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和金鱼读后感|玫瑰坝读后感10篇


热门资讯 2020-12-16 22:05:15 热门资讯
[摘要]《玫瑰坝》是一本由谢宝瑜著作,绿野出版社出版的919图书,本书定价:Paperback,页数:200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坝》读后感(一):伟 读后感

【www.anne5.com--热门资讯】

玫瑰坝读后感10篇

  《玫瑰坝》是一本由谢宝瑜著作,绿野出版社出版的919图书,本书定价:Paperback,页数:200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坝》读后感(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发邮件问谢宝瑜先生索取了电子版本。花了五天时间读完,感觉相当震撼。优点自不必多说,隆重推荐。

  说两个缺点:1.为了突出地方特色,有些地方插入的对话实在有点勉强了。比如说男主人翁在田间地头与领导对谈,讲地区语言特色那一段。2.结尾有些乏力了,被炸得血肉模糊,或许很真实,但是结束得过于仓促了吧。能深化一下就好了,去追问和探究时代缘何如此。

  《玫瑰坝》读后感(二):一本现实主义的杰作

  在今天的年轻读者看来,这本书描述的那个遥远的乡村,也许是需要穿过时间隧道才能到达的一个荒诞的、魔幻的世界。但是这本书中的故事是如此真实,真实到党史研究者高华教授(已逝)把这本书推荐给他的年轻同行,作为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文学的杰作。可惜国内现在的政治气候还不允许它的出版,使这部书的影响局限于海内外极少数关心历史真相的人群中。但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这本书一定能在它的故事的诞生地中国大陆广为传播,而且一定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如果你能幸运地找到这本书,读吧。

  《玫瑰坝》读后感(三):从小说读懂现实中国

  作家谢宝瑜不单直写政治带给一个乡村社会的灾难,更直接分析这些事件的始末,写个人与机器的碰撞。难得的是,这部小说并未主题先行,同时写得还非常好看,当读者抛开那些“现代手法”的傻念头之后,就会发现,这种朴素的叙述最有力量。故事周折婉转,读者荡气回肠。在一气读完这九百多页后,我心绪久久难平,这一部小说,是中国读者最需要的小说,是能懂中国现实的小说……

  因版权原因,请有兴趣的朋友到腾讯大家上阅读全文:

  http://dajia.qq.com/blog/233935064860268

  《玫瑰坝》读后感(四):XXX,你罪大恶极的真面目终将赤裸的暴露在人们眼前

  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刚刚合上最后一页,心情没法平静,想起这是短短的几十年前发生在脚下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人真实的命运,不禁让人扼腕,现在在周围那些上了些年纪的人身上,我好像总能看到那个黑白颠倒人性泯灭的动乱年代。

  这部小说非常非常好看,朴素的文笔,却狠狠的敲击着读者的心弦,作家平静的叙述着一出惨绝人寰的悲剧,仿佛在给像我们这代人一般未经世事的小孩子讲故事,讲着讲着,那些原本在我们记忆里只有个名字像符号一般的“破四旧”“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地主阶级”“毛主席语录”等等,逐渐褪去了模糊的由现政权拼命编织着的那层外衣,清晰生动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不是通过像政治课一样的讲概念,而是借由其中无数个角色真实具体的生活细节,像雨水一样一滴滴灌溉在我们干涸的心灵里。同时使我们静静的自己体味到,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这是那个年代在这个巨大的国家里的数亿人民同时经历着的悲惨命运,又使这本小说显得更加震撼人心。

  在玫瑰壩,这样一个中国的千千万万再平凡不过的小乡村里,原本或勤劳富足,或朴实忠厚,或懒散穷困,却都井井有条的生活着的劳动人民,在解放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如何全部堕落得贫穷而邪恶,如何一步步泯灭了人性最原始的感情,成为一群工具,大起大落间,每个人内心里都在做着怎样的挣扎,这个故事让人看懂了,一个错误的思想植入人心后,能带来多么巨大的破坏力。

  故事的主人公冯东明,陈素芬固然是个引人同情的悲剧,但奇怪的是,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故事里出现的各个反面人物,包括肆意打杀他人的,威胁奸污妇女的,损人自私自利的各个人物,都没法引起读者的仇恨。每个人在黑白不分的攻击别人的同时,自己都是脆弱而胆怯的,不斗争别人,自己就要被人斗,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悲剧。时代让每个人隐藏起心中其实清楚明白的人性和良知,忘记自己是一个人,而像疯狗一样肆意相互撕咬。

  小说中很多前后串联的线,细想下来,令人哭笑不得。故事最开头的一个村里贫农,尚能向地主借钱,来修缮自己家损坏的门头,而解放后的十余年,各家各户却一贫如洗,坐着烂树根当的板凳,用着破烂的旧碗,甚至大跃进时全无锅盆,没法烧水而喝生水洗冷水澡。还有一条重要的伏线,村里得了麻风病的一家人,被驱赶到边缘地区被迫自力更生,被众人排斥,引众人同情,却在其后多年间成为全村生活最好的家庭,吃得饱穿得暖,躲过了一阵阵的斗争风,还在许多关键时刻用粮食救了主角和别的乡亲。被父母为生活所迫,逼嫁给麻风病人儿子的姑娘,最初哭的死去活来,最终却能成了饥荒年代全乡唯一一个孕妇,过着全乡相对最好的生活。

  这部小说太过沉重,沉重到读完后难以承受,不得不发泄出来。这部小说太过清醒,清醒到读完后,可以看懂现在中国的诸多现象。但我最欣赏和钟爱的是,这部小说太过直白,在平静的叙述中狠狠的批判,怒骂可恨的邪教,恶毒的制度,混账的那个头目,正如素芬所说的“这样整人害人的党,为什么要敬爱它”,字字千钧。

  可怜当前气候,人们还很难读到这本著作,如果你有机会能读到,或者知道怎样能读到,强烈建议你,读吧。

  《玫瑰坝》读后感(五):中国在边缘

  现在的小说界似乎非常流行nonfictional-fiction(纪实小说?)的写作方式,刻意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打破,以非常写实的笔触营造真实的故事氛围,当你想要将之代入现实世界时它又无时无刻不在字里行间告诉你“我这可是小说,认真你就输了”——同样都富有代入感,与网络上常见流行的架空小说不同,纪实小说更多的给人是一种“客观代入”,即不是“我”作为主角在虚构的世界里如何上天入地,而是我通过阅读、观察、模拟体验主角们的遭遇与想法会产生怎样的反思与行动。前者更多的是一种“感受的真实”,而后者则更像“事实的真实”;前者是“自己的故事”,后者是“他人的故事”——大多数读者都愿意也能在意淫的世界里扮演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龙傲天,而很难有人乐意将自己代入成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那类群体,因为太不“爽”了。

  (需要指出龙傲天并不一定就是渣作,因为对网络小说的评价体系就不能和其它写作类型做直接对比。读者的阅读习惯、订阅、点击、口碑、病毒式推广力度甚至盗贴率,这些都越来越成为量化该类文学作品好坏的指标。)

  如果以时间轴为脉络,其实故事的架构非常简单,几乎是线性推进般地将扫清KMT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四九建政、土改、三反五反、一化三改造、GLF以及CR透过玫瑰坝这个平台向读者一一呈现这些大事件在这个康西小村落泛起的涟漪与波澜。作者的设置其实并无多少新鲜之处,换句话说原因恰恰在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稳定结构使然。地主乡绅,佛道庙观,长工佃户,贩夫走卒,土匪兵痞,或勤劳能干,或朴实善良、或懒散困顿、或穷凶极恶。社会乱而不散,人心慌而不惊。然而当四九来临后,一切都变得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无论是文学写作还是学术研究,如果被研究者身上具备多重的社会、民族以及阶级属性,这对于写作研究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的多重不仅为写作思考与评论拉开了大量的空间,同时亦能透过这些空间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扎实厚重。只是这种多重性对于被研究者而言,却往往并不见得有多少好处。冯东明作为进步知识青年一心为党,却因家庭与舅舅的缘故无法加入,身心更是永远背负着里通外国投敌的声名,历次运动中无论他表现多么积极,接受审查时却总少不了他,当他醒悟之时却为时已晚;陈素芬原本在外乞讨,机缘巧合下被地主王秉文救助,后者不仅帮她安葬了父亲更以迎娶正妻之礼接她过门,然而这当时的幸福却在后来成为她一连串不幸的导火索,甚至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命运与结局;王守伦这个曾经的破落户,因为走狗运而成为所谓的革命干部,目不识丁奸懒馋滑色,调戏强奸他人老婆反能平步青云,后来居然能成为玫瑰坝的土皇帝,令读者对其的态度已远非厌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困难时期居然敢为本村居民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抗税,甚至杀头都在所不惜。在对这些人物的多重身份与性格的描述下,谢宝瑜为大众展开了一副后四九时期的农村群像,阴险又淳朴,残酷又温情。

  这本书厚达919页,我在DXG上看到中后期就有一种很“赶”的心理,想要尽快看到冯东明与陈素芬的结局。在此之前我还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再昏聩黑暗的时局,作者都会赋予主角光环给他们一个不算差的归宿,然而谢宝瑜却毫不留情地将我这种天真的想法打破,一个粉身碎骨一个发疯入癫,一黑到底任何光亮和希望都不愿给。“十二年後,中共中央發佈了一份文件,給所有的地主分子和富農分子摘掉了他們的階級敵人的帽子,給他們的子女改變了階級成分。從此以後,這類人便成了人民的一個部分,他們的生命和財產也就受到了黨和國家的保護”作为结尾恰恰为本书达成了最后的反高潮。而这种“反高潮”在书中比比皆是,典型的就是反事正说,比如将陈素芬不愿接受王守伦刻意避开他被作者写为阶级敌人落后分子不愿积极改造,等等。正是在这种反事正说的叙事手法下,当时当地的说法做法才显得既可信又荒诞。作者并非在追究具体个人的责任,但这并不代表当时的个人就没有责任。自上而下,从阶敌到人民,大家无非都在或正或反地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罢了。

  将写作舞台搭建在西南地区的小村落,透过CCP对其施加的影响观察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变化,继而思考整个中国产生的类似问题,这不仅是小说,也是一些学术作品惯用的写作手法。我曾经对朋友说,只有在边陲(包括但不仅限于疆藏)你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存在,所谓“中国在边缘”(China at the margins)。所以问题在于,为什么描述中国曾经或正在经历与发生的“落后、野蛮、愚昧”总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如果将写作地点换成北上广还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么?这与黑捧无关,西南边陲的村落自然无法代表整个中国(何况还是虚构作品),但能将其写得具有代表性令人信服,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令人追寻与深思。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news/366378/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为您推荐
  •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随笔(essay),即随手笔录,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也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仅供参
  •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廉洁教育进校园,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教育(jiàoyù),汉语词语,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