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本我_《自我与本我》读后感10篇


热门资讯 2021-05-17 08:04:28 热门资讯
[摘要]《自我与本我》是一本由[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 00元,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与本我》读后 读书笔记

【www.anne5.com--热门资讯】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10篇

  《自我与本我》是一本由[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一):智力结构与心理结构上的自我

  智力结构是本我,心理结构是自我,人作出的决定都是自我与本我做斗争的结果,那个强大那个就成为主导。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个人往事和心理背景出跟别人打交道,个人往事与成长经历有关,而心理背景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二):上一个时代的精神分析开拓者

  接受过几年生物学教育。对书中肆恣的一法证万道的性本能论和脱离实验验证和生物学分析的唯心论接受不能。在弗洛伊德的年代,他的发现是重大而有启发意义的,是上一个时代精神分析学的开拓者,放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显得不够严谨甚至臆想。

  这书的主要精髓和脉络在译者序里写的清楚明白,精读序,略读书,别把他当教科书,大概领会弗洛伊德的想法即可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三):佛洛依德把一切都归咎于性

  “在霎哈嘉瑜伽,我们认为基本上有三类人,有些人倾向左边,有些人倾向右边。左边是我们的欲望,这些欲望不论能否实现,都进入我们的潜意识,然后进入集体潜意识。左边掌管我们的心理,左脉从第一个轮穴开始,向上经过视神经交叉,在右边脑袋形成我们的思想积集,在心理学上叫「超我」。最底下的那个轮穴滋养我们的盘骨神经,照顾我们的排泄功能和性功能。我们对性要有健康的想法,因为左脉从第一轮穴开始。佛洛依德把一切都颠倒过来,他不教人有良好的性观念,保护掌管纯真的这个轮穴,却教人完全相反的事情。佛洛依德把一切都归咎于性,好像人类除了性之外,便没有其他事情。同时他自创一套理论,说人人都有恋母情结,他把整套理论建筑在这种变态心理之上。于是人们认为自由性爱,便是自由的体现。在西方,甚至没有人批评他,佛洛依德在人们心目中比基督更重要,因此现在便出现爱滋病、梅毒等。现在各种的性病,有六成在美国出现。这些病都与性器官有关,性器官又被称为私处,但人们没有真正明白其意义”。

  ————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四):《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

  尽管弗洛伊德在本篇中依旧引入了(过多的)力比多与性解释理论,但是其主体的推论依然极为出色。

  首先,在勒庞(“乌合之众”)和麦克杜格尔(稳定的集体)的集体心理学基础上,弗洛伊德继续探索集体和领袖的关系。他首先指出了稳定的集体中的两种力比多关系:成员与领袖之间的关系、成员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首先放入弗洛伊德已经成熟的理论框架中,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后者。

  “自居”理论作为性心理理论的补充,完成了“俄狄浦斯情结”的莫比乌斯之环。其又进一步分裂为两部分,自我对他人的“自居”(“俄狄浦斯情结”中“弑父”的目的在于对父亲角色的替代)和他人在自我的“自居”(内向投射),后者导致自我典范的诞生。在这一段的论述中,弗洛伊德对抑郁症的心理有一番简练而精彩的叙述(见图)。在自居过程中,个人达到了人格的分裂,形成自我的贬低与牺牲。

“自我典范”的构建与自我的贬低

  弗洛伊德进一步论证到,集体中的个人与领袖的关系同时受到“自居”的两个方面作用。首先,个体希望成为领袖。这是“俄底浦斯情结”的自然表达。但是在集体中,自然表达受到天然的压抑;这一压抑转化为集体的共识(或者说是集体中每个个体的统一妥协):如果某个个体无法成为领袖,至少要保证其他个体也同样不能。这种性心理的不能满足作为集体的共识,形成了集体之间的纽带。(弗洛伊德在此以没有得到性满足的爱更为长久作为类比。)与此同时,集体中的个体通过构建自我典范来填补领袖的缺位。

  当某个真实的对象要求(或被要求)成为领袖,他便需要“在某些方面满足集体中个体的自我典范的一部分要求”(原文不完全如此)。这一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个虚构的“自我典范”对象向真实的“自我典范”对象的转移。(不过在文中,弗洛伊德混淆了韦伯的“克里斯玛”形象和尼采的“超人”形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领袖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军队的司令官可以说是个体,也可以说是身份;教会的例子更为突出,其领袖更表现为“人的形象”(耶稣基督或圣彼得,这取决于基督徒认为自己的卓越能够达到何种程度)而非具体的个人。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五):驾驭野马的骑手

  《自我与本我》发表于1923年,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革命性的描述。

  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他的研究对象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一类的非正常人,课题便是这些人的反常行为。他发现,这类患者的反常行为并非单纯的、无目的的和无意义的,而是有着特定的形成原因。因此,他认为,精神科医生的任务不是去寻找这些病症的生理原因,而是去发现它们的心理原因。一旦获得这种发现,便有了治愈这些疾病的条件。

  弗洛伊德根据研究发现,这些病的起因与病人的某些无法被人接受、无法得到实现的愿望有关。这是一种“性”的愿望,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人的幼年期。他认为,人早在幼年期就已经有了性欲。古希腊神话中的奥狄帕司,无论怎样回避,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恋母弑父的下场,这象征他对他的母亲有一种本能的依恋欲望。同样,在儿童身上也存在着类似情形: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弗洛伊德把前一种情况称作奥狄帕司情结,后一种情况称作伊莱克缀情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儿童的这些不现实的愿望不可能得到满足,因而产生了压抑。这些失败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被忘却,反而一直被下意识地保留在内心深处。它们就像活的火山那样积聚着能量,直到有一天突然爆发,这便引起神经症的发作。像梦这一类现象,实际上是通过象征的形式将这些愿望表现出来,并使其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指出,若是将患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分析、诱导出来,那将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这些是弗洛伊德早期研究的方向,然而,到了1905年之后,他的研究进入了人们通常划分的后期阶段。他晚期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一般化,研究的对象从神经症患者扩大到了整个人类。从这个角度看,弗洛伊德使他的研究哲学化了。

  在晚期作品《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作了专门的分析。首先心理可分为两部分:自我和本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它是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在本我中,充满着发自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它们始终力图获得满足。因此,本我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它完全受唯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寻求满足。自我是受知觉系统影响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接受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因此,它根据唯实原则行事。它的大部分精力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它提倡通过迂回的途径来满足这种要求。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像骑手和他的马的关系。其次,在自我中还能作进一步的区分,这就是分作自我和自我的典范。后者被进一步明确为超我。超我是人性中高级的、道德的、超个人的方面。它也是人们通常说的良知、自我批判能力一类的东西。它代表人内心中存在的理想的成分,因此也叫自我的典范。它以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

  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错误倾向,它们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泛性论倾向。弗洛伊德早期用性本能的作用来解释神经症的起因,在那个特定的领域中这也许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至少可算是颇有创见的一家之言;否则,他不会成为国际公认的精神病专家。可是,他在后期却进一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一切人的行为,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流露出十分清楚的泛性论倾向。其次,他的理论也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理论。他把非理性的情绪、本能、欲望提高到了首要的地位,把它们当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第三,当他把本能、欲望等一些先天遗传的心理倾向作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时,忽略了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对人的行为所起的决定性影响。从这方面看,他的思想有着唯心主义的倾向。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六):自我与本我

  通过对心理活动的分析。那些毫无实体可言,无法用肉眼清楚可看到的事实。存在于我们隐隐约约,语言难以明确定义的知觉中。思辨出诸如本能和能够为良心谴责,因而受着“道德”和“责任”的折磨的有意识罪恶感的概念,就像清醒时你让自己静下来那会,我们很可以给那些莫名以一些名词,诸如:“自居作用”,“集体的心理”,“力比多”。。。以及由此派生物衍生而言的,对象和自我内心升华作用的自恋。但,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难以琢磨的状况。如果这一切,让自己(我们暂且给定的“自我”的名词)循着因果的关系出发。解决那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状况将会引入更多的精神分析。

  从动力学角度而言,在梦境和催眠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很难将观念忽视。因而,在意识之外,便有相对的无意识状态。进一步的,我们还会遇到一个很难解释的现象。除了引入了它本身,为一种藏在心里阴暗角落的物质,还得继续承认,它们表现出来,是将自己首先变为意识的状态,然后才被感知,确切的说,才被发现的一种现象。就像一朵花,你在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它的颜色、形态与世界同归于尽。而当你好不容易发现它时,才憬悟,原来此花不在你身外。描述的力分为,长期潜伏的和被抑制的。在保持压抑和释放压抑的抗拒中,将很难解释感知是如何被感知得到的。而我们还是发现了,在对类似战争创伤性症病人的研究中。他们不可避免地回忆起过去对他们自己而言,是没有产生任何愉快的经历,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地重复这种状况的情形。存在着另一种本能。这种本能纯粹源于破坏本身,是与生的本能对应的死的本能。某些方面,我们甚至能够对爱和恨这种相互矛盾,却相互共存着的现象起疑。

  对集体中个人心理现象的分析中,将有助于我们看清这种现实。这里,弗洛伊德引用了勒邦和其他一些人的理论。并部分解释了这些理论为何出现的原因。还原到具体对象,会给予解决问题以帮助。

  集体,在它庞大的数量错觉中,往往令成员有一种无所不能的错觉,并且加上,成员之间相互共有的特性。同质淹没了异质。使得他们相互之间产生了交叉感染。这种感染和这群成员共有的目标对象之下的暗示作用有关。某一方面,这也跟催眠很像,我们还不能够很清楚这种力比多,是从何而来。但已经可以在另一种思辨中得到较为客观的解释了。那就是,当对象占据到自我典范的位置之上的时候,自我便在各个成员之中相互自居,用残留的精神性贯注力在内心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对象本身,从而将外在的对象抛弃。如果我们,将这种情况放在一个人的那种对象力比多到自恋力比多转换的自居上,便很容易理解这种从爱到恨的转换过程。而在集体里,典范却仅仅出于一种综合考虑的水平,转向智力水平的下降,和道德极高或极低的反复无常,缺乏责任心,提出毫不切合实际的要求等等。。。

  在得到了这个目的之后,这里,我们也就不便深究。从一个普遍的例子中,一群疯狂追星的女孩子,在她们共有爱慕之情的巨星面前何以不会互相抓头发就可以看出。这种集体的自居,是来自嫉妒的外延。使得她们在共有目标的情况之下,做出理智的行为。我们要讨论的,将是个人的自居,它从何而来,又反馈于何处。本我,将是另一个不得不的概念。在这个假设中,我们把所有与力比多有关的本能,都圈进这个地方,包括了人的群居本能,自我保存本能。使得它们与本我形成种属。另一方面,那些死亡的本能,将被自我用一个假想的对象,来迷幻本我,使那一部分的无意识被压抑,而前者的无意识被披上了一层前意识的外衣下所演化出来的一个代表。种系的发展,注定了自我是继发性的。

  自我,它变成了一个讨好者,用欺骗的态度来抚慰本我。本我,或直接能够从这种途径中得到释放,或一部分借由超我,也可以说是自我典范,反馈给自我。用一种居高临下,严厉要求的态度,压迫自我。让它走唯实原则的路线,来达到本我的最终目的,而不是说,对这种目的的阴奉阳违。它注定了一生,必将处于永无止尽的焦虑中,来自外部对象的诱惑和抓取本我力比多、实现超我严格要求的三方途径中,疲于奔命地来回往返。在抑郁症和躁狂症中,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到这种事实。自我和自我的典范并不能长时间的处于分离的状况。那会让一个人因此有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感觉,沮丧,失望,抑郁。相反,在节日的狂欢,外出游玩的释放感中,自我因为暂时达到了超我的要求或死的本能被暂时压抑住的情况里,而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以上。这些部分可被称为真相而言的思辨。现在进入了我们的认知领域。对于某些心理治疗而言或许是有帮助的,概念有意识的参与,将试图转移经历,到回忆和梦境中来谈,而不把它做为一种情景再现移情到分析者本身。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七):愿你我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为什么你做事总喜欢拖延?为什么你戒不了各种瘾(烟瘾、网瘾、手机瘾etc.)?为什么你会时不时地感觉焦虑沮丧?为什么你总是活不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如果你想知道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到应对之策,有一本书可以帮到你,这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自我与本我》。

  说到弗洛伊德,估计大家会有一种复杂的情绪。这是因为,一方面,他是如此的大名鼎鼎,很多人即使不学心理学,也都听说过他;另一方面,他的一些观点和理论是如此的耸人听闻,文章又是那样的晦涩难懂,让一般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弗洛伊德的书,是在大学里。当时同宿舍里的一位同学在看弗洛伊德的名著《梦的解析》,好奇心下我也粗略地翻看了一遍。不过说真的,当时看得是稀里糊涂,总的感觉是难以理解和认同。从那以后,对弗洛伊德的书我总是敬而远之。

  前段时间看《沟通的艺术》,里面有一章专门讲到“自我的塑造与展现”,引发了我对“认识自我”这一问题的兴趣,于是上网搜索相关书籍,发现了这本由弗洛伊德所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自我与本我》一书。

  此书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以及《自我与本我》。这本书虽然没有《梦的解析》有名,但我看了以后却有茅塞顿开之感,第一次感觉到弗洛伊德真不愧为精神分析之父。此外,书中林尘撰写的译者序,更是通俗易懂,起到了很好的导读作用,让我感觉译者功力深厚,在此表示敬意。

  《超越唯乐原则》告诉我们,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唯乐原则,也就是寻求快乐和满足,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二是强迫重复原则。它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要求回复到过去。这也是由本能决定的,而且这一条是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则,它的作用超出了唯乐原则。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的身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统一的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一种是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建设性的,而死的本能是破坏性的,这两种本能从出生起就同时存在并起作用,这就使得人的生命运动历程总是带着动荡不定的节奏。

  《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揭露了一个最显著的集体心理学现象:当一个人处在某个集体中时,他会丧失自己原来的性格特点。他会变得感情用事、责任心下降、良心消失、智能减退。他身上原来被压抑着的那些无意识本能现在统统得到释放,会使他干出一些以前不会干、或者不敢干的事情,这些行为是不符合他原来的性格的。

  《自我与本我》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被公认为对人的心理及其活动做出了新颖的、革命性的描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三个层次,或者说人有三重人格结构:

  (1)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心理结构,它由遗传的动物本能和欲望构成。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一味地寻求满足。

  (2)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接受外部世界现实要求的那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根据唯实原则行事。它的大部分精力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

  (3)超我,是自我的典范。它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代表人内心中存在的理想的成分。它也是人们通常说的良知、自我批判能力一类的东西。超我以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并监督自我对本我的限制。

  简单地说,本我,就是最原始的具有动物本能的我;自我,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个理性的我;超我,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最为理想的我。真正的超我与本我非常接近,可以理解为更高层次的本我。当自我感觉非常快乐满足且没有负疚感时,就是接近了超我,或者说是实现了自我。

  下面,我试着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回答文章开头时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问: 为什么你做事总喜欢拖延?

  答:那是因为自我没有控制好本我所致,具体解决方案请参阅《听说你有拖延症?快来试试3R解决方案!》。尽管写拖延症那篇文章时我还没有学到弗洛伊德的这些理论,但是英雄所见略同(自我吹嘘下)。在那篇文章中,我是这么说的:“人类是理性动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性中兼具了理性和动物本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性自我,一个是动物本性自我。我们的拖延,都是因为我们的理性自我服从了动物本性自我所致。”

  问:为什么你戒不了各种瘾(烟瘾、网瘾、手机瘾etc.)?

  答:什么叫“瘾”?我的理解,所谓“瘾”,就是那些让你身体或心理感觉快乐和满足的习惯。你戒不了各种瘾(烟瘾、网瘾、手机瘾etc.),就是因为唯乐原则和强迫重复原则在起作用。解决方案就是,只有你充分认识到了某种瘾的危害性,唤起你内心的超我,来监督自我并限制本我,才能克服这种只追求快乐满足、不顾身心伤害的不良习惯。

  问:为什么你会时不时地感觉焦虑沮丧?

  答:当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无法和谐相处时,就会感觉焦虑沮丧。有的人,超我的要求比较低,自我就容易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这时人一般会感觉比较满足,很少有焦虑感。而有的人,超我的要求很高,但自我控制能力又很弱,心里想着要向超我的方向发展,行动上却常常被本我拉下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其想的、说的与做的不同,就容易出现人格分裂,导致焦虑沮丧。解决方案是:要么降低超我的要求,要么提高自我的控制力,努力使三个“我”和平相处。

  问:为什么你总是活不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答:你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就是超我。为什么许多人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一个原因是,因为自我不够有力,没有控制好本我;另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没能脱离集体心理的陷阱,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解决方案是,首先要增加自我的控制力,适当限制本我,尽力向超我方向靠近;其次,要倾听内心的声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懂得取舍。你不可能什么都想要,否则你就太贪婪了。贪婪是人性的最大弱点,必须抑制。

  以上是我阅读《自我与本我》一书后的一些思考与感悟,与大家分享,欢迎一起讨论。

  愿你我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子诺不离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并简信联系获得授权,谢谢!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八):呼叫核桃君

  真正的虐文,大概要吃五斤核桃才能看懂这本书了……

  稀里糊涂,晕头转向,一头雾水,一脸茫然。唯一的乐趣就是看着豆瓣简评各类同道中人的吐槽:“看完之后有如精神病一般神清气爽”,“教科书一般的费脑”,“看完第一篇,整个人是混乱的;看完第二篇,整个人是凌乱的;看完第三篇,精神都跟着紊乱了,连呼出来的气都是分裂的”,“感觉精神要崩溃”,“好替我的论文着急啊!”

  虽然大家都在吐槽版本,别别扭扭的翻译,奇奇怪怪的长句,大段大段的术语,然而读完全书并且全书懵圈的我此时只想感谢开篇译者的总结。

一、引言

  弗洛伊德最初是作为一个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他的研究对象是歇斯底里症患者一类的非正常人,课题便是这些人的反常行为。他发现,这类患者的反常行为并非单纯的、无目的的和无意义的,而是有着特定的形成原因。因此,他认为,精神科医生的任务不是去寻找这些病症的生理原因,而是去发现它们的心理原因。一旦获得这种发现,便有了治愈这些疾病的条件。

  弗洛伊德根据研究发现,这些病的起因与病人的某些无法被人接受、无法得到实现的愿望有关。这是一种“性”的愿望,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人的幼年期。他认为,人早在幼年期就已经有了性欲。古希腊神话中的奥狄帕司,无论怎样回避,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恋母弑父的下场,这象征他对他的母亲有一种本能的依恋欲望。同样,在儿童身上也存在着类似情形: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弗洛伊德把前一种情况称作奥狄帕司情结,后一种情况称作伊赖克辍情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儿童的这些不现实的愿望不可能得到满足,因而产生了压抑。这些失败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被忘却,反而一直被下意识地保留在内心深处。它们就像活的火山那样积聚着能量,直到有一天突然爆发,这便引起神经症的发作。像梦这一类现象,实际上是通过象征的形式将这些愿望表现出来,并使其得到满足。弗洛伊德指出,若是将患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分析、诱导出来,那将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这些就是弗洛伊德早期研究的方向。可以看出,他这时的研究基本上还未超出神经精神病学的专科研究范围。

  然而,到了1905年之后,他的研究进入了人们通常划分的后期阶段。这时,他明显地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发现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他的学说对人类问题提供的解释远远超出了神经精神病学的狭隘范围。他晚期的立足点越来越高,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一般化,研究的对象从神经症患者扩大到了整个人类。从这个角度看,弗洛伊德使他的研究哲学化了,他的理论成了一种哲学。

  本文选译的三篇著作正是集中反映了这些特征。

二、《超越唯乐原则》

  本文发表于1920年。它的大致内容是,人们原先以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动力是唯乐原则,也就是寻求快乐和满足。因为这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可是,弗洛伊德经过研究移情现象发现,除了唯乐原则,还有一条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则,它的作用超出了唯乐原则。这就是强迫重复原则。它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要求回复到过去。这也正是由本能决定的。在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对本能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本能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并不是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积极的、发展的、促进变化的。相反,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它要求回复到事物的初始状态,因而是保守的。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其所源出的状态是无机状态,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倾向的本能所要求恢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所以这种本能实际上就可称之为死的本能。除了死的本能之外,人身上还有另一种作用完全相反的本能,它要抗拒死亡,要使生命得到保存和更新,我们可称它为生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真正的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因为它导致繁殖,导致新生命的诞生,并使人类的生命历程得以延长。生的本能是建设性的,而死的本能是破坏性的。由于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并存,这就使得人的生命运动历程总是带着动荡不定的节奏。这种矛盾从生命一产生就存在了,它就是那个使人大惑不解的生命之谜。 在这篇著作中,弗洛伊德除了指出强迫重复原则存在之外,还第一次把本能概括成上述两大类,并指出它们的对立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对本能的认识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也是给后来的研究者印象极深的一个重要观点。

二、《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

  它的主题是说明集体心理学的本质。一个最显著的集体心理学现象是:当一个人处在某个集体中时,他会丧失自己原来的性格特点。他会变得感情用事、责任心下降、良心消失、智能减退。他身上原来被压抑着的那些无意识本能现在统统得到释放,会使他干出一些以前不会干、或者不敢干的事情,这些行为是不符合他原来的性格的。以往研究集体心理学的专家,为了说明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一直在寻找构成集体的关键因素,认为惟有它才是使个人进入集体后会出现诸如此类现象的原因。可是,弗洛伊德认为,他们在寻找这个关键因素时却走错了方向,因而没有得到正确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方向应该是着眼于集体中领袖与个人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爱的联系”,用弗洛伊德的专门术语说,是“力比多联系”。这种力比多联系才是使集体得以构成和稳固存在的关键因素。这种爱虽然不是以两性结合为目的的性爱,但它仍属于性本能冲动的表现。在弗洛伊德看来,爱的核心是性爱,此外还包括对双亲、对子女、对朋友的爱,以及对某一抽象观念的爱。后一类爱也同性爱一样是性本能冲动的表现,只是它们原来的那种要求两性结合的目的被转移了,或被抑制了。因此,也可以说,性本能其实分作两类:一类是其目的未受抑制的,一类是其目的受到抑制的。而在一个集体中把众多个人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正是这后一类性本能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联系。 这个理论显然是弗洛伊德早期用性来解释神经症的观念的推广和扩张。他不仅用性的原因来说明歇斯底里患者的反常行为,而且还用它来解释正常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力量。

四、 《自我与本我》

  本文最初发表于1923年,可以说是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

  该书中,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作了专门的分析。首先心理可分成两部分:自我和本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它是由遗传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在本我中,充满着发自本能和欲望的强烈冲动,它们始终力图获得满足。因此,本我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它完全受唯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寻求满足。自我是受知觉系统影响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接受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因此,它根据唯实原则行事。它的大部分精力用以控制和压抑来自本我的非理性冲动。它主张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它提倡通过迂回的途径来满足这种要求。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像骑手与他的马的关系。其次,在自我中还能作进一步的区分,这就是分作自我和自我的典范。这种区分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不过,在本书中后者又被进一步明确为超我。

  超我是人性中高级的、道德的、超个人的方面。它也是人们通常说的良知、自我批判能力一类的东西。它代表人内心中存在的理想的成分,因此也叫自我的典范。它以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九):关于《自我与本我》中个体心理的简单理解

  除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译),这算得上是第二本经受住我多次弃读的书。既是多次弃读,当然到后来又是从那几次被弃之处继续下去,这是读书时养成的小小恶习。除非一本书的内容演述和文笔功力滥制到为我所不忍的地步,但凡为我所忍,能忍就忍。而如此标准也不甚具体,全凭心意。所以,如刚刚所说书经受住了我,但若说我忍受住了它也未有不可。另外,称这样一种读书时的忍受习惯为恶习也的确是认为这样不好,而这多半正因自身性格的执固所致。若将这种偏隘性格置身于生活处事当中,映照的则是个人的不够妥协以及不善圆达。当然,于此处绝无丁点儿损贬的意思,罗氏与弗氏皆是那一辈的巨匠,傅雷先生亦是我久以崇仰的国学名仕,三者心血煌煌大成,才为世观。如我这种黄口小儿读不通透,且是我悟性属次,火候不至。若单单以我之残陋,指摘他方先辈,却是万万不敢有为。 终是于近日里熬完了这本《自我与本我》,像这样一本学术专著可不是用来消遣的读本,若是起初存有这种阅读想法,到后来也只会使你内心迭迭暗苦。并且以电子设备为媒介的阅读方式更为大忌,如此很不方便你瞬时而逝的想法及时被记录下来,除非往后你仍有耐心回顾整理。另外,若你本就不是研究这方领域的人,或者退一步讲对心理学的原理不知甚解,生理上的头痛有可能会在你接下来阅读时悄然接踵,因为其文艰涩杂深,与诸多生物学方面的学术专论渊源甚深,通篇杂列的专业术语令你不得不耐下性子检索,但在检索以后能否益于你的读懂仍就另当别论。而且,由于作者或是译者的语言习惯,阅读时又时常难以对语句中个别词语在逻辑上的词性理解透彻。总而言之,读完这本《自我与本我》几乎在肝脑涂地之后任谁也很难从我处得到什么创新性的反馈。而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将一些浅显的论述,借由自己的体会规规矩矩的梳整下来,更不敢妄言再深一层的内容,这如同料理一间房屋的卫生,略微归置整洁而已。 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无法避开对另一主题的探讨,即群体心理(集团心理、集体心理、社会心理学)。正如弗洛伊德本人也在书中写道:“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人,探讨的是个人所寻求的满足他本能冲动的途径。然而,只是在极少数的、十分例外的情况下,个体心理学才可以忽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难理解,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无论当前企止于哪样一种状态,在其本能尚未被满足之际,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形成仍将接受着外部带来的影响,而这外部则是众多个体组成的集团。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想象得到,在一个基本完整的家庭当中,作为子女的个体,他们自身性格的优缺和习惯的养成深受家庭集体的影响。因此我个人总是认为,一些父母天然地将孩子行为上的不足和性格中的乖躁完完全全撇清了与自己的联系,这一点无疑是悲哀的。另外,作为学生的个体以及作为公司职员的个体,这两者的日常习性与思维方式亦是受到了各自群体集团的影响。而这样一种个体心理接受群体心理的影响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个体心理中的本能始终处于未被满足状态的过程。若本能得到满足则表示着个体心理部分地或全部地脱离了他人的影响。在这里要单独对本能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它是指一个生物体趋向于某一特定行为的内在倾向,例如人类的饥饿、口渴、性爱都可以被视为本能的表现形态,再有就是动物之间的战斗、求偶行为、觅食、筑巢等。以人类来讲,本能寓于人的内部本我当中,而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活动。 那么,一个典型的集体心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在此我认为应该援引勒邦的言论,他很直截了当地对集体心理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无论构成这个心理集体的个人是谁,无论这些个人的生活方式、职业、个性、智力是如何地相似或不相似,他们已经组成了一个集体这一事实便会将他们置于一种集团心理的控制之下。这种集团心理使他们在感情、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在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 到此为止,勒邦已将一个集体心理的典型特征直叙出来。个体心理具有一系列称之为个体心理的特征,同样,若将集体视为一个“人”,那么,它理所当然也应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特征。只不过,集体心理为了突显集体性的心理特征,寓于集体中的个体心理上的特性会因此得不到集体心理的重视(典型:长期处于集体中青少年的心理表征),好比一眼望向一座高不见顶的楼厦,盛叹楼厦的冲天,却很难想及凝于楼厦之中的石沙。诚如勒邦认为的那样:“在一个集体中,个人的特殊的后天习性会被抹杀,因此,他们的个性也会消失。种族的无意识东西会冒出来,同质的东西淹没了异质的东西。” 另外,在群体智力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心理集体的低级现象:个体的思维智力为了迁就其所在的某一集体,很大程度是在无意识当中渐趋于一种降低的状态。这也就是说,某一低端心理集体的思维智力水平有可能只是组成这一集体的众多个体思维智力的平均数。这也不难用具体事例来理解,例如一名长期生活于班级集体当中的高中生,成绩平平甚至中下,可一旦得到了在某一时期(例如暑假)脱离班级集体的机会,独自一人潜心钻研各类功课,竟也能在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当中列于上游的排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又如脱离初中集体的学生在高中或者脱离高中集体的学生在大学,其智力表现不再像在过去的集体中那样庸常。虽然他们又走进了新的集体当中,但我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种使自己心理保持“独立”的方法。在此,我仍要摘引某一先辈的言论:“至于智力方面的工作,事实上看来还确实应当承认,要在思想领域中作出伟大的决策,要获得重大的发现,要解决疑难的问题,就只能靠一个人回避世人的潜心钻研”。但“拉低整条街智商”的现象也只会出现在低级心理集团当中(大部分的大学生宿舍集体),而对于一些高级别的心理集团来说,“即使集体的心理在智力的领域中也是能具备创造性天才的。”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仍有大量的艰深论述非我有能力论及,而在这里对个体心理的浅显探讨恐怕也并未沾及个体心理学研究的丁点儿皮毛。集体心理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终究是外部而来的作用,而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典范)才是内部性格冲突的发展过程,更是这本书最终到达的主题。个人认为,若是不打算深入到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其实大可以只搞懂一些专词的释义,根据自身的心理经验逐一体会。自我与本我8.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201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自我与本我》读后感(十):《集体心理学》:弗洛伊德与身份认同

  自荣格在1922年《论分析心理学和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集体无意识”以来,研究者对弗洛伊德的指摘似乎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进而对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不屑一顾。然而,“集体无意识”并非荣格的原创性观点,而是直接抄袭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弗洛伊德于1921年发表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文,直接表明了“无意识本来就是集体的”:“我们的有意识行为是某种无意识的基质引起的,这种无意识的基质主要是由遗传影响在心理中形成的,它由无数代代相传的共同特征所组成,这些特征便形成了一个种族的天赋。”也就是说,个体并非是孤立的,“在个人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的参与”,个体心理学和集体或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个体心理学在广义上也是集体心理学。

  在个体心理学的范围内,弗洛伊德区别了社会的心理行为和自恋的心理行为,一个人与周遭一切人物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现象,由此便过渡到了集体心理学,后者研究的个人是一个氏族的成员、一个民族的成员、一个阶层的成员,或者是作为某个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某一群人中的一部分,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忽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如此一来,文化研究中的“认同”就和集体心理学发生了联系。在梳理二者的关系之前,有必要介绍“认同”这个概念。 “认同”在英文里是identity,本意是指物质、实体在存在上的同一性质或状态。可以从哲学和人类学或心理学两个方面里看待这个词语。从哲学上言,它被翻译为“同一性”(identity,sameness,oneness),在黑格尔那里被用以表明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本身包含了本质和差异的辩证关系。从文化研究领域来看,identity既可以译作“身份”,又可以译作“认同”。就前者言,它主要作为名词来使用,是指某个个体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特定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尺度,比如性别、阶级和种族等范畴。就后者言,它主要作为动词来使用,强调一种认同行为,即某个个体或群体试图追寻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当一个人处在集体中,他会丧失自己原有的性格特征,原因在于集体中领袖与个人之间的力比多(libido)联系——正是这种公共场合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构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纽带力量。 从集体心理学来对比分析,这一“纽带力量”就是个人对集体(group)的认同,一种“组成集体的倾向”,是一切高级有机体多细胞动物的自我延续。既然“认同”本身就含有“同一性”的意思,这种认同行为就理所当然地构成了所谓的“心理同质”,其同质化程度越高,个体就越容易组成一个集体,就越容易对某个集团产生强烈明显的认同。因此,无论构成这些心理集体的个人是谁,无论这些个人的生活方式、职业、个性、智力相似与否,他们组成的集体会将他们置于一种集团心理的控制之下。这种集团心理使他们在感情、思维和行动上采取一种与他们独处时完全不同的方式。从另一维度而言,集体也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和难以克服的威胁,它不仅使个人处处压制自己,甚至会使一个人在集体中做出或赞扬他以前在个人生活中极力避免的事情。这一表述的极端例子是传播学中的“沉默螺旋”,“沉默螺旋”应当也属于集体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学的分析可以规避传播符号学单纯注重形式的偏见。

  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的第四章《暗示与力比多》中,弗洛伊德探讨了个体在集体中受到影响时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 首先,这种心理变化表现在其情感的上升和智力的下滑。由于“暗示感受性”的存在,处于集体中的人会通过屈从、模仿从对方身上感受到的情绪,而使自己也处于同一的情绪之中。这一人的基本心理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认同”的心理学含义,它告诉我们,认同行为并非仅仅是对象的客体化,更是自我的客体化。对象与客体之间的情感联系构成了集体心理的本质,个体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有必要与他人保持和谐,因此有时候不得不采取认同的行为,而这种情感联系正是弗洛伊德一再宣称的力比多的精力贯注。

  弗洛伊德以“教会”和“军队”为例,阐释了前述集体心理的认同行为。步入现代社会以来,宗教情感和依赖它们的力比多联系不断在弱化,在一些地区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集体联系代替了宗教集团的联系,这就从心理学上解释了社会主义对宗教的态度,身处其中的人们同宗教的力比多联系太过微弱,甚至官方也从来没有正面提倡对宗教的信仰,他们或可能认为,社会集体组成的共同体所制定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然而,事实表明,集体联系对宗教联系的取代已经造成了社会上的不稳定。一方面,人们无法从现有体制中找到精神上的呼应,经济发展煽动的欲望从来就没有止息过。另一方面,很多不良思想和邪教趁虚而入,攻破了人们原本就十分薄弱的信仰体系。当然,这种认同行为是负面的,但毫无疑问也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源自个人在集体中自由的缺乏,也源自人类对动荡社会的恐惧。作为一个身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而言,我们应该反思,对宗教的压制是否已经构成了对人的精神的压制?笔者认为,只有两样东西可以拯救人类的心灵,一是哲学,二是宗教。然而没有多少人有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或者说对哲学不甚了解。现代人也没有了宗教信仰,没有了对神的皈依的内心冲动。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人类缘何会有各种悲伤,这种悲伤又如何导致了各种分裂的后现代文学艺术作品源源不断的产出和畸形的工业文明的大行其道。

  个人对于集体的依附及其表现出来的性本能的压抑,已经具有了“认同”的心理学意义,所以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弗洛伊德《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文即是他对“认同”问题所做的精神分析研究的一部分,而这也正是本文试图契合精神分析与认同问题的地方。

  对身份的追寻和认同,实质上是对自我的确证。然而这种确证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因为“自我是身份的集合” 。而身份毫无疑问是文化中的身份,它反映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 更进一步地,身份是变动不居的,是我们根据不同场合展演出来的,这里就牵扯进了自我与他者的复杂纠缠,甚至是无处不在的矛盾,于是便构成了“身份危机”,落实到行动上,则表现为人类的“认同危机”,这带来了存在主义意义上的焦虑。面对变化中的文化、有缺陷的社会体制、以欲望为主导的日常生活和性别麻烦等问题,人们不得不追问:“我是谁?”“我依附的对象是谁?”,这些看似简单却无法回答的问题成为了现代人灵魂丧失的表征。

  一个个体的自我的形成,是以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客体为模型而塑造的,这是弗洛伊德对自我塑形的心理学解释。然而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自我塑形的困难,而是自我所依据的模型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导致了自我的多样性、分裂性以及自我在重复的认同行为中的迷失等问题。后现代性的破碎很大程度上源于自我的分裂,因此,认同危机的解决必须从自我及其比照的对象入手。那么,我们回顾弗洛伊德的集体心理学的精神分析阐释,就不仅明晰了自我塑形的问题,更是为自我的认同找到了社会的物质基础——这正是弗洛伊德被称为“唯物主义者”的地方。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news/382106/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为您推荐
  •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随笔(essay),即随手笔录,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也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仅供参
  •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廉洁教育进校园,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教育(jiàoyù),汉语词语,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