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征意义_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10篇


感动文章 2018-04-25 11:40:48 感动文章
[摘要]《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是一本由[英] 安吉拉·卡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霍夫曼博士的魔 读后感

【www.anne5.com--感动文章】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10篇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是一本由[英] 安吉拉·卡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一):绚烂过后的寂寞 ——读安吉拉•卡特

  安吉拉•卡特在很多地方都说过,“我喜欢一切会闪烁的东西”。的确,这位英国女作家特别善于编织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意象,创造出一个璀璨耀眼的小说世界。在她的笔下,一群老虎会因为伤心过度,躲入雪地上破碎的镜子里,那金色的皮毛甚至让镜子散发出灼人的热度(《马戏团之夜》);美丽的少女爱上凶猛的老虎,随着后者用舌头舔过女孩的身体,人类的皮肤渐渐剥落,女孩竟摆脱了人形的束缚,变成漂亮的野兽(《老虎新娘》);孤女梅拉尼独自在昏暗的玩具铺里巡视货架,借着微弱的灯光,一个个精致华美的面具从黑暗中浮现出来,露出或诡异或恐怖的笑容(《魔幻玩具铺》)……读安吉拉•卡特的作品,就好像置身于一场过于奢华的烟火晚会,我们为暗夜中那些层出不穷的美丽图案惊异不已,却也渐渐感到双眼刺痛、目迷五色。

  马戏团显然是安吉拉•卡特最为喜爱的意象,以至于读者可以在她的全部长篇作品中发现它的踪影。美女、野兽、小丑、空中飞人以及魔术师等汇聚在马戏团里,在聚光灯下的圆形舞台上演一出出人间奇迹,把欢乐和惊奇带给无数观众。在某种意义上,马戏团其实也是安吉拉•卡特对自己作品的定位,她的写作就是要用文字创造出一个个杂耍般的视觉奇观,让我们瞠目结舌、大呼过瘾。

  或许将这一特质发挥到极致的,是安吉拉•卡特出版于1972年的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这部作品将霍夫曼博士和部长之间的对决作为基本的情节框架。前者试图解放人类的欲望与想象,释放出无数幻象颠覆现实秩序;后者则是科学和理性的化身,想尽办法抵制幻象的入侵,维护正常的现实生活。而小说的主人公德赛得里奥是一个小公务员,他在部长的命令下,开启了寻找霍夫曼博士的旅程。

  不过德赛得里奥刚一开始他的冒险,就陷入了霍夫曼博士为他设下的幻象陷阱。他先是在海边小镇被人陷害,糊里糊涂的成了杀人凶手;在逃亡途中,他被生活在河上的原始部落收留,险些成了婚礼上的大餐;此后,他随着一个巡回马戏团四处流浪,却惨遭九个高大威猛的杂技演员“强奸”;走投无路之际,他遇到一位来自立陶宛的伯爵,在妓院里进行S/M式的性游戏;转瞬之间,他又和伯爵一道被扣押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接下来,他和梦中情人阿尔贝蒂娜被困在了一个半人马的国度;直到小说的结尾,他才终于来到那个此前想进却总也进不去的城堡,见到了霍夫曼博士。

  阅读德赛得里奥的冒险,我们好像依次走进了侦探悬疑小说、非洲冒险小说、S/M小说、《格列佛游记》以及《城堡》所营造的文学世界中。安吉拉•卡特肆无忌惮地把上述这些文本拼贴在一起,使得阿加莎•克里斯蒂、萨德、斯威夫特以及卡夫卡被召唤到她的圆形舞台上,为读者奉上一场梦幻般的文学嘉年华。

  如果说马戏团可以概括安吉拉•卡特的风格特征,那么女性主义则是理解这位作家的另一个关键词。初潮、月经、初吻、婚礼、生育……这些女性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被安吉拉•卡特反复书写。作为男性读者,我当然无法用身体去直接感知这些经验之于女性的意义。不过当我读到梅拉尼头一天晚上偷偷穿上母亲的婚纱,第二天就收到父母双双殒命的噩耗(《魔幻玩具铺》);飞飞在月经初潮那天,后背开始长出一对巨大翅膀(《马戏团之夜》)等情节时,却能从这些带有魔幻色彩的情景中体认到女性经验带给女性的创痛和对女性身体的改写。

  在安吉拉•卡特的作品序列里,《新夏娃的激情》显得极为特殊。正是在这部带有反乌托邦色彩的作品中,作家开始将其一以贯之的对女性经验的呈现,上升为对性别问题的思考。小说的主人公艾弗林是一位到纽约教书的英国籍大学教师。就像很多“渣男”一样,他抛弃了怀孕、流产的女友,独自驾车在美国中部游荡。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艾弗林在沙漠中被一股全部由女性组成的秘密部队逮捕,因为对女友犯下的罪行,他被改造成了一个有着完美女性身体的女人。有趣的是,当艾弗林趁机逃离“女儿国”后,却落入一个名叫零的男性暴君之手,成了他的第八位妻子,不仅每周要被零“强暴”一次,还要对零的临幸感激涕零。而更为扭结的是,寓居于女性身体中的男青年艾弗林见到了自己一向爱慕的“女明星”特丽思岱莎,并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她”——但随后他惊讶地发现,特丽思岱莎其实是一个伪装成女性的男性……

  在《新夏娃的激情》中,安吉拉•卡特将主人公安放在极端情景中,先是让他/她以男性的身份伤害女性,接下来又将他/她囚禁在女性的身体里,去承受男性的强暴与对男性的爱。于是,性别身份就好像被放置在两块相向而立的镜子中间,反射出无穷无尽的面向。似乎性取向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已经被囊括在这部小说中了。这就难怪《新夏娃的激情》在学院派研究者那里大受欢迎,成了讨论女性主义的经典文本。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部小说多少显得有些理念化,有为了向传统性别秩序挑衅生造意象、情节的嫌疑。我虽然一向自诩为有着女性主义立场的男性批评家,但看到里面“纪念碑……雕成一根庞大勃起的岩石老二,睾丸等等一应俱全。但这根老二从中折断……”这类意象时,仍免不了皱皱眉头,心生不适。

  需要指出的是,《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和《新夏娃的激情》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作家肆无忌惮地在其中对传统的文学写作规范与性别秩序进行颠覆和挑衅,无疑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因为正是在那个时代,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欧美知识界整体性地向左转,不断以新的思想、理论去冲击中产阶级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述两部作品的风格特征正显影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特征。不过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莅临全球,这位女作家的写作风格似乎也有保守化的倾向。

  比如说,让安吉拉•卡特声名鹊起的中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便与此前的《新夏娃的激情》等作品不同,它们不再是极具原创性的故事,而全部改编自欧洲的民间故事和童话。特别是中篇小说《染血之室》,它的叙事节奏明显放慢,丧失了用五花八门的情节使读者目瞪口呆的泼辣劲儿,而是以舒缓有致的笔调来改写法国经典童话《蓝胡子》。安吉拉•卡特对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进行极为细致的描绘,以至于时间在这部作品中被空间压垮,进而整个故事几乎成了由一个个画面连缀而成的连环画册。那梦境一般忧郁的小说世界固然令读者迷醉,但却难免让人觉得灰暗乏味。

  安吉拉•卡特的小说一向以喷薄而出的才气和纵横恣肆的想象闻名于世,不过最近在系统阅读其作品之后,我却觉得她的写作有不少单调的地方。几乎在她的每部长篇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一场标识着主人公命运转变的大火、一次牵线木偶的表演、丽达与天鹅的故事……安吉拉•卡特实在是太执迷于这些意象了,以至于要让它们在自己的每一部长篇作品中上演。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反复出现,带有母题性质的意象,似乎也为我们理解这位女作家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

  在《马戏团之夜》里,安吉拉•卡特这样描写纳尔逊嬷嬷的房子拉开窗帘的场景:“曾经,在烛光的欺瞒下,它显得多么富丽堂皇!如今,我们看到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情景:室内的装潢已经被蛀虫啃食殆尽,老鼠将波斯地毯咬掉了一大块,檐楣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埃。这个地方的奢侈豪华,只不过是由午夜烛光创造出来的幻象而已,在曙光下,一切都显现出凋萎、破旧而腐朽。”而这类阳光驱散幻象的描写,我们可以在《爱》、《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以及《明智的孩子》等一系列小说中找到。这似乎暗示着,安吉拉•卡特笔下的那些华丽绚烂的文学嘉年华,其实有着寂寞的底色,通向了悲凉沧桑的心境。就像她最爱的马戏团一样,它可以在夜晚为观众呈现绚丽多彩的奇观,却终将在某个清晨悄然离去,留下空荡荡的田野和满地狼藉。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5年7月10日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二):安吉拉·卡特的“欲望世界”

  文/严杰夫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名字叫德赛得里奥”。安吉拉•卡特以一个马尔克斯式的开头,开始了《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以下简称《霍夫曼》)这个故事。

  《霍夫曼》它出版于1972年,是卡特的第六部作品。在这位英伦鬼才作者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霍夫曼》是一部典型的“安吉拉•卡特式”作品——用各种奇幻和诡谲的元素,拼凑出一段魔幻的冒险旅程。

  从情节来看,《霍夫曼》讲述了一个极其普通的探险故事。而且,乍看上去,整个故事仿佛是各种凶杀、魔幻、冒险题材组合在一起的杂糅。主人公德赛得里奥先是在午夜凶宅里经历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并沦为警察追捕的凶犯;而在逃亡途中,他又沦落到一个印第安部落里,被招为赘婿;在发现自己有可能在婚礼当晚变成印第安人的祭礼后,德赛得里奥再次逃亡,躲藏在一个流浪马戏团中,在马戏团他结识了各色奇怪的人物:鳄鱼人、长胡子的拉巴德女士,还有诡异的摩洛哥9人杂耍团;紧接着,马戏团突然被埋葬在一次泥石流中,德赛得里奥则被一个伯爵救起,却又鬼使神差地落入食人族部落的手中;经过一番搏斗后,德赛得里奥和伯爵的侍从死里逃生,却发现这位侍从就是自己内心爱慕的恋人、霍夫曼博士的女儿阿尔贝蒂娜;此后,在前往博士城堡的路上,两人又被人马兽族擒获,就在可能再度沦为异族牺牲品的当口,终于被博士的军队救起。最后,在博士的城堡里,德赛得里奥与博士之间发生了一场并不惊心动魄的较量。就这样,我们的“英雄”在经历千辛万苦后最终战胜了博士,并破坏了他征服世界的计划。

  可以说,卡特的这个故事确实同其他普通的冒险故事一般,并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甚至于,与《指环王》、《纳尼亚传奇》这样的冒险文学经典比较起来,《霍夫曼》缺乏一个宏大的域外世界,也缺少正邪势力之间惊心动魄的斗争,读者更无法从中寻找到气势磅礴的史诗气质。但卡特的“冒险故事”却另有一番特别的风景。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看似普通的冒险故事只是用来装下卡特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皮囊”。表面上看,卡特在《霍夫曼》里进行了一场对经典冒险作品的拙劣戏仿,实则在字里行间却浮现出一个充满了欲望和暴力的黑暗世界。

  正如书名所写,《霍夫曼》讲述的就是一个理智与欲望斗争的故事。在故事里,“大反派”霍夫曼博士用来征服和控制世界的工具和元素,就是人类内心的欲望。“根据她父亲的理论,在松散模糊的馄饨时间中,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内心的欲望”。也就是说,德赛得里奥所经历的一切劫难、痛苦、甜蜜,都不过是他内心欲望的变形。所以,在这趟旅程里,德赛得里奥所进行的斗争和挣扎,其实就是自己内心中欲望和理智间进行的斗争。

  或许,我们可以说,作为“文科生”的卡特在这个故事里搭建的“万物理论”,远远比不上达尔文的“进化论”那般严谨;但作为一位风格独树一帜的作家,卡特却是构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世界观。在卡特在搭建的这个“哲学世界”中,镜像或许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在故事里找出好几对拥有这样的“镜像”关系的人物,例如主人公德赛得里奥和他的恋人阿尔贝蒂娜、甄别部部长和霍夫曼博士、伯爵与黑武士,这些人物之间都存在着镜像关系。但最根本的还在于,“理智”与“欲望”这一对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元素之间,恰恰也存在着这种镜像关系。

  在故事的开始,霍夫曼博士发起的战争让人类世界的理智与欲望“势不两立”,部长与博士作为两个概念最极端的代表各自为战。而故事之所以选择德赛得里奥为主人公,就在于他拥有一种特质,内心既没有完全的抛弃代表人性的那部分欲望,同时也没有丧失理智而被欲望征服。因此,德赛得里奥变就成为了理智与欲望之间的中介和沟通者,他可以成功抵达博士的城堡,也能够摆脱欲望而一举破坏博士的计划。就如德赛得里奥见到博士并决定破坏他的计划时所想的那样:“博士满口欲望,似乎把欲望贬得一钱不值。然而,经验告诉我,一旦解放出来,欲望要远比它的解放者强大得多。……我觉得,博士根本就不知道欲望为何物。”这样来看,与其说,是主人公德赛得里奥击败了博士,毋宁说是欲望本身摧毁了博士。

  安吉拉•卡特在《霍夫曼》中讲述的这个奇谲故事,恰恰与上世纪70年代的时代背景相契合。当时的西方社会就是夹裹在功利主义和放纵主义的两种思潮中而无法自拔,人们要么百般推崇物质为先的功利主义,要么就是沉浸在叛逆的波西米亚主义中不断放纵自己,理智和欲望分别从两端撕扯着人类社会走向分裂。卡特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反思的正是,在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社会的麦当劳化以及毫无节制的纵欲背后,被扭曲的不止是生存于其中的个人,而是蔓延到了整个人类社会。

  可以说,直到今天,卡特的这种反思依然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面前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未尝不就是我们欲望本身的化身。所以,究竟是欲望最终掌控了人类世界,还是理智仍将赢回人们的心灵,这场战争在《霍夫曼》的故事里已经决出了胜负,但在现实世界里,德赛得里奥与博士之间的战争恐怕仍未结束。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三):那场战争,关乎欲望

  安吉拉·卡特,英国著名女作家。在她去世的六年后,美国圣马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现代小说家研究专著,其中就包括了卡特,这意味着她进入了二十世纪重要作家之列。2006年,由众多的女性读者自发推动,又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卡特的作品回顾热潮。两年后,《泰晤士报》排了一个“战后50位英国最伟大作家”的座次表,安吉拉·卡特位居第十,而且她还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作家。而国内的读者是因为在英国评论家迈克尔•伍德的《沉默之子》的作品中,才开始对卡特有了最初的认识。

  本书《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为卡特在旅居日本时所作,出版于1972年,是她的第六部小说,今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本书的风格沿袭了卡特一贯的写作风格,如流浪汉小说、哥特、奇幻、狂欢、童话改写等元素,把这些相当多的元素融合到一起,还有爱情、有叙事、有社会结构,而却没有一点混乱的感觉,写作技巧相当娴熟,让读者读起来一气呵成。故事在现实与魔幻之间转换,开始于一场关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战争。

  以男主德赛得里奥的视角,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故事的叙述。故事从城里发生的那场战争开始,当时间和空间开始出现幻想,一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都开始变得不正常,宫殿崩塌、柱子开始念经之后爆的四分五裂、房舍建筑已全无比例可言,有时膨胀到巨大的尺度,有时又无限重复下去。而上述的这一切都是霍夫曼博士制造出来的幻想。年轻的德赛得里奥受了部长托付,开始走上一场寻找霍夫曼博士并且要恢复城市原貌的旅途。

  在这场奇妙的旅途中,称之为旅途的话,其实更适合称其为历险。他经过了博士曾经待过的小镇,了解了博士过去的一些事情,还差点被人误会杀了镇长女儿关进监狱、因为受到了河上一族的照顾差点同意入赘最后头脑清醒逃离之后才免于被杀害的风险、路过杂耍马戏团看到了他们的欲望杂耍、遇到一位伯爵和他的车夫之后又踏上了一场情色旅途、又在海上遇到海盗、之后和他自己心爱的女子阿尔贝蒂娜在混沌时间中进入人马兽的世界。

  最终,德赛得里奥被阿尔贝蒂娜带入博士的城堡,在博士的实验室中,他看到了欲望机器。通过制造人们的欲望,将其转换成用来改变的世界的能量。幸好,最后德赛得里奥的理智战胜了一切,将博士打败,而他最心爱的女人阿尔贝蒂娜也死在他的怀中。之后,城市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在这场关于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中。部长代表了理性,博士则是感性,企图利用人类的欲望控制世界。而这一切,最终被德赛得里奥打破没有得逞。虽说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是有贪念的,但是,在关乎到一切大问题生死存亡的时候,这些,还值得我们去贪念嘛。

  卡特的思想果然是超前的,谁能想到在70年代诞生出的这部作品中已经包含了如此奇幻世界的元素,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书的翻译也相当不错,把属于卡特的经典作品呈现在国内的读者面前,让我们领略异国别样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场大饱眼福的视觉盛宴。当我们在这个时代再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竟完全没有一点时代的隔阂,这显然是这部作品的神奇之处。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四):成人版格列弗游记

  迟暮的英雄德赛得里奥通过他自己的口,讲述着他年轻时候的荒诞诡异的冒险故事,说着自己是怎样在自己的长官部长的命令下,为了打败霍夫曼博士,拯救自己的城市。跋山涉水经历各种奇遇,从而遇见了自己的挚爱,霍夫曼博士的女儿,却在阴差阳错之下,杀死了她,最终也打败了霍夫曼博士和他的欲望机器。这就是《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故事梗概。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讲述着德赛得里奥一个个的奇遇,其间夹杂这各种情色描写,本书俨然像极了一部成人版的格列弗游记。

  本书作者安加拉卡特,英国著名女作家,作品风格中混杂着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哥特式及黑暗系童话,想象奇异诡谲,语言瑰丽璀璨,充满戏仿的狂欢。之前在中国,了解卡特作品的人甚少,直至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的引进翻译她的作品,才开始被人关注。这本书基本能够表达其作品的主要风格,故事基调晦涩阴暗,穿插着各种魔幻故事也夹杂着多处情色描写。读卡特的这部作品,不要想着循序渐进,因为作者会将你带入一个个奇幻的场景,却突然戛然而止,当你想去慢慢回味的时候,又进入了另一个玄妙的地域。

  这本小说中对于情色的描写充满着禁忌和隐喻,从第二章的拉洋片的“世界七大奇观”可以看出,这所谓的七大奇观,却是充满着血腥恐怖的性爱场面,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俗传统伦理观念的挑战,文中也描写了德赛得里奥同十二三岁的幼女、被九个摩洛哥同性强暴等故事,可以说本书挑战了太多传统情色文学的笔锋吧。

  文章中对于欲望机器的描述非常的超前,书中的霍夫曼博士与他的好朋友在大学时代就发现了所谓的现象动力学,及能想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霍夫曼博士认为情感聚集在一点上,就像放大镜的阳光一样,无论落在什么上面,都将其点燃。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欲望,在霍夫曼博士这里,变成了一种能量,他通过操作这种能量,将人类的想象客体化,并释放出来。而最后主人公发现,霍夫曼博士生产这种能量的方式竟然是性欲,他认为我欲故我在。私以为这种隐喻表达了所谓欲望其实是毁灭人类最大的敌人的主题,虽然欲望不能够实体化,但是欲望所带来的表象依然可以驱动人类,所以本书的斗争,其实是秩序与欲望的斗争。

  文章中主人公,从南美洲的某个城市出发,几乎跨越了大半个地球,遇到了各色各样的奇人异事,无论是非洲的食人族部落、还是落寞的欧洲贵族,或者是重口味的摩洛哥人,每个地域每个人充满了奇幻色彩,作者将当时对于某个地域的传说进行加工,加入神秘元素,

  使其更具有黑暗童话风格。让整个故事带有一种黑暗哥特风。

  这里吐槽一点的就是,在本书里面中国成为了最神秘的国度,霍夫曼博士的某些理论竟然学自中国的道家思维,而北京也成为了霍夫曼博士不敢去攻破的城市。可见在成书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在英国人的普遍思维里面,还是比较陌生而神秘的。这让我想起了,所谓的“推理十诫”中竟然有一条是小说中不准有中国人,真是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

  本书推荐给喜欢哥特式奇幻或者黑暗情色文学的读者。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五):欢迎来到安吉拉•卡特的狂欢王国

  “浪漫到令人眩晕,优美到敌我难分,同时又不乏严谨缜密的哲学沉思,精巧之程度超出想象。”苏格兰女作家阿里•史密斯在为安吉拉•卡特的长篇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所写的引言中,毫不吝惜自己对此书的推崇与赞美,称赞此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魔幻诡谲、奇思妙想的大全”,是卡特尚未得到应有评价的经典,其意义之重大,只怕卡特本人也始料未及。

  此言毫不夸张。虽然读过安吉拉•卡特所有中文版作品,有的甚至还不止一遍,熟悉辨识度颇高的卡特风,奇异诡谲华美彪悍暗黑重口之类的,都不在意料之外,然而阅读《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仍然让我不时瞠目结舌。在这部小说中,卡特几乎将整个欧美文学的传统一口吞下,处处是经典文学景观的回声——《圣经》、乔叟、莎士比亚、笛福、萨德、斯威夫特、爱伦•坡、弗洛伊德、马拉美、卡夫卡、卡尔维诺……却处处吐出一串绚丽精巧的焰火,足以闪瞎读者的眼睛。极端野心勃勃的写作,何其高蹈,何其疯狂,可是她真的做到了。

  如果你以为这部小说是个大杂烩,那又错了。安吉拉•卡特灵巧地编织了一张大网,除了浪漫到令人眩晕,优美到敌我难分,小说的结构和情节也是看似奇诡,实则井然有序,一切都导向了人物必然的命运。在小说狂欢式的面具下,卡特超前四十余年,在她的瞬间王国里,严肃地思考激情与权力的关系、社会政治理论、女性的身份特征、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与想象……这个彪悍的英伦女巫,始终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其思索超越了她的时代。

  小说中的霍夫曼博士是个操纵时空如玩物的厉害人物,他大玩魔法,摧毁了时间和空间,让城市里充满幻象:烟囱咯咯笑,石头开口说话,别人的记忆在你的眼前飘来飘去,建筑物比例失调一会儿膨胀一会儿崩塌,河水倒流,道路没有方向……幻象如病毒疯长,城市陷入危机。受主管城市的部长的派遣,小公务员德赛得里奥踏上了寻找霍夫曼的旅途,浪荡四方。在英国式的海滩小镇,他被卷入奸杀少女的事件,仓皇出逃;在原始的水上部族,他体验到了认祖归宗式的温情,却也差点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在流动杂耍团,他遇见了各式各样的马戏团怪人,大胡子女士、鳄鱼人等等——这些人物在卡特其他小说中也曾出现……每一次都充满诱惑却又令人胆战心惊,每一次都危机四伏却又死里逃生;每一段旅程都如焰火般璀璨而不可思议,伴随着他对心中的女神、霍夫曼博士的女儿阿尔贝蒂娜的思念和追求。这是典型的流浪小说的套路,然而其中还掺杂了拼贴与戏仿,科幻与惊悚,后现代与哥特风,寻根文学与色情文学,甚至还有男人最感兴趣的权力与激情,女人最心动的浪漫与爱情。

  欲望与色情是安吉拉•卡特从不避讳甚至大书特书的领域,所谓的“重口味”,几乎成了卡特的标签。在《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卡特阿姨几乎百无禁忌,其写作之大胆,简直是疯狂或绚烂至死的节奏。或许正因如此,欲望与色情在卡特的笔下,无论是充满柔情、充满暴虐还是充满原始意味,却都毫无猥亵肮脏之感,反而更像是一种充满象征和隐喻意义的仪式,自有其自然神圣的光芒。然而且慢,几乎在每一个酣畅淋漓之处,每一个璀璨而伤感的地方,卡特的鬼脸一闪,一两句戏谑和自嘲,便将这一切轰然消解,似乎描写的多高调,解构的就有多彻底。

  在小说的最后,我们终于知道,霍夫曼博士是个不苟言笑严谨单调的物理学家,是个对世界的秩序孜孜探求的哲学家,是认为情欲是力量之源的浪漫主义者,也是试图通过释放人类的情欲来改变世界、解放人类的野心家。当博士操纵人类如同操纵机器,当正常的情欲成为野心家改造世界的武器,读者很难不去思考种种文化媒介所制造的幻象、欺骗和满足,与欲望的本质之间内在的联系,不去思索激情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可是,当霍夫曼博士的欲望机器轰然倒塌,当阿尔贝蒂娜的鲜血溅到德赛得里奥胸袋里洁白的丝帕上,宛如盛开的玫瑰,伤感还是漫溢开来。何谓真假?何谓爱情?何谓情欲?何谓纯洁?何谓淫荡?何谓艺术?安吉拉•卡特创造了一个超出想象的世界,建构一切,又亲手打碎一切,留给读者的,是想象和解读的无限可能。

  据拉什迪回忆,安吉拉•卡特在去世前仔细计划了自己的葬礼,分配给他的任务是朗读马维尔的诗作《一滴露水》,那是对不朽灵魂的沉思——“那滴露,那道光/自永恒之日的清泉流淌。”拉什迪表达了他的惊讶,他所认识的安吉拉•卡特是满口粗话、毫无宗教情操、兴高采烈不信神的女人,这或许是安吉拉•卡特最后一个超现实的玩笑,又或者是表达对语言风格同样高蹈并且充满象征意味的诗人的敬意。但是最终,拉什迪认为,散发光芒的安吉拉•卡特终将消溶在更大的辉耀里,成为艺术的一部分,成为永恒之日的清泉之上的,一道光芒。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六):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博弈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博弈

  文/泊南

  生活是艺术的土壤。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作品,集合了哥特式、黑色童话等于一体的写作风格,与她从小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小的时候,耳濡目染听了许多民间传说与故事,其作品在十几岁已经带有 “死亡的黑帆”、 “太阳神祭司”等意象,长大后更是对中世纪文学大有兴趣,并且在结婚后仍然去布里斯托大学进修深造。于1968年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数种知觉》,以此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项——毛姆奖。

  安吉拉卡特用毛姆奖所得的奖金,去了日本。在旅日期间,是创作《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一个绝佳契机,尽管这部小说是在美国发表于1972年。此时,她已经是荣誉满身,获得了毛姆奖,自己的作品销量也走势非常好,跻身英国著名作家的行列。生活经历丰富,生活环境富足,思想意识积累迅速,这是一个创作能量大迸发的好时机。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卡特粉的盛宴。这部作品内容尝试了多种文学样式的糅合,内容上更加大胆前卫,连卡特自己感慨说:“小说可以让人发挥出无限的潜能。”

  主人公德赛得里奥是一个小书记员,在霍夫曼博士未发威之前,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在霍夫曼博士效应来临之后,他因为心内冷漠、未收到外界干扰而受到部长的赏识,并且迅速声名鹊起,并被委以重任:查访某海滨小镇一个可疑的拉洋片的老头,如果能发现霍夫曼博士,杀无赦。而他明线上的身份是调查小镇镇长失踪命案的官员。

  部长,德赛得里奥,霍夫曼博士,阿尔贝蒂娜,上演着一场理性与非理性的无间道。一边是理性和秩序,另一面是想象和欲望。霍夫曼博士意图用现实塑形机,建造一个绝对属于自己的政权。部长则想用严谨缜密的思维,与博士对抗,恢复人性中的理智和规则。德赛得里奥则是因为镇长失踪案、站长女儿谋杀案与海上印第安人的荒谬的吃人盛宴的逼迫“被投诚”,于是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拉洋片儿老头的侄子。他需要知道霍夫曼博士的制造混乱的原理,所以瞎眼的老头对他还是很防备。霍夫曼博士需要利用他的欲望来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

  实际上,这是一场理性与非理性的战争,打响在部长与博士之间。德赛得里奥成为双方决定输赢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如同宫崎骏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那颗心。哈尔得到了完整的心就可以复活,得到苏菲的爱;霍夫曼博士只要掌控他与阿尔贝蒂娜的爱欲,就可以建造自己的欲望王国。德赛得里奥虽然爱阿尔贝蒂娜的欲望一直很强烈,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理性——他杀掉了霍夫曼博士父女,世界重归理性与现实。

  让·波德里亚在《论诱惑》中说:“必须有爱才能诱惑,反之则不然。”这句话正是揭示了霍夫曼博士选择德赛得里奥作为欲望制造的原因,他爱霍夫曼的女儿阿尔贝蒂娜。霍夫曼博士能混淆了现实中的世界,是因为人类内心无法满足的欲望和幻想。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赋予人类瑰丽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可这也是人类欲望制造混乱的源泉。无限的欲望需要理性去规则,去抑制,然而理性的世界里缺乏生趣与幻象。虽然,德赛得里奥出于理智选择了理性世界,却也希望阿尔贝蒂娜“向我款款走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世界因为规则而井然有序。德赛得里奥的选择并未受到欲望的影响。他看够了霍夫曼博士欲望引导下的世界,希望它永远消失,这样人们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而不是纠缠在幻象中无法自拔。就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镇,连同一阵飓风,永远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

  卡特的作品从来不缺华丽的想象,我们从主人公德赛得里奥身上可以总结出无数的关键词:印第安血统,理性,爱欲,历险,寻根,刺激,魔幻……他代言出卡特的精髓:文字比生活更精彩。

  要为译者点赞,除了人名是国外的,丝毫读不出翻译腔,完全是中国式的语言。真想知道“霍夫曼博士撒泡尿也是电闪雷鸣”原文长啥样啊,这句话翻译的太有趣了。

  =====================================================

  定位最新最快最专业,“柒书坊”读者团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图书评论及评测,全面提供读书解决方案!

  详情请关注小站http://site.douban.com/240998/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七):《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引言

  阿里•史密斯(苏格兰女作家)

  “爱是梦幻与现实的混合,爱是母液,孕育出一切不可思议,前所未有之事;爱是一棵大树,爱人在这棵树上发芽结蕾,绽放出玫瑰一样的花朵。”小说第一章中,令人如痴如醉的玫瑰开满战火纷飞的城市。玫瑰仿佛呼出香水,连巨石建筑都醉了;玫瑰甚至能唱出五音阶歌谣,歌声却在鼻孔内响起。想象何等瑰丽!小说的结局,主人公德赛得里奥身上礼服的胸袋上插着白色丝帕,上面沾着斑斑血迹,仿佛一朵盛开的玫瑰。可以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不折不扣是一部奇思妙想、魔幻诡谲的大全。

  小说的开局令人想到普鲁斯特:“一切我还记得。没错。一切我还完完整整地记得。”可仅仅几页之后,读者又读到:“到底怎么开始的,我已经记不清了。”记忆中布满人类的缺陷,梦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读着这样一个故事,或任何其他类似的故事,读者对故事的叙事又能信上几成?《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故事出自德赛得里奥之口。此君是名政客,一位可敬的历史人物,向读者讲述故事时已是一位古稀老人。德赛得里奥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和几乎已被遗忘于那个时代的霍夫曼博士。霍夫曼博士是科学家,能够批量制造幻象,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现实表象。

  博士仿佛一位天神,“或许真的无所不能”。在一座南美大都市(没有给出具体名称),博士操纵起时间和空间,大玩起看似充满诗意,实则阴险恶毒的游戏,全城陷入紧急状态之中。“我时常会瞥一眼手腕上戴的手表,却发现手表的指针变成一束长势旺盛的常青藤,有时是忍冬花。”这种力量实在是集破坏性和诱惑性于一身,商业因此全黄了,政府管制面临严峻挑战,政府高官们个个咬牙切齿,与霍夫曼博士势不两立。战火迅速在两个极端间燃烧起来,一端是理性,另一端是想象。这是一场权力追逐和嫉妒心所驱使的战争,更可以说是霍夫曼博士和部长之间的战争。无论是博士,还是部长,他俩控制着整部小说,两人在小说中的特殊地位令两人称谓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难道读者阅读的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余绪?不!这部小说的景观全然不同。

  部长征召了一名叫德赛得里奥的小公务员,这个德赛得里奥有一半印第安血统,面对博士创造出的巴洛克般浮华艳丽的幻象,德赛得里奥根本不为之所动,甚至感到有点儿“烦”。看来,要追踪博士的下落,这个德赛得里奥是个理想人选。“那是我二十四岁生日的前一天。下午,璀璨的焰火中,城里的大教堂飞上了天。”过不了多久,城里的一切都将和大教堂一样被大火吞噬。德赛得里奥发狂地爱上了博士的女儿,既美丽动人,又难以捉摸的阿尔贝蒂娜,踏上一段危机四伏的旅程,命运峰回路转,希望时隐时现,就像他追求的阿尔贝蒂娜一样。叙事一轮又一轮拖延下去,场景换了一处又一处,从英国式海滩小镇到原始部族,再转换入昔日文学中的典型场景——萨德式、斯威夫特式、卡夫卡式,可德赛得里奥梦寐以求的性高潮却迟迟不肯到来。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描绘出欲望所催生出的种种暴虐形象,也为自己贴上了“英国战后小说”的大标签。这部小说出版于1972年,是卡特的第六部小说。今时今日,给卡特带来名望的是她重写的一系列经典童话故事,以及她生前创作的最后两部长篇作品,《马戏团之夜》(1984)和《明智的孩子》(1991)。这两部小说中,卡特对两个人物的描写,马戏团中的空中飞人和音乐厅中颇善于惺惺作态的小明星,为她赢得了满堂彩。然而,可以这样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才是卡特留下的真正经典,却也是未得到应有评价的经典。在今天这个虚拟时代,回过头去再看看小说中异彩纷呈、技艺精湛的形象表演,方才体会到,这是一部走在了时代前头的作品。

  小说将三部不同的机械,爱情、叙事、社会结构完全拆解,再把所有零件组装到一起,在一瞬间同时完成了对三者的解析。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幻想,读到了散发着颓废气息的绚烂,也读到了拼贴和戏仿,什么科幻、惊悚、后现代、流浪、寻根文学、历险故事、色情文学,外加种种政治和社会理论,统统一锅烩。无论就小说形式而言,还是就其语气和技巧而言,《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都是一次飞跃,其意义之重大只怕作者本人也是始料未及。(卡特每出版一部新作品,就为她的创造力刷新定义。)就读于布里斯托尔大学时,卡特专攻中世纪文学。她曾说过:“作为一名中世纪文学研习者,我学会了读出作品中的多层含义。”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读者不单可以读到其他文学作品,更可以读到视觉艺术。不过,所有这些并非静默地躺在作品表层之下,等待发掘,而是直接构成了作品的有机体,构成了小说时明时暗,闪烁不定的外壳。想确定这部小说受了谁的影响吗?卡夫卡?斯威夫特?坡?马拉美?弗洛伊德?《圣经》?电影?萨德?莎士比亚?超现实主义?蒲柏?普鲁斯特?读者会发现,小说似乎把整个文学和视觉文化都吞落了肚,从乔叟到卡尔维诺,从米勒到法斯宾德,从迪福到福柯。

  或许,《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太超前了,又怎能让批评界舒坦?用卡特自己的话说:“我意识到,小说可以让人发挥出无限的潜能。那以后怎么样了呢?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那就意味着……我再也养不活自己了。那是我蒙尘之始。之前,我是为颇为人们看好的年轻女作家;之后,再也没有谁愿意搭理我了。”卡特之前的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数个文学奖项,那五部小说中,卡特淋漓精致的展现出20世纪60年代所特有的现实主义风格,决然面对床头灶尾的沉闷琐事,华丽的言辞中充满对秩序的挑战。翻开那几部小说,满纸皆是酒吧、聚会、堆积的脏衣服,处处可见小商店、城市道路、公园。正是借助于这些描写,卡特揭示出自大狂、性奴役,以及表象之下的超现实,社会和性操纵遍布其间,比比皆是。对于这一切的描写,卡特不不输于任何一位现实主义者,她说道:“我从不反对现实主义,可现实主义也有类别之分。我想说的是,我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

  凭着一笔毛姆文学奖奖金,卡特1969年去了日本,在日本完成了《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创作。据苏珊•鲁宾•苏莱曼介绍,卡特三个月就完成了《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初稿。三个月时间里,她一直住在一座孤岛的渔村里,整座岛上只有她一个欧洲人。“我一直在学日语,可总也学不会。于是我试着睁大眼睛观察,以理解周围的一切。不由自主,我开始了一场符号解释的入门训练。”不管怎么说,当卡特从日本归来时,无论是她的小说,还是她的人生,都已经全然不同。“在日本,我才领悟到什么叫做女人,我的思想愈发极端。”日本归来后,卡特创作了数部极具实验性的短篇小说,日后收入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花火》(1974)。《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也正式出版,这部小说中,已可以清晰看到卡特日后作品的影子,如《新夏娃的激情》和《马戏团之夜》。尽管如此,应当指出,《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依旧是卡特在创作形式上最大胆的一次尝试。

  恶魔博士霍夫曼代表着卡特作品中一再出现的男性自大狂权威。所有此类人物中,霍夫曼的失败来得最晚,却也最为彻底。博士的名字让人想到E. T. A. 霍夫曼,19世纪一位极具权威的日耳曼浪漫作家,曾出版《霍夫曼故事集》。卡特的故事中,魔法父亲和美丽而危险的女儿是对《霍夫曼故事集》的戏仿。或许,卡特的故事中还能看到另一个霍夫曼的影子——亨里希•霍夫曼,德国心理分析学家和诗人,曾出版哥特风格的儿童伦理诗集《蓬头彼得》(1845),其中作品甚为怪诞,却又让人难以释手。博士的女儿,美丽而捉摸不定的阿尔贝蒂娜,可以说是普鲁斯特笔下阿尔贝汀的镜像,也就是《追忆似水年华》中男主人公的爱欲对象。还有个阿尔贝汀,出自1868年的一部小说,作者是挪威艺术家兼作家克里斯蒂安•克洛格,小说的主题是卖淫。由于描写过于写实,这部小说问世不久就被列为禁书。

  关于引经据典,就说这么多吧。上世纪80年代,卡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从《神奇玩具铺》开始,我就努力让小说读起来有趣味。要是你没那个爱好,大可不必把我的小说当成系统来读。”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圆润的叙事将常见与罕见糅合到一起,既紧紧抓住读者,又延续了说故事的优秀传统。故事的每一章仿佛都是一部观看欲望的拉洋片机器,其中所见所闻既充满诱惑,又令人胆战心寒。每一章的故事既伸向未知的未来,与此同时又在重复着已知的从前(这正是小说最出彩之处)。换而言之,就是在遍地回声的古老文学景观中开拓出新的领地。可以说,在娱乐读者这个问题上,《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不可谓不全心全意。小说既希冀达到超脱,与此同时又扎根实地。小说中,有关幻想的一切,从廉价到富丽,从低俗到高雅,都被无情分解。无论是都市或是神话王国,也无论是美国上流社会的乡村别墅,或是英国海滨小镇空无一人的后街背巷,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超现实怪诞距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愿意睁开眼睛去看。同样的故事,同样体格健壮、心灵坚毅的社会中坚,我们还可以看到魅力、恐惧和释然,看到性、死亡和生存。

  作为权力的讨论,《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不断出现眼睛的形象,一再出现与视觉有关的种种观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谓文化媒介为我们带来欺骗、期望和满足,而这些同欲望的本质有着什么样的内在关联?这就是小说要呈现的对象。小说不仅审视如火的激情所带来的创造/毁灭力量,同时也审视延续和生存。上述的一切都引起小说的兴趣,然而小说尤其关心的是激情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恰如读者从小说中所读到,激情和权力的结合推动叙事滚滚向前,在厌倦和魅力、许诺和推延间不断转换。

  这部叙事“机械”中,何为纯洁?何为淫荡?卡特的作品中,纯洁和淫荡的关系总是富于讽刺意味。《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一大成就就是松开了色情文学的束缚,向读者展示,所谓色情文学也不过是文学的一个类别,仅此而已。《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问世后不久,卡特出版了她研究萨德的专论《萨德式的女人》(1979),其中观点可谓饱含智慧。《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这部小说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卡特的所有小说中,卡特在探讨所谓“理性女性特征”。卡特认为,女性沦为各种幻想的奴隶,这些幻想有社会方面的,有性别方面的,也有权力方面的。女性要么是“和蔼可亲的自动人”,要么是“阴险恶毒,面目可憎,部分是机械,部分是植物,剩下的部分充满兽性”;女性仿佛与世无争,实际上带着可恶的面具。《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光芒夺目又难以下定论的阿尔贝蒂娜,上面关于女性的种种成见都难以呈现阿尔贝蒂娜的万一。

  可即便是阿尔贝蒂娜,进入神话国度也意味着肉体上受辱。在《萨德式女性》中,卡特明白表达出对神话的看法:“……所有神话女性,从以圣洁为世人赎罪的圣女,到医治伤痛,慰藉心灵的母亲,都不过是些中听的废话。在我看来,中听的废话就是神话的最佳定义。”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中,男主角和他的爱人一样,都被赋予了多变的色彩,可以随环境之变而改变自身。与此同时,卡特也打破了镜中欲望游戏的神话色彩,让男主角去承受成为欲望对象的种种痛苦。《欲望杂耍》一章中,德赛得里奥遭到一群摩洛哥杂耍演员轮流施暴,施暴开始时,眼睛的力量仿佛一根根无形的绳索,把德赛得里奥紧紧捆住,动弹不得。

  德赛得里奥身上有一半印第安血统,他的先人身份卑微,从事着根本无需“颜面”的工作。自始至终,德赛得里奥是个局外人,也正是局外人的身份令他可以幸存下来,在个人身份问题上始终保持多变性和可塑性。可小说最后,德赛得里奥成为定格于历史之中的人物,一座雕像,一个老态龙钟,面无血色的政客。卡特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始终坚信小说自有其道德功能,艺术离不开政治。小说的结局带着阶级战争的语调,这场战争既打赢了,也打输了。《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真正胜利在于,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小说,过去是,将来依然是。这是一部有着可变外形的小说,将各种文类杂糅到一处,最后根本无法分类。小说糅合了诗歌、半吊子艺术,还有道德伦理;半是虚构,半是论说,最重的是,本身非常优美。(望着心爱的阿尔贝蒂娜,德赛得里奥不是说过吗:“即便她说教我也不在意,因为她很美。”)小说中,性高潮一刻一拖再拖,叙事仿佛出自《一千零一夜》中说故事的山鲁佐德之口。小说充分借鉴了“流浪故事的形式,此类故事中的人物浪荡四方,所到之处总有人同他探讨人生和哲学……这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带着典型的18世纪色彩,却也教会了我们看清自己所处的社会。”小说引发读者提问,劝谕读者理智,问题既可以指向决定或限制读者身份的种种结构,也可以指向想象的种种方式和潜能。

  何谓真假?如何生活?艺术有何作为?对于这一系列问题,《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充满好奇。浪漫到令人眩晕,优美到难分敌我,同时又不乏严谨缜密的哲学沉思,精巧之程度超出想象。这部小说既是“挑战死神的双人爱情筋斗”的信徒,同时又是它的仇寇,正因如此,方才永恒。今时今日,虚拟时代正崭露头角,或过头去,再看安吉拉•卡特四十年前已预见到的“瞬间王国”,小说更展现出与当今世界无比密切的关联。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八):魔幻美丽的花朵

  看完真本书,一直在想如果需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本书是件有难度的事情。

  因为这本书太过于丰富了,无论是关乎文字还是风格,无论是书中涉及的社会、战争、伦理以及爱情,甚至是对于人类最深层次人性与欲望的思考,这本书都为我们展现了多样的选择,不同的读者会从中攫取自己所需要的乐趣与养分,看完书首先是想向作者表达一种崇敬与敬佩,因为作者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与见闻,还能将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且每一种风格都驾驭得驾轻就熟,作者不仅表达深刻的内涵,还兼顾了文字的优美,整本书读者仿佛与德赛得里奥一样颠沛流离,看尽了世间奇幻景色,且在其停驻的每一站都会有独特的感受。

  第一二章节里,在对于城市与自然风景极尽魔幻风格的描写中,战争被浓墨重彩的推出,部长与霍夫曼博士的直接对抗,城市的支离破碎都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于独裁的控诉,但是故事逐渐推进之后你会发现,部长代表的是对于现实的坚定、对于社会阶层以及规则的控制,而霍夫曼博士则代表了奇幻瑰丽的想象空间,到底哪种才是正义的,才是正确的呢?作者并没有给出正确答案,我在这一部分中看到了作者对于社会制度的反思,或许对于任何一种想法的坚决拥护都是单一刻板的,而一旦建立了这样的社会制度,人们的思想也会不知不觉中被禁锢。

  然后情况急转直下,德赛得里奥这个有着印第安血统的混血人,终于回到了大河之民的怀抱,并且在这里第一次体会到幸福的感受,这一段是充满了温情的,也是全书唯一没有出现魔幻描写的部分,但是德赛得里奥这个混血儿就像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注定无法相容一般,还是表现出了格格不入,他最终只能逃离自己的幸福。这一段的隐喻既关乎历史与社会的矛盾,也有人性的矛盾,读来令人感觉美好却惆怅。

  接下来的惊险之旅,注定更加难忘,德赛得里奥沿途遇到了温暖气息的杂耍团、狂暴欲望的伯爵、黑人酋长部落以及人马兽部落,并且逐渐接近了自己的欲望所向以及最终的命运——阿尔贝蒂娜。在小说的后半段,人类的欲望终于隆重出场,这种伴随人类本初的欲念,是美好的也是巨大的,可以将人摆布得幻想出另一个我,甚至物化成能够改变战争进程的力量。而在这些继续充满魔幻色彩的旅行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作者对于女性的描写,那些得不到公正待遇的杂耍团女性、那些被伯爵以及黑人酋长施虐的女性、那些逆来顺受注定要遭受更多痛苦责难的雌性人马兽,都是作者在现实社会中观察中投射出的形象,这些女性与阿尔贝蒂娜那坚定、隐忍、美丽、悲伤的形象站在一起,组成了一系列女性的群像,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形象带给我们更多的关于女性社会地位以及权利期望的思考。

  而在故事的最后,一切悬念都已经解开,这个爱情故事注定悲剧收场,但是爱注定是不会湮没的,即使坚决的做了英雄的德赛得里奥在五十年后,也不得不承认,他战术性的败给了霍夫曼博士,他为了爱情依然要对想象投降,他想在临死前再次见到自己的爱人,但是其实他并没有败给霍夫曼博士,只不过霍夫曼博士这一点恰巧代表了人的天性,也许人类创造的社会制度可以兴起衰败,变了又变,但是唯有爱情和拥抱爱人的欲望是永恒不变的。而也许爱这个字是唯一能够总结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词。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九):女巫邪典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何许人也?简单说,时至今日,在英国女作家的排名里,她超出了弗吉尼亚·伍尔芙。比较之下,简·奥斯丁没有她勇敢,玛丽·雪莱没有她多产,勃朗特姐妹没有她俏皮,弗吉尼亚·伍尔芙不够轻松,多丽丝·莱辛太正经,归根结底,没有谁比她更“坏”。

  “好女巫”安吉拉·卡特在南约克郡乡村的外祖母身边度过童年,擅讲民间故事的外祖母对她的影响要到以后才见端倪。在伦敦上中学的时候,她已经显示出文学天赋,发表于校刊上的诗歌提到“牛头怪”、“死亡的黑帆”、“阿蒙法老”、“太阳神祭司”,将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典故有趣地捻在一起,证明她已经具备改写经典的明确意识。在布里斯托大学进修英国文学时,她的主攻方向是中世纪文学,哥特传统显然给她留下了深刻烙印。她承认说:“尽管花了很久时间才了解为什么,但我一直都很喜欢爱伦·坡,还有霍夫曼──哥特故事,残忍的故事,奇异的故事,怖惧的故事,奇幻的叙事直接处理潜意识的意象──镜子,外化的自己,废弃的城堡,闹鬼的森林,禁忌的性欲对象。”

  1972年,卡特在美国出版了第六部长篇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从书名可知,是向她钟爱的作家霍夫曼致敬之作。初稿完成于此前三年的旅居日本时期,据说仅用了三个月。这部小说空前大胆,在文体上糅合了科幻、侦探、流浪、寻根、哥特、奇幻、情色等文学样式,内容上涉及诱奸、兽交、群交、乱伦、轮奸、恋童、性虐、残杀、雌雄同体等“禁忌领域”,即便在当时实验文学和性解放的底色中,这两点也足够抢眼。卡特自己感慨说:“我意识到,小说可以让人发挥出无限的潜能。那以后怎么样了呢?就我的亲身经验而言,那就意味着……我再也养不活自己了。那是我蒙尘之始。之前,我是颇为人们所看好的年轻女作家;之后,再也没有谁愿意搭理我了。”

  由于她的“反传统”,她屡屡遭受文坛保守势力的苛责甚至无视,但是她“不知悔改”。在此后的三部长篇小说里(《新夏娃的激情》(1977)、《马戏团之夜》(1984)和《明智的孩子》),她继续着《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所奠定的个人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她那些更受好评的短篇小说也像是从这部神奇作品里脱落的鳞片。

  故事发生在后殖民时期的南美某国家,“魔鬼博士”霍夫曼制造出强大的欲望机器,发动了一场反对人类理智的全面战争。由于欲望机器可以随意混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幻象,导致城市中魅影重重,没有什么东西能维持一秒钟,工商业全都停滞,经过三年围城,一切岌岌可危。城中的经贸部长临危受命,成为甄别部部长,带领一众部下和警察甄别真实与虚幻,并以甄别雷达和巨型计算机来对抗“霍夫曼效应”。

  主人公名叫德赛得里奥,名字本身就有“欲望”的含义,他是一个有印第安血统的小文员,心智正常,思维缜密。在现实生活中,他是部长的部下;而在睡梦中,他受到神秘女子阿尔贝蒂娜的诱惑。一天,霍夫曼的信使与部长会见,德赛得里奥作陪,他完全被具有雌雄同体魅力的信使所迷惑,并意外发现,这位信使就是他梦中的阿尔贝蒂娜。随即,主人公受部长派遣,领受了一项秘密任务:前往某海滨度假地调查一个可疑的拉洋片(西洋镜)老板,如果能发现霍夫曼博士,就将他干掉。

  于是主人公踏上一段俄耳甫斯式的冒险——经受女妖的诱惑,下地狱寻找心上人。他在海滨小城看到了不可思议的西洋镜,里面有以三维形式展现的七大奇观,神秘、色情、暴虐,正是对此后冒险的预言。德赛得里奥陆续经历了七重奇境:花木葳蕤而暗藏杀机的花园、外表祥和质朴而实为食人族的河上印第安部落、畸变残缺且低俗艳丽的流动马戏团、哥特风格又魍魉迷离的情色客栈、强权统治的非洲黑人海岛、自我鞭挞的人马兽山谷、最后是霍夫曼博士的城堡实验室。在博士的城堡里,德赛得里奥终于得知岛上的原始部落、混沌中的人马兽,皆为博士制造的幻象,也领略了“我欲故我在”的独特哲学,而博士的惊人图谋在于:德赛得里奥与阿尔贝蒂娜的交互欲望产生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磁场,如果加以提纯就能产生强大无比的资源,足以重塑世界。在历险过程中,德赛得里奥的爱欲一直被延宕着,此时在实验室的高塔上,终于可以与心上人交欢,但是他的理智战胜了欲望,杀死了博士和阿尔贝蒂娜,捣毁了现实塑形机,重置了理性和秩序。多年以后,英雄德赛得里奥撰写了回忆录,小说结束于老英雄搁笔之际,“我闭上双眼。还没等我呼唤,阿尔贝蒂娜已向我款款走来。”

  如果说霍夫曼博士是诗人兼哲学家,部长就是有着百科全书般学识的科学家,这场战争是幻象与事实、欲望与理智、诗歌与科学的战争。主人公德赛得里奥视霍夫曼博士为普罗米修斯,视部长为浮士德,两人无非是要树立自己的极权,战争像一场没完没了的电影,让人厌烦,而他“对正反双方都没有什么同情”。如果说这是一场理性对非理性的战争,虽则他出于惯性站在了理性一边,却也深刻地感觉到部长这边世界的空虚无趣,并为能再度回到阿尔贝蒂娜的怀抱而释然。

  假若读者愿意向前追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便能看出端倪:崇尚理智的人要把诗人逐出理想国,因为诗人只是摹仿者,他得到的仅仅是影像,与真理隔着三层,不仅如此,诗人逢迎和培养人性中的低劣部分,以感性损害理性。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诗人们并没有灭绝,他们发展壮大、饱受讥讽也饱受珍爱,因为他们满足了人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欲望与想象。后现代社会是霍夫曼博士们的狂欢,正如费尔巴哈所预言的,是一个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颠倒时代”,对此,部长这样的人物难免忧心忡忡。而假若完全摈弃表象和现象,一切由思想警察监视和统治,这世界也难免索然寡味。

  就安吉拉·卡特写作本书的时代而言,性解放和反主流文化运动已达巅峰,超现实主义等前卫艺术甚嚣尘上,电影等媒介正在批量复制着影像,西方也正迎来物质极大丰裕的时代。某种意义上,景观社会与消费社会实为一体的两面。部长所经营的富裕而粗俗的社会具有消费社会的特点,而博士所塑造的变动不居却以视觉为主导的社会具有景观社会的表征,就是所谓的性解放在两股力量的塑造下也日渐褪去挑战性,在奇观化消费中沦为艳丽的俗套。其实,霍夫曼博士与部长的对抗不可怕,霍夫曼博士与部长的联手才可怕。对于本书主题的理解,大概要在这个角度略做停留。当然,还有很多阐释者祭出黑格尔、搬出拉康、摆上福柯和德里达,就主体与客体、欲望三角、性权力、表象与书写发表高论,看来本书意义之重大,只怕作者本人也是始料未及。

  从文学技法上看,《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将“卡特式风格”诸元素一网打尽,除了诸多文体的杂糅,作家的常用技法,譬如哥特场景、童话改写、狂欢与奇幻、戏仿与互文等,呈现出琳琅满目、细密绮丽的特色。尤为重要的是,本书时刻以眼睛-视觉为导向,犹如那镶嵌在文本中的“西洋镜”所隐喻的,虽夸张而失真,从中却又能清楚看到对现实的映射。同样是出于视觉传统,卡特对七个不同“奇境”的描写细腻周到,七章实则是对诸种类型片的戏仿。玩笑地说,本书拍成电影一定是“邪典片”的典范。

  经过四十余年的文学趣味变迁,《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那种邪邪的“俗丽前卫”已成常态,普通读者阅读此书不一定感觉震撼。不过,对于卡特忠粉来说,这部“从未被认真评价”的作品堪称解剖的盛宴,大可以一手拿着文学批评词典一边细读。从玛丽·安妮身上辨识出睡美人、灰姑娘、白雪公主或奥菲莉亚,从立陶宛世袭伯爵身上认出德拉库拉与萨德,从人马兽想到斯威夫特的慧駰国,从这一个霍夫曼联想到另外两个霍夫曼,从这一个阿尔贝蒂娜联想到普鲁斯特的那一个阿尔贝蒂娜,从这一个世界联想到另一个世界,这个“挖彩蛋”的游戏很是吸引人呢。

  长版已发澎湃,此处是针对本书的简版,请勿转载。

  又,关于卡特其人和风格,我的这一篇比较全一些: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48849/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读后感(十):月盈则亏 物极则反

  道家哲学“是谓阴阳互动,欲触极则而反,由此循环相生,不熄不灭在其固有法则之中”。在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里,处处体现这种月盈则亏、物极则反的道家哲学。

  这部小说是一位古稀老人德赛奥里奥的回忆录,年轻时的德赛奥里奥是一名小公务员,霍夫曼博士发动了对德赛奥里奥生活城市的战争,所谓战争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军事战争,而是要摧毁这座城市的理性和秩序,于是德赛奥里奥与上司部长一道抵抗霍夫曼博士的进攻,并由此开始了一系列奇幻、惊险之旅。

  在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这样写道:自由即奴役、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 ,这种看似矛盾,却相互依存的哲学思想在卡特的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午夜凶宅”的旅程中,德赛奥里奥与玛丽•安妮间的情欲发生在“阴阳两界模糊不清的交汇地带”,一个在现实中,一个在梦境里,现实即梦,梦即现实,难舍难分;“大河之民”的旅程中,河上一族的思想便是宰杀吃掉某种东西,才能拥有这个东西自身的力量,失去即拥有,拥有的前提条件是失去;“非洲海岸”的旅程中,伯爵临死前第一次感受到了痛苦,虽然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但却是快乐的,痛苦的临界点的居然是快乐……

  整部小说设置了两条线,一条是部长与霍夫曼博士间的较量,这场战争代表着秩序与混沌之战,部长极力维护社会正常的日常生活,而霍夫曼博士则摧毁时间、空间等人们建立的习以为常的秩序,可怜霍夫曼博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信誓旦旦摧毁秩序,其实自己却建立了另一套秩序,比如空中巡逻机的定期报告、工程师的预警制度、城堡的井然有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他所谓的混沌正是走向了秩序。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德赛奥里奥与霍夫曼博士女儿阿尔贝蒂娜之间的爱情,在德赛奥里奥眼里,阿尔贝蒂娜是高不可攀的女神,他可以为心中的女神付出生命,可是当他快要得到阿尔贝蒂娜时,他在寻思“拥有阿尔贝蒂娜的肉体会不会是最苦涩的毁灭”,这不是人们常说的“拥有了便不懂得珍惜”,相反,他并没有真正拥有阿尔贝蒂娜,他爱阿尔贝蒂娜爱到极致,正是这种极端的爱导致了极端的毁灭。

  鲁迅说过不同的人看《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这部小说中,作者有大量的引经据典、奇思妙想,有科幻,有流浪,有情色,有政治……而不是只有“月盈则亏、物极则反”的哲学思想。“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句话用来形容读这本书的感受再合适不过。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gandongwenzhang/276020/

相关阅读
  •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合集3篇)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合集3篇)
  •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集合6篇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集合6篇
  • 让兄弟感动到哭的毕业留言集合4篇 让兄弟感动到哭的毕业留言集合4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范文(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范文(精选三篇)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感悟【四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感悟【四篇】
  •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锦集四篇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锦集四篇
  •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精选四篇)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精选四篇)
  •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2年范文(通用5篇)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2年范文(通用5篇)
为您推荐
  • 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
    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
    留言,拼音liúyán,意思是在本人不在的情况下,通过纸条或录音留下要交待的事情。还有就是在对方不在线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对其留言。无线通讯和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普遍的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留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今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
    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
    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颁奖词应写成“颁奖辞”,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把纸和笔上的文字写成了真实的文字,就好像它们即将跳出,就好像我们亲身经历过一样。这是一个我们在看到他们之后必须再次看到的领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先进事迹材料写作属于应用写作范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
    事迹,读音是shìjì,汉语词语,释义: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