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题目空几格】眠空读后感10篇


热门资讯 2020-07-06 18:04:25 热门资讯
[摘要]《眠空》是一本由安妮宝贝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 50元,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眠空》读后感(一):当代书作  安 读后感

【www.anne5.com--热门资讯】

眠空读后感10篇

  《眠空》是一本由安妮宝贝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眠空》读后感(一):当代书作

  安妮宝贝的书都看过,最喜欢的是《蔷薇岛屿》。尽管相对现在的作品来说还不够成熟,但其中所记录的内容,有些能够一直触动内心。那时对于她所去过的地方毫无概念,后来自己一一走遍,突然回想起书中提到的一切,有一种共鸣。

  《眠空》无疑成熟老道。可是读者也是在成长的——至少我认为自己是这样。我的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圈子远不及她的广泛,但是在读某些章节的时候我总能感到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有些表面,这种感觉很难表达。直到读到她描写一件小楷作品的段落时,脑子里开始明朗了一些。作为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我自然觉得那种描写只是如同蜻蜓点水,有的甚至还没有点到水面上。

  当然,以专业的要求来看待这种意识流的东西有些苛刻。当代的作家文章其实与当代的艺术是一样的,若要看到精髓,还是需要往前追溯。不过我相信安妮宝贝本人在写此书的时候并没有要追求某种认同感。作家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是自私的,骄傲的,我只写我的东西,不负责讨好。

  可能是我太认真了。

  在愈发觉得时间紧迫的现在,这样的书读来无害,只是觉得有些浪费时间。甚至是在坐火车的时候。

  《眠空》读后感(二):爱是深沉的幻觉——《眠空》阅读笔记及摘录。

  所有事情,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参与,跋涉,行走,抵达。

  而最后的结局,谁也不知。这其间亲历种种,已是路途的意义所在。

  ——是为记

  长河漫漫,一直试图从中可以得一席之地,安稳度日,故长久坚韧,寄望河岸某一段可以赏一场花事,以致可以停留。如她所言,以心灵的跋涉作为渡船,直至生之彼岸,亦许沿途可以遇到一个人相携行走。

  菁华于初,关于初见,关于那些生命里许多个第一的之一。可是如今过去了,只剩余这一场漫无天地的虚空。信念记忆已是时间的馈赠和恩慈,每每在长久的回忆之后都是暗沉寂寥的空虚之感,握不住逝去的毫厘。觉得是人生中珍存而历久的怀念,可是越来越深的寂寥和无力感让人有时难免不去质疑记忆的真实性。

  失眠带来的窘迫,把人驱赶至记忆边缘。自毕业之后,特别是从2012年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失眠的夜晚很少,那些倦怠与疲累使得精神极度匮乏,睡眠成了逃避倦怠与孤独的途经。那些记忆深刻的过往,已经很少能够使那些夜晚睁着眼到天明。反而时常想起苏青执,那些失眠的夜晚,她对着电脑屏幕干涩的眼,却始终不能流下泪来,只是干涸着,荒芜着。而我亦不知是哪些记忆充斥在她脑海。

  她说不适合步行的城市也不适合居住。我想了很久,于这座城市的行走和生活。我走过很多地方,有时抬头可以看见很长的梧桐树搭建的林荫路,一路向前,是安宁祥和的午后,我那样走着。周围是充满朝气的年轻的身体和脸庞,在球场上肆意挥霍着可以看得见的活力。江边那条绿荫浓重的路,我在暮色里走过,有垂柳,有风,有绽放的樱花,有开始凋落的木棉,我从那里走,就像走过一场花事。在光阴里与记忆相逢,然后闭上眼吸一口花香,睁开眼继续往前走。

  安妮问后来的自己,如果不曾经历顽劣不定的成长,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情绪稳定内心温驯的女子,得以早早结婚,与男子平顺相处白头偕老,不远离家乡,不会始终与人的关系动荡不定。而我们都明白,那些假设不被允许存在。现今选择的路已是唯一可走方向,没有如果。年少时那些热烈的坚持和固执,一步步带着越渐疲累的步伐向着未知的远方走,没有停歇。有时停下来想想,那些过往,已经是很遥远很模糊的事情,但假使从头来过,又会做怎样的选择。就像那一年的外祖母,说怕来不及等我成婚。我却只道时光如此宽裕,她怎会来不及等我长大。而今她离去已多年,离她说那句话到现在也已有好些年,我依然是单身一人,没有归宿,始终独孤。有时想,如果早早成家会怎样,我是否会甘心庸碌一生,将自己埋藏。可是如今没有如果,也没有假使。

  文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在L写给她的心中提及,“十二年前,我认真爱过你。那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两年。”你看多年以后,爱都变成了爱过。那些爱过的人,如今早已不爱的了,没有办法在爱的时候亦得到同样的爱,或是不能够强求着让别人来爱自己,如此,爱也就变成了爱过,饶是曾经多么撕心裂肺的爱,都在岁月里淡然。有时想对他人说这句话,我曾那样爱过你,可是说出来的时候难过的其实一直是自己。如对王,始终没有办法将那些话语说的决绝,始终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也许一生,即使不相见,也不会忘。

  她的母亲对她说,对感情太认真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对等的人太少,而大多数人无法匹配也不能承担这样重的感情。读到的时候内心的那些倦怠,那些无法诉说、无处诉说的绝望像得到了倾泻。我对此斟酌着,不愿让自己将就着与一个人过一生,却落得满身疲累。身边的或是新浪都有人对我说,应该找一个懂自己的男子,可以了解那些文字,可以理解内心情感的充沛和荒芜,而我明白那有多疲累。二十余年,遇见过的那些人中,又有谁可以明白那些文字给予我的力量和纾解。文字到了现在已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文字才觉得内心的充沛和寄托,而我亦明白,那样的结果,抵抗和顺从的成分会有多少,最终不能完满。

  她说想起一些人时心里无限愧疚伤感,仿佛是被命运限制所带来的不得已的疏离。总觉生命里那些失去与远离是不得已做出的决定,因为自身种种限制和不得已,使得他们在一些时光过去后疏离于生命,最终杳无音讯。然今日想来,那些根植于记忆深处的怀念,那些被自己当做是不值一提的过往,只有自己知晓如今有多怀念。不得已,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借口,以此不再固执不再难受。

  想起冰心在文里说过的一句话,愿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所有的记忆都是为了后来的自己生命可以盈实,饱满,丰盛。而近日所历种种,亦是为了那一片云翳的美丽和厚重。我但愿生命里能够经历更多能够使生命盈实、坚韧之事。纵使是那些远离于生命的记忆,也愿无悔于内心。

  我已定下归期,而相见不知何时。

  午后的办公室如斯静谧。泡了一杯咖啡。蓝色的杯子,却并不浓郁。杯身上印着埃菲尔铁塔。初见的时候便决定买下。有些相遇如同一个契机,它在那里等待良久,只为有一个人可以在某个时刻走到它面前,轻轻用手摩挲,像抚摸自身的一部分。某个夜晚我在店里看见它,然后带走,次日再带到办公室。与之匹配的是一把印着紫色、粉色玫瑰的勺子,触手的部分用陶瓷烧制,触手温良。我日日午后泡一杯咖啡,现今喝的是他们从缅甸带过来的不知名咖啡,香郁。然后我将被子放在电脑面前,将书本摊在桌上,逐句阅读。

  看到她写,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记得这句话在《春宴》里曾经出现过,而我将它记下来。后来很长时间忘记了曾经读过怎样的句子。就如我忘了曾做过怎样的梦。友发信息的时候问起曾跟她说起过段时日会告诉她的梦。我说时日长久早已忘记,然后在几个小时之后想起一些片段。梦里的时候现实再次重演,只是这次换成了伤害她的是我,而男主角不变。我想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去伤害,无论是她还是对我自己,有些伤害一次就足够,而我和她都已感同身受,都曾经历过一样的叛乱。时至今日才不会彼此伤害。

  她在文里两次提到一本书,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在大学的图书馆看到过,记忆里确切的记得借过两次,带回宿舍放在书架上,有时长久搁置,一段时间后送还图书馆。有部分绿色的封面,记忆唯独确切的是开篇的场景里,有那样一个广场,他看见一些人出现,其实应该是灵魂,在他的生命里走过。那些赋予他的记忆,在那一刻如同海浪潮汐般汹涌而来却稍纵即逝,他无力抵抗。当我将作者与《洛丽塔》联系在一起时,突然觉得陌生。他是孤独的,寂寞的,如同暗夜里一棵树的存在,无人察觉。

  随身翻阅几页,期间会被一些突然闪现的记忆打断,一闪而没。渐渐觉得困顿,起身关灯,习惯性在手机上翻阅几页文字,然后在文字里沉沉睡去。梦境凌乱破碎,在梦里走过回忆的路。早晨六点起床,天暗沉。洗漱,出门,搭上早班车。车上尽是赶早的人,大多年轻,一半是学生,有那样疲累却年轻的生命与活力。时常遇到一个男子,从行为举止来看是极度严谨认真的人,之中心下车后疾奔而去。间或转同一辆车,他在长街下。慢慢走过路对面的时候会看到他站在站台,我从这边静静走过,转身走近单位等待车辆出发到城南。八点,从城北到达城南,在熙攘的餐厅吃早点,然后进办公室,开始一日的忙碌。周而复始。

  晚间去见那个男子,下车后凭借感觉寻去,在灯光略显安静的地方等待,听到有人在身后,转身的时候看到他,一起走进粥店。极瘦,抽烟,朴实,彼此说着寥寥的话语,稍显干涩枯燥。期间各接了一个电话,他用方言,我用普通话,均是工作上的事。粥尚有剩余,而三个菜几乎没动。出来的时候距离相见刚一小时,在十字路口分离,他骑着车离开。拎着他带来的特产,我沿着灯光昏黄的来路离去,略显清静,笔直的路旁栽种着树木,在夜色里摇曳。不记得是见过的第几个男子,在这样的生活里渐渐枯寂。依然不愿将就。

  时至今日,突然便不记得究竟是哪一日买的这本书。努力将记忆往前拉,差不多是三个多月以前的事情。书开始在书店出售的时候是周末,周一的时候早早出了办公室想着要去书店将书带回家,半路的时候被同事拉着去吃了烤肉。结束赶到的时候已是九点,书店已打烊,无奈只得带着满满的失望回家。第二日赶到书店,在预想中的位置将书拿在手里,心里满是欢喜。将书抱在怀里坐着公车回家,满城灯火只身一人也不觉萧索,是那样的心满意得。而从最初到最后,中间停歇着,第一部分看完的时候恰好是清明,是一本适合在春天看的书,可以见到所描写的那些景致。将书随身携带,往返的路途中亦可翻阅几页。已经定下何时一定要看完,并整理好摘录。

  翻阅到最后一页的时候,这个城市是一个阴天,无雨,只是天气一直阴沉着。书页里有一张书签,另外有两张跋涉千里而来的明信片,一张来自长春,蓝色的海洋与天连成一线,另一张则来自浙江,是绍兴古城的韵味。早间坐在车上借着窗外的晨光翻阅,用不同的书签分隔开来。我喜欢这样的宁静。晚间出办公室的时候天气阴冷着,返身回了办公室换上风衣。暮色已降临,长长的过道里偶有一两间办公室亮着灯。车上显得稀疏,借着流离的灯火归家。

  将那些摘录整理好的时候,这个城市笼罩在雨雾里,黑云压城城欲摧。借着那微弱的光,将自己埋进办公室的角落。这本书于我,一个宁静与祥和。光阴如此,正是春和景明。

  眠空。摘录

  1.个体的存在转瞬即逝,不过白驹过隙。物质有时长久于生命,能够滴水穿石。在世间脆弱的分崩离析中,物质标本得以稳定的方式流转。肉身找到可能,以心灵的跋涉作为渡船,划过世间茫茫长河。

  2.曾经那么多的人,喜欢过,被喜欢过,爱过,被爱过,告终之后,他们的行为和语言如潮水退却,在肉身表面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只有彼此相遇和相处的时刻所累叠起来的意识和记忆,如同空旷山谷一道隐约回音,震荡在内心深处。我想它们不会消失。它们只是在等待被吸收。

  3.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为无情和客观。人也是软弱和孤立的。没有依傍。哪怕只是记忆的依傍。记忆的依傍仍是虚空。行为被清除得如此干净。时间徒然存余留恋之心。

  4.记忆结构成身心血肉的一部分。坚固,绵延,直至趋向冷寂。只有写作使它苏醒、凸显、融解、流动。写作激活了记忆。记忆则投食于写作。

  5.这一年冬季,对我而言,意味着静守、观察、分辨、收藏。心沉潜于海底,幽暗保留它的秘密。隐约可分辨远处点点光斑浮显,小心屏住呼吸观望。

  6.封闭式工作,间或睡眠,偶尔与人约见,阅读,走路,隐匿与消沉,逐日清扫内心空间。在难以言说的一种混沌和清醒之中,度以时日。

  7.如同此刻,写作之于我,是把记忆逐一打包和搁置的过程。把它们扔入人体内悄无声息的骨血之中。扔入一刻也不停止变动的流水之中。除了写作,找不到其他更理性更彻底的整理与清楚方式。

  8.每年春天都会起心动念,想出发坐一趟火车去洛阳看牡丹。但事实上从未成行。也许,在内心保留的这个念头,最终所向并非牡丹,而是一条幻想中可抵达的道路。

  9.情爱仍是最深沉的幻觉。有时它看起来充满激进和勇气,仿佛正被实践和推动,却不过是趋近深渊的临身探入。与其说我们得到爱,不如说我们意欲在其中获取强烈的实践的感受。

  10.一切终究是会过去的。残存中没有余地。

  11.花期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一切适宜而合理。秩序是指万事万物开始有时,盛衰有时,终结有时,重生有时。这不禁令人安心。

  12.人可以死在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这是命运的孤独和刚硬所在。

  13.一座不适宜步行的城市,也同时意味着它不适合居住。

  14.无法言说的处境。各自封锁的过去和未来。正在呼啸而过的此刻。

  15.他说,要善待自己,放下和消融内在积存的创伤。它们使你沉重而不够轻盈,要不断去清洗。

  16.曾经刚硬而无可琢磨的人,在时间磨练中渐渐呈现朴素、轻淡、平常。这条规律在很多人身上得到印证。生活不断删减和简化,心得到澄清和明确。世间渐渐成为另一种样子。

  17.若无相称,也不枉费。委婉幽暗,无言以对。

  18.曾经。无论在哪里,在何时,时时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寂寞的人。没有旁人,仿佛始终是一个人。生活也许会被一些细节填塞,但最终又在不断被流水洗刷和带走,留下的仍是岩石般坚定处境。所有的事实在分散发射之后,仍以一种单纯而有力的方式再次返照。

  20.我们身上所被搁置的无形而庞大的经验何其空虚,又何其沉重。

  21.我们的人生中不存在假设。存在的即是唯一被允许的。

  22.数十年来大浪淘沙般浑浊的剧烈的没有方向的游荡的生活,潮水一样起落。在稍稍觉得可以歇息一下,停止追逐起伏的时候,发现落脚之处也不过是海边一块被冲击的礁石。生活在激流动荡之后,暂时得到中间点的停靠。但这一切远不是岸。

  23.岸有时看起来仿佛是不存在的。在我们得到真正的可与血肉之躯交融的信念之前,没有回头是岸。

  24.命运一再给予安排和设定,人却无法预知自己的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我习惯在生活中随波逐流,把身心交付给流淌中的河流。现实按照秩序逐样发生应该发生的一切。不容想象,不容拒绝。对此,我未曾有过畏怖或退却。

  25.想孤身前往去看一场花事。如果午后微雨突袭,你恰好渡船而过,不妨让我们在春柳拂面的桥头相见。

  26.不认同以淡漠心境换取放弃与妥协。人太容易得到借口,那是我们过于保全自身,不舍得让自己走到悬崖边上。真正强烈而完善的感受,只会来自一条途径,即至于死地而后生。

  27.人内在的深沉和细腻,需要对等的人才能承当。这内在若得到自在的化解,不至于成为负担,否则便是一种凝聚和停滞。

  28.但终究,每一个人的内在只能独享。人无法渴求被理解。他人的理解有时与己无关。被分享最多的内在,通常只是整体之中较为肤泛的一个层面。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确是生而孤独的。即便有人给了我们感情,也仍是孤独的。因这感情有可能只是他出发于自我的幻觉和执念。

  29.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间。生命过程可以坎坷而用力,死亡则应平顺而安稳。生是为死亡而做的准备。

  30.不好的事情不是死去,而是不美。不美即代表不强烈,不真实,没有始终。生命未曾有所完尽和取得解脱。

  31.有些感情显得孤僻或沉闷,却是真正的珍贵品种。只针对某一类具体对象,需要很多条件才能生发。单纯,专注,坚定,刚硬。可以在时间里存在很久。可抵达的深度无可测量。

  32.淡如水,相见欢。告别之后,还有余味。

  33.所有的事情都要付出代价。安全要付出代价。不安全也要付出代价。

  34.如何能够与我们所依恋的对方成为一体而永不失散,这强烈而深沉的欲望,渴求的一段是执着,另一端是恒久的隔离和孤立。

  35.倾城出动,划舟,荡秋千,踏青,放风筝……尽享春光。日暮入夜,提着灯笼归家。这种种天真丰盛,不复返的春梦一场。

  36.万人如海一身藏。当下的心安。

  37.年轻时她是勤力而爱美的女子,享受俗世内容,饱满的烟火气息。现在成为手上皮肤日益收缩乏力的女子。

  38.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们是否还会重逢。唯一确认的是,他以自己的方式爱过我,在我的血液里留下悲剧性的烙印。这些黑暗的质素缓慢流淌,一刻也不曾停息。仿佛一种强悍的无法屈服的意愿。

  39.我们最终所得到的训练无非是,面对无所知、无常、虚妄,时时抚平心绪,保持警惕,平静、坚强、有方向地生活下去。并且静观这个世间所有破落的碎片擦身而过。

  40.人见不到自己的心,心却掌控一切。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爱,该如何去寻找。

  41.不如在起初,你在旁边,默默看着我,我心知你在看我,转过脸去,把眼睛微微掠起看往远处。那里有夏日夜色中的树枝,灯火星星点点。这一切令人心生感激。仿佛此刻的距离是彼此最为亲密的永恒。

  42.春光易虚度,不如早早相逢。

  43.花树下酣睡一觉,以为度过了一生。醒来后拍拍衣袍,起身即走。

  44.白陶罐盛上清水,插上初绽的桃花枝。唯愿无事常相见。

  45.他说,你孤独吗。她说,我很孤独,非常害怕,觉得自己无法幸福。我在想是否还有真的爱存在。

  46.终结旧日生活,带一只行李箱,奔向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寻觅到一座山顶旧屋停留下来。远眺大海,独自存活。

  47.让他远去,在生命途经中逐渐自行了悟。这种发自内心的反省和惭愧,才是沉痛的。留一些未知,留一些余地。不说明,不追究,不辩驳,不戳穿。做到这样,更为彻底。

  48.时间终究强盛于一切语言。并且越过人微小的作为。

  49.半夜悄悄开启门扉,与野猫一起越过夜色小径,看顾月光下盛开的海棠。白色花瓣在大风中急坠,如同落下一场春日疾雨。随兴而归。倒头即睡。

  50.在一条夜色的河流之中,放下一盏烛火,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烛火熄灭,又再次点燃,漂流远方。某些瞬间,那是令人落泪的肌肤和誓言。

  51.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看起来主动和有力,却从未被允许得到选择和做出决定的机会。

  52.我读这本书,内心也有这样一种无从归属的惘然。不知如何去留,不知家乡在何处。仿佛只看到回忆中海市蜃楼的世界。

  53.内心的火焰,即使在时代变迁和流年辗转中,也无法忍受其默默熄灭。于是他决定写作一本书。置身其中心无旁骛地回忆一座城。密密麻麻,谨慎齐全。单纯如童年,空旷如命终。那座城,成为不羁人生的最后一个幻梦。

  54.不管来或不来,人之等待只是为了让自己安静有力。

  55.一些人爱你,但他们所爱的,也许是由你而生发出来的幻象。他们所爱的,仍是自己的心。你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是他们隔岸观望的烟火。

  56.人与人,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境况,走自己的道路。寻求各自的自我解决。即便在爱恋中,我们也是如此影单影只。

  57.人在成年之后应学会祷告。祈祷是一种仪式,在祈祷时人重新成为孩童。无法相爱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相爱。相爱需要理解,而理解是只能在祷告里获得的东西。也许并没有人真真理解过我们。他们可以欣赏、幻想、期待、破灭。唯独理解总是缺席。

  58.他说,让我看看你现在的照片。她说,不需要。仅凭靠你脑海里的记忆来回忆我。他说,如果这样,只能够记得你年轻时候的样子。她说,那就一直是它吧。

  59.一些人自认拥有蛮不讲理及胡作非为的权力,以为手中所有永不枯竭,直到对方的耐心和信任被消耗殆尽。在我们以爱为名肆行无碍的时候,总觉得可以再次得到原谅。直到原谅成为不再有余地的放弃。

  60.储存在樟木箱子里的旧信重读。发黄信纸,字句潺潺流出。怪异的感受,在于这些写信的人,这些被写出来的文字,仿佛在将近二十年之后,才能被重新理解,才能被清晰知晓和感受。

  61.世间很多事都是预先被放入抽屉。有些漠不相关遥遥相望有生之年无法对照一眼。有些不依不饶纠缠到底从生到死需索无度。不要去期望和等待无关的人与事,他们在自己的抽屉里。只是用全力把自己分内的人和事处理完尽。

  62.时至今日,我的确更为喜欢长久的身后的恳切的单纯的事物。付出各种代价也是值得。我愿相信它们。

  63.有些事情在发生的初始就可窥见结局的端倪。一开始过于愉悦顺遂,不免暗藏波动的危机。

  64.起初认为别有天地,最终仍沦落为一场俗套。以为会长久,其实却很短。每个人都觉得手中所得应与众不同,但所有关系只遵循同一个规则前行,即无常。

  65.失恋,失爱,失婚,其实是琐碎的事,微小的事。无法负担的是认为将会独活的惶然。为情自伤的人,也可以选择强颜欢笑地煎熬下去。终究会有新的人出现,也许没有。终究会有新的生活出现,也许没有。但如果失去信念,在这样的困境里不再相信自己,得不到意志的凭靠,只能堕落于这消失的记忆的回声。

  66.在这个世界上再找不到一个自处的位置,即便是心的一处落脚地。这是他们最终选择为小小情爱事故结束生命的原因。

  67.执着于他人,总有失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幻觉,不免是破碎掉的泡沫,终究化为湿嗒嗒滴落下来的污迹。穷追猛打赶尽杀绝,只是捕风捉影。有时不能说痛,也不能自我暗示这是一种痛。这是高贵的克制。

  68.把手中的的匕首递给他,把伤疤暴露给他。这个接下你的匕首,看了你的伤疤的人,是可以爱的。

  69.此刻你我无恙。我注视你的片刻情景,剩余肉身留存于这个世界的时间。如果能更有力,我要把你背负着带到彼岸。

  70.人由自我限制而生发的对他人的狭窄念头,毫发无损于对方,只使自己捉襟见肘。若能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

  71.要记得。他若真爱,只会用一种方式呈现:用他的全部生命供养你。

  72.无所贪爱,每一刻却贯注深情。

  73.穿过夜色中的花园,草坡和树林在雨水浇灌中沙沙有声。石榴花一簇簇暗红的花影隐藏在枝叶背后。雨水湿透脸上,脱掉凉鞋,光脚踩入草坡。久久站在夜雨之中。

  74.我以前不知道哀而不伤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却不知道改如何对你解释。于是想想还是不说了罢。

  75.如果没有痴迷过黑暗,被它反复撞击到片片碎裂,不可能放下执着。遇见生命中刚硬而深沉的黑暗,也许是一种殊遇。它使你成为俯首探望过深渊的人。

  76.我发誓用全力爱你,不管你是何种形体,直到永远。永不忘记,这是一生一世的爱情。在我灵魂深处永远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会回到对方的身边。如果我们注定不会分开,就一定会在一起。

  77.失去记忆的女子对深爱她的男子说,我如何才能够做到像你爱我这样地去爱一个人。男人对答,你曾经做到过一次,以后还会再次做到。

  78.凡俗的爱会在欲望驱使所乍起的勇猛之后,迅速呈现软弱无力。它需索回报和自我满足。因此,俗世的大部分感情既不坚强,也不高尚,更不光明。只是试图为自己作证。能够带来美好的东西,是诚实和给予。

  79.在梦中,欲同去一座海岛。兵荒马乱,人潮骚动。买到的船票相隔一日。他用力去换票试图同行,而我知这便是安排了,心里并不黯然。想着最终也是殊途同归。

  80.如同潮湿青苔边生长的羊齿,无意于成为烈日下的缀饰。这不是它要的光明。它只能是路途中邂逅,有长年的离别。

  81.与生命有隐隐暗合或联接的地方,最终都会抵达。它们等待在那里。时间有限,为迎接彼此已做了漫长准备。

  82.她对我说,你什么都会有。只是一切会来得比较晚。我想我的生活并没有真正开始。

  83.世事时日无多,唯愿珍重。

  84.枕边听到风正掠过竹林叶梢,窸窸窣窣。光影在墙上浮动。钟声断续消失于山谷。这般共存,时不长久。决定欢愉地遗忘。

  85.时明时晦,不改初衷。

  86.在旷野般的城市里爱恋。用卑微肉身抵挡生之荒芜。有时这是一种拯救的可能。但仍没有比恋爱中的人们更为孤独的存在了。

  87.如同深夜看到对面的高山失火,火焰熊熊,无法抵达拯救。我们曾有过的感情,它是艰难的损失,也是昂贵的美景。

  88.不应在原地等待。要一边前行一边等待。

  89.最美的初心在当下一刻完成所有始终。它时时满溢,时时清空。彻底的行动或给予之中不会存在任何一丝一缕的人为的思虑、语言、犹豫、企图。像闪电瞬间划破天际,这种强烈会令对方难忘至畏惧。

  90.在深刻的感情里面总是有歉疚存在,我对于她也是如此。想给得更多,但知道有些部分自己无能为力。

  91.写了很多信,最后都投递给了自己。我等待一个可以写信给他的人。

  92.一些年之后,我想跟你去山下人迹稀少的小镇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巅顶,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烹煮打扫。生儿育女。午后读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在梦中,行至岩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鸣清脆,树上种子崩裂。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

  93.她遭遇一场陷入泥沼的恋情。满身污泥,肮脏不堪。在你地打滚辗转,如此刚强,最终费力爬上岸来。这不断沦落和挣脱的过程,用尽力气。隐藏于内的欲望和创伤做出魔鬼般试探。超越常规的阴暗感情,是一次搏斗,一次试炼。

  94.爱的珍贵在于,我们遇见一个可以去爱的人,而非单向的被爱。被爱缺乏与自我角斗的机会。爱的人,带来妄想的破碎和内在的清醒,最终使我们看破心中执着。他让我们突破迷障,看清自我。完成后即离去。

  95.有些人,即便彼此再迷恋爱慕,也注定无法一起生活。他们另有使命。相伴终老通常是其他的人,无关痛痒,日长夜长。

  96.人事俱非。此境不在,此情已逝。一切皆破裂损坏。这是无常的威力。人生若没有痛苦、黑暗、损伤、秘密,其实是乏味的事情。

  97.梦见海潮席卷岩石,不过离人一步之遥。梦见他骑车带我穿越无人而荒芜的空巷。

  98.看完一本书,即使觉得好,日后也常常想不起其中句子,也不会使用或摆弄。也许阅读它,如同喝下的一杯清水,不过是维持日常生存。

  99.每一段旅途。出发,跋涉,抵达,回归。最终所向并非为了抵达某处,是洞晓和获取一个新的自己。这是远行的意义。

  100.情感的艰难,不在于不爱或无爱。而是爱着一个人,但已洞悉自己与对方的全部疾病,必须以后退和离开来根治。

  101.琴声已散,弦犹微振。此刻道别,相逢何时。

  102.记忆是我们离开这个世间时唯一被存留下来的东西。美好的事物不容易腐烂。

  103.在生命的当下,得到爱以及去爱,是柔软、安静、和谐、饱足、丰盈、坚定的心才能去做的事情。

  104.书一旦写完,记忆也就熄灭;书就像一盏长明灯,在茫茫黑夜放射出亮光……文字落入深渊。

  105.遇见他或她,与之相伴。彼此温柔相爱的力量,将给予无法做出选择的生命一次宽宏的机会。

  106.一日凌晨五点,他发条短信给我,上面显示的是我的名字。仿佛午夜梦回之际一声轻轻的叫唤。我没有回复。彼此仍旧音讯全无。

  107.花丛中经过,一身落英缤纷,双手空空。这当下的碰触即刻便是意义所在。

  108.用半生织就一匹锦绣绫罗,又用半生把它逐渐拆解、团起、安置。

  109.即便前路迢遥,我也会义无返顾地奔赴你。如果这是一个约定,我们会在永恒的时间河流之中打上照面,并彼此相认。

  110.我们卑微脆弱,配不起天长日久。若说曾经爱过,也就是这样的一瞬间。只是这一刻的光华。

  111.人的一生,能够得到身心统一有始有终可完尽的感情,机会稀少而珍贵。大部分人未曾得到过匹配的伴侣。不过是面对现实的一种分裂而机械的维持。两个人在一起却无法相容的孤独,有时远远强大于独自一人。

  112.不迷恋断壁残垣动荡中的城池。即便是一场幻术,也要各尽其责。目送你一程。自此各奔东西。

  113.来日相见,只想先牵着你的手温存地哭一场。无需说起这半生已然过去的哪怕最微小的一丝丝煎熬。那曾使我们的心刚硬和受苦的,也必然会在某处,使我们的心再度温润澄净如同春水。

  114.花园里的树,落花脱尽后便长满绿叶,之后还会有果实,来年依旧有花期。想起这些来,觉得怎样都是对的。都是圆满。我会在时间的宽宏限度里等待你。

  115.水往前走,花瓣自动脱落,衣衫上丝线褪色断裂,手背上脉管蜿蜒山岭。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我对你赤子之心永存。

  《眠空》读后感(三):空眠

  又看起安妮宝贝的书来。第一次看她的书似乎是在高中一年级。十五六岁的年纪为她着迷,对于女孩子而言,一点也不足为奇。那时候,孤僻至极,很希望别人理解,但自己又不对人言说。在安妮的文字中,我得到了所有的理解,她毫不掩饰的道出所有羞于启齿的黑暗,甚至还有那些未曾感受过的黑暗。我真正开始构建自我的异想世界,应该是缘起于她。

  后来,上了大学,主修正统中国文学。在庄严肃穆的千年文学殿堂之上,安妮的文字就是不入流的代名词。道貌岸然的教授学者谈到她,嘴上总先挑起一丝轻蔑的笑。在严肃文学的氛围中,我学着用一系列可笑的“文学好坏”标准条例去贬责安妮,然后背叛她,去练习如何才能“文以载道”。我觉得我是背叛了自己。

  多年过去,如今的安妮,有了小孩,但心境依旧清澈澄明。她终日与孤独为伴,以写作为生,和初识时几乎没有两样。唯一的变化可能是,她越来越明白生命的苦痛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所有生命的谜题都快解开了,自然又回到生命初始时的宁静。

  我不断从安妮的文字中想象她的生活,想象她如何隔绝一切外界联系与讯息,游弋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不觉孤独,想象她如何独自走在偏僻的高山峡谷间而不觉恐惧。我可以想象出来,但之后心底便生起莫名的怜惜,怜惜这个对爱缺失又对爱偏执的女子,又更像是怜惜我自己。她可以那么不计代价的坚持她的孤独,我却能轻易的背叛自己。

  不知要过多久,我才能接受自己出乎意料的改变。不知要过多久,我才能也不计代价的释放自己。不知要过多久,我才能走过所有的崎岖,到达理想的自我。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对自我,我始终下不了狠心与人群决裂,甚至可能还会越来越依赖他们。我现在不就正在麻痹自我,融入他们么?

  在友人家再次与安妮的文字相逢,仿佛重回十五六岁时的心情,我沉浸在自己的忧郁与孤独中,并以此将自己和人群分离,感觉世界安静无比。这是多久没有过的体会。

  现在我学着控制时常发作的狂躁,也会不快乐,若有所失,不得所求,总有些屏障突不破,总有些安慰太牵强。其实这些也不必太过在意,主导万物的神最终还是让我从安妮的文字中再次回到多年前的自我不是么。就像是陷入了一场梦境,很长一段时间我想方设法的想从中醒来,都不行。突然一天,生命的闹钟响起,这场空眠才彻底宣告结束。

  想要的生活毋庸置疑是应该有千种、万种、千万种的。对我而言,这个世界总还是需要一些人,卸掉苦大仇深的道德枷锁,仅仅怀着对生命原始的善意去生活,去创造,而不问结果的意义。时常让自我复活,让灵魂醒着,我想安妮就是这样做的。

  《眠空》读后感(四):***

  看安妮已好多年,能感觉的到她的成长。当然也能感觉的到自己的成长。有很多当时想法现在看来显然是幼稚的,但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哪样:“现在回头看以前的作品,显然无法接受,但也承认她是自己的一部分。”当然人都是需要成长的。

  因现世中活的不够精彩,唯一的消遣也就只是看看闲书。又是缺乏耐心的人,看的书除非特别精彩,大多都只是走马观花,但她的书却是例外。有时偶然邂逅一段文字,觉得有熟悉的感觉,一看署名,果然如此。一个作者有她自己的风格,这是当然是个人意义上的成功。旁人再如何模仿,也不过只是克隆而已。内核,思想却是无法被复制的。有时看着所谓的安妮体出现在某某的文字中,会有一种要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兴许自己也中毒已深,也未可知)。

  新作《眠空》已粗略过了一遍,显然她已变温暖很多,这是喜欢她的人愿意看到的。哪个写着《永远有多远》的女孩现已经升级为母亲。曾经伤痛迷茫的时期已过去,伤口结痂愈合修复,也许会望着伤疤去感伤一翻,但终究是过去了。时间在某些时候看来真是很好的物质。

  她写的东西也许都有她自己的影子。即便有时候一些作品有重复的嫌疑,早期作品有模仿痕迹。但喜欢她的人依旧喜欢,讨厌她的也依旧讨厌。这是很正常的事,思维模式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就产生鸡同鸭讲的效果。但这些都不重要,对于作者来说,她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少数读者产生共鸣,提出观点,彼此成长,这难道不是彼此的殊遇吗?

  勿怪她的书如此畅销,她表达了大部分人无法表达的情绪,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有旁人无法取代的东西,并且人也足够低调真诚,这就是她存在的价值。

  “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我对你赤子之心永存”。

  《眠空》读后感(五):眠而不空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很紧张,安妮的作品一直都对我影响很大,很怕再看到那个阴郁消极的她,所以阅读前面几十页的心情,就像在走钢丝一样很忐忑。对她没有信心。

  五年了,人生可以发生很多变故,也许下一页笔锋一转她会回去那个八月未央的状态,我是这么担心的。但是书看过半以后心里那个紧张的状态慢慢松懈下来。

  很多次反复,很多次她临渊而立被负面情绪推到边缘,但是每一次她都客观的认识到这种反复,冷静接受它,沉默的与之对恃,并不放弃。一次次的逆袭给了我力量。

  每个人来到这世间的起点并不同,带着前世的因果业缘,有些人注定会在这一世承受更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有信仰。其中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平衡心理,说服自己去相信。

  想来这也是安妮看很多宗教的书,去参加各种修习班的原因吧。可是她的不专注也让她得不到真正的解脱,至少在我看来安妮的佛教造诣并不很深。她还是没有悟到那个空(虽然我也还没有),空是什么呢?是放下,是真正明白“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常想,作为一个作家,安妮是没有办法做到空的。她不能明白,不可以明白这三个“不可得”。因为她是一个作家,她以蚕食自己的回忆,记录自己的心意心得为生。如果放下了,让一切过去了,那么她写什么。

  这也是她可悲的地方,书里总是看她说要不断清扫心中的念头和妄想,可是写下来记录下来并随时翻看整理,并不是正确的清扫方式。清扫不是两个字,不是付诸实践的动作,那是一种分分秒秒的活法。

  但话说回来,从二十有几写抑郁的性爱,暴力的相处模式,最终抛弃的感情关系,到后来写陌生人间的温暖,探索自我的旅行和晴耕雨织的生活状态,安妮一直在进步。

  这一本眠空,我们看到了更多自省的成分,虽然还带着些许主观臆断,但是她已不是那个封闭自守的女子了,她开始与外界沟通交流,她开始主动并不求回报的付出,她甚至会在离开以后再次转身给予送行人一个温暖的拥抱。这真的很棒。

  书中还数度提及她的小女儿,这是一份上天给她的礼物,我一直这样觉得。因为她有了那种向善向阳的信念,所以上天给了她一次付出爱的机会。童年的阴影会让安妮坚定地给予女儿更多阳光和温暖,而在这种发光发热的过程里,重新审视自己强大自己。

  期待她的下一本书。

  《眠空》读后感(六):一个人的记,一群人的忆

  安妮一直没变,只是对待一切更加随意,她自己表示这是趋向于“禅”,这也是她的目标吧,“做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我想她就像一只猫一样,慵懒而又用一种别样的眼光看待全世界,甚至我爱的,比如张。

  安妮写自己对胡兰成并无异议,并且写到“世间还有谁会比他更懂得她的美。他说,读者于你,不过是人来人往看灯会,广大到漠然的相知。只有我想为你闻鸡起舞。说出过此般言语的人,当下一刻已然足够。有没有最终在一起,有没有共度余生,是否爱之生厌,是否离世前互谅……也都是无关的事了”

  读至此处,我忽然懂得了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或许张另类与张狂,可是她却是对胡许下“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人,这该是怎样的小女儿态。

  我向来是爱恨分明的人,所以一直很恨胡的,也有够心疼张,可是读罢,掩卷沉思,这是张的选择,也必有她的道理。

  前些天与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提到冬,冬是大家共同的朋友,一个非常中庸的男子,也非常具有领导才能,并且,冬细腻,随和,是个非常舒心的朋友,据说冬一直在写日记(后得到证实确实是),类似于回忆录的东西,他说要把他年轻时的生活完整记录,记得年少的自己,也记着年少的我们大家——安妮的《眠空》也是如此吧。

  《眠空》读后感(七):笔记。

  7:记录让人保持清醒

  17:心之艰难,是跟自己做斗争

  18:接受现实,人心均有其漏洞。有时压抑会暗自滋生出一种敏锐和勇气

  21:内心冷漠即是伤疤。感情总是被低估或者高估。有时我很失望。有时我佯装不知道这些失望,并最终忘记这些失望。最好的方式,是学会与黑暗共存,并越过它的界限。孩子需要小心对待,需要亲吻、拥抱、关注、鼓励。需要确认爱与安全

  22:我们的人生中不存在假设。存在的即是唯一被允许的

  26:想孤身前往去看一场花事

  28:人生的内容大部分与牺牲及忍耐有关。感情忌讳懈怠以及理所当然,至少要始终保持尊重、克制、发力、欣赏以及感恩之心

  29:十二年前,我认真爱过你。那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两年

  50:人见不到自己的心,心却掌握一切。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爱,该如何去寻找。春光易虚度,不如早早相逢

  56:要尽可能快速地清楚内心被各种细微本能的念头和情绪所染着的阴影。分秒地清扫它。不断清扫

  57:时间终究强盛于一切语言。并且越过人微小的作为

  63:当人接受自己的本性所在,便生发出柔和与自在,不再生硬。

  69:人与人,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境况,走自己的道路。寻求各自的自我解决。需要接受一些世间范畴之中的不合理的阴暗的恶性的内容。

  70:把摊开的什么都想要的手心,握成一个拳头。保留最单纯的意志,才能重拳出击。

  71:唯有金钱是保障,是唯一可以带来与人群隔绝和保持自由的防线。

  72:人在成年之后应学会祈祷。无法相爱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相爱。

  73:占有之心多起于需索、不安全及对欲望的渴求。你可知,肝胆相照有时不过是徒然增加对方负担。

  75:对他人的容纳,成为安宁;对他人的放手,成为自由;对他人的付出,成为获得;对他人的怜悯,成为宽恕。

  76: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可以被理所应当的索取和伤害。其中包括认为错误全在对方,对都在自己。

  78:不要去期望和等待无关的人和事。

  79:不能身在人间,心却不想进入世间。

  80:人所选择的爱人,其实是另一个自己。

  86:起初认为别有天意,最终沦落为一场俗套。

  87:执着于他人,总有失望。

  88:走于刀刃上,一侧是叛逆之心,一侧是屈服和牺牲。

  93:若能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若有情执,必陷软弱。

  94:关系的第一原则,应是允许他人以独立和自愿的方式存在。期望是自以为是的权利。

  95:情感是一种残酷而理性的训练。通过检验,客服天性中的虚弱,沉溺和执着。欲望使我们得到机会打开对方内心的黑暗,区别只在于谁先识破这困守之境。

  104:以美的标准而非实用的标准做出选择,这是进步。

  105:年岁递长以后,人应得到势均力敌的伴侣。

  106:如果没有痴迷过黑暗,被它反复撞击到片片碎裂,不可能放下执着。遇见生命中刚硬而深沉的黑暗,也许是一种殊遇。它使你成为俯首探望过深渊的人。

  110:心所要的,不是足够多,是足够欢喜。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并无把握遇见一个也在试图变得更好的他人。让生命变得更好是独自的事情。任何心灵的改造,到最后依旧是回复自身的强大。

  114:时间在以一种严谨而周正的秩序流动。人流淌在河水中漫漫而行。在时间中告别,是每一刻流逝的过往,每一个瞬间的重新出发。这种崭新的经验令人振奋不已。

  118:不存在所谓无药可救的人、感情、生活。一切终究有变化。如果你认为它无药可救,不过是沉溺。

  122:当我意识到在跪拜中有无法放下的自我对抗感时,同行的法师告诉我,佛像本不需要跪拜,佛教本身就反对偶像。跪拜只是一个仪式,为了让心恭敬谦卑平和柔顺,在毫无杂念从事这一重复举动时训练和关照自己。调伏这颗充满傲慢我执的刚硬的心。这是一个修行的任务。

  126:你什么都会有,只是一切会来得比较晚。

  127:当心平衡时,它是自给自足的,由自己供养。人若能怀旧,是一种根基。一颗老心所象征的,不仅仅是湮没的时间,还有可贵的品质。

  128:时间一刻都没有停息过,即便如此,某些时刻仍然需要等待。等待自己,等待对方。恰好的时刻就成为命运的转折点。跟随生活拐过一个又一个的弯道。人所面对的大部分是失望。活着的过程,即是存在于不断的困惑、挣扎、突破和提升之中。我们所做的一切实践,是一种调试。不是结果。

  129:真正的行进者最后试图面对和驯服的只是自己的心。

  130:人的成长是以逐渐失去刚烈为代价的。

  131:在此刻你觉得无法离开的人和事,某天会自己选择放弃它。前提是心和脚步要一直前行。即便在困顿停滞的时刻,也要用力拖动它们缓慢往前走。时间总是在走动,走到它应该抵达的地方。

  132:呼啸而至的事物,通常都不是意外,而是已趋近于我们很久,在它前来的道路上进行了很久。

  134:不应在原地等待。要一边前行一边等待。

  135:不能以外界来解读内心。只能以内心解决内心。

  --《眠空》读到第135页。

  《眠空》读后感(八):我还会阅读你吗

  周作人先生曾在《北京的茶食》里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的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安妮宝贝的散文,和她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恰似这无用的装点,却又是我们生活之必需。

  《眠空》延续了安妮式散文的一贯风格,仍然是集句和生活片段的堆砌。将春夏秋冬的形貌与感受诉诸拼贴、归集,整合出历历分明如四季更迭的“电露泡影”“荷亭听雨”“心如秋月”“人杳双忘”四篇章。

  这仍是安妮式成长的延续,是生活细节和情感变化的琐碎记录,但我仍能透过这些自我意识强烈的字句看到现实生活侵入作者的精神领地,对其造成的点滴影响。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她谈到了女儿、父亲、母亲。

  我对她写偕同母亲、女儿杭州出游的情节印象深刻。她甚至写到了母亲隆重的妆扮与脚上不甚搭配的运动鞋,女儿在陌生环境的种种不适,以及母女之间经年累计下来的,幽微难索的隔阂。

  曾经激烈的对抗,冷漠疏离的家庭,她曾经发誓要远远逃开,也已经走得很远。如今却回来了。她极力修复与母亲的关系,割不断的血缘足以洗濯所有的伤害和损毁,却无法冲淡潜藏在重新拼贴完成的关系上,那些细微琐碎的痕迹。一贯善于捕捉细腻情绪的安妮把这种常人很难描摹的复杂情感刻画得纤毫毕现,这让她笔下的词句多了一缕人间情味。

  周作人先生还曾有言:“我们说话作文,听别人的话,读别人的文,以为互相理解了,这是一个聊以自娱的如意的好梦,好到连自己觉到了的时候也还不肯立即承认,知道是梦了却还想在梦境中多流连一刻。”

  安妮书中寥寥几笔事关家庭的记录,便是如此。抛却那些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独钓寒江雪"式的小格局小情调,还读出这样的感动,值了。

  读安妮多半是读一种闲,她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极端自我与自省,以现实庸常的眼光来看太过夸张,其实近似行为艺术。就如生活在魏晋山林田园间裸行歌啸的风流名士,这种行为艺术是表达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

  而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像一颗楔入精密仪器的螺丝钉,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哭笑悲欢都只是自说自话的独幕戏。我们不可能成为安妮笔下塑造的主人公,(我一直将她散文中的“我”也归为塑造的主人公之一,也许那只是她多面生活中的某一方面,至少,是她认为最好最可呈现的一面。)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安妮宝贝,我们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园地。

  但有闲时,我们并不排斥将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阅读,让偶尔精致,偶尔警拔的语句偶尔感动自己一下,作为平淡生活的某种调剂,给自己一个释放和想象的空间。偶尔,还可以矫情一下。

  前几日偶尔读到唐人张说的一句诗,正好用作本文的结尾:

  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眠空》读后感(九):看到了这么多黑黑,我虽没看过这本书,我只说说作者

  我很不喜欢去写评论,只是看现在有这么多人黑安妮,我只是说说这个行为,大概安妮是我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欣赏的几个作者了。

  一篇小说对一个读者而言不是要告诉读者一个怎样明确的道理,而是告诉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如果你连这些都不懂,那么你只能欣赏那些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小说,如果你会觉得什么不好就把它拿来批评,我只能说一个只喜欢喇叭唢呐的人,怎么去随意评论琵琶古筝的乐声不好听。

  她的小说很多人不喜欢他的文字,我认为文字的功能就是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意思,无论用怎样的病句,正如摄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摄影师想表达的内涵。能做到这一点也便可以了,我并不喜欢看见一千个人都用同样的方法去描述一段风光,如果你接受不了一个表达手法只能说是你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她的小说的主题便是对白光的一种追求,一种人对美好渴望与爱的追求(如同高行健的某些作品)。她的小说中很多都是描述的一种醉生梦死的感觉,跋涉,行走与某种自我放逐,面对一个未知世界的探寻。以一种性爱的方式把这些表现出来,暂且不说这些是对是错,我至少在中国近代的小说家中看到能把这些描写的非常美好的人了……爱不止是性爱,这个世上还有很多不同的爱,例如对这个世界的爱,对未知探索的爱,信仰的爱,但这些大多都不太好描述,于是写为人与人的感情来作为载体……如果你从她的小说中看见的只是肮脏的那些,我只能说你的心灵大概已经不太干净。死亡与性爱是对立的,性爱意味着新的生命,如同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开始。性爱象征着给予与孕育,正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一样,人与人的给予与帮助,人对自然的热爱,自然对人的给予(正如信仰着上帝的人在吃饭的时候都会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施舍)。若要说到这一切的源头,只能去问造物主为什么会把喜欢这样交配懂得这样感情的生物留在这个世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如果每个人们都看不见爱与美好的话,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有多么奇怪。我一般不会去批评差的东西,我只会喜欢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赞扬他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人们都不愿去看见,反而去刻意的去告诉人们不好的东西……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我只知道,一个不懂爱的人是悲哀的,如果一个世界不是因为爱而发展,这个世界是毫无希望的。

  如果说她的小说充满了忧郁与一种颓废的气息,其实人生的每一段路不都是如此,佛说人来这个世间就是来承受磨难的,在磨难中才能渐渐成长,生命才能得到升华。生即是痛苦的,死也便如此,释迦牟尼为什么放弃皇子的地位而选择跋涉与苦行,神为什么会让他唯一的孩子来人世间享受磨难与凡人平等相处?我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流传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的,我不知道如今网上这么多骂来骂去的人是有多少醉生梦死的逃避着这个世界,还反而觉得什么人在自己面前都不行,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很多人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你自己活的都不行,还去教育别人难道要他们接你的班,或者说自己走不通的路还不让其他人走了吗?

  我只能说作者是一个很好的作者,是一个懂得探寻也渴望美好与白光的作者,我所看见的她过去的文章,我相信她都是为了表达美的一面而描写的,还很带有诚意,这如今这个荒唐的环境中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既然如此何必说这么多呢,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对错好坏只是政治家的理论……其实这世上没有谁能解释道义,越解释便越错。很多人看见了大象的腿,便说大象肯定是一个柱子一样的动物,很多人看见了大象的耳朵,便说大象肯定是扇子一样的动物,其实大象是什么,大象就是大象,无需解释什么,自己慢慢去发现便知道了。只是那些解释的人以为自己经历过很多风霜很多事情就觉得自己是对的肯定不会错,便立个牌坊总向人宣传他的道理,还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对的,其实这些人很可笑,但还有那么多人相信他们……这个世界千变万化,所以,这个世界是留给你们来解读的,不过希望你的心中充满感激与爱。

  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到底写明白了没有,看到这么多的人没有看见书出版便打上一星,我打个五星均衡一下。

  TTLY

  《眠空》读后感(十):玫瑰只是一个名字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安妮宝贝,这事还得从我的室友说起。

  【事件1】

  合租室友是个双鱼男,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安妮宝贝的读者。

  当时听他淡定地说自己看了很多年安妮宝贝,我好奇得那个百爪挠心啊。要知道他是一个研究生毕业、在国贸上班、每天衬衫领带西裤公文包、脸上写着“正常”两个黑体初号字的普通男纸……男子。

  而作为一个常年围观起哄的豆瓣用户,我虽说没看过她的书,各种黑评那是看了一卡车又一卡车,某些经典讥讽那是倒背如流的,怎么可能真的去找一本看呢?太丢人了。甚至曾经在一篇书评下,有陌生人回复“lz写得挺好,有安妮宝贝之风”,我一气就把那篇书评删了。(当时我上大学,喜欢的作家是保罗·奥斯特,麦克尤恩,阿特伍德,算是豆瓣里最大众口味的普通读者吧。)

  我问他:好看吗?

  他:还不错。她擅于写人的内心,我觉得《莲花》是她小说作品的一个巅峰。

  ——这是我对安妮宝贝读者的认识。

  【事件2】

  有个友邻刷新过我的世界观,就是自称“内地第一婆媳剧评人”的半辈子老师。

  如果没记错,有一次,他说他喜欢《最炫民族风》,并且说,我就是喜欢啊,怎么啦?为什么不能承认?

  人人都说这个作品土鳖,你承认喜欢,好像就自动站到大众所不齿的一角去了。但是,你不说出来,就能改变自己心里的喜欢吗?

  谁喜欢谁知道。

  后来在半辈子老师的激励下,我在广播里大声说:我觉得琼瑶蛮好看的!

  没人理我。

  大概我喜不喜欢琼瑶,也不会改变熟识的友邻对我的印象吧。

  ——这是在《眠空》条目标记“读过”时想到的。

  【事件3】

  前两天看了一篇评论(http://www.douban.com/note/256903874/),里面提到了2012年被我扫入年度烂片的《全面回忆》:

  “他说像新版《全面回忆》这么爽的动作片,居然在上映的时候被影评人贬得一文不值,以至于让他错过了在大银幕上欣赏这样一部片子的机会。这是实话,批评一部翻拍的动作片剧情不够有想象力,就好像批评一部浪漫爱情片不够写实、批评一部癫狂喜剧人物行为不符合正常人逻辑一样,很无聊。”

  反省之后,我觉得自己大概离“客观”又近了一点。

  ——现在,我可以来说说《眠空》了。

  【平心而论,我所看到的安妮宝贝】

  1,这是本手札,有小篇章、段落、零碎的词句,也有她自己阅读的文摘。时而有发光的句子。我打了四星,是认为对我这个新读者而言,她的文笔、她观察生活的视角、她想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对风雅的爱慕、对亲人的眷恋和对自己时刻的自省,都是值得尊敬的。至少我从这本书里看到的那个她,是个不错的人。

  那些我在豆瓣评论里看过的八卦风言针对的,仿佛是另一个次元里的恰巧同名的人而已。某些人费尽力气黑她,有什么用?她还是她,好好地生活着,可能比所有黑她的人都好。那些斥她的生活状态为YY的人,我想说,那是你们眼界狭窄。

  2,广西师大的小站贴过一个关于柴静《看见》的书评,很好地评价了“矫情”这件事。大意是说,我们要求一名记者客观公正,不该参杂私人感情,所以柴静被评价为“煽情”。但是,看到那些值得同情的事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难道你的内心真的不起波澜?她的感情由心底而生,那是真实的;如果极力压抑,写出不带感情的文字,那才是假的。

  我想,《眠空》里我读到了一个真实的人。她写自己所想。她的表达方式是她所表达的内容的一部分。如果她不这么写,那才是矫情。

  当作者书写自我的时候,是写给喜欢她自己的人的。你认可这个人,自然就认可这本书。

  3,何必对一个作家多加苛求?你不喜欢,只因为你本来就不是她的读者。就像我觉得《全面回忆》超烂,什么破剧情啊,在科幻电影里也没有新意。却原来因为我根本不欣赏动作片。拿动作片和科幻片比设定,拿动作片和剧情片比剧情,那没必要,也不公平。

  如果只读书,不听流言,我想十几岁的孩子看一看安妮宝贝,是好的。也许能从中学到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欣赏那些值得欣赏的。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文学作品毕竟是作品。如果你觉得自己曾经被误导、被“毒害”——那也许是你的问题。

  至于我,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过了那个年纪,已不需要从这样的书中汲取什么;但也已过了以谩骂、讥诮获取优越感的年纪。或许今后也不会爱上,至少可以尊重、远远欣赏。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news/335787/

相关阅读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600字精选四篇
  •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日常的小随笔600字(合集4篇)
  •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生日唯美散文随笔【3篇】
  •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班主任随笔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日常生活随笔800字范文(通用4篇)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随笔1000字【六篇】
  •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生活随笔600字平常叙事精选三篇
  •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生活小事随笔600字精选5篇
为您推荐
  •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教学随笔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幼小衔接教育随笔(合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
    随笔(essay),即随手笔录,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也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随笔精选7篇,仅供参
  •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
    廉洁教育进校园,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教育随笔集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
    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反思随笔汇编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
    教育(jiàoyù),汉语词语,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教育故事随笔初中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
    “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意谓随笔记录之言,属野史类史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国--读书随笔10000字锦集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
    散文的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随笔文章【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