总五篇
    我与公司的故事征文范文汇总五篇
    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作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公司的故事征文范文汇总五篇,欢迎品鉴!
  •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五篇】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五篇】
    体育(physicaleducation,缩写PE或P E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教育故事【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师德的小故事【汇编三篇】
    师德的小故事【汇编三篇】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规范学生行为,树立远大理想的场所。有人说:“先做人,后成才”。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的小故事【汇编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集合5篇
    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集合5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稿: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集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
  • 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故事范文四篇
    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故事范文四篇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故事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