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10篇


热门资讯 2020-07-06 18:04:25 热门资讯
[摘要]《1942饥饿中国》是一本由孟磊 关国锋 郭小阳 等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 00元,页数:2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 读后感

【www.anne5.com--热门资讯】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10篇

  《1942饥饿中国》是一本由孟磊 / 关国锋 / 郭小阳 / 等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一):七十一年前

  明天五一今天上午还有一节课,按照平常来说,这节课就不来了,班长说导员可能查课,带着手机也就来了。课上后面的同学在看一本《1942饥饿中国》的书,趁他睡觉,自己什么也没带索性借来看了。两节课书看了一半,才知道这里面讲述了东西和自己有着这么密切的联系,自己却浑然不知,当时电影上映也完全不感兴趣,第一讲述历史,在题材上面自己不感冒,也没想着冲着冯导去看,第二当时也十一月,12年自己大二上学 期,还没有怎么看电影,品味太low。第三,真的不知道1942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也没有追问的兴趣,所以这个电影要不是今天看了书,估计什么时候能看到又另当别论了。

  看书吸引我最大的是,事情发生地就在我的老家,河南。那里的人们生活质朴善良,有着淳朴的乡音,他们勤劳耕作,他们真挚友好。我出生在那里,两岁后去了新疆,在新疆生活了十八年,中间没有回去过一次。河南话还能说上来几句,但是说出来的感觉自己都怪怪的。

  这是一段我一点不了解的历史,脑子里有印象是自己小时候不吃饭挑食时大妈常给我闹饥荒人人吃人吃树皮的事,按照她小时候给我讲的事按照时间来推测应该是62的事情了。但是历史是这么惊人地相似,黑格尔说过一句话,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说的有点跑题了但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总是想起小时候大妈说的话,脑子里这件事也不住的往42年这边靠。书里面给我最大的感触的不是当时的世事状况,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真相。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二):饥饿的河南,饥饿的中国

  民国三十一年,即公元1942年。鲜有人会一下反应过来这个纪年换算,更鲜有人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年?

  “人在没有东西可吃的时候,也许本性中已经无所谓善无所谓恶了。1942年冬,为了活命,郑州、许昌、汝南一带,”吃人的社会“已不仅仅是一个词语,而是变成了现实”

  怎么可能!?吃人?

  这是历史的真是写照,震撼!难以想象!

  天灾、人祸,战争、大旱、蝗灾、汤兽,是导致饿死300万人(也许是500万)的原因。这是真的!!这竟然是真的?

  根本原因:

  “当时,河南是中日军队角逐的主战场,随时可能沦陷,或许在蒋委员长的筹划中,一面将河南农民搜刮殆尽,坚壁清野,一面随时准备抛弃这3000万子民。这是沿着这样的逻辑,他才会在1938年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才会在1942年河南大旱后置之不理。”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三):最饥饿的是历史

  时至今日,饱食无忧的我们难以想象曾经是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从历史的发生到历史的诘问,常常要以不胜计数的鲜活血液来浸润。

  《1942饥饿中国》采用纪实的手法填补历史深处的断点,丰富翔实的档案数据、穿透人心的珍贵影像、直面残酷现实的朴素文字及其背后蕴含的各种历史因素,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与反思民族深重灾难的多重视角,同时给予读者对执笔者本身所持立场进行辩证分析的权利。

  人们常说历史不该被轻易地遗忘。然而,本书除了启示我们铭记历史以儆后人以外,最震撼人心之处莫过于使我们认识到一种无奈:回忆可以揭示历史的伤痛,却永远无法将其带走或抚平。历史留下的空白,远比纸上辛勤记录的文字更广大。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四):给一星的原因

  给《1942饥饿中国》一书打一星的原因: 1,内容差。16开、270多页的书,却只有10万字,估计还包括每节前的“精选文字”。全书两小时即可览完。目光越过书山,却发现并无干货等候。所以看过《一九四二》的无需再看这本书。电影比书点到的痛穴反而更多,而韵味亦更深长。且自不必说书的内容多处重复又重复,重复到错乱的地步,已无可救。

  2,装帧差。平装,无法摊开看倒没啥。但是封面图片太满当。开本又太大,这就不太“中”了吧。 3,纸张差。初看不错,但空白处写评时发现严重渗墨。纸张差是出版不地道的最直接证明。

  4,文字差。实际并无作者,更没有杨显惠这样的作者,因而也不可能有那“白描的激情”呈现得出来。

  5,编写差。拼凑来的几个编写者大约还是下过点力气的,拼功了得,凑劲十足,想必皆是个中能手。

  6,图片差。图片本身不是不好,问题是基本不对板。大小、位置乱整一通,插秧般胡乱编排它们就是。

  7,书写到后面,大概是资料库弹尽粮绝,终没啥可写的了。顶呱呱,好家伙干脆写成了“旅游宣传手册”。这让我想到书中说的饥民抢到一口粮食就往上面吐一口痰,被抢之人就不敢抢回去了的事。而如果有人饿到痰都没有了又该当如何呢?! 很难相信这是中华书局出的书。真对不起这个题材。当然也有亮点,那就是书最后提供的“猪蹄(主题)阅读书目”。这也是我打半星的原因,可是实际没有半星可打,打了一星总觉有违真诚。不过没办法,也就这样了。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五):大饥荒是什么东西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饥荒”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语。翻开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对“饥荒”的一般释义是:“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这样的解释太简单,剥离了饥荒得以发生的社会与政治原因,也抹去了饥荒所造成的惨烈后果。如此说来,也就难怪有小朋友在看电影《一九四二》时,无法理解人们怎么大都被饿死了。

  当电影《一九四二》将那一场大饥荒拉入人们的视野时,唯一一部记录这场大饥荒的纪实性作品《1942:饥饿中国》同时上市。这本书是《河南商报》筹备三年后特别策划的“1942”系列报道的结集。今年8月起,七名年轻的《商报》记者,重新踏上1942大饥荒中灾民的逃亡之路,耗时一个半月,奔波三千里,走访近百人,记录了二十多位大饥荒亲历者的故事。

  在这些亲历者的讲述中,许多细节穿过七十年的历史烟尘,扑面而来。这些细节真实、生动,也充满了残酷,甚至残酷到不便于在电影中加以艺术表现。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来自潼关县秦东镇村民宋鹏飞的记忆。当时的少年,实在想象不出小小的蝗虫怎么能遮天蔽日,怎么能从人的嘴里抢走庄稼,让人们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接下来他看到的一个画面,顿时让他忘记了蝗虫,充满了恐惧——在由东往西驶进潼关车站的火车两侧,都挂满了尸体,有的甚至被风干了,如腊肉一般。原来,在火车行进途中,经常遭到日机轰炸和日军大炮的袭击,炸弹形成的冲击波将扒在火车上的灾民震死很多。然而,在火车站等候的灾民似乎看不到恐怖的“人肉挂”,不等火车停下,就争先恐后地往车上爬——在他们看来,陇海线上西去的火车是逃出地狱的唯一通道。

  还有一个例子,则是大饥荒中最为常见的场景之一:人吃人。在《商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亲历者提到人吃人事件。从河南巩县逃荒到陕县观音堂的李凤英老人想起那一年观音堂车站外被遗弃的孩子时,就忍不住落泪:“可怜那些孩子啊,都被逃荒的灾民杀掉吃了,有的还拿去做了人肉包子卖。”当年《前锋报》驻洛阳特派记者李蕤就曾报道过数个人吃人的故事,其中甚至还有杀掉亲生子女的事情。李蕤叹息:“亲聆相食亲子的事,只有愧叹自己以往的孤陋寡闻和感情冷淡。因此我希望坐在暖室华屋里的人,不要忽视这些血的现实。”人吃人,是大饥荒中人性丧失的写照,显露了大饥荒可怖的一面。

  《1942:饥饿中国》中记录了许多这样的真实细节,同时还收入美国记者福尔曼和白修德在1943年2-3月间拍摄的近五十幅珍贵的照片,为我们还原大饥荒的历史现场。

  历史学家雷海宗曾在《无兵的文化》中说道:“历代人口过剩时的淘汰方法,大概不出三种,就是饥荒、瘟疫与流寇的屠杀。”纵览中国历史上人口与治乱的关系,不得不承认他说的似乎有道理。既然这是历史的淘汰,那么,在1942大饥荒中无声息地死去的数百万民众,他们的命运是不是就不值一提了呢?

  并非如此。法国学者西尔维·布吕内尔说:“饥荒在20世纪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其中的大多数本来能够幸免,饥民唯一的过错就在于他们在倒霉的时间成了倒霉群体的一部分。”阅读《1942:饥饿中国》时就会发现,1942大饥荒受难者正是处在“倒霉群体”的位置上——在外敌入侵的当口,他们被政府忽视,或者说是抛弃,从而走向死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研究发现,现代以来,虽然饥荒与自然灾害有密切关系,但自然条件往往只起到诱发或加剧作用,而权利的被剥夺、信息的不透明、政治体制的不民主等才是加剧贫困与饥饿、导致大规模死亡的饥荒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换言之,粮食问题的实质,其实是与政治紧紧相连;饥荒之是否发生,视一个社会采取何种权利与制度设计而定。在大饥荒时期,如果信息不畅,人们完全失去了获取食物的权利与途径,则必然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1942:饥饿中国》为我们详细描述了灾民们跌入深渊的悲惨过程,也证实了阿玛蒂亚·森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1942年大饥荒,固然有战争及自然灾害的因素,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河南狂征暴敛、实行新闻管制、赈灾系统效率低下、官僚机构贪污腐败、军队胡作非为等等,才是造成惨剧的主要原因。最后,在白修德报道的压力下,国民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无数灾民的生命得到挽救。这可与美国神父托马斯·梅根的话相印证:“这场灾荒完全是人为的,如果当局愿意的话,他们随时都有能力对灾荒进行控制。”

  法国学者西尔维·布吕内尔接续阿玛蒂亚·森的研究路径,在《饥饿与政治》中系统分析了饥荒的三种类型:被否认的饥荒、对外展示的饥荒和人为制造的饥荒。他指出,单纯的自然饥荒已经不复存在,但在一些国家,不受外部监督的政府往往会疏于预防与救援而导致大规模的死亡灾难,甚至利用饥荒作为巩固其政权的手段(将一部分民众划入贱民阶层从而直接掠夺其资源、一边秘密劫掠一边假装救灾以争取不明真相的灾民效忠、展示饥荒吸引并截留国际援助等)。他还列举了20世纪大规模的饥荒,最近者为2000年在埃塞俄比亚的“外示大饥荒”:欧加登地区一千六百万人的生命受旱灾威胁,而大规模国际援助中的一部分却被埃塞俄比亚政府挪作军用。

  从布吕内尔的研究来看,虽然如今食物产量丰富,但大饥荒却从未远去。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大饥荒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想到自己也有可能在某个“倒霉的时间”被列入“倒霉群体”,那么,1942大饥荒就应该被我们记住。否则就如《1942:饥饿中国》的题记所言:“如果我们总是遗忘,下一场饥荒会将我们埋葬!”

  《1942饥饿中国》读后感(六):"饥荒“

  无论如何此书的意义远甚于内容。1942,民国三十一年,对后人来说似乎没有时间观念仅是一串数字,对于生活在那年的河南百姓却在经历水、旱、蝗、汤,天灾人祸外族侵略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在读之前无法想象“饥荒”是如何一副惨烈模样,那些吃树皮,啃野菜,观音土,大雁屎,甚至人吃人的白描触目惊心。古有石壕吏,近有大发国难财之贼,无论处于何种时代,这种大事件面前直接被迫害到的就是社会最底层人民特别是农民。有时候天灾不会非常恐惧,极度恐怖的是无所作为的政府和腐败的官僚体系,没有任何盼头。自古一个民族兴衰盛亡到最后都要死在苛捐杂税上,顶层人敛财,底层人供给。历经个两三百年,又是一个轮回。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news/335796/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为您推荐
  •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随笔(essay),即随手笔录,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也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仅供参
  •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廉洁教育进校园,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教育(jiàoyù),汉语词语,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