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出装】《白虎》的观后感10篇


感动文章 2016-02-22 00:46:48 感动文章
[摘要]《白虎》是一部由卡连·沙赫纳扎罗夫执导,Aleksey Vertkov Vitaliy Kishchenko 瓦列里·格里什科主演的一部动作 奇幻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 观后感

【www.anne5.com--感动文章】

《白虎》的观后感10篇

  《白虎》是一部由卡连·沙赫纳扎罗夫执导,Aleksey Vertkov / Vitaliy Kishchenko / 瓦列里·格里什科主演的一部动作 / 奇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虎》观后感(一):你需要稍微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豆瓣上的每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影评。但是这部“白虎”,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度。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片,一定要说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两个民族生存斗争“大战略”的战争片。它是一个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飞舞,甚至赤裸裸的宣传说教直接扔在观众脸上。虽然遗传了俄国电影传统的闷,却又搭上了现代欧洲“作者电影”的车,导演兴之所致,爱扯啥就扯啥,结构叙事什么的都滚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专注。镜头语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国人/德国人和中国二战迷宅男的闷骚,还需要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白虎在少校(情报军官)的视角下第一次出场。东欧春日静谧的树林,小睡醒来正在恍惚,洪荒巨兽无声出现,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犹如过度发达的龟头直指T34的菊花。接着瓦格纳的宏大音乐响起。这一幕噩梦的感觉营造得相当成功。白虎是什么,到这里不言自明:德国人的武力,德国人的征服欲望,德意志民族强迫症一样的不安全感,俄国人永恒的噩梦。瓦格纳已经够明白了,前面安排那个被俘的党卫军用大白话说“白虎是我们德国人的战斗精神”,简直是大败笔,你要玩作者电影,就不能去照顾小白的接受度。导演这个错误后面还会一再地犯。

  现在先跳到最后说说元首的镜头。有人说那是一间“豪华的别墅”,有人说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战没死,导演听了会吐血。那不是什么豪华的别墅,那是“瓦尔哈拉”,日耳曼神话中战士死后灵魂永恒居住的圣殿。屏风上的裸女,是神话中在瓦尔哈拉群集侍奉战士英灵的女武神。背后的巨幅壁画,战象云集,是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战争场面,欧洲“优越文化”征服东方的终极楷模。元首的客人是个犹太人,西服头发眼镜的造型犹太得不能在犹太,而且元首也明说了。这一段的政治说教,直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希特勒为了拉帮结伙对付俄国,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犹太套近乎(还“其实我爱犹太人”),说俄国是最大的邪恶,已经不是欧洲人(德国向来宣传俄国受中亚蒙古影响太大,已经成了半野蛮民族)。嘀咕了一阵民族优越,超人哲学之后,影片的结尾犹太人眼镜反光,渐隐于迷雾之中,很拙劣的表现“阴谋”的手法。

  俄国人仇恨犹太人的程度,并不下于德国人仇恨犹太人,或者俄国人仇恨德国人,或者德国人仇恨俄国人。历史上的反犹排犹,俄国的劣迹比德国深远得多,只是比不过二战德国的大爆发。甚至二战后犹太人翻身,德国人装孙子的时候,苏联还在继续排犹。电影结尾在导演民族主义的高潮迷梦中,两个死敌尽弃前嫌,勾结在一起,准备再给俄罗斯挖坑。这也过于幼稚和迫害狂了一点,跟全片玩深沉的调调极不和谐。导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来说教,就是给自己挖坑。

  这样调戏元首,也对不起元首的伟大偏执狂性格。但是片中对德国人的另一处调戏却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三个德国军官签完投降书吃饭,一派古典普鲁士贵族风范,对葡萄酒挑三拣四,结果人家甩过来三个冰淇淋,几个土老帽都没吃过。这也是导演对德国二战败因的总结。草莓冰淇淋,不是什么俄国货色,倒是美国物质文化的代表。德国人成天秀民族优越感,玩精神原子弹,物质上却干不过西方,生生被美国的制造业给压死了。

  我准备先把导演那个“露骨说教”的错误手法说完---因为实在太多,再说我都烦了。最露骨之处就是“疯圣”坦克手最后一次露面,说白虎过多少年都还会出来,老子一定要灭了他。这是俄国人对二战后德国赤裸裸的不信任,总是害怕有一天德国复仇主义,德国的战车还会卷土重来。这一段的话没啥意思,最后玩消失更没意思,但是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国军人行军的镜头,却是十分NB。看过兄弟连的倒数第二集吗,美国将军看着长长的德国战俘队伍感慨说,这支军队,即使战败投降了,也是带着傲气行军。白虎中的这个长镜头就是“带着傲气行军”的最佳诠释。俄国人害怕德国人的尚武传统,真是害怕到骨子里去了,理解得多么深刻!

  说到“疯圣”,这是俄国神秘主义的深厚传统。俄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些民间草根,外表半疯狂状态,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质,其实是行走于人间的圣人,是来带领俄国人民干大事业的,相当于圣经中的弥赛亚。从俄国人受到萨满教跳大神的影响开始,这种传统就流行于俄罗斯民间,小疯圣不计其数,影响巨大的大疯圣有普加乔夫,拉斯普京。甚至朱可夫这样的人物,也会在大战前抓一把土闻闻,然后跟手下说自己对战役的预测,手下敬若神明。白虎中的小强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疯圣。导演干脆就把他上升为俄罗斯的战魂了。90%烧伤满血复活---俄国1941年被德国那样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条好汉。他满脸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过啥混账事不记得,只记得被白虎爆过菊。名字不重要(姓俄还是姓苏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过什么水平,开不开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战车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说,俄国已经中亚化,不算欧洲文明了吗,于是坦克三人组中干脆弄个中亚人(一张标准蒙古脸),取个标准俄国名字,老子就这样你咋地?

  泥泞小村子里的坦克战,导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后路上那坑,俄国战神掉进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让起火的白虎给跑了。苏联在二战分赃会议中,一直建议给德国最严厉的惩罚,摧毁工业基础变成农业国。结果西方列强吸取一战的教训,不以惩罚为宗旨,而是扶持德国重建。这大概就是那个坑了。其实俄国的主张,是部分实现了的,日耳曼精神的两大发源地之一东普鲁士(另一个是巴伐利亚),战后被俄波全部瓜分,东德被苏联挟持几十年,要不是冷战开始,苏联需要东德做社会主义优越性样本,说不定真给农业化了呢。

  现在两德统一,德国一跃为欧洲领袖,像导演这样的大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怎能不深沉,忧郁和神秘喃?

  解读到此结束,顺便说两句技术流军迷的视点(其实这是电影的细枝末节)。片中的德国坦克,全是俄国坦克底盘改装的,白虎的底盘是JS-2。炮是真的虎式88炮。炮塔和车身装甲,估计就是简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带前护板,虎式绝对没有那个形状的。白虎那个射速是来搞笑的,看到白虎连发打小强的时候,如果你是军迷你就该明白这不是一部二战片了。片中的苏联装备,倒是货真价实,那一排Su-152,其他哪个国家也拿不出来。

  装备制服上的小细节,十分用心。情报军官拿的冲锋枪是德国MP-40,这是事实,二战后期苏联军方十分欣赏MP-40,把缴获的枪发给一些军官和精锐部队作为护身近战武器。情报军官穿的迷彩是美国货,这也是事实,4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效仿德国大规模生产迷彩军服,并供应苏联了。

  《白虎》观后感(二):Peace No War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对一部来自俄罗斯的电影,要求不能太高,至少没有像从前苏联电影中有领导的长遍讲话。影片将虎式和T-34分别比喻为德国和苏联,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切入点,特别是T-35-85车组的三个人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中亚蒙古人来指代整个苏联,其中有句炮手对话大意是,车长是不会死的,我们也可能活到战争结束。这是用来指代二战中俄罗斯保护了整个苏联,俄罗斯是不死的战神,导演太yy了吧,是个大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其它这个电影特效也比较好,对于喜欢战争片的人有点看点。本片始终没有表现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场景,但这是与结尾小胡子(希特勒)与犹太人(犹大)对话中可以说呼应的,结尾也是本片最大的败笔,完全在宣扬的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地缘政治,是“我的奋斗”俄罗斯版。Peace No War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白虎》观后感(三):老虎

  这里面的白虎其实是“虎P”坦克,德国一共生产了5辆,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电影里面共有5次提到虎P被摧毁,最后上校也说,某某战役后虎P再没出现过,其实虎P是被全部摧毁了。

  当成文艺片看的话,配合结尾神似元首的人和神秘人物的对话,以及主角永无止境的对虎P的追逐可看出,虎P在这部电影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类永无止境的战争和心魔。

  而主角的结局——两条履带痕迹,然后到一片草丛后就消失了。主角永无止境的追逐白虎,到最后神秘消失的结局代表了二战结束后千万普通士兵的结局:永无止尽的迷失在自己的心魔之中(结局貌似元首的人也说过,人活着就是一场战争)

  主角的经历代表着战争给身体的创伤可以痊愈,但是给精神的创伤却永远无法恢复

  《白虎》观后感(四):战争乃天道

  这样的片子总会有很多YY式的解读之作,一般这种深度YY原作的都是瞎扯,不过这种评论都很有市场,迎合了大众的猎奇心,原作者也乐于见到自己的作品被人这样炒,对自己和作品都有利。

  其实这片依旧是反战主题,寓意战争乃天道,非人力所能控。片中多处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指明人的渺小,或者说绝对不足以完全控制战争,比如多个对伤兵和战场中的阵亡者的镜头表现人肉体的脆弱,德俄双方军人谈到白虎坦克时的恐惧心理说明人的内心脆弱非铁石,还有专门创造的3个德军将领就餐的桥段,3位掌握千军万马的大人物,可谓是人中之龙了吧,结果街边餐馆,奶油冰淇淋这种平民玩意居然都不知道,可见人的见识终究有限,通过这些说明人力是有限的,对比自然是渺小的,既然人非全知全能,又怎能控制战争这种天之造物?

  导演就是借用德俄恩仇来阐述战争无情,什么白虎坦克,日耳曼神话天堂,苏联坦克手,乃至各个民族的各种史诗各种战神,这些都是人们面对无法控制的战争时臆想出的精神寄托,无论你是美国人,俄国人,德国人,还是中国人,日本人,无论你打着什么旗号,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解放人类,开疆拓土,战争之后,你要么是个死人,要么是个身心重创无法癒合的凄惨之人,谁也无法改变。

  甚至有人认为导演作为俄罗斯人,在影片中赞扬本民族的战斗精神,或者说鼓吹俄罗斯民族永远与德意志民族斗争,这些观点太偏执了。如果导演要贬德意志,为什么要把希特勒升进日耳曼神话中英勇作战的阵亡战士才能进入的瓦尔基里亚?这其实是以虚幻来破虚幻,要知道,那本身就是神话,是虚无的,一个活着无法获胜的人死后进入胜利者的天堂?这些都是渺小人类面对战争苦果无法释怀而编造的疗伤膏。满血复活的战士,阴魂一般的重型坦克,人们面对战争面对死亡时的巨大恐惧让他们相信有这些东西存在。战争结束,这些东西随之灰飞烟灭,战局再起,新一代的这些神话也会出现。

  《白虎》观后感(五):想看懂该片,你要只要记得,这是一部俄罗斯电影

  很多人说看不懂这不电影,可能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国战争的宏大的场面和简单的意义-----正义战胜邪恶的使命召唤。

  但,这是一部俄国电影,用卫国战争的背景,寓意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男主,可以说是在烈火中涅盘而生,随着时间流逝,大面积的烧伤也基本恢复。让我们回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红色大厦轰然倒塌,留下一片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就是这样,故事的时间可以调整到那场众人皆知的政治变动。结合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俄罗斯外部政治的变化就很容易理解这部电影的寓意了。

  在苏联倒台以后,独联体的各个国家都希望能投入到西方的怀抱里。独联体小国似乎被很欣然的接受了,但继承了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却在投入西方的过程受了不少的伤。实际情况,西方还是把俄罗斯当成铁幕后的怪兽。

  至于白色虎式P坦克,似乎只是一个幽灵般的存在,并不代表具体的东西。苏联人对白色虎式的了解,大部分都来自于战俘的描述,甚至战俘们也都是听别人说活自己也根本不信。真正见过的就男主成员和一个谍报员。

  这个和苏联末期,很多人都希望政治改革,但是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以及其他东西都可能是以这样的渠道了解的。即有了解的欲求,又带个冥冥的恐惧感。

  只有在片子结束前,小胡子和男主的两段话才多少的能表述出上面的这些意思。因为多少年过去后,俄罗斯对现在是地缘外交的认识可以说是恍然大悟了。敌人不一定是二战的纳粹德国,也可能是北约美国,或将来的某个针对俄罗斯的组织。

  总之,俄国人说只要我们还存在,敌人就会不断出现;德国或者美国说只要北极熊不死,白色虎式会永远存在。

  《白虎》观后感(六):《白色虎式》:不畏战事轮回的不死之躯

  一名拥有超凡感知的苏军坦克手,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和任何关于自己的身世情况,有点类似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来历。他不仅几次三番没有在坦克中被烧死,还能与坦克对话,听懂任何一辆坦克的心声,从而来了解敌人的状况,策划出应对之策。上级没有把他认定为精神病患者,而是给他安排两名助手,让他们驾驶一辆改造后的T-34坦克,深入到丛林中去寻找一辆给苏军造成大量损伤的神秘德军坦克---白色虎式!

  影片由全能型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执导,曾执导过多部关于政治题材的电影,《暗杀沙皇》、《消失的帝国》,并且曾担任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此次出品的本片,依然是一个思想深邃的政治题材,尽管以坦克的招牌会吸引来大量战争片爱好者。如果只是简单的把此片当成战争片看,就看白瞎浪费了,也看不出虾米战争的激情。但是,对于喜欢阴谋论的观众来讲,特别是对二战有研究的,这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上好佳片。

  首先战争场面不多,除了不死的坦克手具有神秘气质以外,就是对白色虎式的猎杀计划,颇有一点探案悬疑的味道。但这些都不是重点,片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是被意象后的形体,犹如一首曼妙的诗歌,弘扬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之躯。不死坦克手象征着不畏困难的俄罗斯人民,无人驾驶的白色虎式象征战争之神。影片的结尾,“希特勒讲话”又为世人揭开另一个惊天大密。

  有资料显示,当年是英国人在暗中把德国推上前台,也就是最后希特勒与单独对话的那个看不见脸的人所讲的:“人们把所有的罪孽和杀戮都归罪于悲惨的德国,德国人民不得不承受一切指控。我要写千万本书,当然你们也可以创作出千万本丑陋的文献,捏造那些所谓的历史记忆。而我和我的德国,将不得不站在世人面前,被当做人类的邪恶之源,就像要下地狱的纵火犯一样。”其中提到的“你们”,很可能就是指的英国人。但英国人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先就进攻了英国。

  当然,看不见脸的神秘人也可以被猜测为是一股神秘的组织和力量,究竟是英国人还是被传说已久的共济会、光照会之类想要操控人类的强大组织,这是一个有待商讨的话题。至少影片已经表明,曾经遭受过磨难的俄罗斯人民,已经对真正的幕后黑手有所察觉。不死的坦克手代表俄罗斯人民也说的很明白,不论50年还是100年后,当白色虎式再次出现,他还会不留情面的迎击而上。这又多少有点暗合中国历史的战争经验,每500年一大仗,每50年一小仗的战事法则。如今俄罗斯人也悟通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为不死坦克手装弹的助手是一张具有亚洲人相貌的面孔,也许是个蒙古人,也许是个中国人。如果是中国人的话,可见俄罗斯人已经可以把中国人认定为是一个助手或朋友,只希望,这不会只是表面化的意向。至于片中更多的意象桥段细节,喜欢阴谋论的观众们可以慢慢挖掘,仔细琢磨,会是一件很有趣的观影体验。

  《白虎》观后感(七):俄欧对立的幽灵

  白虎是个幽灵,它不是战争的幽灵,不是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它是俄欧对立的幽灵。

  为什么结尾这般突兀,白虎就这么消失了,也没人调查没个交代。怎么突然就在投降签字上磨叽起来了,然后希特勒也没像史实中那样死了,在接受采访,还以为有后续剧情呢,结果他话说完电影就结束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嘛。

  可这不对劲的地方,才是重点。

  我们来回顾一下片尾希特勒说了什么。

  我们的民族太悠久、太优秀了。很多人只是把我们对你们的看法隐藏在了心里。我们战败了,这我知道。不但战败了,整个欧洲都陷落了。不过,你能想象到明天会发生什么吗?

  人们把所有的罪孽和杀戮,都归罪于悲惨的德国,德国人民不得不承受一切指控。我要写千万本书。当然你们也可以创造千万本丑陋的文献,捏造那些所谓的历史记忆。而我和我的德国,将不得不在世人面前,被当作人类的邪恶之源,就像要下地狱的纵火犯一样。

  我们才刚刚鼓起勇气去想想那个我们梦寐以求的欧洲。我们常常说:"一旦想到,就一定做到。"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开始的确很痛,但接下来,身体就会更加健康。难道我们不是在实现每个欧洲人心中那个秘密的梦想吗?这不正是我们实现过那些胜利的原因吗?

  我们了解那些能令他们感到畏惧的东西,例如他们的妻子。只不过我们表达得更加明确和直接,比如建立一个强大又团结的国家。我一直爱着犹太人,而我一生都位居着那股黑暗隐晦的东方力量,它来自一个早已不属于欧洲的巨人——俄国。

  所以我说:"让我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为了一劳永逸地摆脱它们,我们需要发明什么新东西吗?不。我们只是简单地让他们认清了,谁才是他们真正的威胁,这就足够了。

  因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有了酷暑严寒风暴阳光。在人民国家之间,将会有一个长期的斗争。对于那些自始至终都生活在天堂里的民族,他们早该被淘汰了。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这都要感谢战争。战争再自然、再正常不过了。战争无处不在,而且会一直存在。它没有开始,更没有结束。生活本就是场战争,万物皆源于此。

  这不是希特勒说的话,希特勒在战争结束前夕已经死了;这也不是希特勒想说的话,希特勒本来就是纵火犯,这是电影导演要希特勒说的话,这是电影制作者想告诉大家的一个欧洲:这个欧洲,倨傲地看着全世界,称霸的野心永不止息;这个欧洲,惊怯地看着俄罗斯,一旦得势便要灭亡俄国;这个欧洲,虚伪狡诈,纳粹兴起时助纣为虐,纳粹灭亡时又脱净罪责。所以我们看到,在这部电影里,德国元帅对葡萄酒挑三拣四、一幅高贵精致的派头,给一份冰淇淋却蠢得不知所措了。这不是纳粹分子的做派,也不是纳粹德国的典型,这是容克贵族,这也是英国的贵族、法国的庄园主、意大利的王公,这是俄国人眼里那个阴险狡诈老气横秋高贵倨傲脑满肠肥的欧洲!

  每一个国家的人,都把自己放在中心去认识这个世界。譬如我国人,对列强之间民族性的区别都分得门儿清,唯独对英法之间不甚了了,盖因列强欺凌我们的步调不同、方式各异,这两国却是常走在一块的——我们在挨打中认识世界。又譬如大陆人看台湾,不见蓝绿,只见统独,分不清外省人和福佬人,眼里的台湾人是集体在统独之间来回摇摆。

  俄国人看欧洲也一样。他不管你百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普法战争洛林阿尔萨斯的恩怨,他记得的是欧洲一有大动静就来组团欺负他:拿破仑战争打来打去欧洲统一了先进了,到最后变成欧洲组团欺负我;克里米亚战争我和奥斯曼打的离你们十万八千里,欧洲还是来组团欺负我;一战结束我们改朝换代谁也不招惹你们到我本土上来组团欺负我,二战前西欧大国祸水东引组团欺负我,纵容德国壮大了带着大半个欧洲组团欺负我。所以啊,这部电影里看待二战是个什么世界观?是伟大的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那斯大林也好不到哪里去,谁在乎啊。是伟大的苏联战胜了邪恶的第三帝国?那白虎会被打爆,希特勒会被吊死,然而并没有。这电影的世界观就是欧洲一直想欺负俄国、一直在欺负俄国,欧洲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俄罗斯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何况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的历史题材文艺都是现实主义文艺。欧盟时代,欧盟国家拍当年战事绝对不会渲染民族仇恨,战后日本,也不敢渲染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血海深仇。而俄国的这部电影,对历史解读得这么阴冷,也绝对不是看三国掉眼泪没事闲的,而是受着现实政治的深刻影响的。二战之后直到今天俄国和欧洲也依然是对立的。二战甫一结束,美国的反苏意志并不坚决的时候,是欧洲人叫嚣着铁幕已经拉下,把整个西方世界的矛头对向苏联。之后的冷战,西半欧洲对苏联是什么态度自不必说,东欧国家也并不配合,正所谓前有铁幕,后有铁托,中有布拉格。就这样,在对欧洲怀有深深的忌惮和第一之中,苏联的时代过去了。俄罗斯不会忘记,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时是怎样的坚决;俄罗斯不会忘记,拜托苏联控制的波兰是怎样拥抱西方;俄罗斯不会忘记,那些东欧小国的人哪怕冒着国家动乱分裂的危险,逃脱苏联拥抱欧洲的脚步依然义无反顾;俄罗斯更不会忘记,当俄罗斯忍痛洗掉苏联的蛮横骄傲和本国制度后真诚地试图融入西方,得到的是怎样的羞辱——北约还在、世贸组织还锁着,更别提什么欧盟——"嗬,原来他们要的只不过是搞垮俄罗斯";俄罗斯更不会忘记,在新世纪的这些年,融入西方的幻想破灭之后,他们又是怎么得寸进尺的——欧盟东扩,北约东扩,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格鲁吉亚反水,乌克兰内战……这样一个欧洲,让俄罗斯在心目中很难不描绘出一个幽灵,这个幽灵炮口向东,神出鬼没,一旦欧洲对俄国相对优势,幽灵就会出现,向俄罗斯的土地引燃凶神恶煞的炮火。

  显然欧洲对俄威胁的幽灵不过是影片里站在俄罗斯民族主义立场上的一种臆想。

  欧洲从来也不是铁板一块,历史上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烽火硝烟,一点也不比与俄国的少。只不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事情到了俄罗斯便有了另一番滋味。事实上自从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开始,这种隔阂的文化基础就已经奠定了。欧洲被分割为东方拜占庭文化圈和西方的拉丁文化圈,这两个文化圈虽然同属欧洲、同在基督教世界,但无论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上,还是在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上,彼此都很难认同。随着拜占庭帝国的陷落罗斯成为拜占庭文化圈硕果仅存的大国,于是俄罗斯自然也就孤立于欧洲了。在俄罗斯看来,西方的国家怎么打,那是他们内部的争权夺利,并不下死手,但一旦他们合起伙来面对俄罗斯时,那就免不了带着宗教战争式的残忍了。

  诚然俄国和欧洲有着天然的隔阂,诚然俄国的环境从来严酷险恶,然而在那乌克兰内战尚未爆发的2012年,这部电影的思想仍然是颇神经质的了,这当然有着俄罗斯自身的原因。由于更靠近草原和亚洲,常年受着不同类型文明的多方威胁,生存环境极其复杂,生存下来很是艰难,所以更加警惕和暴戾,也因为地理上的大陆性,国家机器也相对粗壮专横。这也是俄罗斯人常常被称为"战斗民族"的原因之一——这真的是一个时刻感受到战争威胁时刻准备战斗并在战争中拼死求取生存的民族。回头看前面我抄录的希特勒在影片结尾说的最后一番话,乍一看就是法西斯主义纳粹的理论,但细看发现少了点理论的理性多了点态度的浪漫——这纯粹是借希特勒的嘴在说战斗民族自己的战争观啊!今天的俄罗斯,走到了国运的低谷,移植来西式的民主,打造了一个克里斯玛式的领袖。这样的俄罗斯,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是色厉内荏的,总是要摆出一副非常不好惹的样子才能保障军事和政治的安全,于是这么一部思想极端的电影被俄罗斯拿出来大肆宣传也就自然而然了:"看啊,欧洲人,我们俄罗斯人从未懈怠;看啊,俄罗斯人,幽灵在等待,我们可要时刻准备着。"可惜身处事外的中国观众似乎绝少有看出各种三昧的,真是可悲可笑啊。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祖国。她现在是在走上坡路的,自然也不必像俄国那样色厉内荏。然而我们的近代史是一团糊涂账,我们没算清帐的宿敌甚至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如果我们逼得太紧,日本过激反应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宣传面对历史便是一味的勿忘国耻,谈及现实便是空泛的民族自豪——民众被喂养得是那样的盲目愚蠢,成天叫嚣着要一战雪耻却没有一点准备,和歇斯底里的战斗民族相比,我们走到了反面。

  另外,这部来自他国的电影也加深了我对历史的一种认识——意识形态永远只是昙花一现,民族感情和文化传统才是永恒。在这个意识形态全面退潮民族主义全面回潮的时代,这话显得尤为正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心也从人民经过共和国落到了中华上——扣帽子站队可以休矣!

  《白虎》观后感(八):战争的幽灵依然存在

  略带神秘,一线士兵残酷的死亡,决策的最高层也许是面子和冰淇淋的问题,甚至片尾希魔出场涉及了政治谎言与历史反思的问题。影片战斗气氛烘托的好,反战意识明确,到底是经历过二战最大规模坦克战的国家,拍片子大小道具瑕疵都很少。

  此片以坦克战神秘化描写德军有一辆神秘的几乎无敌的坦克出没,虽然它暂时隐秘了,但它的存在就如人性恶的存在一样,随时可能还有战争爆发。

  其借喻手法和一线士兵场面又跳入战争最高决策层场面的处理,可能不太迎合喜欢直接描写场面的战争片迷的口味。

  《白虎》观后感(九):向俄罗斯电影致敬

  俄罗斯的战争片是越拍越好了,从布列斯特要塞到白色虎式,一改往昔主题思想单一、塑造高大全英雄的风格,多元化的文化和思想把俄罗斯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度。试想之,中国拍抗日剧为了保护妇孺能让他们举着白旗向日本人投降吗?能让造恶多端的白色虎式全身而退吗(当然,剧中的白色虎式应当是代表无所不在的人类战争)?一部《亮剑》为什么火,归其原因也就是小小改变了一下英雄“高大全”的形象,赋予了李云龙一些应有的人性而已。人性解放,在我们的大地上曾经喊过,但却又沉喑了几十年,《黄金大劫案》、《匹夫》,告诉我们爱国可以不需要主义,为了金钱同样可以行爱国抗日之实,也是可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向俄罗斯电影致敬!

  《白虎》观后感(十):看热闹还是看门道?------解读《白色虎式》

  很多朋友最近看了这部俄罗斯电影《白色虎式》。从残酷的战场到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的转变也许有些突然,而白色虎式最终的去向也没有交代。很多人也许看得有些不知所措。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不是一部战争片也不是什么科幻片。准确的说,这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电影。

  搞清楚电影中的几个事物或一些情节所象征的什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

  1.打不死的俄国坦克手夏利波夫

  数次受重伤又奇迹般地痊愈后继续战斗。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消灭白色虎式。可以理解为这个俄国坦克手象征的就是俄罗斯民族。历史上数度被侵略者重创,却又总是能够顽强的战斗到底。而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寓意的是俄罗斯民族起源于欧洲,信奉基督教的分支东正教却从来不被西方所接纳这一事实。它既不属于东方也不被西方所承认。这就是打不死的俄国坦克手夏利波夫,象征俄罗斯民族。

  2.白色虎式

  白色虎式是坦克手的对手,按夏利波夫的话讲是“必须被消灭的”。白色虎式不是一件凡人的武器,即便是从电影中它的表现来说,它的能力也已经超出了一个重型坦克的范畴。德军俘虏在谈到白色虎式时也充满着恐惧。电影中有台词的德军俘虏一共有两人,前者从领章看是一个武装党卫军少尉,后者是一个国防军装甲师师部人员。其实这两人的台词很有意思,党卫军少尉供称:德国人知道白色虎式的存在,却不知道是谁在操纵它也没有相关资料,并且明确的说这不可能是希特勒的直接负责的计划。最后他的结论是认为白色虎式代表战无不胜的德意志精神。国防军俘虏也进一步肯定了白色虎式的存在,而对其详情也是一无所知,并且说德国人也对这个怪物充满恐惧。而夏利波夫也凭借自己特有的能力或者说是直觉认为:白色虎式里面根本没有人,它是一个幽灵或者说它是一股不为人知的力量。这种力量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吞噬人的生命,让战争双方的士兵都感到恐惧。有人认为白色虎式代表的是纳粹极端思想或是战争,我认为这二者其实都很勉强。其实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操纵恐怖的白色虎式?后面会说到这个。

  3.维斯瓦河战役之后白色虎式就再也没有出现和被击毁的四号坦克

  这个对历史有些了解的话就能想明白,维斯瓦河是西欧的门户,1945年初苏军在维斯瓦-奥德河战役粉碎了德军的抵抗后攻克了柏林。突破了维斯瓦河一线后,战争的结果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朗,侵略者已经彻底失败了。白色虎式的消失就意味着这个。其实在第二次夏利波夫穷追不舍的击伤白色虎式之后就注定了战争的结局:侵略者失败了,幕后的力量暂时隐退出人们的视线。这期间有个插曲,夏利波夫的车组在击伤白色虎式之前击毁了一辆四号坦克,可以肯定,四号坦克和白色虎式是一类---它并不是德国装甲兵操纵的。与其说白色虎式象征着纳粹思想或德国云云,不如说这个被击毁的四号更为贴切。就如同情节里描写的:这个四号坦克是白色虎式的炮灰 打手。就如同德国纳粹就是被推到前台来的一个炮灰和打手一样。

  4.最末希特勒和神秘人物的对话

  也许对有的人来说会很晦涩,其实这段对话是帮助观众理解这部电影的。首先希特勒称赞他的民族,并说很多人只是把我对你们的看法隐藏在心里。“很多人”是谁?“你们”又是谁?我认为很多人指的是世界上普通人或者说希特勒指的是西方世界的人们。而“你们”当然包括这一段情节里希特勒唯一的听众---那名神秘人物。注意,这是一群人,他们或者说它们是西方世界秩序的推行者。也就是当今鼓吹Freedom and democracy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国际利益集团,这些势力无孔不入,他们控制舆论 **禁用词** 操纵玩弄着民意。民众当然能够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是又不可能摆脱它们,因为它们是掌握着生产资料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势力,所以人们只能把看法“隐藏在心里”。而希特勒正是这样势力的一个代言人,他成为了它们将触手伸向东方的马前卒,最后却以失败收场。而希特勒的失败也让这股势力意识到:东方的民族会反抗,会对他们的利益成威胁。它们要把战争 动乱等等各种破坏稳定的因素引向东方的世界,而白色虎式就是它们操纵的傀儡!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坦克手夏利波夫清楚白色虎式隐藏了起来,20年 50年甚至100年,并且一定要消灭它的原因。也许读一读《货币战争》或者马克思的《资本论》再结合一下俄罗斯这20多年来发展的国际环境,观影者会很容易理解这部电影的寓意。它暗示了究竟是什么人在操纵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舆论,赞扬了俄罗斯民族不屈的战斗精神,揭示了所谓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本质:那不过是背后利益集团的斗争罢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其实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我只是说说我的理解罢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这部电影。至于电影的道具 剧情安排的问题,我认为不必深究,一般人都看得出来白色虎式是斯大林坦克改装的 四号坦克底盘是T44/54/55改装的,为什么T34 85三个人就能玩转,这些都没必要深究。

本文来源:http://www.anne5.com/gandongwenzhang/211346/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合集3篇) 1~3分钟感动的党史小故事(合集3篇)
  •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集合6篇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集合6篇
  • 让兄弟感动到哭的毕业留言集合4篇 让兄弟感动到哭的毕业留言集合4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范文(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范文(精选三篇)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感悟【四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感悟【四篇】
  •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锦集四篇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锦集四篇
  •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精选四篇) 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词范文(精选四篇)
  •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2年范文(通用5篇)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2022年范文(通用5篇)
为您推荐
  • 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
    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
    留言,拼音liúyán,意思是在本人不在的情况下,通过纸条或录音留下要交待的事情。还有就是在对方不在线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对其留言。无线通讯和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普遍的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留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媳妇感动到哭的留言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合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
    廉洁,汉语词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今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
    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击疫情期间感动人心的家书家信【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
    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校园人物颁奖词80条学生【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颁奖词应写成“颁奖辞”,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事迹和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
    榜样的力量让人奋发向上,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600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
    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把纸和笔上的文字写成了真实的文字,就好像它们即将跳出,就好像我们亲身经历过一样。这是一个我们在看到他们之后必须再次看到的领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读后感结尾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先进事迹材料写作属于应用写作范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编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
    事迹,读音是shìjì,汉语词语,释义: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