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品格读书笔记_中国的品格读后感10篇


热门资讯 2021-06-18 22:05:21 热门资讯
[摘要]《中国的品格》是一本由楼宇烈著作,南海出版的219图书,本书定价:48 00元,页数:201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一):中国人缺失 读书笔记

【www.anne5.com--热门资讯】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10篇

  《中国的品格》是一本由楼宇烈著作,南海出版的219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一):中国人缺失的一堂课

  不能说这本书开化了我,至少在读此书之前很久,我已经爱上中华文化。但对于国学启蒙,是很合适的一本书,脉络清晰,言辞中肯,对于国学的历史,发展和类别给出客观易懂地介绍。

  说其客观,是因为许多读者在听闻“国学”二字之后,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只是长久以来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给与我们的,是有失偏颇的。国学是什么?国学是产生于并适用于我们中华文化的哲学,这范围不止在我国,也包括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国学是我们自己的智慧,可以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事业、生活、交友、做人等多方面提供指导。当今社会上所谓的成功学、嫁个钻石王老五一类的书籍,你都能在国学中找到渊源和真正缘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这个道理。国学包括什么?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周易》等九本著作,一共加起来字数也不多,但是要读懂读完也不容易,这是针对现代人来说的。如果没有读过国学著作一二,就评判国学的好坏,这是曲解,臆断,毫无根据。我本人读过《大学》,《中庸》,一部分《论语》与《周易》,我只觉得没读过的人永远不懂它的好,我很后悔在自己童年没有机会接触国学。再反观社会上的很多成功人士,其实他们的言谈中都透露了他们的思考与信仰,他们都有儒释道的思想。

  说其易懂,是相对国学经典著作来说的。毕竟文言文的表达与现在不同,现代人又适应了快生活的文化,静下心读书写字已然成为奢侈的生活,谁会有心情去读国学呢?小时候就学英文电脑,长大了就学金融科技,谁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的人生智慧呢?楼宇烈在这本书里反复强调一点,我们的教育缺失了对信仰的教育。这是多么可悲而又可怕。不学做人,只学做事,就造就了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的品格》,只是用最浅显的语言告诉每个中国人,我们的民族是怎样的民族,我们民族的品格如何。这是我们的根,守住根才能守住民族文化和国家。

  许多事情,站在今天的历史舞台上,无法真正说清楚。我们看不清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历史只是别人告诉你的那段历史,真理也只是别人解释给你听的真理。国学究竟好与坏,不是几十年或几百年内人们的看法。而是几千年的思想沉淀。推翻封建王朝时,它是无用的,甚至是有碍道路的,就被扫清。等国家稳定了,国人寻求进取,发觉社会无良,风化倒退时,自然就会反思。万事皆“反诸求己”,自然会有答案。

  .S.: 我在读这本书之前的很长时间,也是西方文化忠实的爱好者,至今也在外国机构工作。我热爱外国文学,喜欢古典主义,也在国外求学。但直到从国外回来,我才明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的根在这里,就永远在这里。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二):重习传统文化,再塑中国的品格

  重习传统文化,再塑中国的品格

  评《中国的品格》

  我想说再塑中国的品格是一种必要,因为随着新中国建立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进步,而在精神方面却没有相应的调整,进而造成心态和精神上的扭曲,而从根本上说就是信仰的缺失、价值观的迷失。这几年的国学热,反映了很多有识之士在这方面的努力,他们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试图指导迷失者走出困境;而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实际,创新出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对传统文化进一步延伸和探讨。《中国的品格》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

  中国的品格,这个概念似乎有点玄,要包容中国的品格,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用作者的话说,中国的品格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用中华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种特有的品质。中国的品格需要重塑,更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被误读和品格塑造的被曲解,一个民族、国家的品格,是其文化的外化。近百年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借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使很多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在《中国的品格》中,作者讲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精神,这种脉络和精神就是用于再塑我们国家的品格的本质。

  《中国的品格》这本书中的倡导,应该纳入“国学运动”的范畴当中。作者从一次聊天中得到“用传统文化塑造民族品格”的灵感,通过8个“中国文化”讲座的形式阐述对中国的品格的理解和领悟,也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解读: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品格、内涵分析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以及中医等方面解构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提出了对传统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体制下的道德体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几年的国学热确实起到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但具体到应用中的还是很少。更有甚者,部分国学讲座和书籍只是流于形式,或者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过分拘泥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而是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圈,仅仅起到了赚取眼球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兼容并包,中国的品格应该也是一种融合儒、道、释等百家之长,从鸦片战争近200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用西方的理性解读中国的文化、阐释中国的品格,应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学科上的细分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理性思维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对于利益和目标的追逐;但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贫富差距、环境恶化一直在威胁我们的生存,现在应该考虑重新回归我们的思维了。或者说,应该重新拾起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重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树立价值观。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人类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它没有中断,传统文化主体仍保留至今, 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主要由儒、释、道三教构成,儒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提倡自己创造;佛家讲人的一切烦恼、痛苦都是人自身造成的,要除去贪嗔痴;道家认为,要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不以个人的意愿去改造,强调自然无为。三者都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

  本书分为八章,从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起笔,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人文精神,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等,最后落笔于中医与中国文化,八篇独立成章,又横向联系,割舍不断又相互交融。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描述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思考怎样救亡图存?怎样使中国强大?方法是什么?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先是推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文明”船坚炮利,甲午战争后,发现西方成就绝不是船坚炮利器物文明,还有制度改革;随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意识到思想上的制约;最后,推行新文化运动,创办西式学校,引进西方思想,这场全盘西化之风,是悲是乐?

  且看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周易》《论语》《史记》等典籍带回国,在西方引起非常大反响,他们在自己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还从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而我们呢?却是全盘西化,否定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一切向外看,外面的一切都是好的,外面的月亮比我们的圆,是喜是忧?书中讲到文官制度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说要向英国学,英国却说这是从中国学来的,很多的管理制度,我们也想向人家学,结果发现他们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一个个出口转内销”,这难道不是极大的讽刺?极大的悲哀吗?

  我们向西方学习,追求利益最大化,难道就是拿国民的身体健康做代价,瘦肉精、苏丹红、三氯氰胺等等,全都是考验我们身体的标本,人们说,日本人喝奶强壮一个民族,中国人喝奶结石一个民族,可笑吗?可悲吗?如今“笑贫不笑娼”, 一切向钱看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当孔子像屹立于长安街,当寻根文化慢慢开始,当国学教育慢慢普及,当道德教育渗入生活,人们就会用强大舆论与自觉要求自我,提升自我,那时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潮,会慢慢淡出市场。所以说,了解传统文化脉络,重塑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个国民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四):读后感

  国学的概念说了很长时间了,但什么是国学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几乎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定义。我的想法,中国的品格这个名字并不适合这本书。品格指的是特质,书里面并没有详细说明中国的“圣人崇拜”与西方的“宗教崇拜”有什么区别,也没有说明中国与西方封建制度的区别,为什么没有产生一个像西方那样的很稳定的贵族统治阶层,诸如此类。叫中国的品格很容易让人抓不着头脑,因为这本书讲得也是国学,讲得国学的内容与特点。

  但书名的问题并不影响这本书的质量。只有真正的大家能把国学内涵讲得这样深入浅出。很多时候仅仅几句话就把国学的特点讲得很清楚,简简单单却又清楚明白。无论如何比那种飘飘悠悠,故作复杂的国学讲解强多了。

  书中开篇说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变化,以土耳其为例讲了继承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看待和吸收外来文化。我很同意楼老师的观点。

  主体还是以儒释道三家的角度,介绍三家的核心典籍与思想,演变与发展。书里面只说主干,没有讨论"儒家"与"儒教"之类有争议的问题。文章很清爽,毕竟是一部普及类的书。

  我自己最大的收获孔子、孟子、荀子三个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后来宋明理学的改进与改装。自己刚开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很需要一本这样的书来扫扫盲。我最赞成里面的关于儒家的观点,当前社会,需要抛弃儒家关于政治的设想与观点,应该回到创立它的初衷,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学说,或是教育的学说而存在。只有这样,它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在今天得到一个正确的发展。对道家的讲解也很清楚,老子与庄子的传承,道家与道教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对佛教的讲解比较少,我觉得还可以对教义再多说一点。书里只说了佛教的演变与中国佛教的特点。佛教是最世俗化的宗教(在中国),还可以说说世俗化的佛教教义。相信很多人会感兴趣,也能为破除迷信做做贡献。最后的中医真的很好啊,中医是最能体现中国思维特点的部分。

  也许是个人爱好的原因,觉得易经的部分说的很简单。应该再讲讲易经的哲学体系是怎样的,它独一无二的编辑体例,它与五行学说、天文观念的关系,对中医、道教的影响,这些都不是小问题。还有,孔子之前的文化到底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法家、兵家在国学中的地位怎么摆。

  希望还能看到《中国的品格续编》一类的书,内容再丰富一些,我一定会买。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五):述说中国思想内核

  《中国的品格》,虽然书名这么说,但我觉得还不够明确,因为品格来讲一般主要在人或者是民族等,国家的变化可能不会有品格这样延续性、稳定性这么强的概念。记得上大学时曾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是德国总理访华当面请教中国领导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何为中国思想的内核”,据说领导人当时没有正面回答而在当天下午就请教了北京大学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哲学方面的专家,得到了一个字即“和”,这一结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上述小道消息未必真实,但是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思想的内核不是外来的舶来品,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么多年也不可能成为中国思想的内核,要知道“内核”二字的分量。

  楼宇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的研究,可以说对中国思想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在这里我想必须明确一个问题即中国思想不必分所谓的传统和现代或当代思想,因为只要是中国的思想它不管是本源产生或是外来的舶来品都已经受到中国所谓传统思想的彻底改造已经充分的中国化了,因此他们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楼先生认为文化不能全球化,更认为中国文化要在中国思想的指导下走出自己的特色,这些观点都是一个民族能够长期昌盛而不衰的重要条件,民族的之所以成为民族关键在于其不同于其他族群的独特性,而这种特性就集中体现在文化和思想中。楼先生更近一步的认为中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就是“儒”、“释”、“道”三种思想流派的缩影,很多其他思想也都是从这三种思想衍生出来了的,可以说即使到了现当代这三种思想依然没有过时,不仅它们的具体结论没有过时,甚至可以说它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去了,这一点确实是事实当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生活在一起后就更能体现出来了。

  《中国的品格》通过对整个中国思想主体内核的梳理,写出的一个大纲似的文本这本书看起来很轻松,它不像很多研究中国思想的学术著作一样深奥、难以理解,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大众看,去了解我们中国国家的思想内核究竟是什么。我个人看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似乎重新梳理了自己脑海中的中国思想线路图,让我重新加深了对一些中国思想的具体结论的认识。中国社会关注的核心始终是人的问题,人之外来的因素都未曾跻身核心,相较之下西方始终在神学中无法彻底脱身,曾经试图摆脱却又在信仰上无能为力。在教育、人性、做人及追求理想方面“儒”、“释”、“道”都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然可能有人要质疑这些答案的逻辑性、理论性、准确性,但这些质疑就会在中国悠久不变的历史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整本书虽然不厚,但内容十分广博,不仅在具体的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深邃论述,更在中国艺术和中医这两种世界为之赞叹并独树一帜的“中国货”方面阐述了楼先生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这两部分的论述属于“附加题”锦上添花。但是我不得不提的是我并不同意作者在书的初前部分论述的所谓西方的一些学说都是来源于中国思想,或者强调中国在早于西方多少年前便提出了这些思想,这些论述不论对错都不适宜去强调,毕竟中国思想是一个有容乃大的思想而不是一个自大的思想体系,中国思想是一种谦虚的思想,是一种不断更新血液、更新外表的肢体,是一个有希望的广博体系。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六):中国的品格是什么

  裳裳五月 2011-8-4

  夜里,望着玻璃窗外起伏的星光点点,沉默了甚久。而后,看见自己的眼角,似乎也是泪光点点。有种莫名的忧伤。

  思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显得非常的凌乱,无法理清,不是不知道要说点什么,而是想说的,实在太多了。

  一个繁忙的七月。一个变动的七月。723事故让整个中国都沸腾起来,而此前一天,京珠高速上失去性命的41名乘客,却悄无声息的离去。自然不是说723事故无足轻重,只是生命面前,不是平等的吗?那41人,同样是鲜活的、牵系着一家大小的人,可是他们被烧得面目模糊,连名字都没有被记录下来。

  而在很多网友的签名里,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话——人生是一列奔向死亡的列车。

  是的,每个人都在前后不一的奔向死亡,只不过过程不同。有些人因此而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的人日理万机,兢兢业业的奋斗事业,却忽略了陪同家人的时间;有的人努力活得更精彩,尽力的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人却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煎熬……生命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同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不同的命运。唯有终点站是相同的,死神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温柔的露出狰狞一笑。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那么,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这些天来,我的思绪一直有些慌乱,坚定的信仰,开始受到自己的质疑。一直是那么虔诚的信仰佛教,在飘忽不定的人生列车上,那是人生的一盏明灯。而在摇荡不定的今日,我开始问自己,我们的信仰,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偶然之时,看了《中国的品格》,似乎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我生活在一个信仰早已崩塌的国家里。经济增长过快的结果,是导致人们的精神文化跟不上,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浮夸的状态。以物质决定成败,使得很多人的语气中都充满了与自己的钱包等值的声调。而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把社会的一切黑暗、腐烂、肮脏的事件,都迁怒于ZF的治国无方。真是如此吗?

  在书中,作者楼宇烈老师,通过追溯历史根源,给予我们明晰的答案。其实人心,在这一百多年间,沧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原本闭关锁国的满清朝代,在一夜间,被炮火轰开了紫禁城的大门,大量外来的思想和文化,都猛然的涌入。习惯于四书五经、之乎者也的满清遗老遗少,在新思想的冲击中,开始变得措手不及。而紧接着,则是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满清后,建立的民国政府。此后,各类军阀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又迎来了抗日战争和国民战争……好不容易一统江山,却又遭遇文化大革命的洗牌,再来一个改革开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西方思想(说到底,就是美国思想)变得如此混乱不清,国人几乎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方向。于是,有的人提倡全盘西化,拼命要照搬国外的民主制度;有的提倡复古,连文字也要回复繁体字。有的人热情洋溢的歌功颂德,有的人则绝望的逃离国度。

  人心、思想,这种无法就很难揣测,很难描述很难捕捉的东西,在一个聚集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国家里,更加的难以凝成一股线。我们不可能强求每个人都“统一思想”(那也是极度可怕的事),但作为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的公民,最希望的则是,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生活环境更加舒适自然。而所有的一切,最终依然会指向人心、思想的提高。

  所以,在阅读这样一本书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如何才能理解这个纷乱的社会,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烦恼,怎样去理解整个国家的运作,怎样去做好自己,书中都给了一些理性的答案。而如何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品格,重新树立自己的信仰,作者也给予了一些参考。

  作为中国社会中微小的一员,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那么,就先做好自己吧。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news/388652/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为您推荐
  •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随笔(essay),即随手笔录,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也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仅供参
  •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廉洁教育进校园,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教育(jiàoyù),汉语词语,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